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循环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795343阅读:500来源:国知局
冷却循环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却循环装置(18),其具有内燃机(1)、冷却剂冷却器(2)、第一恒温器(7)、第一泵(3)、冷凝器(9)、第二恒温器(10)和第二泵(8),其中冷却剂能够流动穿过冷却循环装置(18),其中内燃机(1)、第一泵(3)、冷却剂冷却器(2)和第一恒温器(7)设置在第一循环(16)中,其中冷凝器(9)、第二恒温器(10)和第二泵(8)设置在第二循环(17)中,其中第一循环(16)和第二循环(17)在至少一个部位处彼此流体连通。
【专利说明】
冷却循环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却循环装置,其具有内燃机、冷却剂冷却器、第一恒温器、第一栗、冷凝器、第二恒温器和第二栗,其中冷却剂能够流动穿过冷却循环装置,其中将内燃机、第一栗、冷却剂冷却器和第一恒温器设置在第一循环中。
【背景技术】
[0002]为了降低机动车的燃料消耗能够使用如下系统,所述系统使结合在热的排气中的能量可用。对此,例如能够使用废热回收系统(WHR系统)。在此,排气的热能能够转换成例如能够导入传动系中的能量,以便因此辅助车辆的推进。替选地,能够将机械能用于产生电能,例如用于运行发电机。所产生的电能例如能够输送给车载电网或者暂存在蓄能器中。
[0003]为了转换热能能够应用热力学循环工艺。在该热力学循环工艺中能够通过排气的热能蒸发工作流体并且随后在扩展器中通过输出机械能来减压。在该工艺中形成的废热在此能够有利地经由冷却循环装置引出。在此,优选地,在尽可能低的冷却剂温度下将热量引出,然而同时不应低于与工作流体的物理特性相关的一定的最小温度。
[0004]在此,为了冷却,能够利用也用于冷却所应用的内燃机的冷却循环装置。替选地,能够设有单独的附加的冷却循环装置。
[0005]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的缺点尤其是:通过经由附加的冷却循环装置进行WHR系统的冷却而产生附加耗费,所述附加耗费使系统更加复杂且成本更加密集。在应用用于WHR系统的内燃机的冷却循环装置的情况下,产生在冷却循环装置中存在的温度方面的问题,因为内燃机的冷却剂的温度水平高于WHR系统的冷却剂的温度水平。从中产生冷却剂温度的负面的相互影响。
[0006]该问题也在具有一个或多个附加要冷却的热源的其他应用的情况下产生并且不限制于具有WHR系统的车辆。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应用的实例是混动车辆中的电子部件的冷却。下面,为了简单性示例地讨论WHR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冷却循环装置,所述冷却循环装置除了内燃机之外具有WHR系统,其中设有冷却循环装置的在出现的温度水平方面优化的设计方案。
[0008]冷却循环装置的目的通过一种冷却循环装置实现,其具有内燃机、冷却剂冷却器、第一恒温器、第一栗、冷凝器、第二恒温器和第二栗,其中冷却剂能够流动穿过所述冷却循环装置,其中内燃机、第一栗、冷却剂冷却器和第一恒温器设置在第一循环中,其特征在于,冷凝器、第二恒温器和第二栗设置在第二循环中,其中第一循环和第二循环在至少一个部位处彼此流体连通,其中第一恒温器设置在第一部段中并且冷却剂入口和冷却剂出口与第一部段流体连通并且冷却剂出口与第一旁路流体连通。
