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改善碰撞性能的双管型的中冷器空气引导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96850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用于改善碰撞性能的双管型的中冷器空气引导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改善碰撞性能的双管型中冷器空气引导件,并且该中冷器空气引导件将顶头风向中冷器引导,该中冷器空气引导件可包括:引导架,该引导架包括第一开口部和第二开口部;以及引导部,该引导部耦接至引导架以改善双管型中冷器空气引导件的碰撞性能。
【专利说明】用于改善碰撞性能的双管型的中冷器空气引导件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证
[0002]本申请要求于2015年4月24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5-0057780号的权益,通过引用将其全部内容结合于此。
技术领域
[0003]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改善碰撞性能的双管型中冷器空气引导件。
【背景技术】
[0004]本部分中的叙述仅用于提供与本公开有关的【背景技术】信息,并且可能不构成现有技术。
[0005]通常,围绕发动机安装在发动机舱中的是:进气系统,由吸入穿过空气过滤器的外部空气的进气口以及连接至燃烧室的进气歧管组成;冷凝器,形成冷却装置;以及散热器,配置为发动机的冷却系统。
[0006]为了压缩外部空气来增加发动机功率,另外地向柴油涡轮发动机以及汽油涡轮发动机(而不是汽油车辆)的进气系统提供涡轮增压器。为了冷却从涡轮增压器出来的空气,与涡轮增压器一起安装一中冷器。
[0007]通常,涡轮增压器将尾气循环装置连接至涡轮机,将进气口连接至压缩机,中冷器被设置在能够大量接收顶头风的位置处,以通过顶头风提高冷却效率。
[0008]在柴油涡轮机车辆和汽油涡轮机车辆中,中冷器被安装得接近前端部分(该前端部分与冷凝器和散热器一起形成发动机舱的前侧),使得在车辆行驶时通过流入发动机舱的顶头风可以提高冷却效率。
[0009]随着通过顶头风提高了冷却效率,冷凝器可以改善车辆内部的冷却性能,散热器可以更平顺地避免发动机过热,并且中冷器可以高效地改善发动机功率以及燃料效率。
[0010]如上所述的顶头风的有效流入可以提高冷凝器和散热器的冷却效率,特别地,提高中冷器的冷却性能,这对于改善发动机功率和燃料效率是重要的。
[0011]为此,使用应用双管型空气引导件的中冷器已经成为日益增长的趋势。然而,如在图1至图3中所示的,根据现有技术的双管型中冷器应该被安装在后梁的后侧,以确保当其被安置在车辆中时的碰撞性能。同样,也确保了在后梁与空气引导件之间的高于一定水平的碰撞空间。利用这种布置,管道形状受到了限制,并且中冷器性能下降。

【发明内容】

[0012]本公开用于解决以上问题,并且本公开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改善碰撞性能的双管型中冷器空气引导件,该双管型中冷器空气引导件包括由弹性构件形成的引导部,以改善碰撞性能。
[0013]根据本公开的用于改善碰撞性能的双管型中冷器空气引导件可将顶头风向中冷器引导,并且该中冷器空气引导件可包括:引导架,该引导架具有第一开口部和第二开口部;以及引导部,该引导部耦接至引导架,以改善双管型中冷器空气引导件的碰撞性能。
[0014]第一开口部(或上开口部)可设置在后梁的上部,并且形成为朝向车辆行驶方向。
[0015]第二开口部(或下开口部)可设置在后梁的下部,并且形成为朝向车辆行驶方向。
[0016]引导架可包括孔,该孔形成在第一开口部与第二开口部之间。
[0017]弓I导架可包括第一耦接部,该第一耦接部形成为围绕所述孔朝向车辆行驶方向突出。
[0018]第一耦接部可包括第一下耦接部,该第一下耦接部平行于车辆行驶方向地突出;以及第一上耦接部,该第一上耦接部向上并且倾斜地突出以相对于第一下耦接部形成一预定角度。
[0019]引导部可包括第二耦接部,该第二耦接部与第一耦接部耦接。
[0020]第二耦接部可包括第二下耦接部,该第二下耦接部与第一下耦接部耦接;以及第二上耦接部,该第二上耦接部与第一上耦接部耦接,向上并且倾斜地形成以相对于第二下親接部形成预定角度。
[0021]引导部可包括方向诱导引导件,该方向诱导引导件形成在与车辆行驶方向相对的侧面上并且形成为在垂直于地面方向上突出。
[0022]引导部的材料可以是能够吸收由车辆碰撞产生的冲击力的弹性构件。
[0023]在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形式中,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双管型中冷器空气引导件,该中冷器空气引导件包括:
[0024]引导架,该引导架附接在中冷器上,并且相对于后梁形成上开口部和下开口部,上开口部和下开口部朝向与中冷器的相反方向延伸;以及
[0025]引导部,该引导部耦接至引导架,并且设置在上开口部与下开口部之间,
[0026]其中,引导部和相应的引导架限定空气通道,从上开口部和下开口部流入中冷器的空气流通过该空气通道。
[0027]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在维持碰撞性能状态下通过最大限度地确保中冷器的管道容量,中冷器的冷却效率得到提高,由此改善了诸如车辆输出和燃料效率等的车辆性能。
[0028]从本文中提供的描述,在其他领域的适用性将变得显而易见。应当理解的是,描述和具体示例仅旨在说明的目的,并不旨在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附图说明】
