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打气及吸气作用的打气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51953阅读:4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打气及吸气作用的打气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打气筒,特别是一种具打气及吸气作用的打气筒。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事物的要求也从“能用就好”的老旧思维,变得相当细腻,唯有不断进步或创新的构想,产生新的形态以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并有效降低成本,才能在市场竞争激烈的考验下生存。
在美国专利US6422832中,汽缸的外缘设有一出气管、一吸气管及一连接于出气管及吸气管的基座,一控制件枢设于基座。藉由转动控制件使软管可选择性的连通于出气管或吸气管,使打气筒具有打气及吸气的功能。然该出气管及吸气管的设置增加了打气筒的体积,且出气管及吸气管的二端皆需设置单向阀,大幅的提高了产制上的成本支出。而其藉由控制件的左右枢摆,以改变打气筒的打气或吸气作用并不实用,因为控制件的左右枢摆会影响到打气筒的放置位置。且控制件与基座间不具有定位结构,控制件无法确实的定位。重要的是,此一结构型态并不适用于便携式迷你打气筒,因为打气筒的体积过大。该习知打气筒所衍生的种种缺陷,实有加以研发改良的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打气及吸气作用的打气筒,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出气管及吸气管的设置增加了打气筒的体积,大幅的提高了产制上的成本支出,且并不适用于便携式迷你打气筒”的问题。
本发明所提供了一种具打气及吸气作用的打气筒,其汽缸的一端设有一第二气道及第一气道,而枢设于汽缸的灌充件的设有对应于上述气道的二孔,其一孔连通于灌充装置,另一孔连通于外界。该汽缸可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间转动,使其连通于灌充装置的孔可选择性的对应于第二气道或第一气道,使打气筒可进行打气或吸气作业。且其汽缸与灌充件间设有一定位装置,使汽缸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间转动时,该定位装置可将汽缸确实的定位于灌充件,结构设计相当可靠、实用。
通过下面的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详细说明,可以使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优点及特点变得更加明白。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所述的较佳实施例仅供说明之用,而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组合图;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图1的A-A剖视图;图4为图1的B-B剖视图;图5为本发明打气状态的侧剖视图,表外界的气体由第二气道进入汽缸内;图6为本发明打气状态的侧剖视图,表汽缸内的气体由第一气道进入气球内;图7为本发明吸气状态的侧剖视图,表气球内的气体由第二气道进入汽缸内;图8为本发明吸气状态的侧剖视图,表汽缸内的气体由第一气道排出于外界;图9A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侧剖视图;图9B为图9A的C-C剖视图;图10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吸气状态的侧剖视图,表气球内的气体由第二气道进入汽缸内;图11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吸气状态的侧剖视图,表汽缸内的气体由单向活塞的后端进入前端;图1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吸气状态的侧剖视图,表汽缸内的气体由第一气道排出于外界;
图1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打气状态的侧剖视图,表外界的气体由第二气道进入汽缸内;图1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打气状态的侧剖视图,表汽缸内的气体由单向活塞的后端进入前端;图1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打气状态的侧剖视图,表汽缸内的气体由第一气道进入气球内;图16A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侧剖视图;图16B为图16A的D-D剖视图;图17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吸气状态的侧剖视图;图18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打气状态的侧剖视图;图19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20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侧剖视图;图21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