铲斗及作业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29702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铲斗及作业车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铲斗及作业车辆。
背景技术
安装在作业车辆上的铲斗具有多个斗齿、托架和铲斗本体。斗齿设置在铲斗本体 的前侧上部。托架设置在铲斗本体的背面部。另外,在托架上设有孔,通过在该孔中插入安 装销,将铲斗安装在斗杆上。由此,铲斗以安装销为中心可转动地安装在斗杆上。另外,铲斗本体具有一面开口的箱形状,以便能够装入砂土。铲斗本体的底面部具 有弯曲的形状(参照专利文献(日本)特开2003-321848号公报)。在利用铲斗进行挖掘时,通过转动斗杆使铲斗整体移动,并且铲斗以所述托架的 孔为中心转动。由此,斗齿前端沿圆弧状的轨迹移动(参照图8的双点划线T101)。此时, 如果铲斗本体的底面部比斗齿前端的轨迹更向下方突出,则底面部会一边移动一边强烈地 刮擦地面。此时,对铲斗产生大的挖掘阻力。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挖掘阻力的铲斗及作业车辆。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铲斗,安装在作业车辆的斗杆上,包括铲斗本体、斗唇板、 托架和铲刀部。铲斗本体具有底面部、背面部和一对侧面部。底面部在侧视图中具有弯曲的 形状。背面部与底面部连接。一对侧面部覆盖由底面部和背面部包围而成的空间的侧面。 斗唇板固定于铲斗本体中位于与背面部相反的一侧的边缘部上。托架固定在背面部上,在 托架上形成有供安装销插入的孔,该安装销用于将该托架安装在斗杆上。铲刀部固定在斗 唇板上。另外,底面部具有第一曲面部和第二曲面部。第一曲面部在侧视图中具有以规定的 第一曲率半径弯曲的形状。第二曲面部位于比第一曲面部更靠背面部侧的位置,且与第一 曲面部连接,在侧视图中具有以小于第一曲率半径的规定的第二曲率半径弯曲的形状。在 侧视图中,第一曲面部的曲率半径的中心位于铲斗本体的外侧。而且,在侧视图中,将连接 托架的孔中心和铲刀部前端的假想线的长度定义为齿尖半径(U ^卜半径)。另外,在侧视 图中将一假想曲面定义为基准曲面,该假想曲面在位于斗唇板侧的第一曲面部的端部与第 一曲面部相接,并且具有以与齿尖半径相同长度的曲率半径弯曲的形状。另外,在假想线被 配置成水平且底面部位于比假想线更靠下方的状态(以下称为“水平状态”)下,第一曲面 部沿基准曲面配置或者配置在比基准曲面更靠上方的位置。此外,在侧视图中,第一曲面部 和第二曲面部之间的连接部在水平状态下位于比底面部中最下方的部分更靠斗唇板侧的 位置。基准曲面是与进行上述挖掘时铲刀部前端的轨迹近似的曲面。因此,通过第一曲 面部沿基准曲面配置或者配置在比基准曲面更靠上方的位置,能够降低铲斗本体与地面之 间的接触压力。由此,能够降低挖掘阻力。另外,在侧视图中,第一曲面部的曲率半径的中 心位于铲斗本体的外侧。因此,能够确保第一曲面部的曲率半径很大。另外,由于能够确保
4第二曲面部很大,因此砂土容易进入铲斗本体内。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铲斗是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铲斗的基础上,铲斗本 体还具有前面部。前面部在侧视图中具有直线形状,且位于斗唇板和第一曲面部之间。而 且,在侧视图中,前面部的长度小于沿斗唇板的方向上第一曲面部的长度。在该铲斗中,由于在铲斗本体上存在前面部,所以能够缩短斗唇板的长度。因此, 能够降低材料费用。另外,在侧视图中,前面部的长度小于沿斗唇板的方向上第一曲面部的 长度,因此能够确保第一曲面部较长。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铲斗是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铲斗的基础上,在 将齿尖半径设为d、将第一曲率半径设为r的情况下,满足0. 59 ^ r/d ^ 1. 0。在该铲斗中,通过使齿尖半径和第一曲率半径满足上述关系,能够进一步降低挖 掘阻力。本实用新型第四方面的铲斗是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的铲斗的基础上,满 足 0. 8 彡 r/d 彡 1. 0。在该铲斗中,通过使齿尖半径和第一曲率半径满足如上所述的关系,能够进一步 降低挖掘阻力。本实用新型第五方面的铲斗是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铲斗的基础上,在 侧视图中假想线与背面部之间所成的夹角为钝角。