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旋式压缩机及其真空防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92898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涡旋式压缩机及其真空防止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涡旋式压缩机,特别是涉及一种在涡旋式压缩机的工作中当工作流体因循环障碍而不能流入压缩室时,连通压缩机的高压室和低压室并防止压缩室在真空状态下工作的涡旋式压缩机及其真空防止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的涡旋式压缩机,通过曲轴进行旋转运动的回旋涡旋具有渐开线状的回旋腿,并与固定涡旋的渐开线状的固定腿形成渐开线状的压缩室。上述回旋涡旋通过曲轴的旋转进行偏心旋转运动并逐渐减少上述压缩室的体积压缩压缩室内的流体,当到了一定的压缩比时通过排气口将被压缩的流体排出。
上述的涡旋式压缩机可以获得比其他类型压缩机更高的压缩比,加之流体的吸气-压缩-排气循环顺利衔接可以获得稳定的力矩,因而在空调等装置的制冷剂的压缩中被广泛使用。下面,为了说明的便利使用空调装置的制冷剂作为工作流体的例子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1所示,上述的涡旋式压缩机具备包括排出被压缩的高压制冷剂的排气管105和从外部吸入制冷剂的吸气管104的圆筒形机壳101,在上述机壳101的中心轴方向配置曲轴113并由上下端分别附着于机壳101内壁的的主机架116和下机架117支撑可旋转的上述曲轴113。而且,通过固定在上述曲轴113的外周面的转子115和固定在机壳101内壁的定子114的电磁作用驱动曲轴113旋转。
而且,具备由固定在机壳101内部的固定涡旋106和配置在上述固定涡旋106下面进行偏心旋转运动并与固定涡旋106一起压缩制冷剂的回旋涡旋110组成的涡旋组合体。在上述固定涡旋106的底面配置渐开线状的固定腿107。在上述回旋涡旋110的上面配置与上述固定涡旋106的固定腿107一起形成渐开线状的压缩室112的渐开线状回旋腿111,并在曲轴113的上端偏心结合于曲轴113的中心轴。
于是,随着曲轴113的旋转,结合于曲轴113前端的回旋涡旋110进行偏心旋转运动,对压缩室112内的制冷剂进行压缩并通过排气通道109排出。通过上述排气通道109排出的压缩制冷机,被排出到设置在固定涡旋106上侧的高压室102并通过排气管105排出到机壳101的外部。
并且,上述固定涡旋106具备真空防止装置120,它在压缩室112的压力降到一定压力以下时连通高压室102和低压室103,并将高压室102的高压制冷剂提供给低压室103,以此防止在压缩室112形成真空。
请参阅图2所示,上述现有的真空防止装置120包括贯通固定涡旋106,连通高压室102和低压室103的旁通管108;在固定涡旋106的侧壁穿过上述旁通管108,在内部前端形成通过引导通道121与压缩室112连通的受压室122a的活塞孔122;以可滑动的形态插入上述活塞孔122,由设置在受压室122a对面前端的弹簧123支撑的活塞124。
上述活塞124与通过上述受压室122a产生作用的压缩室122压力和设置在后端的弹簧123弹力维持平衡时,如图2所示隔断上述旁通管108,当通过受压室122a产生作用的压缩室112压力下降到一定的设定压力以下时,如图3所示通过弹簧123的弹力向前移动开放上述旁通管108,并连通高压室102和低压室103。
的现有真空防止装置有以下缺点1、活塞孔122由固定涡旋106的单位内部被堵住的孔形成,并在加工时使活塞孔122与旁通管108、引导通道121连接,因此对上述孔进行机械加工时产生的毛边残留在活塞孔122里面,对活塞124的工作形成障碍。
2、而且,活塞孔122在固定涡旋106的侧壁横向形成,因此活塞孔的加工作业复杂、难度高,很难加工出尺寸精密的活塞孔122,于是,与活塞124之间的缝隙变大,泄漏高压室的压力,并降低压缩机的压缩效率。
3、在活塞孔122的内部前端形成受压室122a,并且压缩室112制冷剂的一部分通过引导通道121作为引导压力流入上述受压室122a并使活塞124工作,但是从压缩室112流入受压室122a的起引导作用的制冷剂含有润滑油,于是上述润滑油残留在受压室122a,并影响活塞124的正常工作。