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见光活性的锑掺杂纳米二氧化钛薄膜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5267200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可见光活性的锑掺杂纳米二氧化钛薄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纳米二氧化钛薄膜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可见光活性的Sb
掺杂的二氧化钛薄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从1972年发现半导体二氧化钛在紫外光照射下将水分解成氢和氧气以来,二氧 化钛在材料领域受到了非常广泛的重视。Ti02可用于光催化降解有机物、杀菌消毒、污水 处理、空气净化、氢能制备等多个方面,目前,纳米1102的制备方法研究已成为光催化新材 料开发的一个非常活跃的课题。由于1102的禁带宽度大(3.2eV,锐态矿型,3.0eV,金红石 型),对可见光的吸收差,极大的限制了其应用范围,通常采用掺杂金属或非金属的方式增 加其可见光活性,目前报道的有非金属如C, N, S等元素的掺杂以及Fe, Cr, Sb和稀土元素 以及其他多种金属元素的掺杂等。 已经报道的Sb掺杂纳米Ti02薄膜的制备方法有许多种,例如溶胶_凝胶方法,在 前驱体中引入SbClJl,2],或通过反应磁控溅射方法都可以得到Sb掺杂纳米Ti(^薄膜[3, 4]。但这些方法存在一些缺点,如溶胶_凝胶方法涉及较多的化学药品,操作步骤较繁琐、 制备周期长;反应磁控溅射方法涉及的设备昂贵,能耗较高。 本发明提出一种新的方法,通过热处理的方法制备具有可见光活性的Sb掺杂的 Ti(^薄膜,工艺简单,可避免使用昂贵的设备,符合节能减排的原则,为二氧化钛的制备与 应用开辟新的思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艺简单、设备便宜的具有可见光活性的Sb掺杂的 二氧化钛薄膜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制备Sb掺杂的二氧化钛薄膜的方法,所用的原材料为金属钛片或
Ti薄膜,以及Sb203粉末。通过热处理的方法制备Sb掺杂的纳米Ti02薄膜,即在Sb03粉末
存在的情况下,在一定的温度下焙烧氧化金属Ti片或Ti薄膜,得到Sb掺杂的二氧化钛薄
膜。通过控制热处理温度和时间来控制薄膜的厚度以及Sb的掺杂量。 优选地,本发明中制备Sb掺杂的二氧化钛薄膜控制的温度为400-450°C ,焙烧时
间0. 5 1. 5小时。太高的温度或过长的热处理时间将导致Sb的过量掺杂而降低其可见
光活性。 实验表明,由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制备的Sb掺杂二氧化钛半导体薄膜具有可见光 活性,制备方法简单。并可避免使用昂贵的设备,降低制备成本。 1.在可见光照射下,以本工艺制备的Sb掺杂Ti02薄膜表现出明显的阳极光电流, 焙烧温度为40(TC,焙烧时间为1小时时,得到的Sb掺杂Ti02薄膜电极短路光电流密度为 0. 086 ii A. cm—2,无掺杂的Ti02薄膜电极的可见光光电流为0. 062 y A. cm—2如图3所示。焙 烧温度为42(TC时,得到的Sb掺杂1102薄膜电极短路光电流密度为0. 13ii A. cm—2,无掺杂的Ti(^薄膜电极的可见光光电流为0.07i!A.cm—2。如图4所示。结果表明由该新工艺制备 的纳米1102薄膜对可见光表现出增强的光电响应,有望在太阳能光电转换和光催化分解水 方面得到应用。 2.薄膜的XPS测试表明,以本工艺制备的Ti02薄膜含有Sb元素,如图5所示。
3.薄膜的SEM测试表明,以本工艺制备的Sb掺杂的Ti02薄膜为表面呈现纳米结 构,如图6所示。


图1Sb掺杂的二氧化钛薄膜的制备过程示意图。a为干净的Ti片;b为有Sb203的 瓷舟;c为制备过程,干净的Ti片覆盖在有Sb203的瓷舟上进行焙烧;d为Ti片接触瓷舟内 Sb203的部分生成Sb掺杂的Ti02 ;外侧为未掺杂的Ti02。 图2制备的样品的实物图。A,掺杂Sb的Ti02薄膜(中间部分);B,单纯Ti热处 理得到的Ti02薄膜,样品制备条件45(TC焙烧1小时。 图3 40(TC焙烧氧化金属Ti片得到的Sb掺杂纳米Ti02电极(a)以及Ti02电极
(b)在可见光照射下的短路光电流曲线。可见光光强度5mW. cm—2, 1. OM KOH溶液。 图4 42(TC焙烧氧化金属Ti片得到的Sb掺杂纳米Ti02电极(a)以及Ti02电极
(b)在可见光照射下的短路光电流曲线。可见光光强度5mW. cm—2, 1. OM KOH溶液。 图5依据本发明制备的Ti02薄膜的Ti元素(A)和Sb元素(B)的XPS谱;制备样