在该铲斗中,在水平状态下,铲斗本体内的空间形成为越靠下侧越向背面侧扩展 的形状。因此,能够确保大的铲斗容量。本实用新型第六方面的铲斗是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铲斗的基础上,第 一曲面部的曲率半径的中心位于比所述孔更靠上方的位置。在该铲斗中,能够确保第一曲面部的曲率半径较大。本实用新型第七方面的铲斗是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六方面的铲斗的基础上,第 一曲面部的曲率半径的中心位于比所述孔更靠后方的位置。在该铲斗中,能够确保第一曲面部的曲率半径很大。本实用新型第八方面的作业车辆,具有车辆本体、安装于车辆本体上的动臂、安装 于动臂上的斗杆、以及安装于斗杆上的第一方面至第七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铲斗。在该作业车辆中,当利用铲斗进行挖掘作业时,能够降低挖掘阻力。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液压挖掘机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铲斗的立体图;图3是水平状态的铲斗的侧视图;图4是将斗唇板配置成水平的状态的铲斗的侧视图;图5是比较例的铲斗的侧视图;图6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铲斗与比较例的铲斗的侧视图;图7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铲斗的轨迹的图;图8是表示比较例的铲斗的轨迹的图;图9是第二实施方式的铲斗的侧视图;[0031]图10是第三实施方式的铲斗的侧视图;图11是第四实施方式的铲斗的侧视图;图12是表示齿尖半径比与挖掘阻力比之间关系的曲线图;图13是其他实施方式的铲斗的立体图。附图标记说明1 车辆本体7动臂[0038]8斗杆[0039]9a , 9e 铲斗[0040]21铲斗本体[0041]22托架[0042]23斗齿[0043]31前面部[0044]32底面部[0045]33背面部[0046]34侧面部[0047]35斗唇板[0048]38第一孔[0049]41第一曲面部[0050]42第二曲面部
具体实施方式
1.第一实施方式<整体结构>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液压挖掘机100。该液压挖掘机100具有车 辆本体1和工作装置4。车辆本体1具有行驶体2和旋转体3。行驶体2具有一对行驶装置2a,2b。各行 驶装置2a,2b具有履带2d,2e,通过利用来自发动机的驱动力驱动履带2d,2e,使液压挖掘 机100行驶。在整体结构的说明中,前后方向指车辆本体1的前后方向。另外,左右方向或 者侧面指车辆本体1的车宽方向。旋转体3被安置在行驶体2上。旋转体3可旋转地设置在行驶体2上。另外,在 旋转体3的前部左侧位置设有驾驶室5。旋转体3具有燃料箱14、液压油油箱15、发动机室 16和收纳室17。燃料箱14贮存用于驱动后述的发动机的燃料。燃料箱14配置在液压油 油箱15的前方。液压油油箱15贮存从未图示的液压泵排出并供给到液压缸10 12的液 压油。发动机室16的内部收纳发动机。收纳室17配置在驾驶室5的后方,在车宽方向上 与发动机室16并排配置。在收纳室17的内部设有收纳空间,该收纳空间收纳用于冷却发 动机的未图示的散热器和散热器扇。在发动机室16和收纳室17的后方设有配重18。工作装置4安装在旋转体3的前部中央位置,具有动臂7、斗杆8和铲斗9a。动臂 7的基端部可回转地连接在旋转体3上。另外,动臂7的前端部可回转地连接在斗杆8的基端部上。斗杆8的前端部可回转地连接在铲斗9a上。另外,配置有分别与动臂7、斗杆8 和铲斗9a对应的液压缸10 12 (动臂液压缸10、斗杆液压缸11和铲斗液压缸12)。通过 驱动这些液压缸10 12来驱动工作装置4。由此,进行挖掘等作业。〈铲斗的结构〉如图2至图4所示,铲斗9a具有铲斗本体21、斗唇板35、托架22和多个斗齿23。铲斗本体21具有前面部31、底面部32、背面部33和一对侧面部34。前面部31是 平坦的板状部件,在侧视图中具有直线形状。底面部32是弯曲的板状部件,在侧视图中具 有向铲斗本体21的外侧弯曲的凸状。底面部32与前面部31连接。背面部33具有被弯曲 了的板状部件的形状。背面部33与底面部32连接。一对侧面部34相互隔着间隔配置,覆 盖由前面部31、底面部32和背面部33围成的空间的两侧面。斗唇板35是平坦的板状部件,在侧视图中具有直线形状。斗唇板35是用于安装 斗齿并固定斗齿23的部分。斗唇板35固定在铲斗本体21中与背面部33相反的一侧的边 缘部上。具体地讲,斗唇板35固定在前面部31的边缘部上。斗唇板35的厚度大于前面部 31的厚度。