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节油降污器上的催化裂解反应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37275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节油降污器上的催化裂解反应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节油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汽车节油降污器上的甲醇催化裂解反应器,尤其是催化裂解反应器内的反应床。
现有的汽车节油降污器上的甲醇催化裂解反应器的箱体内设置两个室,其中一个室是蒸发室,另一个室是催化裂解反应床。催化裂解反应床内设置若干根交叉与并列排列的反应管,在反应管底部安放空心陶瓷管,再安放催化剂,这些空心陶瓷管和催化剂是由一大张不锈钢丝网固定托住的,使气化了的甲醇在反应床内能十分流畅地流过反应管,经反应管内催化剂的作用裂解成氢气和一氧化碳。但是经过大量试验后,在冷却储气筒内总发现一些没有被完全裂解的液态甲醇,所安装的反应管不是每一根都起到裂解作用,空心陶瓷管所起的导向作用看来不是最理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汽车节油降污器上的催化裂解反应床,它能使得气态甲醇顺利进入反应管内,催化裂解成氢气和一氧化碳,进而进入发动机内与汽油混合燃烧,起到了节能降污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汽车节油降污器上的催化裂解反应床,它包括设有若干根反应管的腔室,在反应管内装有催化剂,所述反应管呈垂直状地排列在反应床腔室内,在反应管内的下部装有盛装催化剂的托网,托网由托网支架支撑固定,反应管同位于反应器底部的贮气室与位于反应器上部的氢气集气室贯通,以使气态甲醇沿着反应管被抽吸到氢气集气室内,并在反应管内顺利地裂解成氢气和一氧化碳。
本实用新型使气态甲醇顺利进入反应管,从其自然空间钻入盛装催化剂的反应管部分内,催化裂解成氢气和一氧化碳,进而进入发动机内与汽油混合燃烧,起到了节能降污的作用。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图1是一种汽车节油降污器上的催化裂解反应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上述反应床内的反应管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安装在反应管内的托网连同支架结构示意图。
参看
图1,一种汽车节油降污器上的催化裂解反应器装有一箱体1,在箱体1内设置的两个室催化裂解反应床2和蒸发室3,以及贮汽室4、氢气集气室5和连接管道。箱体1内两个室的进风口呈长方形的方积圆喇叭状,其扩散角顺气流方向增大,使风量从上到下均匀分布,通过反应床进风管和蒸发室进风管进入上述两个室。箱体1内两个室的进风口处装有输入尾气的分配阀及输入管。分配阀将50%尾气量输入蒸发室,将另外50%尾气间断输入催化裂解反应床。箱体1顶部装有连接温控仪的热电偶及套管6。
反应床2是一个腔室,该腔室内设置58根反应管21。反应管21呈垂直状地排列在反应床2腔室内。在反应管21内盛装催化剂22,选用的催化剂22为3~5mm球状。
参看图2和图3,在反应管21内的下部装有盛装催化剂22的托网23,托网23由托网支架24支撑固定。托网支架24的支脚焊装在贮气室4的板壁上。
反应管21同位于反应器底部的贮气室4与位于反应器上部的氢气集气室5贯通。当发动机开始运转时,产生了负压,被气化了的甲醇从贮气室4钻入反应管21下部的自然空间,沿着垂直设立的反应管21向上流动,经过托网23后,被反应管21内的催化剂22裂解成氢气(64%~66%)和一氧化碳(34%~36%),并被抽吸到氢气集气室5内,进而进入发动机内与汽油混合燃烧,起到了节能降污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经过试验后,在冷却储气筒内就不再发现没有被裂解的液态甲醇,所安装的反应管因此起到了裂解作用,有利于发动机的顺利运转。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节油降污器上的催化裂解反应床,它包括设有若干根反应管的腔室,在反应管内装有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管呈垂直状地排列在反应床腔室内,在反应管内的下部装有盛装催化剂的托网,托网由托网支架支撑固定,反应管同位于反应器底部的贮气室与位于反应器上部的氢气集气室贯通,以使气态甲醇沿着反应管被抽吸到氢气集气室内,并在反应管内顺利地裂解成氢气和一氧化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节油降污器上的催化裂解反应床,它包括设有若干根反应管的腔室,在反应管内装有催化剂。反应管呈垂直状地排列在反应床腔室内,在反应管内的下部装有盛装催化剂的托网,托网由托网支架支撑固定。反应管同位于反应器底部的贮气室与位于反应器上部的氢气集气室贯通,以使气态甲醇沿着反应管被抽吸到氢气集气室内,并在反应管内顺利地裂解成氢气和一氧化碳,进而与发动机内的汽油混合燃烧,起到了节能降污的作用。
文档编号F02M27/00GK2352697SQ9822568
公开日1999年12月8日 申请日期1998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1998年11月19日
发明者褚德龙 申请人:褚德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