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体抽放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299171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体抽放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体抽放装置,包括前端设置有抽气口的抽气管,所述抽气管上于所述抽气口的后侧设置有朝后倾斜导向的压缩气体进气口。使用时,将抽气管的抽气口置于待抽气体中,然后由压缩气体进气口向抽气管中通入压缩气体,压缩气体受压缩气体进气口的导向作用朝后流动,同时高速的压缩气体会形成负压效应的气流,从而将待抽气体抽入到抽气管中并随压缩气体一起向后输送,负压效应产生的气流可以引导20-30倍于压缩气体的待抽气体流动,抽放效率高;同时也不需要设置风机等相应设备,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专利说明】一种气体抽放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体抽放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煤矿回采工作面正常通风条件下,形成一进一回的“U”形回采工作面,在工作面进风巷和回风巷的风流压差作用下,上隅角作为工作面的漏风交汇处,是采空区瓦斯涌出的必经之道。同时随着开采深度的逐渐加深,生产重心逐步向深部煤层转移,相对瓦斯涌出量和绝对瓦斯涌出量呈上升趋势,采空区上覆岩层的垮落,邻近层及围岩、煤柱的采动压力,使大量瓦斯涌入采空区,必然造成上隅角瓦斯积聚。另外,相对于空气来说,采空区内含瓦斯空气的密度较小,从而产生“瓦斯风压”的自然上升力,必然使采空区内含高浓度瓦斯的空气向上隅角集聚,使上隅角成为采空区高浓度瓦斯集中涌出的地点,瓦斯浓度超过4%时对煤矿安全构成威胁。
[0003]目前上隅角瓦斯处理措施有风障导风稀释上隅角瓦斯、利用局部通风机通风、采面合理配风等,这些方法虽然对降低上隅角瓦斯浓度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先天不足,如风障导风适用范围小,在高浓度和低风量的地方不适用,且风障容易被破坏;局部通风机通风需要配置有设备,占据了一定的采掘空间,影响作业环境,增加日常管理和维护成本;采面合理配风对安装人员的要求较高,且对于高强度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其应用有限。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抽放效率高的气体抽放装置。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气体抽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端设置有抽气口的抽气管,所述抽气管上于所述抽气口的后侧设置有朝后倾斜导向的压缩气体进气口。
[0006]所述抽气口呈由后至前口径逐渐增大的扩口状。
[0007]所述抽气管后端连接有伸缩式引流管。
[0008]所述压缩气体进气口的后侧壁的导向行程末端为光滑的外凸弧形。
[0009]所述压缩气体进气口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为0.05、.1mm。
[0010]所述压缩气体进气口为环形结构,所述压缩气体进气口的外围设置有与压缩气体进气口连通的环形进气腔,所述环形进气腔的腔壁上设置有用于与相应压缩气体管路连接的连接口。
[0011]所述抽气管包括通过螺纹旋装在一起的前管部分和后管部分,所述前管部分的后端设置有前环形端面,所述后管部分的前端设置有与前环形端面间隔相对设置的后环形端面,所述压缩气体进气口由所述前、后环形端面围成。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使用时,将抽气管的抽气口置于待抽气体中,然后由压缩气体进气口向抽气管中通入压缩气体,压缩气体受压缩气体进气口的导向作用朝后流动,同时高速的压缩气体会形成负压效应的气流,从而将待抽气体抽入到抽气管中并随压缩气体一起向后输送,负压效应产生的气流可以引导20-30倍于压缩气体的待抽气体流动,抽放效率高;同时也不需要设置风机等相应设备,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0014]图2是图1中抽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一种气体抽放装置的实施例如图广2所示:包括前端设置有抽气口 13的抽气管1,抽气管的后端连接有伸缩式引流管2。抽气管包括通过螺纹旋装在一起的前管部分1-2和后管部分1-1,抽气口设置于前管部分上,前管部分上罩设有整流管5,整流管的管壁上开设有通气口 6,抽气口呈由后至前口径逐渐增大的扩口状,前管部分的后端设置有前环形端面,后管部分的前端设置有与前环形端面间隔相对设置的后环形端面,前、后环形端面围成朝后倾斜导向的压缩气体进气口 8,压缩气体进气口为环形窄缝结构,压缩气体进气口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为0.07mm,压缩气体进气口的后侧壁9的导向行程末端为光滑的外凸弧形,抽气管上于压缩气体进气口的外围设置有环形的与压缩气体进气口连通的环形进气腔10,环形进气腔由前、后管部分的对应结构围成,环形进气腔的腔壁上设置有用于与相应压缩气体管路连接的连接口 7。