[0029]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公开,现在将参考附图并描述本公开的多种形式,这些形式仅以实例的方式给出,在附图中:
[0030]图1和图2分别是根据现有技术的中冷器空气引导件的立体图;
[0031]图3是根据现有技术的中冷器空气引导件的横截面图;
[0032]图4是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中冷器空气引导件的空气流;
[0033]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用于改善碰撞性能的双管型中冷器空气引导件的正面立体图;
[0034]图6是根据本公开的用于改善碰撞性能的双管型中冷器空气引导件的后视立体图;
[0035]图7是根据本公开的用于改善碰撞性能的双管型中冷器空气引导件的分解立体图;
[0036]图8和图9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用于改善碰撞性能的双管型中冷器空气引导件的空气流;以及
[0037]图10是解释了本公开的效果的视图。
[0038]本文中所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说明目的,并非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以下的描述本质上仅是示例性的而并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应用或用途。应当理解的是,贯穿整个附图,相应的参考标号表示相同或者相应部件和特征。
[0040]在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术语和词语不应被解释为是通用的或者字典里的含义,而应被解释为符合本公开的技术理念的含义和概念。因此,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形式和附图中描述的配置仅仅是示例性的形式,并不代表本公开的所有技术精神。因此,本公开应被解释为包含被包括在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中的所有变化、等同物以及替换。此外,当确定相关的公知配置和功能的详细说明会使得本公开的范围变得不必要地不清楚时,将不提供这些详细说明。
[0041]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用于改善碰撞性能的双管型中冷器空气引导件的正面立体图。图6是根据本公开的用于改善碰撞性能的双管型中冷器空气引导件的后视立体图。图7是根据本公开的用于改善碰撞性能的双管型中冷器空气引导件的分解立体图。参考图5至图7,根据本公开的用于改善碰撞性能的双管型中冷器空气引导件用来将顶头风向中冷器引导。为此,用于改善碰撞性能的双管型中冷器空气引导件可包括引导架100和引导部200。
[0042]引导架100可包括第一开口部110以及第二开口部120。通过包括具有第一开口部110和第二开口部120的双管形状,可提高被提供至中冷器的空气流动速率。第一开口部110可设置在后梁的上部,并且形成为朝向车辆行驶方向;并且第二开口部120可设置在后梁的下部,并且形成为朝向车辆行驶方向。
[0043]引导架100可包括形成在第一开口部110与第二开口部120之间的孔130。引导部200可通过稍后描述的第一耦接部140以及第二耦接部210耦接至孔130。
[0044]第一耦接部140可形成为围绕孔130朝向车辆行驶方向突出。第一耦接部140可包括第一下耦接部141,该第一下耦接部平行于车辆行驶方向地突出;以及第一上耦接部142,该第一上耦接部向上并且倾斜地突出以相对于第一下耦接部141形成一预定角度。第一下耦接部141和第一上耦接部142形成为在其间具有一预定角度并朝向车辆行驶方向突出的原因是:为了使引导部200不会与从车辆行驶方向吹来的顶头风分离。因此,本公开在没有特定耦接结构的情况下,引导部200能通过第一下耦接部141和第一上耦接部142以及引导部200的形状弹力强耦接至引导架100。
[0045]引导部200可耦接至引导架100以发挥改善碰撞性能的作用。引导部200的材料可以是能吸收由车辆碰撞产生的冲击力的弹性构件。就是说,因为本公开中弹性材料的引导部200发挥着与现有技术中的碰撞空间相同的作用并且确保碰撞性能,所以可以消除现有技术中的后梁与空气引导件之间的碰撞空间。
[0046]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形式,引导架100附接在中冷器上,并且相对于后梁形成上开口部110和下开口部120。上开口部110和下开口部120朝向与中冷器的相反方向延伸。引导部200耦接至引导架100,并且设置在上开口部110与下开口部120之间。具体地,弓丨导部200和引导架100限定空气通道300,从上开口部和下开口部流入中冷器的空气流通过该空气通道。由于这一点,通过将现有技术的碰撞空间利用为中冷器空气引导件的空气通道,在确保现有技术水平的碰撞性能的同时,可以改善中冷器的冷却效率。
[0047]引导部200可包括第二耦接部210,该第二耦接部与第一耦接部140耦接。第二耦接部210可包括第二下耦接部211,该第二下耦接部与第一下耦接部141耦接;以及第二上耦接部212,该第二上耦接部与第一上耦接部142耦接,并且向上并且倾斜地形成以相对于第二下耦接部142形成预定角度。第二下耦接部211和第二上耦接部212形成为用于分别耦接至第一下耦接部141和第一上耦接部142的原因是:为了使引导部200不会与从车辆行驶方向吹来的顶头风分离。因此,在本公开中没有特定耦接结构的情况下,引导部200会强耦接至引导架100。
[0048]引导部200可包括方向诱导引导件220,该方向诱导引导件形成在与车辆行驶方向相反的侧面上并形成为在垂直于地面方向上突出。方向诱导引导件220通过平稳地诱导流入引导架100内部的空气流,可用来提高穿过中冷器的空气流动速率。由于穿过中冷器的空气流动速率提高,所以中冷器的冷却效率可以改善。
