带有燃油雾化器的供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167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有燃油雾化器的供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带有燃油雾化器的供油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用于汽车内燃机上的带有燃油雾化器的供油装置。此雾化器可借助超声振动雾化燃油。
人们期望,汽车内燃机上所用的,带有燃油雾化器的供油装置,可以雾化燃油,将雾化了的燃油与空气混合起来,并将此均匀的气体混合物供给发动机,其目的是提高发动机功率,减小燃油消耗并改善操作特性和性能。然而,迄今实际上还没有采用过任何有效的办法来满足用于汽车内燃机上的,带有燃油雾化器的供油装置的这些要求。
在此之前,汽车中采用的燃油雾化技术可分成两类。其中的一个技术是用一汽化器作为主要部件,将来自排油口的燃油送至一振动器处(它做超声振动),从而燃油被雾化。另一技术是用一喷油系统作为主要部件,借助超声振动使来自排油口的燃油雾化。
用超声振动的方法雾化燃油的效率是很高的,因为燃油可瞬时雾化。然而,安装利用超声振动的燃油雾化器却是很困难的。利用超声振动的燃油雾化器,曾在日本专利公开NO.48193/1980中公开过。
在此公开中,一燃油雾化器安装在一燃油供给装置的壳体中。一中空的,圆柱体形的振动器,和一支承圆柱体形振动器的,并做超声振动的增振块,分别穿过供油装置壳体上的一侧面孔并装入到壳体中。可穿过侧面孔的圆柱体形振动器的横断面积大于增振块的横断面面积。
因此,圆柱体形振动器在供油装置壳体中定好位之后,则在侧面孔的内表面和增振块的外表面之间构成一间隙或空腔。在此间隙中将集聚燃油。集聚的燃油可顺着供油装置壳体的壁面,流进发动机中。这导致燃油雾化效果的降低。
而在增振块穿过侧面孔装入到供油装置的壳体中之后,再将圆柱体形振动器安装到增振块的自由端上是很困难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带有燃油雾化器的供油装置,它可以提高燃油雾化效率。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出一种带有燃油雾化器的供油装置,其利用超声振动的雾化器的安装是很容易的。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出这样一种带有燃油雾化器的供油装置沿雾化器壳体内壁不会出现燃油流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出这样一种带燃油雾化器的供油装置在其雾化器中燃油不会以流入地方式进入到发动机中去。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出这样一种带燃油雾化器的供油装置取决于燃油雾化程度的输出功率可得到提高,而油耗可减少。
本发明提出的带燃油雾化器的供油装置中包括有一进液道,它位于内燃机供油系统的壳体中;一侧面孔,它位于供油系统壳体的侧壁上;一设有一排油口的喷油器,它安装在供油系统的壳体中;一安装在进液道中的节流阀;一振动器,它被加工成圆柱体形,这样,其轴线可延伸通到进气道,其端口对准排油口;一增振块,其自由端安装有振动器,它穿过朝向进气道的侧面孔并装入到进气道之中,可穿过侧面孔的振动器的横断面面积大于增振块的横断面面积;一间隙,它是在增振块穿进侧面孔之后,在侧面孔的内表面和增振块的外表面之间形成的,其特征为,将一填隙件安装到此间隙中,这样便在填隙件的内表面和增振块的外表面之间构成了一缝隙,增振块可在此缝隙范围内振动。
根据本发明提出的带有燃油雾化器的供油装置,可提高燃油雾化效率。
现对附图作简要说明图1所示为根据本发明提出的,带有燃油雾化器的燃油供给装置的纵向断面图。该燃油供给装置为本发明实施方案之一。
图2所示为图1中所示的填隙件实例。
图3A所示为图2所示的填隙件前视图。
图3B所示为图2所示的填隙件侧视图。
图3C所示为沿图3A的3C-3C线所取的填隙件断面图。
图4所示为根据本发明提出的,带有燃油雾化器的燃油供给装置的另一实施方案的纵向断面图。
图5所示为图4所示的填隙件的另一实例。
现对图1中所示的,根据本发明提出的,一带有燃油雾化器的燃油供给装置加以说明,该实施方案用于汽车内燃机中。