托架22是用于将铲斗9a安装在斗杆上的部件。托架22固定在背面部33上。在 托架22上形成有第一孔38和第二孔39。在第一孔38中插入用于将托架22安装在斗杆上 的安装销(未图示)。在第二孔39中插入用于将托架22安装在铲斗液压缸12 (参照图1) 上的安装销(未图示)。多个斗齿23固定在斗唇板35上。斗齿23沿着斗唇板35的端部相互隔着间隔而 配置。斗齿23在侧视图中分别具有尖端逐渐变细的形状。接着,详细说明铲斗本体21的形状。在铲斗9a结构的说明中,将图3所示状态中 的斗齿23的前端侧设为“前”、将第一孔38侧设为“后”。所述底面部32具有第一曲面部41和第二曲面部42。第一曲面部41与前面部31 连接。因此,前面部31位于第一曲面部41和斗唇板35之间。第一曲面部41在侧视图中 具有以规定的第一曲率半径R1弯曲的形状。第一曲率半径R1与后述的齿尖半径D1长度 大致相同。第一曲面部41的曲率半径的中心01位于铲斗本体21的外侧。另外,在侧视图 中,在图3所示的状态下,中心01位于第一孔38的中心的后上方。第二曲面部42位于比 第一曲面部41更靠背面部33侧即后侧的位置,且与第一曲面部41连接。第二曲面部42 在侧视图中具有以规定的第二曲率半径R2弯曲的形状。第二曲率半径R2小于第一曲率半 径R1。第二曲面部42的曲率半径的中心02位于铲斗本体21的内侧。在此,在侧视图中,将连接托架22的第一孔38的中心与斗齿23前端的假想线S1 的长度定义为齿尖半径D1。另外,在侧视图中将一假想曲面定义为基准曲面S2,该假想曲 面在位于斗唇板35侧的第一曲面部41的端部(即前面部31和第一曲面部41的连接部 P1)与第一曲面部4 1相接,并且具有以与齿尖半径D1相同长度的曲率半径弯曲的形状。 另外,如图3所示,假想线S1被配置成水平且底面部32位于比假想线S1更靠下方的状态, 被称为“水平状态”。在侧视图中,第一曲面部41沿着基准曲面S2配置。在侧视图中,第一曲面部41 和第二曲面部42的连接部P2位于比水平状态下底面部32中最下方的部分P3更靠前侧即 更靠前面部31侧。因此,在水平状态下底面部32中最下方的部分P3被包含在第二曲面部
742中。另外,如图4所示,在侧视图中前面部31的长度小于沿斗唇板35的方向上第一曲 面部41的长度。具体地讲,沿斗唇板35的方向上前面部31的长度L1小于沿斗唇板35的 方向上第一曲面部41的长度L2。另外,沿斗唇板35的方向上前面部31的长度L1小于沿 斗唇板35的方向上斗唇板35与斗齿23的长度之和L3。沿斗唇板35的方向上前面部31 的长度小于第二曲率半径R2。另外,如图3所示,在水平状态下,前面部31与第一曲面部 41的连接部P1位于与第二曲面部42的曲率半径的中心02大致相同高度的位置。在侧视图中,假想线S1与背面部33所成的角度0为钝角。在水平状态下,背面 部33越靠下侧越往后倾斜。背面部33的上部位于比第一孔38更靠前侧的位置,背面部33 的下部位于第一孔38的下方。另外,齿尖半径d与第一曲率半径r之比(以下称为“齿尖半径比”)r/d满足如下 公式1。公式10.59 彡 r/d 彡 1.08口,0. 59 彡 R1/D1 彡 1. 0。例如,Rl= Dl = 1700mm,此时 R1/D1 = 1。< 特征 >(1)与比较例的铲斗109进行比较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铲斗9a的特征。图5是比 较例的铲斗109的侧视图。比较例的铲斗109具有与本实施方式的铲斗9a相同的齿尖半径 D1。但是,第一曲面部141的曲率半径R101小于齿尖半径D1,在侧视图中第一曲面部141 的曲率半径R101的中心0101位于铲斗109的内侧。例如,Dl = 1700mm、R101 = 800mm。 此时,齿尖半径比D1/R101 = 0. 47,并不满足上述公式1。另外,在侧视图中,比较例的铲斗109的前面部131的长度L101大于本实施方式 的铲斗9a的前面部31的长度L1。在比较例的铲斗109中,前面部131的长度L101大于沿 斗唇板135的方向上第一曲面部141的长度L102。另外,前面部131和第一曲面部141在连接部P10处连接。第一曲面部141与第 二曲面部142在连接部P20处连接。另外,在水平状态下,底面部132中最下方的部分P30 被包含在第二曲面部142中。图6是将本实施方式的铲斗9a和比较例的铲斗109重叠而描绘的图。本实施方 式的铲斗9a与比较例的铲斗109相比,在水平状态下底面部32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程 度更平缓。另外,本实施方式的铲斗9a的底面部32的前侧部分比比较例的铲斗109的底 面部132的前侧部分更靠上方。因此,本实施方式的铲斗9a在进行挖掘时,能够减小铲斗 9a的底面部32与地面之间的接触压力从而减小挖掘阻力。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铲斗9a中,第一曲面部41沿着基准曲面S2配置。