[0049]图8和图9是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用于改善碰撞性能的双管型中冷器空气引导件的空气流的视图。参考图8和图9,通过第一开口部110和第二开口部120流入的空气穿过引导架100的内部,并且随后穿过中冷器。这时,流入的空气可被方向诱导引导件220平稳地诱导,使得穿过中冷器的空气流动速率可以提高。此外,由于相比于现有技术,扩大了在本公开中的引导架100的内部空间,所以相比于现有技术,穿过中冷器的空气流动速率提尚了(参考图4和图8)。
[0050]参考图10,相比于现有技术的中冷器出口温度(35.9°C ),本公开的中冷器出口温度(35.40C )降低了 0.5°C。此外,相比于现有技术的穿过中冷器的空气流动速率(891CMH,每小时立方米),本公开的穿过中冷器的空气流动速率(900CMH)提高了 1%。同样,相比于现有技术,通过应用本公开,改善了中冷器的冷却效率。
[0051]先前讨论的示例性形式仅仅是期望的形式,其可以使具有本公开所属技术领域的一般知识的人(在下文中,被称为‘相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轻易地执行本公开。因此,对于相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在不偏离本公开的技术思想的范围的情况下,若干变换、变型以及改变是可能的,并且显然的是,相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容易改变的部件也被包括在本公开的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用于改善碰撞性能的双管型的中冷器空气引导件,并且所述空气引导件将顶头风向中冷器引导,所述中冷器空气引导件包括: 引导架,所述引导架包括第一开口部和第二开口部;以及 引导部,所述引导部耦接至所述引导架以改善双管型的所述中冷器空气引导件的碰撞性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冷器空气引导件,其中,所述第一开口部设置在后梁的上部,并且形成为朝向车辆行驶方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冷器空气引导件,其中,所述第二开口部设置在所述后梁的下部,并且形成为朝向所述车辆行驶方向。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冷器空气引导件,其中,所述引导架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一开口部与所述第二开口部之间的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冷器空气引导件,其中,所述引导架包括第一耦接部,所述第一耦接部形成为围绕所述孔并朝向所述车辆行驶方向突出。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冷器空气引导件,其中,所述第一耦接部包括: 第一下耦接部,所述第一下耦接部平行于所述车辆行驶方向地突出;以及 第一上耦接部,所述第一上耦接部向上地并倾斜地突出,以相对于所述第一下耦接部形成一预定角度。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冷器空气引导件,其中,所述引导部包括第二耦接部,所述第二耦接部与所述第一耦接部耦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中冷器空气引导件,其中,所述第二耦接部包括: 第二下耦接部,所述第二下耦接部与所述第一耦接部的第一下耦接部耦接;以及 第二上耦接部,所述第二上耦接部与所述第一耦接部的第一上耦接部耦接,并且向上地且倾斜地形成以相对于所述第二下耦接部形成一预定角度。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冷器空气引导件,其中,所述引导部包括方向诱导引导件,所述方向诱导引导件形成在与车辆行驶方向相反的侧面上,并且形成为在垂直于地面的方向上突出。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冷器空气引导件,其中,所述引导部由弹性材料构成,所述引导部被配置为用于吸收由车辆碰撞产生的冲击。11.一种用于车辆的双管型的中冷器空气引导件,所述中冷器空气引导件包括: 引导架,所述引导架附接在中冷器上,并且相对于后梁形成上开口部和下开口部,所述上开口部和所述下开口部朝向与所述中冷器相反的方向延伸;以及 引导部,所述引导部耦接至所述引导架,并且设置在所述上开口部与所述下开口部之间, 其中,所述引导部和所述引导架限定空气通道,空气流从所述上开口部和所述下开口部通过所述空气通道流入所述中冷器。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中冷器空气引导件,其中,所述引导部是由弹性材料制成的,所述引导部被配置为吸收由车辆碰撞产生的冲击。
【文档编号】F02B29/04GK106065807SQ201510756413
【公开日】2016年11月2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9日 公开号201510756413.7, CN 106065807 A, CN 106065807A, CN 201510756413, CN-A-106065807, CN106065807 A, CN106065807A, CN201510756413, CN201510756413.7
【发明人】朴唐熙, 金奉洙, 朴容范, 金洙环
【申请人】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