[0016]下面以抽放瓦斯为例对本气体抽放装置的使用进行相应说明,使用时将抽气管的抽气口置于媒矿的上隅角中,然后由压缩气体进气口向抽气管中通入压缩气体,受压缩气体进气口导向作用及后管部分的附壁效应,压缩气体11沿后管部分的管壁朝后流动,压缩气体形成负压效应的气流,从而将瓦斯12抽入到抽气管中并随压缩气体一起向后输送,瓦斯被抽到伸缩式引流管内混合稀释,稀释过的气体由于后续源源不断的压缩气体及瓦斯气体产生的压力作用进入瓦斯管排放装置3,最终进入瓦斯排放管道4内。本实用新型中气体抽放装置无需电源及复杂操作工艺,仅靠压缩气体就能有效解决矿井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超限问题,安全节能,同时整体装置精巧,无需较大安装空间,不影响采掘工作作业环境,安装维护方便,抽放效率高。当然本气体抽放装置还可以用于其它一些需要抽放气体的工作环境中;扩口状的抽气口 一方面有利于方便瓦斯气体进入抽气管中,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瓦斯气体的流速;前、后管部分旋装在一起,可以对压缩气体进气口的宽度进行随时调難
iF.0
[0017]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抽气口的形状还可以是圆筒形或其它形状;伸缩式引流管也可以不作为本气体抽放装置的一部分,比如作为在使用时的一个外购件,使用时才装配到抽气管上;压缩气体进气口的后侧壁的导向行程末端还可以是直线形结构,此时虽然压缩气体受压缩气体进气口的导向作用而朝抽气管中心运动,但是还可以形成负压而将瓦斯吸入抽气管中;压缩气体进气口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还可以是0.05、.1mm中的其它任意值或者0.05、.1mm之外的尺寸;压缩气体进气口也可以不是环形结构,比如说包括多个绕抽气管周向间隔布置的进气孔或单个进气孔,当压缩气体进气口由单个进气孔构成时,环形进气腔也可以不设,当然此时,前、后管部分还可以是一个整体结构,比如说前、后管部分一体成型或焊接成整体结构;整流管也可以不设。
【权利要求】
1.一种气体抽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端设置有抽气口的抽气管,所述抽气管上于所述抽气口的后侧设置有朝后倾斜导向的压缩气体进气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抽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口呈由后至前口径逐渐增大的扩口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抽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管后端连接有伸缩式引流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抽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气体进气口的后侧壁的导向行程末端为光滑的外凸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抽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气体进气口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为0.05^0.1mm。
6.根据权利要求f5任意一项所述的气体抽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气体进气口为环形结构,所述压缩气体进气口的外围设置有与压缩气体进气口连通的环形进气腔,所述环形进气腔的腔壁上设置有用于与相应压缩气体管路连接的连接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体抽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管包括通过螺纹旋装在一起的前管部分和后管部分,所述前管部分的后端设置有前环形端面,所述后管部分的前端设置有与前环 形端面间隔相对设置的后环形端面,所述压缩气体进气口由所述前、后环形端面围成。
【文档编号】E21F7/00GK203547787SQ201320655317
【公开日】2014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23日
【发明者】张一新, 张光辉, 司亚辉, 姜林, 周继光 申请人:郑州光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