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的轴向顺从止回密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27879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压缩机的轴向顺从止回密封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缩机的轴向顺从止回密封机构,该密封机构可以简化压缩机内的组件数量、加工流程及组立精度要求,以使其成为性能更佳、密封效果更好的压缩机。
以美国第5800141号专利案为例,其在固定涡卷背面钻小孔导引中、低压力流体进入由固定涡卷背面与浮动密封组件所构成的背压室中,使两者分别向外撑开,达到轴向密封效果;又在浮动密封组件上设一止回机构防止逆转。创意甚佳,但机构组件较为复杂,制作成本亦相对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提供这种压缩机轴向顺从止回密封机构可以使压缩机处于停机状态时,能防止逆转且迅速使高、低压互通均压,以确保下次起动负载最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缩机的轴向顺从止回密封机构,包括有一至少上、下二壳体所相互组盖而成的壳体,且于该壳体内适当位置处,设有一支撑座,其上方配设有一运转压缩件,而于该运转压缩件上则啮合有一固定压缩件,且该固定压缩件的另一侧面上,再设有一作动槽,并于该作动槽内配置有一可自由轴向位移的止回密封件,此外,于固定压缩件上的适当位置处再设有复数支定位销,且该复数支定位销贯穿固定压缩件及上述的支撑座,而插固于下壳体上,藉此得同时限制固定压缩件及支撑座的转动,以达到轴向顺从的要求;又得经由止回密封件于作动槽内的位置,而可控制压缩机内的高、低压区互通或隔绝的状态,以达到止回密封的目的。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配合附图作以说明。
图2为A-A剖面示意图。
图3为止回密封件的第一实施例。
图4为止回密封件的第二实施例。
图5为止回密封件的第三实施例。
图6为止回密封件的第四实施例。
图7为止回密封件的第五实施例。
图8为止回密封件的第六实施例。
图9为止回密封件的第七实施例。