[0009]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涉及一种冷却循环装置,其具有内燃机、冷却剂冷却器、第一恒温器、第一栗、冷凝器、第二恒温器和第二栗,其中冷却剂能够流动穿过冷却循环装置,其中将内燃机、第一栗、冷却剂冷却器和第一恒温器设置在第一循环中,其中冷凝器、第二恒温器和第二栗设置在第二循环中,其中第一循环和第二循环在至少一个部位处彼此流体连通,其中第一恒温器设置在第一部段中并且冷却剂入口和冷却剂出口与第一部段流体连通并且冷却剂出口与第一旁路流体连通。
[0010]冷却循环装置用于冷却内燃机和WHR系统的共同使用是特别有利的,因为不必集成附加的第二冷却循环装置。现有的冷却循环装置能够针对共同使用有利地扩展。这降低附加所需部件的数量进而降低系统的总成本。
[0011 ]通过将共同的冷却循环装置划分成两个彼此流体连通的循环,能够特别有利地设计冷却循环装置,以便实现针对这两个循环最佳的冷却。
[0012]此外有利的能够是:第一循环和第二循环在三个部位处彼此流体连通。
[0013]经由在三个部位处连接冷却循环装置能够实现冷却剂特别适宜地流入循环中。循环之间的连接在此允许这两个循环之间的冷却剂的溢流,由此能够针对不同的运行状态实现最佳的冷却作用。
[0014]适宜的也能够是:内燃机经由第一循环的第一部段与冷却剂冷却器流体连通并且冷却剂冷却器经由第二部段与第一栗流体连通,其中第一栗与内燃机流体连通,其中第一部段和第二部段经由第一旁路和第一恒温器彼此流体连通。
[0015]通过第一循环的这种结构可行的是:冷却剂或者仅能够通过冷却剂冷却器循环或者冷却剂能够在冷却剂冷却器旁边通过旁路循环。以该方式,能够特别符合要求地对冷却剂调温。以该方式,冷却剂冷却器还有旁路的通流也是可行的。恒温器对此具有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实现到循环的各个流动部段的分配。
[0016]此外特别有利的能够是:冷凝器的冷却剂入口经由第三部段与第二栗流体连通,其中第二栗经由第七部段与第二部段流体连通并且冷凝器的冷却剂出口经由第四部段与第二部段流体连通,并且第四部段还经由第二旁路和第二恒温器与第二部段或第七部段流体连通。
[0017]第二循环的上述结构是特别有利的。通过其能实现从第一循环中获取冷却剂并且将所述冷却剂通过冷凝器又运送回到第一循环中。冷却剂在此能够在不同的部位处再运送回到第一循环中,由此能够符合要求地影响冷却剂的温度。对此,第二恒温器具有相应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能够影响冷却剂传输。在此根据第二恒温器的位置,冷却剂或者在直接从冷凝器的冷却剂出口到冷凝器的冷却剂入口的小的回路中流动,或者替选地从冷却剂出口通过内燃机或者内燃机和冷却剂冷却器流动回到冷凝器的冷却剂入口。这实现特别理想地控制用于冷凝器和/或内燃机的冷却剂温度。
[0018]—个优选的实施例的特征在于,第二恒温器设置在第七部段中或在第四部段中并且经由第二旁路和第二恒温器能够在第七部段和第四部段之间建立流体连通。
[0019]这特别有利于实现用于冷却剂的特别小的回路,其中冷却剂分别直接地从冷凝器的冷却剂出口流至冷凝器的冷却剂入口。第二恒温器在此能够直接地安装在冷却剂入口上游或直接安装在冷却剂出口的下游。在任何情况下,通过调节机构在第二恒温器中的位置控制:到第二旁路中或从第二旁路中流出的冷却剂转移。
[002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替选设计方案中能够提出:第二恒温器设置在第四部段中并且经由第二旁路和第二恒温器能够在第四部段和第二部段之间建立流体连通。
[0021]当第二恒温器设置在第四部段中时,所述第二恒温器以在冷凝器的冷却剂出口下游安装的方式设置。第二恒温器以上述布置控制冷却剂从第四部段沿着第二旁路到第二部段中的冷却剂传输,或者替选地控制冷却剂从第四部段中直接到第二部段中的传输。根据第二恒温器的调节机构的位置,也能够不仅进行经由第二旁路的冷却剂传输,也进行直接地到第二部段中的冷却剂传输。