图1所示为一带有燃油雾化器的供油装置的纵向断面图。图中所示的供油装置壳体1包括有一上壳体7,在其中间部位处有一喷油器6,还包括有一雾化器壳体8和一节流阀壳体10。
雾化器壳体8上设有一雾化器2,雾化器2配有一处在壳体8中间部位的中空圆柱体形振动器4,节流阀壳体10的约中间部位处设有一节流阀9。
圆柱体形振动器4的端口4a与喷油器6的排油口6a相对。振动器4支承在一以超声波驱动的增振块5上。圆柱体形振动器4是穿过侧面孔8a,而装入到雾化器壳体8中去的。侧面孔在雾化器壳体上做出。
从圆柱体形振动器4的内端所取的投影形状为一正方形。侧面孔8a的大小足以使圆柱体形振动器4由孔中穿过。
自雾化器壳体8的内壁表面处所取的侧面孔8a的投影形状,基本上是正方形的。自雾化器壳体8的内表面处所取的侧面孔8a的投影形状,比自雾化器壳体8的内壁表面处所取的圆柱体形振动器4的投影形状要大些。
除此之外,自雾化器壳体8的外壁表面所取的侧面孔8a的投影形状呈圆形。侧面孔8a的后半部分有一台阶形部位。圆柱体形振动器4穿过侧面孔8a而装入到雾化器壳体8中,并固定在其中。
相对于侧面孔8a来说,可插入到侧面孔8a中的圆柱体形振动器4的横断面面积要大于增振块5的横断面面积。
当圆柱体形振动器4穿过侧面孔8a装入到雾化器壳体8中,并固定在雾化器壳体8上之后,在侧面孔8a的内表面和增振块5的外表面之间即形成了间隙。
在此间隙中装上填隙件17,于是在填隙件17的内表面和增振块的外表面之间就形成了一很小的缝隙,该缝隙应能使增振块5可在其中振动。
此缝隙约为0.5mm。用于制作填隙件17的材料,可从铝压铸件、锌压铸件、合成树脂件以及橡胶件中选取。
如图2所示,填隙件17由一基本上呈正方形的部分17a和一圆柱体形部分17b构成。在填隙件17的基本上呈正方形部分17a和圆柱体形部分17b的中央部位处,有一连续的圆柱形孔。增振块5的圆柱体形部分将穿过此孔。
填隙件17的基本上呈正方形部分17a的前端形状,与雾化器壳体8的内壁表面形状是吻合的。填隙件17的圆柱体形部分17b固定在侧面孔8a的台阶部位处,这样便不能自雾化器壳体8中脱离开。密封件11可防止外部空气进入内部,并固定住填隙件17。
这样,由于装入了填隙件17,因而减小了侧面孔8a的内表面与增振块5的外表面之间的间隙。一密封件11固定在雾化器壳体8的侧面孔8a上,这样便可将填隙件17和增振块5之间的间隙密封住。
供油系统的壳体1上装有一供油嘴12,壳体的一侧装有一油压调节器13。油压调节器13上装有一回油管14。一进气管15与节流阀壳体10和发动机16相连接。
在安装雾化器2时,需将密封件11和填隙件17套上增振块5并安装好,然后再将圆柱体形振动器4连接到增振块5上。之后将圆柱体形振动器4从侧面孔8a中插入并将其位置固定好。在本实施方案中,填隙件17和密封件11是单独加工出来的,但也可做成一整体件。
在上述装置中,空气是从壳体7a的外缘部位处进入的。在此壳体7a中装有喷油器6。燃油在压力下自油箱进入到燃油泵中,然后由一供油嘴12送入到供油系统的壳体1中,然后,再经过喷油器6周围的通道进入到油压调节器13中。
油压调节器的作用是将油压保持在一恒定值上。在压力下进入到油压调节器中的部分燃油,可通过回油管14返回到油箱中。
当喷油器6工作时,燃油即从排油口6a处喷出。喷出的燃油通过端孔4a冲击到以超声波驱动的圆柱形振动器4的内表面上,并在那里立即被雾化。雾化的燃油混入空气后,通过进气管15进入到发动机16中。
在此实施方案中,在雾化器壳体8的侧面孔8a的内表面与增振块5的外表面之间,不存在有空间隙,这在普通的这类带有燃油雾化器的供油装置中是存在的,同时借助密封件11使侧面孔8a对空气密封。
所以,即便是当喷油器6将燃油散射喷出时,或者即便由于吸入空气的脉动和预先点火,而使燃油散射喷出时,燃油也不会集聚于侧面孔8a的内表面和增振块5之间的间隙中。
在上述按本发明提出的,带有燃油雾化器的供油装置实施方案中,由于在侧面孔8a的内表面和增振块5的外表面之间的间隙中,装入了填隙件17,从而极大地减少了两者间的间隙,不会象普通的、带有这类的燃料雾化器供油装置那样两者之间具有大的间隙。
所以,在侧面孔8a的内表面与增振块5的外表面之间不会集聚燃料。这样便不会发生燃油顺雾化器壳体8的内壁下流的现象,因而也不会产生燃油流入到发动机16中去的现象。
