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抽油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84831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风力抽油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油田采油机械,具体涉及一种风力驱动的抽油机。
背景技术
目前,油田采油多为用电能动力驱动抽油机抽油,我国在石油开采中投入游 梁式抽油机10万台以上,仅大庆油田约有8万多台,该抽油机电动机用电量较 大,而抽油机效率仅为26%左右,因此石油系统是节电重点行业。而我国主要油 田均处在风能丰富地区,因此可以充分利用风能资源作为电力资源的补充,驱动 抽油机工作。而由于风力技术不断进步,能源环保政策的大力推动,风能实用技 术领域进入成熟推广阶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风能资源,使风能转化为机械能,配合 电动机进行抽油的风能抽油机。
本实用新型风力抽油机,包括风轮、增速箱、螺杆抽油泵、发电机、蓄电池 组和电动机,风轮垂直于地面,风轮轴上设有一定向离合器和一对齿轮,风轮轴 上的两个齿轮分别通过增速箱内的变速离合器与传动轴上的一对齿轮相啮合,传 动轴直接连接螺杆抽油泵;传动轴上还设有定向离合器和输出齿轮,输出齿轮与 发电机轴上的齿轮相啮合,发电机与蓄电池组相联接; 一电动机与传动轴上的电 动涡轮系相联接。
本实用新型由自然风力驱动垂直于地面的风轮带动增速箱内的增速齿轮使 转速达到额定转数后,通过传动轴输入给地下的螺杆泵抽油机,使螺杆泵转动完 成抽油动作,为防止风转反转,在增速箱内安装了定向离合器,使风轮控制在工 作方向转动。增速箱内设有两档增速齿轮,用以解决因风大风小轮速快慢问题, 在增速箱上装用36伏发电机,有风时把电能贮存在蓄电池组中,用于补充电能。没有风时增速箱上的电动机开始工作,电动机通过涡轮系减速后,驱动传动轴, 使抽油机正常工作。
本实用新型将风能转化为机械能直接驱动螺杆的方式,简化了中间传动系 统,从而提高了抽油机的工作效率。并且其结构简单,容易操作和实现自动控制, 适合各种油井采油使用。本实用新型采用稳定可靠的螺杆抽油泵使抽油机能适应 各种地质情况复杂的场合如油质稠、含沙,结蜡等。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机 件少所以保养和维修方便,维护费用低。本实用新型扩大了风能的使用范围,使 野外分散油井的成本大大降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风力抽油机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s如图l所示,风力抽油机,包括风轮l、增速箱12、螺杆抽油泵4、发电机 10、蓄电池组9和电动机8,风轮垂直于地面,风轮轴3上设有一定向离合器2 和一对齿轮15、 16,风轮轴上的大、小齿轮分别通过增速箱内的变速离合器5 与传动轴13上的一对齿轮17、 18相啮合,传动轴直接连接螺杆抽油泵4;传动 轴上还设有定向离合器11和输出齿轮19,输出齿轮19与发电机轴上的齿轮20 相啮合,发电机10与蓄电池组9相联接; 一电动机8与传动轴上的电动涡轮系 6相联接。
风小时,风轮轴3上大齿轮15通过离合器5与传动轴上小齿轮18相互啮合, 带动传动轴13转动,从而带动螺杆抽油泵4工作,完成抽油动作。风大时,小 齿轮16通过离合器5与传动轴上大齿轮17啮合,带动螺杆抽油泵4工作,完成 抽油动作。传动轴转动的同时,带动相互啮合的齿轮19、 20转动,从而给发电 机10提供动力,给蓄电池组9充电。无风时,蓄电池组给电动机8供电,电动 机开始工作,带动电动涡轮系6工作,从而使传动轴转动,直接带动螺杆抽油泵 工作,完成抽油动作。
权利要求1、一种风力抽油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风轮(1)、增速箱(12)、螺杆抽油泵(4)、发电机(10)、蓄电池组(9)和电动机(8),风轮垂直于地面,风轮轴(3)上设有一定向离合器(2)和一对齿轮(15、16),风轮轴上的两个齿轮分别通过增速箱内的变速离合器(5)与传动轴(13)上的一对齿轮相啮合,传动轴直接连接螺杆抽油泵(4);传动轴上还设有定向离合器(11)和输出齿轮(19),输出齿轮(19)与发电机轴上的齿轮(20)相啮合,发电机与蓄电池组相联接;一电动机与传动轴上的电动涡轮系(6)相联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力抽油机,其包括风轮、增速箱、螺杆抽油泵、发电机、蓄电池组和电动机,本实用新型由自然风力驱动垂直于地面的风轮带动增速箱内的增速齿轮使转速达到额定转数后,通过传动轴输入给螺杆抽油泵,使螺杆泵转动完成抽油动作,为防止风转反转,在增速箱内安装了定向离合器。增速箱内设有两档增速齿轮,用以解决因风大风小轮速快慢问题,在增速箱上装用36伏发电机,有风时把电能贮存在畜能电池中。没有风时增速箱上的电动机开始工作,电动机通过涡轮系减速后,驱动传动轴,使抽油机正常工作。本实用新型将风能转化为机械能直接驱动螺杆的方式,简化了中间传动系统,从而提高了抽油机的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机件少所以保养和维修方便,维护费用低。
文档编号E21B43/00GK201363126SQ20092009918
公开日2009年12月16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23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23日
发明者杨成涛 申请人:杨成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