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消污节能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36283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机动车消污节能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磁化节油器,具体地说是一种可以包在机动车输油管上的磁化节油器。
我国对机动车消污节能器的研究开发工作始于80年代。但到90年代初期的产品仍然存在许多缺陷,如结构复杂,体积较大较重、安装麻烦等,其磁化方式一般都是油直接与磁性材料接触,油流经过磁性材料时,油料内含有的金属粒子等杂质,会使油路堵塞,同时,较高的油温也会使磁性材料很快发生退磁现象,以致降低了消污节能的效果,加上磁性材料发生振荡的作用并不与其磁力强弱成正比,因此,考虑磁性材料的结构也十分关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可以包在机动车输油管上的磁化节油器,以克服磁化效果差,结构复杂,安装麻烦等问题。
其主要技术方案由下述结构完成,其壳体至少有两个部分构成,在壳体每个部分内相互对应的位置上至少有一个安装磁钢的孔,在每个孔的结合面上分别有相互对应的凹槽,该凹槽在壳体的每个部分相互结合时,构成一个正好可以包住机动车输油管的孔,该孔的中心线经过两块相互对应的磁钢的中间,并与磁钢工作面平行,在壳体的每个部分上分别有相对应的联接孔;磁钢的外形为扁的圆盘形或多边形或马鞍形,相应地,壳体内安装磁钢的孔也呈圆盘形或多边形,在壳体的每个部分上,对应于安装磁钢的位置有与外部连通的散热孔,在壳体的每个部分内,在安装磁钢的孔的孔壁与壳体的外壁间有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壳体至少有两个部分组成,在每个部分内至少有一块磁钢,安装时,只需将两个带有不同极性的磁钢的壳体夹在机动车的输油管上,利用磁钢的磁性吸合在油管上,因此,使用时特别方便,不需对机动车的输油系统作任何改动。其次,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磁钢与油料不直接接触,因而避免了原来那种直接接触时,油料对磁性材料的影响,提高了磁性材料的使用寿命。第3,在壳体上设置了散热孔后,改善了磁性材料的散热性能,使磁性材料能在较正常的温度下工作,避免了较高的油温使磁性材料出现退磁的现象,第4,在壳体上设置联接孔后,利用尼龙扣带穿过该孔系牢,保证了壳体在输油管上联结牢固。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
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
图1的B-B视图。
如图所示,在壳体2上半部分内的中部有圆孔9.孔内安装圆盘状的磁钢1,其孔壁6与壳体2的外壁7之间有加强筋8,在壳体上安装有磁钢1的两侧有用于联接的联接孔4,在壳体上还有用于散热的散热孔3,在壳体2上对应于磁钢1的工作面一侧的外壁7与孔壁6上有凹槽5。壳体2的下半部分与上半部分对称。使用时,将两部分套在输油管上,利用不同极性的磁钢相互吸合而固定在输油管上,壳体2的上,下两部分吸合时,其各自的凹槽形成一个正好可以包住输油管的孔,该孔的中心线经过安装在上、下两部分壳体内的两块相对应的磁钢1的中间,并与磁钢的工作面10平行,将壳体套在输油管上后,再用尼龙扣带穿在联接孔内系牢,当发动机工作时,输油管内的油料经过该节油器时被磁化,使其分子重新规则地排列,并产生谐振,从而提高了油气被均匀地雾化的效果。
权利要求1.机动车消污节能器,包括壳体(2)及位于壳体内的磁钢(1),其特征是壳体(2)至少有两个部分构成,在壳体每个部分内相互对应的位置上至少有一个安装磁钢(1)的孔(9),在每个部分的结合面上分别有相互对应的凹槽(5)、该凹槽(5)在壳体的每个部分相互结合时,构成一个正好可以包住机动车输油管的孔,该孔的中心线经过两块相互对应的磁钢的中间,并与磁钢工作面(10)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器,其特征是在壳体(2)的每个部分上分别有相互对应的联接孔(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器,其特征是磁钢(1)的外形为扁的圆盘形或多边形或马鞍形,相应地,壳体(2)内安装磁钢(1)的孔也呈圆盘形或多边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器,其特征是在壳体(2)的每个部分上对应于安装磁钢(1)的位置有与外部连通的散热孔(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器,其特征是在壳体(2)的每个部分内,在安装磁钢(1)的孔的孔(9)壁(6)与壳体(2)的外壁(7)间有加强筋(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磁化节油器,具体地说是一种可以包在机动车输油管上的磁化节油器,该节油器的壳体至少有两个部分构成,在壳体每个部分内相互对应的位置上至少有一个安装磁钢的孔,在每个部分的结合面上分别有相互对应的凹槽,该凹槽在壳体的每个部分相互结合时,构成一个正好可以包住机动车输油管的孔,该孔的中心线经过两块相互对应的磁钢的中间,并与磁钢的工作面平行。
文档编号F02M27/00GK2313062SQ9723613
公开日1999年4月7日 申请日期1997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1997年5月23日
发明者邱永德 申请人:邱永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