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涡旋式压缩机的真空防止装置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涡旋式压缩机的真空防止装置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的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涡旋式压缩机的真空防止装置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涡旋式压缩机的真空防止装置,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涡旋式压缩机的真空防止装置,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涡旋式压缩机的真空防止装置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涡旋式压缩机的真空防止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可以防止在高压室的高压制冷剂和低压部的连接通道形成机械加工造成的毛边或残留润滑油等异物质,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工序少,不良发生率低,可节省成本的真空防止装置的涡旋式压缩机。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涡旋式压缩机的真空防止装置,其机壳内部空间被划分为低压室和高压室,上述高压室连通于固定涡旋和回旋涡旋一起形成的压缩室并通过旁通管与低压室连通,当上述压缩室的压力下降到一定压力以下时使高压室的高压工作流体流入低压室并防止与低压室连通的压缩室,其中与上述固定涡旋以不同材料设置在上述高压室内部的单位;形成于上述单位内部并使上述高压室和旁通管连通的内部通道;以及在上述压缩室的压力下降到一定设定压力以下时开放上述内部通道,但是在设定压力以上时隔断上述内部通道的活塞。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涡旋式压缩机的真空防止装置,其还包括上述的内部通道形成于上述单位主体上,并且一端与上述高压室连通的第一通道;在上述单位主体上形成与上述第一通道不交叉的另外一个通道,一端连通与低压室连接的旁通管的第二通道;在上述单位上与第一通道相互接触并连接,但是不与上述第二通道交叉的,在内部设置可滑动的上述活塞的活塞孔;以及上述活塞孔和上述第二通道分别形成通道,将上述活塞孔和上述第二通道的前端连通的连通部。
前述的涡旋式压缩机的真空防止装置,其中所述的单位体由固定在上述固定涡旋上面的单位主体和结合在上述单位主体上面的盖单位构成,在上述单位主体形成活塞、第一通道及第二通道,上述连通部布置在上述盖单位。
前述的涡旋式压缩机的真空防止装置,其中所述的上述活塞孔为贯通上述单位主体的穿孔,一前端与上述压缩室连通,而另一前端则夹住与上述压缩室的压力对抗的弹簧,并向盖单位方向形成密封。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涡旋式压缩机,其包括圆筒形机壳;固定设置在上述机壳的内部,在底面形成渐开线状的固定腿的固定涡旋;在上面形成与上述固定涡旋的固定腿一起形成压缩室的回旋腿的回旋涡旋;通过偏心结合于上述回旋涡旋并驱动回旋涡旋的驱动部和结合在上述固定涡旋上面的另外的机架,在外侧形成低压室并在内部形成与上压缩室连通的高压室,固定设置在与上述高压室连接的固定涡旋上面的单位;形成于上述单位内部并连通上述高压室和低压室的内部通道;与上述内部通道交叉形成于上述单位内部的活塞孔;以及可滑动的插入设置在上述活塞孔,一侧前端具备上述压缩室压力起作用的受压面,另一侧前端由弹簧弹性支撑,当作用于上述受压面的压缩室压力降到一定压力以下时开放上述内部通道的活塞。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涡旋式压缩机,其中所述的内部通道包括贯通上述单位的侧壁将上述高压室和上述活塞孔连通的第一通道;形成于上述单位并且不与上述活塞孔相遇的,一端与上述低压室连通的第二通道;与上述第二通道和活塞孔分别形成,并连通上述活塞孔的前端和第二通道前端的连通部。
前述的涡旋式压缩机,其中所述的单位由固定在上述固定涡旋上面的单位主体和与上述单位主体上面结合的盖单位组成,上述活塞孔、第一通道及第二通道布置在上述单位主体,连通上述活塞孔的上端和第一通道的上述连通部布置在上述盖单位。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为了达到前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主要技术内容如下本发明提出一种涡旋式压缩机的真空防止装置,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本发明的涡旋式压缩机的真空防止装置包括将机壳的内部空间划分为高压室和低压室,并设置在与回旋涡旋一起形成压缩室的固定涡旋的上面的单位;形成于上述单位并连通上述高压室和低压室的内部通道;交叉形成于上述内部通道的活塞孔;以可滑动的形态设置在上述活塞孔,仅在上述固定涡旋和回旋涡旋形成的压缩室压力低于一定压力时开放上述内部通道的活塞。
上述内部通道包括贯通上述单位的侧壁,连通上述高压室和上述活塞孔的第一通道;形成于上述单位并且不与上述活塞孔相遇的,一端与上述低压室连通的第二通道;与上述第二通道和活塞孔分别形成,并连通上述活塞孔的前端和第二通道前端的连通部。