[002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特别适宜的设计方案中还提出:第一恒温器设置在第二段中,其中第一恒温器的第一冷却剂入口与第一旁路流体连通并且第二冷却剂入口和冷却剂出口分别与第二部段流体连通。
[0023]将第一恒温器设置在第二部段中特别有利于影响第一旁路和/或冷却剂冷却器的穿流。在此,根据调节机构在第一恒温器中的位置,能够将冷却剂或者从第一旁路中直接地沿到内燃机的方向进入第二部段中,或者以来自冷却剂冷却器的方式从第二部段中以引导至内燃机的方式进入第二部段中。
[0024]也能够优选的是:第二旁路沿流动方向在第一恒温器上游与第二部段流体连通,并且第四部段沿流动方向在第一恒温器下游与第二部段流体连通。
[0025]经由将第二循环这样联接到第一循环上能够实现:冷却剂从第二循环流动到第二部段的安装在第一恒温器上游的区域中是可行的,而且冷却剂从第二循环中流动到第二部段的安装在第一恒温器下游的区域中是可行的。因此,冷却剂能够或者直接地向回运送到第一循环中,或者通过内燃机向回运送。这实现冷却剂的符合要求的调温。
[0026]此外有利的是,第四部段与第二部段沿流动方向在第一恒温器上游流体连通。
[0027]经由将第二循环这样联接到第一循环上能够实现:在冷却剂再能够溢流到第二循环中之前,冷却剂在任何情况下首先流过内燃机。
[002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替选的实施方式中能够提出:第五部段与第二部段和/或与第四部段和/或与第一旁路流体连通。
[0029]经由第五部段能够实现:来自第二循环中的冷却剂和/或来自第二部段的安装在第一恒温器上游的区域中的冷却剂不直接地流至第一恒温器,而是首先流动到第一旁路中并且从那里流动到第一恒温器中。以该方式,能够更有利地影响加载第一恒温器的冷却剂的温度,因为来自第一旁路的冷却剂和来自第二循环的冷却剂已经在第一恒温器上游彼此混合。这在第一恒温器中的调节机构是温度灵敏时是特别有利的。
[0030]此外优选的是:第一恒温器设置在第一部段中并且冷却剂入口和冷却剂出口与第一部段流体连通并且冷却剂出口与第一旁路流体连通。
[0031]将第一恒温器设置在第一部段中表示将第一恒温器设置在内燃机的冷却剂出口下游。因为冷却剂在那里具有与在内燃机的冷却剂入口上游不同的温度水平,所以能够需要第一恒温器的不同的设计。这可能能够实现冷却剂温度的最佳的影响。
[0032]也有利的是:能够通过调节机构影响第一恒温器的和/或第二恒温器的冷却剂出口和冷却剂入口之间的冷却剂传输。
[0033]所述调节机构例如能够通过温度灵敏的元件构成,所述元件对相应流入的冷却剂的温度做出反应。以该方式,能够根据冷却剂在相应的恒温器处的温度水平控制整个冷却循环装置。在此,调节机构也能够主动地从外部加热,由此实现冷却循环装置的改进的控制。调节结构也能够由能够经由控制信号从外部调节的执行器构成。
[0034]根据调节机构的位置能够实现:冷却剂从冷却剂入口直接地流至恒温器的冷却剂出口。替选于此,也能够达到混合位置,所述混合位置实现冷却剂从这两个冷却剂入口同时流至冷却剂出口。通过这种混合位置能够实现对冷却剂温度进行特别有利的控制。
[0035]此外,适宜的是:在第二部段中和/或在第五部段中设置有止回阀,所述止回阀防止在相应的部段中的流动方向的反转。
[0036]经由止回阀能够实现:冷却循环装置的特定区域中的冷却剂流动不经受流动反转。这种流动反转根据各个恒温器在第一和/或第二循环中的子区域中的位置来进行。根据冷却循环装置的设计,一个或多个止回阀的位置能够特别有利地影响冷却剂流动。
[0037]此外有利的是:第二部段与第一部段经由第六部段流体连通。
[0038]这种设计是特别有利的,因为能够产生冷却循环装置的更大的可变性。