图10为本实用新型轴向顺从机构的第一实施状态。

图11为本实用新型轴向顺从止回密封机构的第二实施状态。

图12为本实用新型轴向顺从止回密封机构的第三实施状态。

图13为本实用新型轴向顺从止回密封机构的第四实施状态。

图14为本实用新型轴向顺从止回密封机构的第五实施状态。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轴向顺止回密封机构的第六实施状态。
图中符号说明1 壳体11上壳体12下壳体13 隔离板131高压区132低压区133通孔134贴合件2 支撑座3 运转压缩件4 固定压缩件41 压缩室42 作动槽421通气孔43 背压室5 定位销6、6’止回密封件61 斜面62 槽道63 油封件631斜面64 座体641贯穿孔
65 杆体66 盖片67 密合件7 马达座一支撑座2,配置于上述下壳体12内的近中段处;一运转压缩件3,配设于上述支撑座2的上方;一固定压缩件4,其一侧面与该运转压缩件3相互啮合,并形成有一压缩室41,而另一侧面上则具有一作动槽42,且该作动槽42上开设有至少一个通气孔421;另该固定压缩件4的适当位置上,设有复数支定位销5,且该复数支定位销5贯穿该固定压缩件4及上述的支撑座2,而插固于下壳体12上,藉此得同时限制固定压缩件4及支撑座2的转动,但赋予固定压缩件4可作有限度的轴向滑动位移,并经由隔离板13来限制固定压缩件4被推离运转压缩件3的距离,以达到轴向顺从的要求;一止回密封件6,配置于上述的作动槽42内,并可于该作动槽42内作轴向的位移运动,且于其上适当位置处并开设有一贯通孔,以作为排气流道用,此外,该止回密封件6的顶面为一斜面61的状态,另当止回密封件6位移至作动槽42底部时,可将通气孔421盖合。
由上所述,当压缩机起动前,止回密封件6贴近于固定压缩件4的通气孔421上,且与隔板13保持有不定的距离,故其要求的组合精度不高;此时高压区131与低压区132互通且为均压的状态,对压缩机1内的马达起动时转矩的需求最小。
而于起动后,工作流体即进入由固定压缩件4与运转压缩件3所构成的压缩室41内,随着运转压缩件3的圆周运动由外而内移动,其压缩室41的体积逐渐变小而压力渐增,即产生一轴向力将固定压缩件4与运转压缩件3撑开,运转压缩件3因受支撑座2支撑,不受其影响,而固定压缩件4则被轴向稍稍撑离于运转压缩件3,如此即得以减少摩擦力,并使其负载达到最低。
接下来工作流体便由固定压缩件4的通气孔421离开而将止回密封件6撑离通气孔421,并同时使止回密封件6与作动槽42间会形成一背压室43,该背压室43内的压力会推动止回密封件6于作动槽中42向上作轴向位移,并贴合于隔离板13上的通孔133,以隔离高低压区,且藉由止回密封件6的斜面61面积,会形成一受力面,因背压室43的压力大于斜面61所受的压力,藉由压力差的因素,可使止回密封件6更紧密地贴合于隔离板13上,而使密合的效果达到最佳;此时,该压缩机内的高、低压区131、132则呈一隔离的状态。
除此的外,当压缩机运转至一定压力时,藉由背压室43其内的所产生的作用力,亦可将固定压缩件4压回再与运转压缩件3贴合,并使压缩室41内的轴向间隙恢复原设计范围,如此即可得到最佳密封效果,又可避免磨擦损失。
又当任何原因压缩机停止运转时,藉由高压区131内的工作流体会瞬间将止回密封件6压回,并盖住通气孔421,以防止运转压缩件3逆转,并使通孔133呈一开路的状态,让高压区131、低压区132迅速互通均压,并回复至原始状态。
如此,藉由止回密封件6于作动槽42内的位置,即得以控制压缩机内的高、低压区131、132互通或隔绝的状态,并达到止回密封的目的。
请参阅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止回密封件的第一实施例,如图所示其中该止回密封件6的底面环设有一槽道62,当背压室43内工作流体的压力灌注于槽道62内时,会迫使该槽道62向外扩张,而致使止回密封件6的侧壁更紧密地贴于作动槽42之内缘,以达到更佳的密封效果。
请参阅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止回密封件的第二实施例,如图所示于该止回密封件6与作动槽42及隔离板13的抵接面上,设有复数个油封件63,藉以提高密封的效果。
请参阅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止回密封件的第三实施例,如图所示其中该止回密封件6的斜面61延伸而至隔离板13的通孔133内,且以斜面61与隔离板13相贴齐,此为本实用新型止回密封件的第三实施状态。
请参阅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止回密封件的第四实施例,如图所示该止回密封件6为一扁平的状态,而于其上再加设有一油封件63,且该油封件63为一梯形的状态,同样以其斜面631与隔离板13相贴齐,以达到密封的目的。
请参阅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止回密封件的第五实施例,如图所示其中该止回密封件6受油封件63所包覆,于此创作中藉由油封件63来达到密封的目的。
请参阅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止回密封件的第六实施例,如图所示该油封件63环设于止回密封件6的外缘,并与作动槽42及隔离板13相抵接,藉由油封件63及止回密封件6同时达到密封的要求。
请参阅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止回密封件的第七实施例,如图所示该油封件63受止回密封件6所包覆,藉由该油封件63来与隔离板13达到密合的目的,而藉由止回密动件6来达到与作动槽42密封的要求。
请参阅
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轴向顺从机构的另一实施状态,如图所示该复数支定位销5亦可只同时串结固定压缩件4于外壳体12上,如此可减少制造所需的材料,以达降低成本的目的。
请参阅
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轴向顺从止回密封机构的第二实施状态,如图所示有些压缩机内会设有一马达座7,此时,该复数支定位销5亦可只同时串结固定压缩件4与支撑座2及马达座7,以使定位效果达到最佳。
请参阅
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轴向顺从止回密封机构的第三实施状态,如图所示该复数支定位销5亦可同时串结固定压缩件4、支撑座2、马达座7于外壳体12上;或是请参阅
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轴向顺从止回密封机构的第四实施状态,复数支定位销可同时串结固定压缩件4与支撑座2于外壳体12上者。