上述单位由固定在上述固定涡旋上面的单位主体和与上述单位主体上面结合的盖单位构成,并且在上述单位主体形成上述活塞孔、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而且在上述盖单位形成连通上述活塞孔上端和第一通道的上述连通部。
上述活塞孔以贯通上述单位主体的贯通孔形成,它的一侧前端与上述压缩室连通,而在另一侧前端则夹住与上述压缩室的压力对抗的弹簧,并封闭上述盖单位方向。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涡旋式压缩机的真空防止装置至少具有下列优点连通高压室和低压室的制冷机通道由在多个零件上分别形成的多个贯通孔或空间部相互接触构成,因此,加工一个制冷机通道孔时必然会产生的毛边等异物质不会残留在加工孔内,可以防止异物质造成的活塞等工作部件的故障,使制冷剂通道孔的加工更加容易,并以此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综上所述,本发明特殊结构的涡旋式压缩机的真空防止装置,其可以防止在高压室的高压制冷剂和低压部的连接通道形成机械加工造成的毛边或残留润滑油等异物质,并且其结构简单,制造工序少,不良发生率低,可节省成本。其具有上述诸多的优点及实用价值,并在同类产品中未见有类似的结构设计公开发表或使用而确属创新,其不论在结构上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在技术上有较大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且较现有的涡旋式压缩机的真空防止装置具有增进的多项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而具有产业的广泛利用价值,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图1为采用现有真空防止装置的涡旋式压缩机的长度方向剖面图。
图2为活塞隔断旁通管并隔断高压室和低压室的现有真空防止装置放大示意图。
图3为活塞开放旁通管并连通高压室和低压室的现有真空防止装置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4为采用本发明真空防止装置的涡旋式压缩机长度方向剖面图。
图5为本发明的真空防止装置的放大剖面图。
图6为构成本发明真空防止装置的单位剖面图。
图7为本发明的真空防止装置的另一实施例。
1机壳2低压室3吸气管 4高压室5排气管 6主机架7下部机架8高压室外壳10固定涡旋 11固定腿13排气通道 15旁通管16旁通管
20回旋涡旋 21回旋腿23压缩室25曲轴26转子 27定子30真空防止装置 31单位主体32第一通道 33活塞孔34弹簧 35活塞36第二通道 37下部连通部38盖单位39弹簧片40上部连通部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涡旋式压缩机的真空防止装置其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阅图4所示,是采用本发明的真空防止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涡旋式压缩机长度方向剖面图。本发明的涡旋式压缩机包括划分为具备从外部吸入制冷剂的吸气管3的低压室2和具备排出高压制冷剂的排气管5的高压室4的圆筒形机壳1;具备渐开线状的压缩室23,将上述低压室2的低压制冷剂压缩为高压制冷剂并排出到高压室4的涡旋组合体;驱动上述涡旋组合体的驱动部发生故障或制冷剂不能流入上述低压室2而发生循环故障时使上述高压室4的高压制冷剂流入低压室2,防止与上述低压室2连通的压缩室23在真空状态工作的真空防止装置。
涡旋组合体由外周面沿着机壳1内侧壁周围紧密固定于机壳1内侧壁,并将机壳1内部空间划分为高压室4和低压室2的固定涡旋10和与上述固定涡旋10下侧对向设置的回旋涡旋20构成。在上述固定涡旋10底面具备渐开线状的固定腿11,在回旋涡旋20的上面形成与上述固定涡旋10的固定腿11对向形成压缩室23的渐开线状回旋腿21。
而且,驱动上述回旋涡旋20的驱动部配置在机壳1的中心轴方向,上端由主机架6以可旋转的形态支承,下端由固定设置在机壳1下部的下部机架7以可选转的形态支承。上述驱动部由曲轴25、转子26和定子27构成,其中曲轴25偏心夹住上述回旋涡旋20而结合;转子26固定于上述曲轴25的外周面;定子27固定设置在上述机壳1的内侧壁,定子27的内侧夹住上述转子26,通过外部电源的电磁力旋转转子26并以此旋转曲轴25。
于是,当在定子27输入电时,转子26通过定子27的电磁力进行旋转并旋转曲轴25使偏心结合于曲轴25前端的回旋涡旋20进行偏心旋转运动。随着回旋涡旋20的偏心旋转运动,压缩室23的低温制冷剂在固定涡旋10的固定腿11和回旋涡旋20的回旋腿21之间被压缩为高压制冷剂,通过排气通道13排出到高压室4。