[0039]优选的还有:在第六部段中设置有过压阀,其中能够根据调节机构在恒温器中的位置打开和关闭过压阀。
[0040]经由附加的可控制的或可调节的过压阀,能够使冷却剂流动更有利地匹配于相应的运行情况。
[0041]在下文中和下面的【附图说明】中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有利的改进形式。
【附图说明】
[0042]下面,根据实施例参考附图详细阐述本实用新型。在附图中示出:
[0043]图1示出冷却循环装置的示意图,其中冷却循环装置划分成彼此在三个部位处流体连通的两个循环;
[0044]图2示出根据图1的冷却循环装置的示意图,其中示出对应于内燃机的冷启动的状态;
[0045]图3示出根据图1和2的冷却循环装置的示意图,其中示出对应于内燃机的热启动的状态;
[0046]图4示出冷却循环装置的示意图,其中两个循环彼此的联接与图1至3不同并且附加地将止回阀集成到冷却循环装置中;
[0047]图5示出冷却循环装置的示意图,其中恒温器的设置与图4的示图不同;
[0048]图6示出冷却循环装置的另一示意图,其中设有附加的部段,所述附加的部段将第一部段平行于第一旁路与第二部段连接,其中在附加的部段中的流动方向优选与第一旁路中的流动方向相反地定向;
[0049]图7示出根据图6的冷却循环装置的另一示意图,其中第一恒温器设置在不同的部位处;以及
[0050]图8示出冷却循环装置的另一示意图,其中沿流动方向在第一恒温器上游不设置从第二循环到第一循环中的反馈。
【具体实施方式】
[0051]图1示出冷却循环装置18的示意图。冷却循环装置18基本上由第一循环16和第二循环17构成,其中循环16、17在多个部位处彼此连接,使得流过循环16、17的冷却剂的交换是可行的。
[0052]第一循环16具有内燃机1、冷却剂冷却器2以及第一栗3。冷却剂能够始于内燃机I沿着第一部段4流至冷却剂冷却器2。冷却剂能够始于冷却剂冷却器2的出口沿着第二部段5流至第一栗3并且从那里返回到内燃机I中。
[0053]附加地,第一循环16具有第一旁路6,所述第一旁路将第一部段4与第二部段5连接。经由旁路6可行的是:冷却剂在小的回路中从内燃机I起经由旁路6穿过栗3流至内燃机
I。冷却剂能够沿着大的回路从内燃机I从旁路6旁边穿过冷却剂冷却器2经由第二部段5至栗3流回到内燃机I中。在旁路6和第二部段5之间的接口处设置有恒温器7。
[0054]恒温器7调节旁路6和剩余的循环16之间的冷却剂的分配。
[0055]对此,恒温器7能够具有调节结构,所述调节机构能够影响这两个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之间的连接、尤其流动横截面。以该方式能够实现:闭锁与第二部段14的第一区域流体连通的流体入口,而完全地打开与旁路6流体连通的流体入口。在该情况下,冷却剂沿着旁路6流动到第二部段5的第二区域15中并且从那里经由栗3流动到内燃机I中。在分别闭锁流体入口中的一个的极端位置之间也能够设有混合位置,这不仅通过旁路6而且通过第二部段5实现流体流。
[0056]第二循环17具有第二栗8、冷凝器9和恒温器10。栗8设置在第七部段25和第三部段11之间并且沿流动方向安装在冷凝器9上游。栗8自身与第一循环16的第二部段14流体连通。第四部段12从冷凝器9的流体出口伸展,所述第四部段自身与第二部段5的第二区域15流体连通。在图1中,始于设置在第四部段12中的恒温器10示出旁路13,所述旁路将第四部段12与第二部段5的第一区域14流体连接。
[0057]在此,恒温器10类似于已经描述的第一恒温器7构成。与此相应地,所述恒温器也实现具有打开的流体入口和封闭的流体入口的位置以及允许两个至少部分打开的流体入口的混合位置。