上述实施方案的结构可以改善雾化效率。就是说,可以提高取决于燃油雾化程度的功率输出,还可以减小燃油消耗。此外,还可以提高带有燃油雾化器的燃油供给装置的操作特性和各种性能。如果燃油雾化器2出现了故障,可以将燃油雾化器2单独换掉。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提出的另一实施方案。图4所示的实施方案与图1所述的实施方案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不同之处。在第一个实施方案中,燃油是向节流阀9的上流空腔中供给的,排油口6a正对准中空的、圆柱形振动器4的上端开口。
在图4所示的第二个实施方案中,燃油是向节流阀9的下流空腔中供给的,排油口6a正对准圆柱形振动器4侧壁上的侧面孔或开口4b。此开口的轴线与圆柱形振动器4的轴线呈直角。
在第二个实施方案中,从喷油器6的排油口6a射出的燃油,穿过圆柱形振动器4壁上的侧面孔4b,射到振动器的内壁上,並被雾化。
图5所示为填隙件的另一种实施例,填隙件18。它与图1所示的实施方案中的填隙件17具有以下几方面不同之处。在图1所示的实施方案中,填隙件17是整体成型的。而图4所示的填隙件18基本上呈正方形,并且是由二相同的部分18a和18b构成的,如图5所示。
如果侧面孔8a呈正方形,安装于其中的填隙件18也基本上呈正方形,并分为二部分,则填隙件18可按预定的方向固定住。
这样,填隙件18的二部分18a和18b的内端面,即可分别与供油装置的壳体1内表面对齐,后者一般呈圆柱面形。
因为雾化器壳体8的侧面孔8a可加工成正方形,并与填隙件18的前端正面形状,即正方形相吻合,这样,便可以很容易地用一密封件11,将侧面孔8a密封住。
图4和图5中所示的实施方案,与图1所示的实施方案具有相同的操作特性和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带有一燃油雾化器(2)的燃油供给装置包括有在内燃机中使用的供油装置壳体(1、8)中的一进气道(15);供油装置壳体(1、8)侧壁上的一侧面孔(8a);安装于供油装置壳体(1、8)中的一喷油器(6),它有一排油口(6a);一个在所述的进气道(15)上安装的节流阀(9);一呈圆柱体形的振动器(4),所述的振动器(4)的轴线指向所述的进气道(15),所述的圆柱体形振动器(4)的端口(4a、4b)正对准排油口(6a);一安装在圆柱形振动器(4)的自由端上的增振块(5),所述的增振块(5)穿过所述的侧面孔(8a),插入到所述的进气道(15)中,所述的圆柱体形振动器(4)(可从侧面孔中插入)的横断面积大于所述的增振块(5)的横断面积;在所述的增振块(5)插入到所述的侧面孔中之后,则在所述的侧面孔(8a)的内表面与所述的增振块(5)的外表面之间形成有间隙,该燃油供给装置的特征在于一填隙件(17、18)安装到所述的间隙中,这时在所述的填隙件(17、18)的内表面,与所述的增振块(5)的外表面之间,存在有一缝隙(19),该缝隙使所述的增振块(5)可在此缝隙范围内振动。
2.根据权利要求
1中所述的带有燃油雾化器的供油装置,其特征为所述的填隙件(18)分成两个相同的部分(18a、18b)。
3.根据权利要求
1中所述的带有燃油雾化器的供油装置,其特征为所述的侧面孔(8a)被加工成横断面呈方形的形状,而安装在所述侧面孔(8a)中的所述填隙件(17、18)也被加工成横断面呈方形的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
3提出的带有燃油雾化器的供油装置,其特征为所述的填隙件(18)分成两个相同的部分(18a、18b)。
5.根据权利要求
3提出的带有燃油雾化器的供油装置,其特征为所述的侧面孔(8a)在其基本呈方形断面的后半部分被加工成横断面呈圆形的孔,而安装在所述侧面孔(8a)中的所述填隙件(17、18)在其基本上呈正方形断面的后半部分,也被加工成横断面呈圆形的。
6.根据权利要求
5中所述的带有燃油雾化器的供油装置,其特征为所述的填隙件(18)分成为两个相同的部分(18a、18b)。
专利摘要
一种在其自由端安装有圆柱形振动器的增振块,穿过雾化器壳体的侧面孔,而装入到进气道之中。在增振块穿过侧面孔之后,在侧面孔的内表面和增振块的外表面之间构成的间隙内,需装入一填隙件。填隙件可加工成整体的,或加工成二相同的部分。在间隙中装入填隙件之后,燃油即不会集聚在侧面孔的内表面和增振块的外表面之间,这样,沿雾化器壳体的壁就不会出现油流。
文档编号F02M27/08GK86100476SQ86100476
公开日1986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1986年1月21日
发明者高山照男 申请人: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