并且,排气通道13和旁通管15贯通形成于上述固定涡旋10。其中,排气通道13连通压缩室23和机壳1上侧的高压室4;旁通管15连通上述真空防止装置30的出口和配置在固定涡旋10下部的低压室2。于是,压缩室23压缩的高压制冷剂通过上述排气通道13排出到高压室4,在制冷剂不能流入低压室2的循环异常的情况下启动真空防止装置30,通过旁通管15使高压室4的高压制冷剂流入低压室2,防止与低压室2连通的压缩室23出现真空现象。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真空防止装置如图5所示,包括由固定在上述固定涡旋10上面的单位主体31和结合在上述单位主体31上面的盖单位38组成的单位;在上述单位主体31形成一侧前端通过回旋涡旋20的引导通道16与压缩室(图4的23)连通,另一侧前端通过形成于上述单位主体31的弹簧片39形成封闭的活塞孔;由与上述活塞孔33直交的方向形成并连通活塞孔33和高压室4的第一通道32和,贯通单位主体31,一端通过设置在盖单位38的上部连通部40与活塞孔33连通,另一侧前端通过朝单位主体31底面开放的下部连通部37与旁通管15连接的第二通道组成的内部通道;以可滑动的状态插入上述活塞孔33,压缩室(图4的23)的压力通过上述引导通道16作用于其一端,由设置在盖单位38的弹簧片之间的弹簧34弹性支撑其另一侧前端,根据通过引导通道产生作用的压缩室23的压力大小选择性地隔断上述第一通道32的活塞35。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盖单位38与在单位主体31穿孔加工形成的第一通道32、第二通道36及单位主体31以不同部件构成,盖单位38上形成的连通部40与连通高压室4和低压室2的内部通道相互接触并连通,使单位主体的孔加工容易。
请参阅图6中的(a)和(b)所示,如果在单位主体31以水平方向进行对第一通道32一定深度的钻孔加后以直交于上述第一通道32的方向进行活塞孔33的加工,因为上述第一通道32的钻孔下端被活塞孔33贯通,所以可以在活塞孔33的加工中将第一通道32加工中产生的毛边去除。而且,与上述活塞孔33分别形成的第二通道36贯通单位31,因此第二通道36的加工中形成的毛边不会对活塞孔33产生影响。
下面对上述构成的本发明的涡旋式压缩机真空防止装置的工作进行说明。
从机壳1外部流入的制冷剂通过吸气管3流入机壳1的内部低压室2,上述低压室2的低温制冷剂则流入固定涡旋10和回旋涡旋20形成的压缩室23。
此时在定子27连接电源,转子26通过定子27的电磁力进行旋转并使曲轴25跟着旋转,并且使偏心结合于曲轴25前端的回旋涡旋20进行偏心旋转运动。随着回旋涡旋20的偏心回旋运动,压缩室23的低压制冷剂在固定涡旋10的固定腿11和回旋涡旋20的回旋腿21之间被压缩成高压制冷剂,通过排气通道13排出到高压室4后在高压室4通过排气管5排出到外部。压缩机就是连续反复上述的过程,将低压状态的制冷剂压缩成为高压制冷剂。
此时,压缩室23的压力通过旁通管16作用于活塞35并向上推起活塞36,因抬起上述活塞35的压缩室23的压力比对面试图下压活塞35的力量大,如图所示,活塞35向上移动隔绝第一通道32,以此隔绝高压室4和低压室2并进行正常工作。
但是,在上述压缩机正常运转途中发生如制冷剂排气管堵塞等制冷剂不能通过吸气管3流入的故障时,制冷剂不能流入压缩室23而造成压缩室23压力的急剧下降。此时,通过旁通管16作用于活塞35的压缩室23压力比对面作用于活塞的弹簧弹力要小,因此如图5所示,隔断第一通道32的活塞35向下移动并开放第一通道32使高压室4的高压制冷剂依次通过第一通道32、活塞孔33、盖单位38的上部连通部40、第二通道36及下部连通部37并通过旁通管15流入低压室2,于是制冷剂可以流入与低压室2连通的压缩室23,并以此防止压缩室23在真空状态下工作。
并且,图7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主要部件放大剖面图,如图7所示,固定涡旋10固定设置于机壳1的内侧壁,密着结合于上述固定涡旋10上面的高压室机壳8划分为与压缩室23连通的内侧高压室4和外侧低压室2。
而且,将高压室4和低压室2连通的旁通管15贯通形成于与上述高压室4相接的固定涡旋10的上面,并在上述旁通管15的高压室方向入口安装真空防止装置30。
上述真空防止装置30的结构与图5中所示的结构相同,因此为了避免重复,省略对结构和工作的说明。