[0058]第二恒温器10实现:冷却剂在小的回路中从冷凝器9的流体出口经由恒温器10通过旁路13流动到第二部段5的第一部段14中,从那里起,流体能够或者向左朝第二栗8的方向流动或者向右朝恒温器7的方向流动。替选于此,能够流过第二循环,使得冷却剂能够从冷凝器9的流体出口穿过恒温器10流至第二部段5的第二区域和第四部段12之间的接口。从那里起,冷却剂能够流过栗3并且流入内燃机I中,根据第一恒温器7的位置,或者穿过旁路6或者穿过冷却剂冷却器2。
[0059]于是流过冷却剂冷却器2的冷却剂能够再次经由栗8流入第二循环17中或者沿着第二部段5的第一区域14朝第一恒温器7的方向流动。
[0060]以该方式,可以将来自第一循环16和第二循环17中的冷却剂多样地混合。根据恒温器7或10的和尤其其操作温度的设计能够实现冷却循环装置18中的冷却剂流的大幅度变化的混合。
[0061]图1的冷却循环装置18的结构是示例的并且在替选地实施方式中,尤其也能够在第二循环17和第一循环16之间的接口方面是不同的。
[0062]在下面的附图中,示出图1示出的冷却循环装置18的不同的运行状态。下面的附图的附图标记与图1的附图标记一致并且必要时能够补充附加的附图标记。
[0063 ]图2示出对应于图1的冷却循环装置18。现在,在图2中示出对应于内燃机I的冷启动的调节状态。为了使内燃机I尽可能快速地达到运行温度上,通过关闭恒温器7中断到冷却剂冷却器2的流动路径。这经由上部的中断部19示出。
[0064]因此,冷却剂能够从内燃机I经由第一部段4仅流动到旁路6中并且从那里经由恒温器7流至栗3并且再流动到内燃机I中。
[0065]在第二循环17中,经由恒温器10阻挡流动路径,使得冷却剂始于冷凝器9经由恒温器10流入第二部段5的第一区域14中并且由于恒温器7的阻挡19而朝栗8的方向流动并且从那里经由第三部段11引导到冷凝器9中。
[0066]因此,在图2中示出的状态下,冷却剂不穿流冷却剂冷却器2。这尤其有助于快速地加热在内燃机I之内的冷却剂。
[0067]第二循环17中的冷却剂加热至达到恒温器10的操作温度的点。所述恒温器在达到该温度时开启第四部段12,由此随后穿流冷凝器9的冷却剂也朝栗3的方向流动进而流入内燃机I中。由于加热的冷却剂从第二循环17中流出,现在在冷却剂冷却器2之内堵塞的冷却剂再流入第二循环17中。由此,进一步降低第二循环17中的冷却剂温度。由此能够执行:再次闭锁第二恒温器10。如果要大程度地进行冷却剂在循环17中的加热使得不发生由于从冷却剂冷却器2中再流出的冷却剂而引起的温度下降,那么第二循环17中的冷却剂的加热至少变得缓慢。
[0068]图3示出在内燃机I的称作为加热阶段的运行方式中的冷却循环装置18的示图。因为内燃机I具有大的热惰性并且恒温器7通常具有比恒温器10更高的操作温度,所以在时间上第一恒温器7在第二恒温器10之后才打开。
[0069]该状态在图3中示出,经由阻挡部19表明:没有冷却剂从冷却剂冷却器2的出口沿着第二部段朝第一恒温器7的方向流动。
[0070]通常根据在冷凝器9中应用的工作流体选择第二恒温器10的操作温度。工作流体在此表示在WHR系统之内用于热传递的流体。通常,恒温器10的操作温度低于第一恒温器7的操作温度。
[0071]图3示出如已经在图2中示出的状态,然而其中在第二恒温器10下游的阻挡部19已经被取消。由此,加热的冷却剂从冷凝器沿着第四部段12朝栗3的方向流动并且最后流入内燃机I中。如已经提及的那样,冷的冷却剂从冷却剂冷却器2中再流入第二循环17中,由此第二循环17中的温度上升变慢或者甚至反转,由此能够实现冷却。
[0072]在其中第一恒温器7如图3中示出那样还闭锁的阶段中,冷却剂流沿着冷却循环装置18完全地经由第二恒温器10调节。恒温器10在此基本上配合冷凝器9的温度要求。
[0073]如果流过旁路6的冷却剂的温度再次提高,直至最后也操作恒温器7,那么打开恒温器7,使得也取消上部的阻挡部19。于是,最后达到如对应于冷却循环装置18的已在图1中示出的基本状态的状态。
