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式压缩机的压缩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98943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密封式压缩机的压缩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密封式压缩机的压缩部,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压缩流体的密封式压缩机的压缩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曲柄方式的压缩机中可使活塞和压缩室之间的局部压力最小的密封式压缩机的压缩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密封式压缩机的压缩部包括内部具有可压缩流体的压缩室的气缸;可传递曲轴的旋转力和在压缩室内进行直线往复运动,并具有与沿曲轴旋转方向形成的虚拟圆最初相交处一侧的前端面相对凸出多,而与虚拟圆最后相交处一侧的前端面相对凸出少的斜面活塞;和设置在气缸的前端面上,并可控制压缩室内流体吸入和排出的阀门组件。
所述的阀门组件应与处于压缩行程末端的活塞倾斜面保持同一间距设置。
所述的气缸前端面应与活塞的倾斜面沿同一方向倾斜。
所述的阀门组件应与活塞的运动方向相垂直设置。
本发明提供的密封式压缩机的压缩部是利用活塞前端的倾斜面受到压缩室内部压力而形成的瞬时转矩来抵消曲轴旋转过程中滑块对活塞施加的瞬时转矩,这样不仅可使活塞在压缩室内进行正常的直线往复运动,而且活塞和压缩室间不会出现局部压力过大现象,因而也就减少了磨损及磨损引起的泄漏,并提高了压缩机的效率、耐久性及可靠性。


图1为已有技术曲柄方式的密封式压缩机主要结构平面剖视图。
图2为已有技术曲柄方式的密封式压缩机压缩部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的密封式压缩机的压缩部剖视图。
图4为图3中示出的活塞受力情况分析图。
图5为本发明的密封式压缩机的压缩部另一实施例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密封式压缩机的压缩部另一实施例剖视图。如图5所示,内部具有压缩室22的气缸20的前端面24’与活塞30的倾斜面31沿同一方向倾斜,因此,位于前端面24’上的阀门组件9与活塞30的倾斜面31保持同一间距设置。活塞30与阀门组件9越靠近,压缩行程末端的压缩室22的死体积就越小,这样可以相对提高压缩效率。当偏心轴5b、滑块8和活塞外壳7’将曲轴5的旋转运动传递给活塞30而使其在压缩室22内作直线往复运动时,其可将压缩室22内的流体进行压缩。在活塞30从压缩室22的后方向前方移动并压缩压缩室22内流体的压缩过程中,滑块8将最先处于图3所示的活塞外壳7’的左侧。当偏心轴5b旋转时,滑块8会向活塞30施加力F,即在活塞30上形成F×L的瞬时转矩M。而如图4所示,压缩室22内的压力P也会同时作用在活塞30的倾斜面31上,即活塞30还会受到力f的作用。力f的X轴向分力fx将会产生与力F产生的瞬时转矩M方向相反的瞬时转矩M’(f×L’),这时,瞬时转矩M、M’就会相互抵消。特别是可以通过适当设置倾斜面31倾斜度的方法来完全消除瞬时转矩M、M’,这样活塞30上就不会出现局部压力过大问题,因而可以正常地在压缩室22内部进行直线往复运动。
本发明不仅适用于曲柄方式的密封式压缩机,而且在连杆方式的密封式压缩机上也同样适用。
权利要求
1.一种密封式压缩机的压缩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式压缩机的压缩部包括内部具有可压缩流体的压缩室(6’)的气缸(6);可传递曲轴(5)的旋转力和在压缩室(6’)内进行直线往复运动,并具有与沿曲轴(5)旋转方向形成的虚拟圆(C)最初相交处(C1)一侧的前端面(24)相对凸出多,而与虚拟圆(C)最后相交处(C2)一侧的前端面(24)相对凸出少的斜面活塞(30);和设置在气缸(6)的前端面(24)上,并可控制压缩室(6’)内流体吸入和排出的阀门组件(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式压缩机的压缩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门组件(9)应与处于压缩行程末端的活塞倾斜面(31)保持同一间距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式压缩机的压缩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缸前端面(24)应与活塞倾斜面(31)沿同一方向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式压缩机的压缩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门组件(9)应与活塞(30)的运动方向相垂直设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密封式压缩机的压缩部。其包括内部具有可压缩流体的压缩室的气缸;可传递曲轴的旋转力和在压缩室内进行直线往复运动,并具有与沿曲轴旋转方向形成的虚拟圆最初相交处一侧的前端面相对凸出多,而与虚拟圆最后相交处一侧的前端面相对凸出少的斜面活塞;和设置在气缸的前端面上,并可控制压缩室内流体吸入和排出的阀门组件。本发明的密封式压缩机压缩部利用活塞前端倾斜面受到压缩室内部压力而形成的瞬时转矩来抵消曲轴旋转过程中滑块对活塞施加的瞬时转矩,这样可使活塞和压缩室间不会出现局部压力过大现象,而且压缩室内的死体积最小,且减少了磨损及磨损引起的泄漏,提高了压缩机的效率、耐久性及可靠性。
文档编号F04B27/10GK1455085SQ0211703
公开日2003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2002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2002年4月29日
发明者李孝宰 申请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