基准曲 面S2是与挖掘时斗齿23前端的轨迹相似的曲面。因此,通过将第一曲面部41沿着基准曲 面S2配置,能够减小底面部32与地面之间的接触压力。在图7中示出了边移动斗杆8 (参照图1)边移动本实施方式的铲斗9a来进行挖 掘时铲斗9a的轨迹。图中的箭头表示铲斗9a的行进方向。虚线G1表示地面。双点划线 T1表示斗齿23前端的轨迹T1。在此,将从铲斗9a未插入地下而斗齿23的前端与地面接触的状态(图7中的(A)状态)、经斗齿23插入到地下的状态(图7中的(B)状态)、直到 斗齿23在地下达到水平姿态的状态(图7中的(C)状态)的过程中,铲斗9a的动作称为 “插入”。另外,将从斗齿23插入到地下并达到水平姿势的状态(图7中的(C)状态)、直到 铲斗9a达到上述的水平状态而斗齿23前端露出地面的状态(图7中的⑶状态)的过程 中,铲斗9a的动作称为“挖掘”。挖掘时斗杆8的摆臂幅度大小为使移动后的第一孔38的 位置不超过移动前的斗齿23前端的位置。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铲斗9a中,底面部 32在(D)状态下沿斗齿23前端的轨迹T1移动。因此,当本实施方式的铲斗9a进行挖掘 时,能够减小铲斗9a的底面部32与地面之间的接触压力、从而减少挖掘阻力。接下来,对于上述比较例中的铲斗109,在图8中表示边移动斗杆8边移动铲斗 109时铲斗109的轨迹。挖掘(从图8中的(C)状态到⑶状态的动作)时斗杆8的摆臂 幅度与图7所示的相同。在图8中双点划线T101表示斗齿23前端的轨迹T101。如图8所 示,比较例的铲斗109在(D)状态下,底面部132的一部分比斗齿123前端的轨迹T101更 向下方突出。因此,当比较例的铲斗109进行挖掘时,铲斗109的底面部132与地面之间的 接触压力变大,挖掘阻力变大。(2)本实施方式的铲斗9a,在侧视图中,假想线S1与背面部33之间所成的夹角e 为钝角。因此,在水平状态下,铲斗本体21的内侧空间被形成为越靠下侧越往后侧扩展的 形状。因此,确保铲斗本体21内的后侧空间宽阔。因此,能够增大铲斗9a的容量。(3)本实施方式的铲斗9a,在侧视图中,第一曲面部41和第二曲面部42的连接部 P2在水平状态下位于比底面部32中最下方的部分P3更靠前侧的位置。即,本实施方式的 铲斗9a与比较例的铲斗109相比,第一曲面部41较大,但是不会导致第二曲面部42过小。 因此,砂土容易进入铲斗本体21内。(4)本实施方式的铲斗9a,在侧视图中,前面部31的长度小于沿斗唇板35的方向 上第一曲面部41的长度。因此,能够缩短斗唇板35。为了提高斗唇板35的强度,斗唇板 35的厚度大于前面部31的厚度,因此斗唇板35越长制造成本越高。因此,能够通过缩短斗 唇板35而降低制造成本。另外,在通过对板材进行滚压加工来形成底面部32的情况下,能 够将未施加滚压加工的部分保持原样地作为前面部31使用,因此能够提高材料的成品率。2.第二实施方式图9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铲斗%。在该铲斗9b中,第一曲面部41的 第一曲率半径Rl 1的中心011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位于铲斗9b的外侧。另外,齿尖半 径比R11/D11满足上述的公式1。但是,第一曲率半径R11小于齿尖半径D11。例如,Rll = 1700mm、Dll = 2200mm,此时,齿尖半径比R11/D11 = 0. 77。另外,在侧视图中,第一曲面部 41配置在比基准曲面S2更靠上方的位置。其他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铲斗9a的结构相同。本实施方式的铲斗9b也能 够达到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铲斗9a相同的效果。3.第三实施方式图10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的铲斗9c。在该铲斗9c中,第一曲面部41的 第一曲率半径R21的中心021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位于铲斗9c的外侧。另外,齿尖半 径比R21/D21满足上述的公式1。但是,第一曲率半径R21小于齿尖半径D21。例如,R21 = 1300mm、D21 = 2200mm,此时,齿尖半径比R21/D21 = 0.59。另外,在侧视图中,第一曲面部41配置在比基准曲面S2更靠上方的位置。其他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铲斗9a的结构相同。本实施方式的铲斗9c也能 够达到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铲斗9a相同的效果。