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污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8894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吸污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吸污装置,包括:主气体管路,设置有主阀门;辅气体管路,辅气体管路的一端与主气体管路的一端连接,辅气体管路的另一端与主气体管路的另一端连接,主阀门位于辅气体管路的两端之间;喷嘴,设置在辅气体管路内,喷嘴具有大口端和小口端,辅气体管路中的气体能够由大口端进入并由小口端喷出;吸管,设置于辅气体管路上,吸管的一端置于小口端的出口处,吸管的另一端置于辅气体管路的外部。通过设置吸污装置,可以在注气过程中将污水通过吸管吸入到主气体管路中,并随着注气操作将污水注入到采油井中,从而解决了污水的乱排乱放问题,达到了防止环境污染的目的,同时,也减小了现场处理污水的工作量。
【专利说明】吸污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稠油注空气开采领域,具体是一种吸污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稠油开采中后期,为了提高原油的采出程度,不断的补充地层能量。注空气是其最廉价的措施之一。空气压缩机在注入空气的同时,其不可避免的在运行过程中产生含油污水。由于是单机生产,不可能集中处理,只能是将含油污水进行初步的油水分离后,将上部含油较多的油水混合物进行分离出去,将其剩余部分就地倒掉,这样就给生态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污染环境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吸污装置,以达到防止环境污染的目的。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吸污装置,包括:主气体管路,设置有主阀门;辅气体管路,辅气体管路的一端与主气体管路的一端连接,辅气体管路的另一端与主气体管路的另一端连接,主阀门位于辅气体管路的两端之间;喷嘴,设置在辅气体管路内,喷嘴具有大口端和小口端,辅气体管路中的气体能够由大口端进入并由小口端喷出;吸管,设置于辅气体管路上,吸管的一端置于小口端的出口处,吸管的另一端置于辅气体管路的外部。
[0005]进一步地,主气体管路包括第一主接头和第二主接头,第一主接头的一端和第二主接头的一端通过主阀门连接,第一主接头的另一端为主气体管路的一端,第二主接头的另一端为主气体管路的另一端。
[0006]进一步地,辅气体管路包括第一辅接头、第二辅接头和辅助阀门,第一辅接头一端和第二辅接头一端通过辅助阀门连接,第一辅接头的另一端为辅气体管路的一端,第一辅接头的另一端与第一主接头连接,第二辅接头的另一端为辅气体管路的另一端,第二辅接头的另一端与第二主接头连接。
[0007]进一步地,喷嘴设置于第二辅接头的一端,且喷嘴的大口端朝向辅助阀门。
[0008]进一步地,吸管的轴线相对于喷嘴的喷气方向倾斜设置,吸管的一端置于小口端的出口处的下方,吸管的另一端向辅气体管路一端的方向倾斜。
[0009]进一步地,吸管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控制吸管开闭的吸管阀门。
[0010]进一步地,第一主接头和第二主接头均为直接头。
[0011 ] 进一步地,第一辅接头和第二辅接头均为直角接头。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吸污装置,可以在注气过程中将污水通过吸管吸入到主气体管路中,并随着注气操作将污水注入到采油井中,从而解决了污水的乱排乱放问题,达到了防止环境污染的目的,同时,也减小了现场处理污水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0013]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4]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吸污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附图标记:10、主气体管路;11、第一主接头;12、第二主接头;13、主阀门;20、辅气体管路;21、第一辅接头;22、第二辅接头;23、辅助阀门;30、喷嘴;31、大口端;32、小口端;40、吸管;41、吸管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16]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0017]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吸污装置,包括主气体管路10、辅气体管路20、喷嘴30和吸管40。主气体管路10设置有主阀门13。辅气体管路20的一端与主气体管路10的一端连接,辅气体管路20的另一端与主气体管路10的另一端连接,主阀门13位于辅气体管路20的两端之间。喷嘴30设置在辅气体管路20内,喷嘴30具有大口端31和小口端32,辅气体管路20中的气体能够由大口端31进入并由小口端32喷出。吸管40设置于辅气体管路20上,吸管40的一端置于小口端32的出口处,吸管40的另一端置于辅气体管路20的外部。
[0018]通过设置吸污装置,在注气过程中将主气体管路10中的主阀门13关闭后,气体会由辅气体管路20通过,由于辅气体管路20中设置有喷嘴30,致使气体通过喷嘴30后,流速明显增加,从而在喷嘴30出口与吸管40的一端之间形成负压区域,这样污水就通过吸管40吸入到辅气体管路20中,并随着注气操作经过主气体管路10注入到采油井中,从而解决了污水的乱排乱放问题,达到了防止环境污染的目的,同时,也减小了现场处理污水的工作量。
[001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主气体管路10包括第一主接头11和第二主接头12,第一主接头11的一端和第二主接头12的一端通过主阀门13连接,第一主接头11的另一端为主气体管路10的一端,第二主接头12的另一端为主气体管路10的另一端。
[0020]第一主接头11和第二主接头12均为直接头,第一主接头11的一端连接空气压缩机,以通过空气压缩机向采油井中注气。第二主接头12的另一端伸入至采油井中,起到连接空气压缩机和采油井的目的。其中,第一主接头11的一端和第二主接头12的另一端均设置有连接法兰,以便于上述第一主接头11和第二主接头12连接至对应组件上。
[002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辅气体管路20包括第一辅接头21、第二辅接头22和辅助阀门23。第一辅接头21 —端和第二辅接头22 —端通过辅助阀门23连接,第一辅接头21的另一端为辅气体管路20的一端,第一辅接头21的另一端与第一主接头11连接,且第二辅接头22的另一端为辅气体管路20的另一端,第二辅接头22的另一端与第二主接头12连接。