吸气状态的侧剖视图,表气体由第二气道进入汽缸内;图22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吸气状态的侧剖视图,表汽缸内的气体由第一气道排出于外界;图23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打气状态的侧剖视图,表外界的气体由第二气道进入汽缸内;图24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打气状态的侧剖视图,表汽缸内的气体由第一气道排出;图25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侧剖视图;图26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吸气状态侧剖视图,表气体由第一气道进入汽缸内;图27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吸气状态侧剖视图,表汽缸内的气体由第二气道排出于外界。
附图标记说明1打气筒;10汽缸;11空间;111单向阀;12第一气道;121单向阀;122 O型环;13第二气道;131单向阀;132 O型环;14凹槽;15凹陷;16第二空间;17孔;20往复构件;21活塞杆;22活塞;23盖体;24单向活塞;30灌充件;31空间;32灌充装置;33扳手;34盖体;35空间;351孔;352孔;36凹槽;37孔;38定位装置;381弹性体;382钢珠;39C形扣;30′灌充件;32′灌充装置;321′软管;322′风嘴头;40阀体;41第二气道;411单向阀;412O型环;42第一气道;421 O型环;43 O型环;44凹槽;441单向阀;45凹陷;50气球。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参照图1,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该具打气及吸气作用的打气筒1具有打气及吸气的功能。
参照图2及图3,该具打气及吸气作用的打气筒包括有一汽缸10、一往复构件20及一灌充件30。往复构件20设于汽缸10的一端,可与汽缸10产生往复运动。一灌充件30枢设于汽缸10的另端,可与汽缸10产生相对的转动关系。
汽缸10包括有第一端及第二端,其内设有一由第二端开放的空间11,该汽缸10第一端的端缘设有一第一气道12及一第二气道13,该第一气道12及第二气道13内分别设有一单向阀121、131,并于两气道外缘分别设有一O型环122、132,以防止气体泄露。该汽缸10第一端的外缘环设有一凹槽14及二对应于气道的凹陷15。
往复构件20的盖体23系结合于汽缸10的第二端,使其设于活塞杆21上的活塞22设于汽缸10的空间11内。该往复构件20凸露于外的一端可供使用者操作,以连动往复构件20与汽缸10产生相对的位移关系。
灌充件30包括有第一端及第二端,其第一端横向设有一空间31,该空间31供一灌充装置32容置,该灌充装置32于本较佳实施例中实施为可适用不同气嘴的风嘴,空间31的一侧枢设有一扳手33,另侧螺合有一盖体34。其第二端纵向设有一空间35,该空间35设有二连通于空间31的孔351、352,空间35的侧缘环设有一凹槽36及二孔37。该二孔37供一定位装置38容置,该定位装置38由一弹性体381及一钢珠382构成。该灌充件30第二端的空间35供汽缸10的第一端容置,且将一C形扣39设于灌充件30的凹槽14与汽缸10的凹槽14间,使灌充件30得以枢设于汽缸10的第一端,且使灌充件30可与汽缸10产生相对的枢摆关系。
参照图4,为图1的4-4剖视图。显示定位装置38的钢珠382受弹性体381的弹抵而卡固于汽缸10第一端外缘的凹陷15内,使汽缸10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间转动时,得以卡固定位于灌充件30的第一端。
参照图5,显示打气筒1处于打气状态时,该汽缸10位于第一位置,该灌充件30内的灌充装置32相对位于汽缸10的第一气道12一侧。当使用者向汽缸10外拉动往复构件20时,外界的气体会推开第二气道13内的单向阀131而进入汽缸10的空间11内。
参照图6,显示当使用者向汽缸10内推动往复构件20时,活塞杆21上的活塞22会推挤空间11内的气体,使气体推开第一气道12内的单向阀121而进入灌充件30的灌充装置32内,进而将气体打入气球50内。如此反复操作,即可快速的将气体打入气球50内。
若使用者欲使用打气筒吸气时,可转动汽缸10使灌充件30内的灌充装置32相对位于汽缸10的第二气道13一侧,参照图7,显示打气筒1处于吸气状态时,该汽缸10系位于第二位置,当使用者向汽缸10外拉动往复构件20时,气球50内的气体会推开第二气道13内的单向阀131而进入汽缸10的空间11内。参照图8,显示当使用者向汽缸10内推动往复构件20时,活塞杆21上的活塞22会推挤空间11内的气体,使气体推开第一气道12内的单向阀121而经灌充件30将气体排出于外界。如此反复操作,即可将气球50内的气体快速排除。
图9A及图9B显示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第二个实施例和第一个实施例相同,除了汽缸10内增设有一连通于第二气道13的第二空间16,该第二二空间16设有一连通于空间11的孔17。且于空间11的末端未及孔17处设有一单向阀111,以防止空间11内的气体回流至第二空间16内。并将活塞22改设为单向活塞24,该单向活塞24为已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于本较佳实施例中该汽缸10由单一构件构成。
参照图10,显示打气筒1处于吸气状态时,该汽缸10位于第二位置。使用者将气球50衔接于打气筒1时,气球50内的气体会流入汽缸10的第二空间16内。当使用者向汽缸10内推动往复构件20时,第二空间16内的气体会推开空间11内的单向阀111而进入汽缸10的空间11内。