4.第四实施方式图11表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方式的铲斗9d。在该铲斗9d中,第一曲面部41的 第一曲率半径R31的中心031位于铲斗9d的外侧。齿尖半径比R31/D31满足上述的公式 1。其中,第一曲率半径R31小于齿尖半径D31。例如,R31 = 1700mm、D31 = 2200mm,此时, 齿尖半径比R31/D31 =0. 77。另外,在侧视图中,第一曲面部41配置在比基准曲面S2更靠 上方的位置。但是,该铲斗9d未设有前面部31,第一曲面部41与斗唇板35d连接。因此,在侧 视图中,基准曲面S2在位于斗唇板35d侧的第一曲面部41的端部(即、在斗唇板35d与第 一曲面部41的连接部P4)与第一曲面部41相接。另外,铲斗9d的斗唇板35d的长度相当 于将第二实施方式的铲斗%中斗唇板35的长度和前面部31的长度相加得到的长度。即, 该铲斗9d形成为在第二实施方式的铲斗9b中去掉前面部31而使斗唇板35延长到第一曲 面部41的端部的形状。其他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铲斗9a的结构相同。本实施方式的铲斗9d也能 够达到与上述实施方式的铲斗9a 9c相同的效果。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斗唇板35d的 长度大于其他实施方式的斗唇板35的长度。为了确保高强度,需要使斗唇板的厚度大于铲 斗本体21的其他部分的厚度。因此,斗唇板越长,材料费用越高,导致制造成本增大。因此, 从降低制造成本的角度出发,希望斗唇板的长度像上述实施方式的铲斗9a 9c的斗唇板 那样短。5.实施例下面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过在以下表1中所示的多个试样,对齿尖半径 比r/d与挖掘阻力比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表1
表1中的各试样分别具有不同的齿尖半径d和不同的第一曲率半径r。在此,在 实施例1、实施例2、比较例1 3中,铲斗容量为1. 4m3。另外,在实施例3、实施例4和比 较例4中,铲斗容量为4m3。关于各实施例的铲斗的形状,实施例1的铲斗形状对应于上述 第一实施方式的铲斗9a的形状。实施例2和实施例3的铲斗形状对应于上述第二实施方 式的铲斗9b的形状。实施例4的铲斗形状对应于上述第三实施方式的铲斗9c的形状。另 外,比较例1 4的铲斗形状对应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已说明的比较例的铲斗109的形状。关于挖掘阻力比进行如下规定。首先,在各比较例中,从上述斗杆液压缸11和铲 斗液压缸12的液压以及冲程计算出液压能量。此时,能够将挖掘阻力看做液压能量。另外, 与上述同样地求出各实施例的液压能量。而且,在铲斗容量为1.4m3的试样中,将各试样的 液压能量相对于比较例1的液压能量之比作为挖掘阻力比。另外,在铲斗容量为4m3的试 样中,将各试样的液压能量相对于比较例4的液压能量之比作为挖掘阻力比。S卩,如果铲斗 容量不同,则液压能量的绝对值也不同,因此,为方便起见采用了标准化的值。图12表示各试样的齿尖半径比r/d与挖掘阻力比之间的关系。在图12的曲线图 中,横轴表示齿尖半径比r/d,纵轴表示挖掘阻力比。另外,在曲线图中标注的符号A H对 应于表1的符号A H。从该曲线图可知,当齿尖半径比r/d不足0. 59时,挖掘阻力比急剧 增大。因此,优选使齿尖半径比r/d满足上述的公式1。另外,更优选使齿尖半径比r/d满 足以下的公式2。公式20.8 彡 r/d 彡 1.06.其他实施方式以上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 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更。例如,铲斗9a 9d各部分的位置和 尺寸关系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进行变更。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铲斗9a 9b具有作为铲刀部的多个斗齿23,但是,可以 具有像图13所示的铲斗9e中那样的刀刃29。工业实用性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降低挖掘阻力的效果,作为铲斗及作业车辆是有用的。
