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触点电感式磁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34921阅读:7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触点电感式磁电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磁电机,特别是一种摩托车、助动自行车上发动机使用的无触点电感式磁电机。
无触点电感式磁电机(TCI)是一种由晶体管控制电感线圈电流产生点火高压的磁电机。由于它比有触点磁电机(CDI)性能好,因此,被现有各种摩托车、助动车普遍采用。目前采用的磁电机因为转子磁钢对称分布,所以,在线圈中感应的电压为正、负对称的交流电,为了消除正半周电压对发动机的影响,用半导体二极管将正半周电压短路或局部短路,使正半周时高压线圈感应的电压降低到对发动机的正常工作没有影响,高压仅为负半周电压,如本申请人于95年4月提出的,专利号为95239571.1的实用新型专利《摩托车发动机的磁电机》。这种方法虽然可以得到较满意的效果,但还存在以下缺点1、线圈温升较高。因发动机长期工作时本身就有较高温度,温度再度快速升高就对线圈的绝缘材料有较高的耐温要求。同时,高温时铜线的电阻变大,对磁电机的低速性能也会有一定的影响。2、正半周处于短路状态时,电压与电流产生较大的相位差,转速越高频率越高,相位差也越大。这样高速时点火提前角不但不随转速提高而加大,反而会减小。发动机只有在点火提前角随转速升高而加大的情况下才能得到最佳效果。所以现有的摩托车电感式磁电机在中低速时油耗低于其他各种磁电机,但中高速时油耗与CDI磁电机相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降低高压线圈的温度、加大点火提前角的无触点电感式磁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是这样实现的该无触点电感式磁电机包括包括磁场均匀分布的转子和设在转子内的定子,定子由低压线圈、高压线圈、电子断电器、正向二极管D1、反向二极管D2,其特点是高压线圈的内层线圈的抽头B11、B12之间串接正向二极管D1和电子断电器,反向二极管D2一端接外层线圈抽头B13,另一端接火花塞。对于四冲程发动机,磁电机还包括传感器,传感器的信号端接电子断电器内的斯密特触发器输入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当转子旋转时,高压线圈中产生交流电压。正半周时,外层线圈的抽头B13为正电压,D2不导通,B12的电压也为正,D1也不导通,此时火花塞不能点火。负半周时,两冲程发动机不接传感器,B12电压为负,D1导通,电子断电器中有电流流过,当电流达到一定值时截止,产生负脉冲电压,同时B13产生负脉冲高压,D2导通,火花塞点火。转子转一周火花塞点两次火。四冲程气油机接传感器,在负半周时,电子断电器均导通,只有当传感器接近转子凸起时产生电压,使电子断电器能够截止,产生高压。转子转一周火花塞点一次火。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除发动机功率与加速性能均高于CDI磁电机外,中、高速油耗均可降低,高压线圈的温度也降低。以嘉陵50摩托车为例,发动机在6 500转/分时油耗从461g/KW下降到410g/KW,降低幅度为11%高压线圈的温度也从75℃下降到43℃。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原理图。
实施例以嘉陵集团生产的CT-50摩托车所用的磁电机为例,包括转子(1)和定子,转子(1)的结构与原磁电机完全相同。定子包括低压线圈(2)、高压线圈(3)、电子断电器(4)、正向二极管D1和反向二极管D2,高压线圈(3)的初级线径为0.57mm,圈数为310匝;次级线径为0.06mm,圈数为14000匝,D2为耐压10KV的微型硅堆,并与高压线圈(3)用环氧树脂封成一体化结构。D1为3A6 0v的肖特基二极管。因CJ-50摩托车是二冲程汽油发动机,所以不用传感器(5)。低压线圈(2)和电子断电器(4)与原磁电机一样。D1和电子断电器(4)串联于高压线圈(3)的内层线圈抽头B11和B12之间,D2一端接外层线圈抽头B13,另一端接火花塞。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摩托车、助动车发动机的无触点电感式磁电机,包括磁场均匀分布的转子〔1〕和设在转子〔1〕内的定子,定子由低压线圈〔2〕、高压线圈〔3〕、电子断电器〔4〕、正向二极管D1、反向二极管D2,其特征在于高压线圈〔3〕的内层线圈的抽头B11、B12之间串接正向二极管D1和电子断电器〔4〕,反向二极管D2一端接外层线圈抽头B13,另一端接火花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触点电感式磁电机,其特征在于对四冲程发动机还包括传感器〔5〕,传感器〔5〕的信号端接电子断电器〔4〕内的斯密特触发器输入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触点电感式磁电机,包括转子和定子,其特点是定子中的高压线圈的内层线圈抽头B11、B12之间串接正向二极管D1和电子断电器,反向二极管D2一端接抽头B13,另一端接火花塞。对于四冲程发动机其电子断电器内的斯密特触发器输入端接有传感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高、中速油耗均降低,高压线圈的温度也降低,可广泛适用于各种摩托车和助动车的发动机。
文档编号F02P1/00GK2253403SQ9623113
公开日1997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1996年1月25日 优先权日1996年1月25日
发明者刘长高 申请人:南京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