参照图11,显示空间11内的气体受单向阀111的挡止而无法回流至第二空间16内,将打气筒1的往复构件20向汽缸10外拉动,即可迫使位于活塞24后端的气体流至活塞24的前端,因为活塞24是单向活塞。
参照图12,显示当使用者再次向汽缸10内推动往复构件20时,活塞杆21上的活塞24会推挤空间11内的气体,使气体推开第一气道12内的单向阀121而经灌充件30将气体排出于外界。且第二空间16内的气体会推开空间11内的单向阀111而进入汽缸10的空间11内。如此反复操作,即可将气球50内的气体快速排除。
若使用者欲使用打气筒吸气时,可转动汽缸10使灌充件30内的灌充装置32相对位于汽缸10的第一气道12一侧,参照图13,显示打气筒1处于打气状态时,该汽缸10位于第一位置。由于该第二气道13内未设有单向阀,故外界的气体可流入第二空间16内。当使用者向汽缸10内推动往复构件20时,第二空间16内的气体会推开空间11内的单向阀111而进入汽缸10的空间11内。
参照图14,显示空间11内的气体受单向阀111的挡止而无法回流至第二空间16内,将打气筒1的往复构件20向汽缸10外拉动,即可迫使位于活塞24后端的气体流至活塞24的前端,因为活塞24是单向活塞。
参照图15,显示当使用者再次向汽缸10内推动往复构件20时,活塞杆21上的活塞24会推挤空间11内的气体,使气体推开第一气道12内的单向阀121而进入灌充件30的灌充装置32内,进而将气体打入气球50内。如此反复操作,即可快速的将气体打入气球50内。
图16A及图16B显示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第三个实施例和第二个实施例相同,除了汽缸10改由二管构成,而形成管中有管的型态。
图17及图18显示本发明的第四个实施例。第四个实施例和第二个实施例相同,除了灌充件30′及灌充装置32′型态上的改变。该灌充件30′实施为一底座,而可置放于地面。该灌充装置32′系实施为一端接设于孔351的软管321′,该软管321′的一端并设有一风嘴头322′,使孔351内的气体可经软管321′而由风嘴头322′排出。
请参照图19及图20,显示本发明的第五个实施例。而第五个实施例与第一个实施例相同,不同处在于汽缸10为一贯穿筒状,而再增设一阀体40。该汽缸10包括有第一端及第二端,其内设有一贯通第一端与第二端的空间11。该灌充件30藉凹槽36枢设于汽缸10的第一端,且使灌充件30可与汽缸10产生相对的枢摆关系。
该阀体40设置于汽缸10与灌充件30之间,并与汽缸10保持有一间隙存在。该阀体40内设有一第一气道41及一第二气道42。该第一气道41内设有一单向阀411,并连通于该汽缸的10空间11。该第二气道42系自阀体40的一端连通于阀体40的周缘。该第一气道41与第二气道42于阀体40相反于汽缸10的一端分别设有一O型环412、421,以防止气体泄露。
该阀体40于周缘环设有一O型环43、一凹槽44与二对应于气道的凹陷45。该阀体40藉O型环43而与汽缸10密合,以防止气体泄露,并可由汽缸10的带动而与灌充件30产生相对的转动关系。该阀体40于凹槽44上装设有一单向阀441,且使单向阀441与汽缸10相互接触。该凹槽45可供灌充件30内的定位装置38卡固定位,以使汽缸10可带动阀体40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间移动。
参照图21,显示打气筒1处于吸气状态时,该汽缸10位于第一位置,该灌充件30内的灌充装置32相对位于阀体40的第一气道41一侧。当使用者将往复构件20向汽缸10外拉动时,灌充装置32内的气体会推开第一气道41内的单向阀411而进入汽缸10的空间11内。
参照图22,显示当使用者将往复构件20向汽缸10内推动时,活塞杆21上的活塞22会推挤空间11内的气体,使气体推开阀体40与汽缸10之间的单向阀441,而经扳手33将气体排出于外界。如此反复操作,即可持续进行吸气的动作。
参照图23,显示打气筒1处于打气状态时,该汽缸10位于第二位置,该灌充件30内的灌充装置32相对位于阀体40的第二气道42一侧。当使用者将往复构件20向汽缸10外拉动时,外界的气体会推开第一气道41内的单向阀411而进入汽缸10的空间11内。
参照图24,显示当使用者将往复构件20向汽缸10内推动时,活塞杆21上的活塞22会推挤空间11内的气体,使气体推开阀体40与汽缸10之间的单向阀441,而进入灌充件30的灌充装置32内。如此反复操作,即可持续的进行打气动作。
请参照图25,为本发明的第六较佳实施例。而第六实施例与前述第五实施例相同,不同处在于第一气道41内的单向阀411以及阀体40周缘的单向阀441所设置的方向不同。而藉此不同方向的单向阀411、441的设计,打气筒1仍可获得一打气及吸气的功效。
请参照图26,显示打气筒1处于吸气状态,该汽缸10位于第一位置,该灌充件30内的灌充装置32相对位于阀体40的第二气道42一侧。当使用者将往复构件20向汽缸10外拉动时,灌充装置32内的气体会推开阀体40与汽缸10之间的单向阀441,而进入汽缸10的空间11内。
请参照图27,显示当使用者将往复构件20向汽缸10内推动时,活塞杆21上的活塞22会推挤空间11内的气体,使气体推开第一气道41的单向阀411,而经扳手33将气体排出于外界。如此反复操作,即可持续进行吸气的动作。同理,若将汽缸10转至第二位置则可进行打气动作。
就以上所述可以归纳出本发明具有以下的优点1、本发明的“具打气及吸气作用的打气筒”的汽缸的一端设有一第二气道及第一气道,而枢设于汽缸的灌充件的设有对应于上述气道的二孔,其一孔连通于灌充装置,另一孔连通于外界。该汽缸可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间转动,使其连通于灌充装置的孔可选择性的对应于第二气道或第一气道,使打气筒可进行打气或吸气作业。