权利要求一种铲斗,用于安装在作业车辆的斗杆上,其特征在于,包括铲斗本体,其具有底面部、背面部以及一对侧面部,所述底面部在侧视图中呈弯曲形状、所述背面部与所述底面部连接、所述一对侧面部覆盖由所述底面部和所述背面部包围而成的空间的两侧面;斗唇板,其固定在所述铲斗本体中位于与所述背面部相反的一侧的边缘部上;托架,其固定在所述背面部上,且形成有安装销插入孔,利用安装销将该托架安装在所述斗杆上;以及铲刀部,其固定在所述斗唇板上;所述底面部具有第一曲面部,其在侧视图中具有以规定的第一曲率半径弯曲的形状;和第二曲面部,其比所述第一曲面部位于更靠所述背面部侧的位置,与所述第一曲面部连接,在侧视图中具有以小于所述第一曲率半径的规定的第二曲率半径弯曲的形状;在侧视图中所述第一曲面部的曲率半径的中心位于所述铲斗本体的外侧;在侧视图中将连接所述托架的所述孔的中心和所述铲刀部前端的假想线的长度定义为齿尖半径,在侧视图中将一假想曲面定义为基准曲面的情况下,则在所述假想线被配置为水平且所述底面部位于比所述假想线更靠下方的位置的状态下,所述第一曲面部沿所述基准曲面配置或者配置在比所述基准曲面更靠上方的位置,其中该假想曲面为在位于所述斗唇板侧的所述第一曲面部的端部与所述第一曲面部相接并且具有以与所述齿尖半径相同长度的曲率半径弯曲的形状;在侧视图中在所述假想线被配置为水平且所述底面部位于比所述假想线更靠下方的位置的状态下,所述第一曲面部和所述第二曲面部之间的连接部位于比所述底面部中最下方的部分更靠所述斗唇板侧的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铲斗,其特征在于,所述铲斗本体还具有前面部,该前面部在侧视图中呈直线形状且位于所述斗唇板和所 述第一曲面部之间;在侧视图中,所述前面部的长度小于沿所述斗唇板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曲面部的长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铲斗,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齿尖半径设为d、将所述第一曲率半径设为r的情况下,满足 0. 59 彡 r/d 彡 1. 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铲斗,其特征在于,满足 0. 8 彡 r/d 彡 1. 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铲斗,其特征在于,在侧视图中所述假想线与所述背面部所形成的角度为钝角。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铲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曲面部的曲率半径的中心位于比所述孔更靠上方的位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铲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曲面部的曲率半径的中心位于比所述孔更靠后方的位置。
8.—种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具有 车辆本体、安装在所述车辆本体上的动臂、 安装在所述动臂上的斗杆、以及安装在所述斗杆上的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铲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铲斗及作业车辆。铲斗(9)的底面部(32)具有第一曲面部(41)和第二曲面部(42)。第二曲面部(42)比第一曲面部(41)位于更靠背面部侧的位置,并与第一曲面部(41)连接。第二曲面部(42)的第二曲率半径(R2)小于第一曲面部(41)的第一曲率半径(R1)。在侧视图中,第一曲面部(41)的曲率半径的中心(O1)位于铲斗本体(21)的外侧。另外,在侧视图中,在假想线(S1)沿水平配置且底面部(32)位于比假想线(S1)更靠下方的位置的水平状态下,第一曲面部(41)沿基准曲面(S2)配置或者配置在比基准曲面(S2)更靠上方的位置。另外,在侧视图中,第一曲面部(41)和第二曲面部(42)的连接部(P2)在水平状态下比底面部(32)中位于最下方的部分(P3)更靠斗唇板(35)侧。
文档编号E02F3/40GK201687022SQ201020147728
公开日2010年12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22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20日
发明者上田匡邦, 伊藤大二郎, 樋口宪一, 永田贵则, 石田耕三 申请人: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