[0022]优选地,上述第一辅接头21和第二辅接头22均为直角接头,第一辅接头21的另一端通过焊接方式连接到第一主接头11的管壁上,第一辅接头21的一端与辅助阀门23可拆卸地连接。第二辅接头22的另一端通过焊接方式连接到第二主接头12的管壁上,第二辅接头22的一端与辅助阀门23远离第一辅接头21的一端可拆卸地连接。
[0023]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辅接头21的另一端和第二辅接头22的另一端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固定在主气体管路10对应接头上,凡是能满足密封条件的固定方式,均应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4]如图1所示,上述喷嘴30设置于第二辅接头22的一端内部,且喷嘴30的大口端31朝向辅助阀门23。
[0025]进一步地,吸管40的轴线相对于喷嘴30的喷气方向倾斜设置,吸管40的一端置于小口端32的出口处的下方,吸管40的另一端向辅气体管路20 —端的方向倾斜。
[0026]需要说明的是,喷嘴30的喷气方向为大口端31朝向小口端32的方向。
[0027]在第二辅接头22的一端内部设置喷嘴30,目的是改变第二辅接头22内气体的流速,使气体经过喷嘴30后流速变快,进而在喷嘴30的小口端32出口处形成负压区域。而本申请中的吸管40的一端设置在该负压区域内,使吸管40的两端压力不同,致使连接在吸管40另一端的容器内的污水,可以被吸入到第二辅接头22内部,并随注气操作注入到采油井中,达到避免环境污染的目的。
[0028]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吸管40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控制吸管40开闭的吸管阀门41。在不需要进行吸污操作时,该吸管阀门41处于常闭状态。
[0029]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吸污装置进行工作时,在常规注气阶段,主阀门13打开,辅助阀门23和吸管阀门41关闭,这时,由空气压缩机提供的气体依次经过第一主接头11和第二主接头12并被注入到采油井中。
[0030]由于空气压缩机正常工作会产生部分污水,在进行初步油水分离后,剩余污水装入到承载污水的容器中。打开辅助阀门23并关闭主阀门13,此时,气体依次流经部分第一主接头U、第一辅接头21、第二辅接头22和部分第二主接头12后注入采油井中。由于第二辅接头22内设置有喷嘴30,气体在经过喷嘴30后,流速变快,导致小口端32的出口位置形成负压区域。从而导致吸管40的两端压力不同。
[0031]将承载污水的容器通过软管连接到吸管40的另一端并打开吸管阀门41。由于压差的作用,容器内部的污水会被吸入到第二辅接头22内,并在气体的作用下,吹送至第二主接头12,并进一步随气体进入采油井中。待容器内的污水被吸净后,将吸管阀门41关闭,打开主阀门13并关闭辅助阀门23,吸污操作完成。
[0032]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通过设置吸污装置,可以在注气过程中将主气体管路中的主阀门关闭后,气体会由辅气体管路通过,由于辅气体管路中设置有喷嘴,致使气体通过喷嘴后,流速明显增加,从而在喷嘴出口与吸管的一端之间形成负压区域,这样污水就通过吸管吸入到辅气体管路中,并随着注气操作经过主气体管路注入到到采油井中,从而解决了污水的乱排乱放问题,达到了防止环境污染的目的,同时,也减小了现场处理污水的工作量。
[003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吸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气体管路(10),设置有主阀门(13); 辅气体管路(20),辅气体管路(20)的一端与主气体管路(10)的一端连接,辅气体管路(20)的另一端与主气体管路(10)的另一端连接,主阀门(13)位于辅气体管路(20)的两端之间; 喷嘴(30),设置在辅气体管路(20)内,喷嘴(30)具有大口端(31)和小口端(32),辅气体管路(20)中的气体能够由大口端(31)进入并由小口端(32)喷出; 吸管(40),设置于辅气体管路(20)上,吸管(40)的一端置于小口端(32)的出口处,吸管(40)的另一端置于辅气体管路(20)的外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污装置,其特征在于,主气体管路(10)包括第一主接头(11)和第二主接头(12),第一主接头(11)的一端和第二主接头(12)的一端通过主阀门(13)连接,第一主接头(11)的另一端为主气体管路(10)的一端,第二主接头(12)的另一端为主气体管路(10)的另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污装置,其特征在于,辅气体管路(20)包括第一辅接头(21)、第二辅接头(22)和辅助阀门(23),第一辅接头(21) —端和第二辅接头(22) —端通过辅助阀门(23)连接,第一辅接头(21)的另一端为辅气体管路(20)的一端,第一辅接头(21)的另一端与第一主接头(11)连接,第二辅接头(22)的另一端为辅气体管路(20)的另一端,第二辅接头(22)的另一端与第二主接头(12)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污装置,其特征在于,喷嘴(30)设置于第二辅接头(22)的一端,且喷嘴(30)的大口端(31)朝向辅助阀门(2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污装置,其特征在于,吸管(40)的轴线相对于喷嘴(30)的喷气方向倾斜设置,吸管(40)的一端置于小口端(32)的出口处的下方,吸管(40)的另一端向辅气体管路(20) —端的方向倾斜。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污装置,其特征在于,吸管(40)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控制吸管(40)开闭的吸管阀门(41)。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污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主接头(11)和第二主接头(12)均为直接头。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污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辅接头(21)和第二辅接头(22)均为直角接头。
【文档编号】E21B43-16GK204283381SQ201420716132
【发明者】刘佳声 [申请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