上述如此结构构成的本发明涡旋式压缩机的真空防止装置的技术创新,对于现今同行业的技术人员来说均具有许多可取之处,而确实具有技术进步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涡旋式压缩机的真空防止装置,其机壳内部空间被划分为低压室(2)和高压室,上述高压室(4)连通于固定涡旋(10)和回旋涡旋(20)一起形成的压缩室(23)并通过旁通管(15)与低压室(2)连通,当上述压缩室(23)的压力下降到一定压力以下时使高压室(4)的高压工作流体流入低压室(2)并防止与低压室(2)连通的压缩室(23),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与上述固定涡旋(10)以不同材料设置在上述高压室(4)内部的单位;形成于上述单位内部并使上述高压室(4)和旁通管(15)连通的内部通道;以及在上述压缩室(23)的压力下降到一定设定压力以下时开放上述内部通道,但是在设定压力以上时隔断上述内部通道的活塞(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的真空防止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上述的内部通道形成于上述单位主体上,并且一端与上述高压室(4)连通的第一通道(32);在上述单位主体上形成与上述第一通道(32)不交叉的另外一个通道,一端连通与低压室(2)连接的旁通管(15)的第二通道(36);在上述单位上与第一通道(32)相互接触并连接,但是不与上述第二通道(36)交叉的,在内部设置可滑动的上述活塞(35)的活塞孔(33);以及上述活塞孔(33)和上述第二通道(36)分别形成通道,将上述活塞孔(33)和上述第二通道(36)的前端连通的连通部(4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的真空防止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单位体由固定在上述固定涡旋(10)上面的单位主体(31)和结合在上述单位主体(31)上面的盖单位构成,在上述单位主体(31)形成活塞(33)、第一通道(32)及第二通道(36),上述连通部(40)布置在上述盖单位(3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的真空防止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上述活塞孔(33)为贯通上述单位主体(31)的穿孔,一前端与上述压缩室(23)连通,而另一前端则夹住与上述压缩室(23)的压力对抗的弹簧(34),并向盖单位(38)方向形成密封。
5.一种涡旋式压缩机,其包括圆筒形机壳(1);固定设置在上述机壳(1)的内部,在底面形成渐开线状的固定腿(11)的固定涡旋(10);在上面形成与上述固定涡旋(10)的固定腿(11)一起形成压缩室(23)的回旋腿(21)的回旋涡旋(20);通过偏心结合于上述回旋涡旋(20)并驱动回旋涡旋(20)的驱动部和结合在上述固定涡旋(10)上面的另外的机架(8),在外侧形成低压室(2)并在内部形成与上压缩室(23)连通的高压室,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设置在与上述高压室(4)连接的固定涡旋(10)上面的单位;形成于上述单位内部并连通上述高压室(4)和低压室(2)的内部通道;与上述内部通道交叉形成于上述单位内部的活塞孔(33);以及可滑动的插入设置在上述活塞孔(33),一侧前端具备上述压缩室(23)压力起作用的受压面(35a),另一侧前端由弹簧(34)弹性支撑,当作用于上述受压面(35a)的压缩室(23)压力降到一定压力以下时开放上述内部通道的活塞(3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内部通道包括贯通上述单位的侧壁将上述高压室(4)和上述活塞孔(33)连通的第一通道(32);形成于上述单位并且不与上述活塞孔(33)相遇的,一端与上述低压室(2)连通的第二通道(36);与上述第二通道(36)和活塞孔(33)分别形成,并连通上述活塞孔(33)的前端和第二通道(36)前端的连通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单位由固定在上述固定涡旋(10)上面的单位主体(31)和与上述单位主体(31)上面结合的盖单位(38)组成,上述活塞孔(33)、第一通道(32)及第二通道(36)布置在上述单位主体(31),连通上述活塞孔(33)的上端和第一通道(32)的上述连通部(40)布置在上述盖单位(38)。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涡旋式压缩机及其真空防止装置。该真空防止装置包括将机壳的内部空间划分为高压室和低压室,设置在与回旋涡旋一起形成压缩室的固定涡旋上面的单位;使上述单位与高压室和低压室连通的内部通道;交叉形成于上述内部通道的活塞孔;可滑动地设置于上述活塞孔,仅在上述固定涡旋和回旋涡旋形成的压缩室的压力下降到一定压力以下时开放上述内部通道的活塞;上述内部通道贯通上述单位侧壁使上述高压室和上述活塞孔连通的第一通道;为了不与上述活塞孔相遇而形成于上述单位的第二通道;形成于与上述第二通道和活塞孔不同的位置上并连通上述活塞孔的前端和第二通道的前端的连通部。
文档编号F04C29/00GK1896518SQ200510084040
公开日2007年1月17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12日
发明者周永世 申请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