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路隧道口紧急救援站防排烟通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44085发布日期:2018-11-14 03:45阅读:42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铁路隧道,特别涉及一种铁路隧道口紧急救援站防排烟通风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铁路建设技术的发展,修建的长大隧道群越来越多,为解决防灾救援问题,长度超过20km的隧道群内设置有紧急救援站,列车在隧道群内发生火灾事故且不能及时驶出隧道群时,需停靠在紧急救援站进行疏散救援工作。铁路隧道群的紧急救援站一般结合两隧道之间的明线段设置,称为隧道口紧急救援站。防排烟通风系统是防止烟气进入逃生通道,及时排除烟气,减小人员伤亡的重要保障。隧道口紧急救援站的防灾通风系统需要保证横通道防护门处风速不小于2.0m/s,同时救援站隧道内由洞内吹向明线段的风速不应小于1.5m/s。

为使救援站隧道正洞内的风速满足要求,目前普遍采用在隧道正洞内安装一组射流风机向洞口送风的通风方案。该方案的问题在于,列车高速通过隧道时会产生强烈的气动效应,对安装在隧道内的射流风机产生反复冲击力,这种反复冲击力会对射流风机的疲劳耐久性和安全性产生不利影响,严重时会危及行车安全。因此,为彻底消除救援站通风设备对铁路行车安全产生的隐患,需要改进隧道口紧急救援站防排烟通风方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铁路隧道口紧急救援站防排烟通风系统,以实现既满足列车火灾工况下防排烟通风要求,又消除通风设备对运营列车产生的安全隐患。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一种铁路隧道口紧急救援站防排烟通风系统,设置于明线段及左侧隧道、右侧隧道的洞口段,包括设置于左侧隧道、右侧隧道的洞口段横向两侧的洞口平行导洞,各洞口平行导洞内纵向间隔设置与左侧隧道或右侧隧道相连通的横通道,横通道内设置防护门,其特征是:所述洞口平行导洞内设置由洞口延伸至远端横通道外侧的竖向隔板,竖向隔板将该段洞口平行导洞竖向分隔成位于上部的纵向通风道和位于下部的疏散通道,横通道与疏散通道相连通;所述竖向隔板的远端设置向下封闭疏散通道的纵向隔板,在纵向隔板与洞口平行导洞远端之间形成全断面的纵向通风道;所述洞口平行导洞的远端设置与左侧隧道或右侧隧道相连通的横向通风道;所述纵向通风道内设置排烟射流风机,疏散通道内设置防烟射流风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分隔洞口平行导洞形成独立的疏散通道和纵向通风道,且在洞口平行导洞的远端设置与左侧隧道或右侧隧道相连通的横向通风道,在纵向通风道、疏散通道内分别设置排烟射流风机、防烟射流风机,使救援站隧道内和防护门处的通风速度满足防灾要求,实现人烟分离,保证人员疏散的安全性;避免了将射流风机安装在左侧隧道、右侧隧道正洞内对高速列车行车安全造成的不利影响,消除安全隐患;与独立设置通风道相比,采用延长和隔断疏散平行导洞的方式设置通风道,工程量较小,工程造价更低。

本发明适用于各种特长铁路隧道群。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如下四幅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种铁路隧道口紧急救援站防排烟通风系统的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沿图1中b-b线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铁路隧道口紧急救援站防排烟通风系统在列车火灾工况下的防排烟通风示意图

图中示出构件和对应的标记:左侧隧道10、明线段20、右侧隧道30、洞口平行导洞40、横通道41、防护门42、疏散通道43、纵向通风道44a、横向通风道44b、纵向隔板45a、竖向隔板45b、防烟射流风机46a、排烟射流风机46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本发明一种铁路隧道口紧急救援站防排烟通风系统,设置于明线段20及左侧隧道10、右侧隧道30的洞口段,包括设置于左侧隧道10、右侧隧道30的洞口段横向两侧的洞口平行导洞40,各洞口平行导洞40内纵向间隔设置与左侧隧道10或右侧隧道30相连通的横通道41,横通道41内设置防护门42。参照图2和图3,所述洞口平行导洞40内设置由洞口延伸至远端横通道41外侧的竖向隔板45b,竖向隔板45b将该段洞口平行导洞40竖向分隔成位于上部的纵向通风道44a和位于下部的疏散通道43,横通道41与疏散通道43相连通。所述竖向隔板45b的远端设置向下封闭疏散通道43的纵向隔板45a,在纵向隔板45a与洞口平行导洞40远端之间形成全断面的纵向通风道44a。所述洞口平行导洞40的远端设置与左侧隧道10或右侧隧道30相连通的横向通风道44b。所述纵向通风道44a内设置排烟射流风机46b,疏散通道43内设置防烟射流风机46a。

参照图1、图2和图3,通过竖向隔板45b分隔洞口平行导洞40形成独立的疏散通道43和纵向通风道44a,且在洞口平行导洞40的远端设置与左侧隧道10或右侧隧道30相连通的横向通风道横向通风道44b,在纵向通风道44a、疏散通道43内分别设置排烟射流风机46b、防烟射流风机46a,使救援站隧道内和横通道41、防护门42处的通风速度满足防灾要求,实现人烟分离,保证人员疏散的安全性。避免了将射流风机安装在左侧隧道10、右侧隧道30正洞内对高速列车行车安全造成的不利影响,消除安全隐患。与独立设置通风道相比,采用延长和隔断疏散平行导洞的方式设置通风道,工程量较小,工程造价更低。

参照图2所述排烟射流风机46b设置于纵向通风道44a内靠近竖向隔板45b处,所述防烟射流风机46a设置于疏散通道43靠近洞口处。

参照图4,当左线列车发生火灾事故被迫停靠在隧道口紧急救援站进行人员疏散时,打开列车停靠侧的防护门42,隧道内人员通过横通道41、疏散通道43疏散至洞外;开启列车停靠侧的防烟射流风机46a,使防护门42处的风速不小于2.0m/s,防止火灾烟气进入横通道41;同时开启排烟射流风机46b,使隧道内吹向洞口的风速不小于1.5m/s,将烟气排出隧道。

以上所述只是用图解说明本发明一种铁路隧道口紧急救援站防排烟通风系统的一些原理,并非是要将本发明局限在所示和所述的具体结构和适用范围内,故凡是所有可能被利用的相应修改以及等同物,均属于本发明所申请的专利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铁路隧道口紧急救援站防排烟通风系统,以实现既满足列车火灾工况下防排烟通风要求,又消除通风设备对运营列车产生的安全隐患。洞口平行导洞内设置由洞口延伸至远端横通道外侧的竖向隔板,竖向隔板将该段洞口平行导洞竖向分隔成位于上部的纵向通风道和位于下部的疏散通道,横通道与疏散通道相连通。竖向隔板的远端设置向下封闭疏散通道的纵向隔板,在纵向隔板与洞口平行导洞远端之间形成全断面的纵向通风道,洞口平行导洞的远端设置与左侧隧道或右侧隧道相连通的横向通风道。纵向通风道内设置排烟射流风机,疏散通道内设置防烟射流风机。

技术研发人员:蒋尧;胡炜;樊浩博;李奎;谭信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7.31
技术公布日:2018.1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