[0074]因为现在也能够实现穿过第二部段14从冷却剂冷却器2到栗3的冷却剂流,所以需要提高第二循环17的栗8的运送功率,以便还确保冷凝器9充分地供应有冷却剂。
[0075]在极端情况下设置能够引起:整个冷却剂流从冷却剂循环2经由栗8运送到冷凝器9中。在此,在第二部段14的第一区域中甚至能够引起流动反转,由此冷却剂在第二部段14的第一区域5中从第一恒温器7朝栗8的方向流动。
[0076]这种效果能够经由栗3或8的运送功率或者经由恒温器7和10的打开和关闭时间点来影响。因此在保持第一循环16与第二循环17的图1至3中示出的电路连接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在冷却循环装置18中的冷却剂流动方面的大的可变性。
[0077]在第一循环16还有第二循环17中要求最大冷却功率的情况下,这两个恒温器7、10被完全打开并且最大的冷却剂量流经冷却剂冷却器2。在冷却剂冷却器2的出口处分配冷却剂流,其中冷却剂的一部分朝栗8的方向流动并且冷却剂的另一部分朝第一恒温器7的方向流动。在穿流冷凝器9之后,冷却剂的分支到第二循环17中的部分又沿着第四部段12朝栗3的方向向回运送并且输送给第一循环16。在此,整个冷却剂流过冷却剂冷却器2和内燃机I。在此,由于热学效应所示出的旁路6或者13能够被少量地穿流。
[0078]要注意的是:冷却剂从冷凝器9的出口直至第二恒温器10所需的运行时间能够视作为用于调节或控制恒温器10的死静止时间。出于该理由,将冷凝器出口9和恒温器10之间的冷却剂管道保持得尽可能短和薄,以便将由于运行时间而出现的静止时间保持尽可能小进而产生尽可能动态的系统。
[0079 ]冷却循环装置18的在图3中示出的、来自冷却剂冷却器2的冷却剂的流还由恒温器7中断的状态的情况下,能够出现:内燃机I处的冷却剂入口温度高于恒温器7的操作温度。这尤其能够当经由冷凝器9的热量输入特别高时才出现。然而,在此在内燃机I的冷却剂入口处出现的冷却剂温度通常不高于主支路、即从冷却剂冷却器2穿过恒温器7到内燃机I的支路完全打开的情况下可能出现的冷却剂温度。
[0080]在一个替选的实施方案中,恒温器7也能够设置在内燃机I的冷却剂出口处。在替选的恒温器中,冷却剂于是直接地从内燃机I的冷却剂流出口中流入并且恒温器将冷却剂相应地分配到旁路6上或到冷却剂冷却器2的流动路径上。在这种情况下,这两个恒温器的操作温度必须彼此协调,使得达到稳定的系统特性。
[0081]图4示出冷却循环装置18的不同的设计。在第一循环16尽可能不改变期间,在第二循环17中现在将旁路13设置成,使得所述旁路将第四部段12与第七部段25连接。在此,第二恒温器10设置在第四部段12中,使得从冷凝器9中流出的冷却剂经由恒温器10分配到旁路13和第四部段12上。在旁路13下游,冷却剂穿流栗8并且再次流动到冷凝器9中。
[0082]对于冷却剂沿着第四部段12流动的情况,冷却剂或者在与第二部段5的第一区域14的交叉部位处直接地流入恒温器7中或者经由与第一旁路6流体连通的第五部段20流入第一旁路6中并且从那里流入第一恒温器7中。随后,冷却剂能够从第一恒温器7经由栗3流入内燃机I中。在第二部段5的第一区域14中以及在第五部段20中分别设置有止回阀21。所述止回阀一方面应当防止冷却剂从旁路6流至第四部段12并且另一方面防止冷却剂从第四部段12沿着第二部段5的第一区域14流至第七部段25。
[0083]图5示出与图4类似的设置方式。第二恒温器设置在第七部段25和第三部段11之间。因此,第二恒温器10设置在冷凝器9的冷却剂入口和栗8上游并且设置在旁路13的端部区域处。在其他方面,图5与已经描述的图4一致。
[0084]图6示出冷却循环装置18的不同的设计。在第一循环16尽可能不改变期间,在第二循环17中现在将旁路13设置成,使得其将第四部段12与第七部段25连接。第二恒温器10在此设置在第四部段12中,使得从冷凝器9中流出的冷却剂经由恒温器10分配到旁路13和第四部段12上。在旁路13下游,冷却剂穿流栗8并且再次流入冷凝器9中。