请参阅
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轴向顺从止回密封机构的第五实施状态,如图所示于该复数支定位销5的另一端再设有阻挡件51,或于该隔离板13上再依附设有一贴合件134,同样可藉以限制固定压缩件4的轴向滑动位移量。藉此,当上述的止回件密封6受力向隔离板13上贴合时,因止回密封件6只有部分与隔离板13上的贴合件134相贴合,故可利用其两侧受力的不同,而使其达到更佳的密封效果。
请参阅
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轴向顺从止回密封机构的第六实施状态,如图所示该止回密封件6’更包括有一座体64,其上开设有一贯穿孔641,且于该座体64上的贯穿孔641周缘架设有复数支杆体65,该复数支杆体65上再配置有一距前述贯穿孔641有一定高度的盖片66,另于该座体64相邻于作动槽42内壁的侧面上,再设有一密合件67,藉由上述构件,当压缩机起动前,止回密封件6’的盖片66盖覆于隔板13上的通孔133;此时高压区131与低压区132(图中均未标示出)互通且为均压的状态,对压缩机1内的马达起动时转矩的需求最小。
而于起动后,工作流体便由固定压缩件4的通气孔421离开而将止回密封件6’撑离通气孔421,并同时使止回密封件6’与作动槽42间会形成一背压室43(图中均未标示出),该背压室43内的压力会推动止回密封件6于作动槽中42向上作轴向位移,并贴合于隔离板13上的通孔133,以隔离高低压区,而藉由座体64的贯穿孔641及盖片66与座体64所形成之间隙空间,可使压缩室41内的气体流入高压区131内,此时,该压缩机内的高、低压区131、132则呈一隔离的状态。当压缩机运转至一定压力时,藉由背压室43其内的所产生的作用力,亦可将固定压缩件4压回再与运转压缩件3贴合,并使压缩室41内的轴向间隙恢复原设计范围,如此即可得到最佳密封效果,又可避免磨擦损失。
以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仅为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压缩机的轴向顺从止回密封机构,包括有一壳体,该壳体至少由上、下二壳体所相互组盖而成,其内并设有一隔离板,藉以区隔壳体内的高、低压区;一支撑座,设于上述壳体内适当位置处;一运转压缩件,与上述的支撑座相邻;一固定压缩件,其一侧面与该运转压缩件相互啮合;其特征在于,上述的固定压缩件及支撑座透过复数支定位销,贯穿插固于壳体上,藉以将固定压缩件、支撑座、壳体三者同时串结于同一轴向上,而该固定压缩件的另一侧面上,则具有一排气口及一作动槽,且该作动槽内配置有一可于该作动槽内作轴向位移运动的止回密封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的轴向顺从止回密封机构,其特征在于,于该壳体内可再设有一马达座,而该复数支定位销可贯穿于固定压缩件后,直接固插于壳体上,或该复数支定位销亦可贯穿于固定压缩件、支撑座及该马达座后,再固插于壳体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的轴向顺从止回密封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复数支定位销亦可贯穿于固定压缩件及支撑座后,直接固插于马达座上,或该复数支定位销亦可贯穿于固定压缩件后,直接固插于马达座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的轴向顺从止回密封机构,其特征在于,该隔离板设于近上、下壳体交界处,藉以限制固定压缩件被推离运转压缩件的距离,亦即固定压缩件的轴向滑动位移量,而该支撑座配置于壳体内近中段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缩机的轴向顺从止回密封机构,其特征在于,该隔离板上亦可依附其它对象,如一贴合件,藉以限制固定压缩件的轴向滑动位移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的轴向顺从止回密封机构,其特征在于,亦可于定位销另一端设置阻挡件,同样可藉以限制固定压缩件的轴向滑动位移量。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的轴向顺从止回密封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止回密封件上可再配设有一个以上油封件以加强密封效果,且该止回密封件的顶面具有一断差面,该断差面可为一斜面或一梯形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的轴向顺从止回密封机构,其特征在于,该隔离板上亦可依附其它对象,作为止回密封件贴合之用,该对象可为一贴合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的轴向顺从止回密封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止回密封件更包括有一座体,其上开设有一贯穿孔,且于该座体上的贯穿孔周缘架设有复数支杆体,该复数支杆体上再配置有一距前述贯穿孔有一定高度的盖片。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压缩机的轴向顺从止回密封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座体相邻于作动槽内壁的侧面上,再设有密合件。
专利摘要一种压缩机的轴向顺从止回密封机构,包括有一至少上、下二壳体所相互组盖而成的壳体,且于该壳体内适当位置处,设有一支撑座,其上方配设有一运转压缩件,而于该运转压缩件上则啮合有一固定压缩件,且该固定压缩件的另一侧面上,再设有一作动槽,并于该作动槽内配置有一可自由轴向位移的止回密封件,此外,于固定压缩件上的适当位置处再设有复数支定位销,且该复数支定位销贯穿固定压缩件及上述的支撑座,而插固于下壳体上,藉此得同时限制固定压缩件及支撑座的转动,以达到轴向顺从的要求;又得经由止回密封件于作动槽内的位置,而可控制压缩机内的高、低压区互通或隔绝的状态,以达到止回密封的目的。
文档编号F04C29/00GK2600617SQ02287378
公开日2004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02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10日
发明者夏鸿伟 申请人:擎宇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