品时在42(TC焙烧时间1小时。其中,a,掺杂Sb的Ti02薄膜;b,单纯Ti热处理得到的Ti02薄膜。 图6制备的Sb掺杂的纳米Ti02薄膜的SEM图,a,掺杂Sb的Ti02薄膜;b,单纯Ti 热处理得到的Ti02薄膜,样品制备条件42(TC焙烧1小时。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 通过热处理的方法制备Sb掺杂的纳米Ti02薄膜,先将金属钛片进行处理,除去表 面的氧化层,然后利用图1的方式,在Sb03粉末存在的情况下,在40(TC下焙烧氧化金属Ti 片1小时,可以得到Sb掺杂的二氧化钛薄膜。以同样的条件下热处理氧化金属Ti片,可以 得到无掺杂的二氧化钛薄膜,作为对比用。 各裁取掺杂和无掺杂的二氧化钛薄膜,用砂纸打磨一角,去掉氧化膜,用银导电胶 把铜线(10cmX1.5mm)和的导电面粘在一起,放置红外灯下2小时烘干,接着用单组分室温 固化硅橡胶封装裸露的铜线和银胶以及多余的导电面,并固定工作电极的面积,在空气中 室温晾干24小时,得到Ti02工作电极。 将半导体1102电极作为工作电极,对电极金属Pt片,参比电极为Ag/AgCl,电解液 为1. OM KOH,光源为氙灯,通过水槽滤掉红外光,通过滤光片滤掉420nm以下的紫外光得到 可见光。把电极固定在带有石英窗口的自制的电解池中,依次测定它们在可见光照射下的 光电流曲线(图3)。图3示出Sb掺杂的二氧化钛薄膜电极(a)和未掺杂的Ti02薄膜电极 (b)在暗态和可见光照射下的电流 时间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可见光的照射下,依本 发明制备的Sb掺杂的纳米1102薄膜表现出光电响应,短路光电流为0. 086 A. cm—2,是未掺杂的Ti02薄膜的光电流的1. 39倍(图3)。
实施例2 : 通过热处理的方法制备Sb掺杂的纳米Ti02薄膜,先将金属钛片进行处理,除去表 面的氧化层,然后利用图1的方式,在Sb03粉末存在的情况下,在42(TC下焙烧氧化金属Ti 片1小时,可以得到Sb掺杂的二氧化钛薄膜。以同样的温度下热处理氧化金属Ti片,可以 得到无掺杂的二氧化钛薄膜,作为对比用。 测试条件同实施例1,依次测定它们在可见光照射下的光电流曲线(图4)。从图 中可以看出,在可见光的照射下,Sb掺杂的二氧化钛薄膜电极表现出光电响应,短路光电流 为0. 13 A. cm—2,是未掺杂的Ti02薄膜电极的光电流的1. 86倍(图4)。图5是样品的Ti 元素和Sb元素XPS测定结果,从图中可见Sb掺杂Ti02薄膜中的Sb元素峰,表明成功实现 了 Sb的掺杂。
实施例3 : 通过热处理的方法制备Sb掺杂的纳米Ti02薄膜,采用磁控溅射方法得到的金属 钛薄膜作为先驱体,然后利用图1的方式,在Sb03粉末存在的情况下,在42(TC下焙烧氧化 金属Ti薄膜1小时,可以得到Sb掺杂的二氧化钛薄膜。以同样的条件下热处理氧化金属 Ti薄膜,可以得到无掺杂的二氧化钛薄膜,作为对比用。 各裁取掺杂和无掺杂的二氧化钛薄膜,利用SEM测定其表面形貌(图6),从图6中 可见无掺杂的二氧化钛薄膜呈现典型的热处理氧化溅射Ti后的表面形貌(图6a),而Sb203 存在时焙烧得到Sb掺杂的二氧化钛薄膜呈现出细致的纳米结构(图6b)。
参考文献 1蔡臻炜.沃松涛.沈杰.崔晓莉.俞宏坤.杨锡良.章壮键.锑在直流反应磁 控溅射制备二氧化钛薄膜中的作用,真空科学与技术2005年01期,50-52
2沃松涛.沈杰.蔡臻炜.崔晓莉.张群.杨锡良.章壮健.Sb对直流反应磁控 溅射制备Ti02薄膜的影响,真空科学与技术2004年03期182-186 3Bei ZM, Ren DS, Cui XL, Shen J, Yang XL, Zhang ZJ, Photo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and crystalline structure change of Sb doped Ti02 thin films prepared by sol-gel method, Journal of Materials Research 19(11) :3189-3195(2004)
4任达森.贝宗敏.黄丽.沈杰.崔晓莉.杨锡良.章壮健.掺杂Sb对纳米Ti02 薄膜的超亲水性和微结构的影响,物理化学学报2004年04期414-416
5Ralf Bechstein, Mitsunori Kitta, Jens Sch"utte, Hiroshi Onishi and Angelika K"uhnle Theeffects of antimony doping on the surface structure of rutile Ti02(110)Nanotechnology 20(2009)264003。
权利要求
一种可见光活性的锑掺杂纳米二氧化钛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b2O3粉末存在的情况下,在400~450℃温度下焙烧氧化金属Ti片或Ti薄膜,焙烧时间为0.5~1.5小时,即得到所需的锑掺杂的二氧化钛薄膜。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纳米二氧化钛薄膜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见光活性的锑掺杂纳米二氧化钛薄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所用的原材料为金属钛片或Ti薄膜,以及Sb2O3粉末。通过热处理的方法制备Sb掺杂的纳米TiO2薄膜,即在SbO3粉末存在的情况下,在一定的温度下焙烧氧化金属Ti片或Ti薄膜,得到Sb掺杂的二氧化钛薄膜。通过控制热处理温度和时间来控制薄膜的厚度以及Sb的掺杂量。本发明工艺简单,可避免使用昂贵的设备,降低制备成本。
文档编号B82B3/00GK101723316SQ20091020024
公开日2010年6月9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10日
发明者崔晓莉, 顾一蓓 申请人:复旦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