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差动力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36285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温差动力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温差动力装置,特别是一种同时利用大气中垂直方向及水平方向两种温度差发电的装置。
利用温差发电或获取其他动力的装置有两大类一是利用大气水平方向温度差发电的装置,如常见的风力发电机,它设有一个由风力转动的风机,风机经传动机构可以带动抽水机等机械工作,也可以带动发电机发电;二是利用垂直温度差发电的装置有海水温差电站,前者应用很广,但仅适于建立在风力资源丰富的地区,而且在无风日只能停止工作。后者只能建在海边,而且设备复杂、庞大,很难推广使用。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新的温差动力装置,它应能够同时利用大气中的垂直方向与水平方向的两种温差获取动力,以便直接使用这种动力工作或用动力发电。
实现上述发明目的的方案如下与现有技术一样,本装置设有风机及传动机构,其特征是,设有一个L型风管,该风管固定在一个垂向的旋转轴上,风机安装在风管内。所说的L型风管,由一段水平管道与一段垂直管道连通构成,其中水平管道的开口处制成喇叭口。使用时先转动风管,使喇叭口对向来风方向。无论风力大小,进入风管内的气流,都会沿管道上升。在垂直方向上随着高度的上升,气温会持续下降,呈线性关系。这种温差,使垂直管道内的气流因“烟囱效应”而加速(垂直段的高度应在30米以上)。这种快速流动的气流带动风管内的风机转动,其动能可直接用来提水灌溉、带动其他机械工作,也可以带动发电机发电。风管固定在垂向旋转轴上的具体方案,可以是将整个风管固定在一个圆形转动盘上,转动盘下面安装有滚珠或若干转动轮,并装在环形轨道上,环形轨道的圆心可视为风管的转动轴。为了加强风管内气流的动能,本实用新型的优化设计是在风管外壁上装设有太阳能加热器,可利用现有的太阳能加热技术进一步提高风管内的温度,以增大管内外的温差。与上述高空气温下降现象相反,在地面近于恒温的表层以下,随着深度的加大,温度会逐步上升,一般在200米左右可达40℃以上。在本装置的附近可设一个提取地热的地热井,设有地热管道并与风管处的换热器连通,用以加热风管内的气流。如在地热管道与风管处换热器之间设置有热泵,则可用热泵技术将并中提出的热水或热气温度提高3-5倍,再用换热器加热进入风管的空气。在有温泉等地热的地区,提取地热的效果将更加明显。这些综合加热措施,可将风管内气流的流速提高很多,获得较高的效率。风机装设在风管之内径最小的部位,可获得较大转速。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温差动力装置,克服了风力发电机只能在风力较大的地区和有风的时间内工作的局限,能够同时利用大气中的垂直方向与水平方向的两种温差获取动力,可直接使用这种动力工作或用动力发电。这种装置可常年运转,不消耗能量,而生产大量廉价的电能。
现结合附图与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上一实施例中地热井井口接管示意图。
实示例1,参照
图1L形风管1,直径3-4米,高40米左右,用玻璃钢制成,由垂直段1-1与水平段1-2构成,水平段的开口处制成喇叭口。整个风管固定在一个圆形转动盘2上,转动盘2以滚珠3架设在环形轨道4上。风机5安装在风管内,安装风机处风管的直径缩小到1-2米。风管外面按照当地纬度的倾角,安装有双筒型太阳能加热器6。参照图2,地热井7上,设有地热管道8,通过热泵10与设在风管进口处的换热器9,加热进入管内的空气。风机的主轴经传动机构带动发电机发电。
权利要求1.一种温差动力装置,设有风机及传动机构,其特征是,设有一个L型风管,由一段水平管道与一段垂直管道连通构成,该风管固定在一个垂向的旋转轴上,风机安装在风管内。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差动力装置,其特征是L形风管水平管道的开口处制成喇叭口。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温差动力装置,其特征是风管旋转轴的方式为整个风管固定在一个圆形转动盘上,转动盘下面安装有滚珠或若干转动轮,并装设在环形轨道上。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温差动力装置,其特征是在风管外壁上装设有太阳能加热器。
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温差动力装置,其特征是设有地热井及地热管道,并与风管处的换热器连通。
6.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温差动力装置,其特征是风机装设在风管之内径最小的部位。
7.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温差动力装置,其特征是所说的太阳能加热器,是按当地纬度角安装的。
8.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温差动力装置,其特征是地热管道与风管处的换热器之间设置有热泵。
专利摘要温差动力装置,设有风轮及传动机构,特征是设有一个L型风管,风管固定在旋转轴上,风机安装在风管内。管道水平部分的开口对向来风方向,进入风管内的气流沿管道上升,垂直方向上的温差使气流因“烟囱效应”而加速,并带动风机转动。太阳能和地热装置加大风管内外的温差,得到更大功能。本装置能够同时利用大气中的垂直方向与水平方向的两种温差获取动力,可常年运转,不消耗能量,而生产大量廉价的电能。
文档编号F03G7/06GK2314122SQ9723621
公开日1999年4月14日 申请日期1997年6月2日 优先权日1997年6月2日
发明者李士明 申请人:李士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