2、本发明的“具打气及吸气作用的打气筒”的汽缸与灌充装置间设有一定位装置,使汽缸(灌充件)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间转动时,该定位装置可将汽缸确实的定位于灌充件,结构设计相当可靠、实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因此凡数值的变更或等效组件的置换,或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打气及吸气作用的打气筒,包括一汽缸,包括有第一端及第二端,其内设有一由第二端开放的空间,该第一端设有一第一气道及一第二气道,该第一气道及第二气道内分别设有一单向阀,并连通于空间;一往复构件,包括有一杆及一设于杆的活塞,该活塞设于汽缸的空间内,该杆部份凸露于汽缸外而可供使用者操作;一灌充件,其枢设于汽缸的第一端,而与汽缸产生相对的转动关系,其内设有一灌充装置及二对应于上述气道的孔,其一孔连通于灌充装置,另一孔连通于外界;藉此,该汽缸可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间转动,使其第二气道或第一气道可选择性的对应于灌充件内连通于灌充装置的孔,使打气筒可进行打气或吸气作业。
2.一种具打气及吸气作用的打气筒,包括一汽缸,包括第一端及第二端,其内设有一第一空间及一连通于第一空间的第二空间,并于该二空间之间设有一单向阀,该第一端设有一第一气道及一第二气道,该第一气道内设有一单向阀;一往复构件,包括一杆及一设于杆的单向活塞,该活塞设于汽缸的第一空间内,该杆部份凸露于汽缸外而可供使用者操作;一灌充件,枢设于汽缸的第一端,与汽缸产生相对的转动关系,其内设有一灌充装置及二对应于上述气道的孔,其一孔连通于灌充装置,另一孔连通于外界;藉此,该汽缸可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间转动,使第二气道或第一气道可选择性的对应于灌充件内连通于灌充装置的孔,使打气筒可进行打气或吸气作业。
3.一种具打气及吸气作用的打气筒,包括一汽缸,包括有第一端及第二端,其内设有一贯通第一端与第二端的空间;一往复构件,包括有一杆及一设于杆的活塞,该活塞设于汽缸的空间内,该杆部份凸露于汽缸的第二端而可供使用者操作;一灌充件,枢设于汽缸的第一端,与汽缸产生相对的转动关系,其内设有一灌充装置及二孔,其一孔连通于灌充装置,另一孔连通于外界;一阀体,设置于汽缸与灌充件之间,可由汽缸的带动而与灌充件产生相对的转动关系,阀体内设有对应于前述二孔的第一气道及第二气道,该第一气道内设有一单向阀,并连通于空间,该第二气道系自阀体一端连通于阀体周缘,并阀体周缘设有一单向阀;藉此,该汽缸可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间转动,使阀体的第一气道或第二气道可选择性的对应于灌充件内连通于灌充装置的孔,使打气筒可进行打气或吸气作业。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具打气及吸气作用的打气筒,其中该灌充件内设有一定位装置,可使汽缸定位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打气及吸气作用的打气筒,其中该定位装置包括一弹性体及一钢珠。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打气及吸气作用的打气筒,其中该汽缸第一端的外缘设有一凹槽,该灌充件的一端内缘设有一凹槽,可将一C形扣设上述二凹槽间,使灌充件得以枢设于汽缸的第一端。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打气及吸气作用的打气筒,其中该阀体的周缘环设有一O型环,该阀体藉O型环而与汽缸密合,以防止气体泄露,并可由汽缸的带动而与灌充件产生相对的转动关系。
8.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具打气及吸气作用的打气筒,其中该灌充件的第一端横向设有一空间,该空间供一灌充装置容置,空间的一侧枢设有一扳手,另侧螺合有一盖体。
9.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具打气及吸气作用的打气筒,其中该灌充件的第二端纵向设有一空间,该空间系供汽缸的第一端容置,该空间内设有两个对应于第一气道及第二气道的孔。
10.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具打气及吸气作用的打气筒,其中该气道与灌充件的孔的间设有一O型环,以防止气体泄露。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打气及吸气作用的打气筒,汽缸的一端设有一第二气道及一第一气道,枢设于汽缸的灌充件设有对应于上述气道的二孔,其一孔连通于灌充装置,另一孔连通于外界。该汽缸可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间转动,使其连通于灌充装置的孔可选择性的对应于第二气道或第一气道,使打气筒可进行打气或吸气作业。且汽缸与灌充件间设有一定位装置,使汽缸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间转动时,该定位装置可将汽缸确实的定位于灌充件,结构设计相当可靠、实用。
文档编号F04B33/00GK1746498SQ200410074328
公开日2006年3月15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9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9日
发明者吴树木 申请人:吴树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