[0085]对于冷却剂沿着第四部段12流动的情况,冷却剂或者在与第二部段5的第一区域14的交叉部位处直接地流入恒温器7中或者经由与第一区域4流体连通的第六部段22流入第一部段4中并且从那里或者经由第一部段4流入旁路6中或者流入冷却剂冷却器2中。随后,冷却剂能够经由旁路6流至恒温器7并且随后冷却剂能够从第一恒温器7经由栗3再次流入内燃机I中。
[0086]替选地,冷却剂沿着第六部段22流入冷却剂冷却器2中并且从那里或者流入第七部段25中或者流入第二部段5的第一区域14中。
[0087]在第六部段22中设置有止回阀21,所述止回阀防止冷却剂回流穿过第六部段22。此外,在第二部段5的第一区域14中设置有第二止回阀。第二止回阀在此应防止冷却剂从第四部段12沿着第二部段5的第一区域14流至第七部段25。
[0088]图7示出冷却剂循环18的配置,所述配置极其类似于图6的配置。与图6的配置不同,第一恒温器23现在不设置在第二部段5的第二区域15和第一区域14之间,而是设置在第一部段4中。因此,第一恒温器23将来自内燃机I的冷却剂流分为到引向冷却剂冷却器2的路径上和到引导到第一旁路6中的路径上。
[0089]在第六部段22中设置有过压阀24,所述过压阀仅当第一恒温器23关闭时才打开。
[0090]图8示出另一替选配置中的冷却循环装置18的视图。第一循环16的结构在此对应于图1至3的结构。
[0091 ]第二循环17在此对应于图4的第二循环17的设计的大部分。与图4不同,在图8中不设有止回阀。
[0092]第四部段12在图8中引导至与第二部段5的第二区域15的交叉部位。因此,该交叉部位沿流动方向设置在第一恒温器7的下游。交叉部位设置在第一恒温器7下游和第一栗3的上游。
[0093]此外,图8不具有第五部段20,所述第五部段建立第二部段5的第一区域14和第一旁路6之间的流体连通。
[0094]通过冷却循环装置18的图1至8中示出的设计能够实现:总是在冷却剂的尽可能最好的工作温度下运行冷凝器9和内燃机I。
[0095]通过第二循环17的联接,总是提供尽可能最冷的温度水平上的冷却剂以冷却冷凝器9。同时,经由第二恒温器10确保:在第二循环17中循环的冷却剂尽可能最快地达到对于运行最佳的温度水平并且还避免运行中冷却剂过冷。在此,尤其第二恒温器10在冷凝器9的出口侧处的位置是有利的,因为在废热需求高的情况下自动地降低冷凝器入口温度进而将不同工作点的冷凝压力和冷却剂质量流保持尽可能恒定。
[0096]循环17中的第二栗8确保最佳的冷却剂通过量。
[0097]此外,第二恒温器10的热惰性降低在冷凝器9中出现热应力的概率,所述热应力能够由于大幅的温度波动而出现。此外,第二恒温器10的热惰性进而冷凝器9的冷却剂入口温度的较慢的变化尤其迎合在冷凝器9中冷却的工作流体的可调节性。
[0098]全部在图1至8中示出的实施例具有示例的特征并且用于说明实用新型思想。其能够彼此组合。这尤其适用于冷却循环装置的所示出的电路连接,也适用于止回阀或过压阀的设置和恒温器。
【主权项】
1.一种冷却循环装置(18),其具有内燃机(1)、冷却剂冷却器(2)、第一恒温器(7)、第一栗(3)、冷凝器(9)、第二恒温器(10)和第二栗(8),其中冷却剂能够流动穿过所述冷却循环装置(18),其中所述内燃机(I)、所述第一栗(3)、所述冷却剂冷却器(2)和所述第一恒温器(7)设置在第一循环(16)中, 