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柔性风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85944阅读:7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柔性风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矿山通风附属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柔性风筒。



背景技术:

风筒是最常见的导风装置,对风筒的基本要求时漏风小、风阻小、质量轻、拆装简便。目前,风筒按其材料力学性质可分为刚性和柔性两种,刚性风筒是用金属板或者玻璃钢制成,适用于各种通风方式但是笨重、接头多、体积大、存储、搬运、安装都不方便;柔性风筒是只能应用于压入式通风中的一种风筒,通常用橡胶、塑料制成,其最大优点是轻便、可收缩、拆装方便,但其使用范围受限且易划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柔性风筒,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柔性风筒,由内风筒与外风筒组成;所述内风筒与外风筒之间由间布连接;所述间布包括首端间布(靠近通风机一侧)、中间间布、尾端间布(靠近巷道掘进工作面一侧);所述间布为圆环状,间布内环边与内风筒连接,间布外环边与外风筒连接,使内外风筒成为一个连接整体;所述中间间布上开设有单向孔阀;所述尾端间布上设置有排气阀;所述内风筒首端连接有一段刚性圆筒,刚性圆筒一端与内风筒连接,另一端与通风机连接;刚性圆筒筒身连接有平衡阀管;所述平衡阀管,一端与刚性圆筒连接,另一端与平衡阀连接,平衡阀管上安装有控制阀,平衡阀管内层刚性圆筒上设置有改流阀;所述平衡阀安装在首端间布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间布外直径为200mm,中间间布沿风筒全长每隔800mm布置一个,首端间布与尾端间布均为刚性结构且厚度为3-5mm。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平衡阀对称分布在首端间布的上下中间位置,与竖直方向一致。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排气阀对称分布在尾端间布的上下中间位置,与竖直方向一致。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内风筒直径为8000mm,外风筒直径为1000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柔性风筒,利用双风筒,在抽出式工作条件下,外风筒内充满高压气体用于支撑整体风筒,可以起到刚性风筒的支撑功能,内风筒用于正常通风;在压入式工作条件下,外风筒外风筒内充满高压气体处于撑起状态,可以有效地抵挡崩落的碎石及其他物体的撞击,对内风筒起到保护作用,内风筒用于正常通风,与普通柔性风筒一样;本实用新型与传统风筒相比,一方面利用充满高压气体的外风筒支撑整个风筒,起到刚性风筒效果但是大大减少风筒整体质量、可收缩、安装方便,另一方面实现了可用于压入与抽出两种通风方式,适用面得到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柔性风筒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柔性风筒的A-A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柔性风筒的B-B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柔性风筒的C-C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柔性风筒的收缩效果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柔性风筒首端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实施案例一:请参阅图1、2、3、4、一种新型柔性风筒,由内风筒5与外风筒6组成;所述内风筒5与外风筒6之间由间布连接;所述间布包括首端间布13(靠近通风机一侧)、中间间布7、尾端间布11(靠近巷道掘进一侧);所述间布为圆环状,间布内环边与内风筒5连接,间布外环边与外风筒6连接,使内风筒5与外风筒6成为一个连接整体;所述中间间布7上开设有单向孔阀9;所述尾端间布11上设置有排气阀10;所述内风筒5首端连接有一段刚性圆筒2,刚性圆筒2一端与内风筒5连接,另一端与通风机1连接;刚性圆筒2筒身连接有平衡阀管3;所述平衡阀管3,一端与刚性圆筒2连接,另一端与安装在刚性结构的首端间布13上的平衡阀4连接,平衡阀管3上安装有控制阀12,平衡阀管3内侧刚性圆筒2上设置有改流阀14。

实施案例二:一种新型柔性风筒的工作步骤,用于本实用新型通风机需要能够满足正反转,在此人为规定通风机压入风流时为反转,抽出风流时为正转。

1、在抽出式通风时步骤如下:(1)连接好风筒,关闭改流阀14,打开控制阀12;(2)反转通风机1,改抽出气体为压入气体,为外风筒6充气,压入气体通过平衡阀管3,经平衡阀4充入外风筒6内;(3)外风筒6内沿风筒全长每隔800mm布置一个中间间布13,气体首先经由平衡阀4进入外风筒6内首端位置a,待a充满时,气体依此通过中间间布7上的单向孔阀9,向下一位置充填直到尾端,充填顺序为:a、b、c、d、e、f,在这个过程中整个风筒慢慢被撑起;(4)随着外风筒6被气体持续充入,外风筒6内气压渐渐升高,一段时间后,当外风筒6内部气压与平衡阀4外部气压一致时,此时内外压差为零,平衡阀4自动关闭;整个风筒被完全撑起,为抽出式通风创造了刚性风筒的条件;(5)关闭控制阀12,打开改流阀14,通风机正转,掘进工作面的污浊气体直接通过内风筒5经通风机1被排出,进入回风巷,完成通风目的;(7)局部通风完成时,首先关闭通风机1,然后关闭控制阀12,打开排气阀10,排出外风筒6内部高压气体,在排气过程中由于中间间布7均装有阀口向风筒尾端的单向孔阀9,致使排气可在极短时间内由压差排完,当气体完全被放出时回收风筒,完成通风设备的回收工作。

2、在压入式通风时步骤如下:(1)连接好风筒,打开控制阀12和改流阀14;(2)反转通风机1,气体被压入风筒,一方面气流经由内风筒5,直接通过内风筒5流向用风地点,达到局部通风的目的;(3)在内风筒5工作的同时,另一方面被压入气体通过平衡阀管3,经平衡阀4,充入外风筒6内;(3-1)外风筒6内沿风筒全长每隔800mm布置一个中间间布13,气体首先经由平衡阀4进入外风筒6内首端位置a,待a充满时,气体依此通过中间间布7上的单向孔阀9,向下一位置充填直到尾端,充填顺序为:a、b、c、d、e、f,在这个过程中外风筒6慢慢被撑起;(3-2)随着外风筒6被气体持续充入,外风筒6内气压渐渐升高,一段时间后,当外风筒6内部气压与平衡阀4外部气压一致时,此时内外压差为零,平衡阀4关闭;此时外风筒6完全处于撑起状态,对内风筒5起到保护作用;当工作面的碎石崩落时,由于外风筒6被撑起可以有效的抵挡崩落的碎石及其他物体的撞击,对于内风筒5起到保护,缓解破坏作用,提高了通风的可靠性与安全性;(3-3)在通风过程中如果外风筒6出现损坏,导致漏风,此时外风筒6内部压力将会小于平衡阀4外部压力,平衡阀4被内外压差打开,向外风筒6充气,直至内外压差一致,平衡阀4关闭,外风筒6依旧保持撑起状态,保护内风筒5;(4)局部通风工作完成时,首先关闭通风机1,然后关闭控制阀12,打开排气阀10,排出外风筒6内部高压气体,在排气过程中由于中间间布7均装有阀口向风筒尾端的单向孔阀9,致使排气可在极短时间内由压差排完,当气体完全被放出时回收风筒,完成通风设备的回收工作。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