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9)、所述第二恒温器(10)和所述第二栗(8)设置在第二循环(17)中,其中所述第一循环(16)和所述第二循环(17)在至少一个部位处彼此流体连通,其中所述第一恒温器(23)设置在第一部段(4)中并且冷却剂入口和冷却剂出口与所述第一部段(4)流体连通并且冷却剂出口与第一旁路(6)流体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循环装置(18),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恒温器(10)设置在第四部段(12)中并且经由第二旁路(13)和所述第二恒温器(10)能够在所述第四部段(12)和第二部段(5)之间建立流体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循环装置(18),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恒温器(7)设置在所述第二部段(5)中,其中所述第一恒温器(7)的第一冷却剂入口与所述第一旁路(6)流体连通并且第二冷却剂入口和冷却剂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二部段(5)流体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循环装置(18),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旁路(13)沿流动方向在所述第一恒温器(7)上游与所述第二部段(5)流体连通,并且所述第四部段(12)沿流动方向在所述第一恒温器(7)下游与所述第二部段(5)流体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循环装置(18),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部段(12)与所述第二部段(5)沿流动方向在所述第一恒温器(7)上游流体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循环装置(18),其特征在于,第五部段(20)与所述第二部段(5)和/或与所述第四部段(12)和/或与所述第一旁路(6)流体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循环装置(18),其特征在于,能够通过调节机构影响所述第一恒温器(7)的和/或所述第二恒温器(10)的冷却剂出口和冷却剂入口之间的冷却剂传输。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却循环装置(18),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部段(5)中和/或在所述第五部段(20)中设置有止回阀(21),所述止回阀防止在所述第二部段(5)中和/或在所述第五部段(20)中的流动方向的反转。9.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循环装置(18),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段(5)与所述第一部段(4)经由第六部段(22)流体连通。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冷却循环装置(18),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六部段(22)中设置有过压阀(24),其中能够根据在所述第一恒温器(23)中和/或在所述第二恒温器(1)中的调节机构的位置打开和关闭所述过压阀(24)。
【文档编号】F01P3/22GK205477882SQ201490000641
【公开日】2016年8月17日
【申请日】2014年4月28日
【发明人】理查德·布吕默, 安内格雷特·斯尔尼克
【申请人】马勒国际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