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流式流体增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55004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轴流式流体增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轴流式流体增压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设置在流体回路中的轴流式增压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一般水冷式散热装置中,位于管路末端的电子组件由于与水泵之间的距离太远,再加上导管的弯曲及流体与导管内壁间的损耗等原因,均会使流体的流动速度降低,而使电子组件散热不良,甚至造成过热损坏现象,因此具有提升流体压力及流量的增压装置已成为从事该项行业的相关人士所研究的重要课题。
现有的流体增压装置,主要包括座体,座体的两侧分别形成有呈正交状的开口,并在开口处连接有两个接头,另外,在座体的内部设置有叶片,且在其外部一侧固定连接有驱动马达,在马达中心凸伸有传动轴,该传动轴穿入座体与叶片连接,由此利用马达的传动轴的驱动,以带动叶片作旋转运动。
上述现有的流体增压装置,在实际应用上仍存在有下述的问题点,由于其两个开口呈正交设置,当流体进入增压装置后,将先撞击座体内壁而造成动能的大量损耗,以其所能达到的增压效果相当有限。另外,其驱动马达为防止渗水现象,设置在座体外部,从而使增压装置的整体体积变得相当庞大,不仅无法应用在受空间限制的电子产品(或医疗产品)上,更将造成总体成本的居高不下,从而大幅降低其实用性及经济效益。
于是,本发明人有感于上述问题点及从事该行业多年的经验,并针对可进行改善的问题点,经过精心研究并配合实际的运用,本着精益求精的精神,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问题点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流式流体增压装置,其利用转子轴向配置在管体内部,在不损耗流体的动能的情况下,可大幅增加流体压力及流量。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轴流式流体增压装置,包括管体、两个连接座、转子及定子,其中,该管体具有两个开口,该开口分别供连接座连接,该连接座包含成形在其内部的轴座、多个连接在轴座与连接座内壁的支臂,并在各支臂之间形成有通槽;转子设置在管体内部并平行于管体的轴向配置,且其包含旋转体及连接在旋转体的磁性组件,并在旋转体的两端分别延伸有凸轴,该凸轴对应嵌设在连接座的轴座;定子环绕设置在管体外部并对应于转子设置,通过励磁的交替作用以驱动转子相对于定子作旋转。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发明的组合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组合剖视图;图4为本发明应用于散热装置的使用状态图。
在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管体10开口11、12 内螺纹13连接座20接头21 延伸环22外螺纹221 轴座23支臂24 通槽25凸缘26转子30旋转体31 凸轴311螺旋叶片312磁性组件32
筒柱321 磁极片322定子40硅钢环41片体411线圈组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图1、图2、图3分别为本发明的立体分解图、组合示意图及组合剖视图。本发明提供一种轴流式流体增压装置,主要包括管体10、两个连接座20、转子30及定子40。
其中,管体10为圆形直立管,在其上、下两端分别具有开口11、12,并在各开口11、12的内缘面设有内螺纹13。
连接座20分别连接在管体10的各开口11、12,其包含接头21,在接头21的底部向下凸伸有延伸环22,并在延伸环22的外周缘设有外螺纹221,该外螺纹221用以与管体10的内螺纹13相螺接。在延伸环22内部成形有轴座23,该轴座23通过多个支臂24连接在延伸环22内壁,并在各支臂24之间形成有通槽25,另外,在接头21与延伸环22之间向外凸伸有凸缘26,该凸缘26用以与管体10的各开口11、12端面相贴附接触。
转子30设置在管体10内部并平行于管体10的轴向配置,其包含旋转体31及磁性组件32,旋转体31可为塑料或陶瓷材料,以针对各种不同流体的特性作相应的设置,在旋转体31的两端分别延伸有凸轴311,该凸轴311对应嵌设在连接座20的轴座23,在旋转体31外部成形有多个螺旋叶片312,以对流体进行加压,磁性组件32可为环形、柱形永久磁铁(图未示),或如本实施例由筒柱321及多个以隔开一定距离的方式设置在筒柱321外周缘的磁极片322构成。
定子40环绕设置在管体10外部并对应于转子30配置,其包括两个硅钢环41及线圈组42,各硅钢环41的内部以隔开一定距离的方式凸伸有四个弧形片体411,线圈组42设置在各片体411的外周缘,且各硅钢环41的片体411相互错位配置,当对线圈组42通入电流时,即可通过励磁的交替作用,以驱动转子30相对于定子40作旋转运动。
图4所示的是本发明应用于散热装置的使用状态图,通过上述组件的组合,可将本发明的各连接座20的接头21与水冷式散热装置(图未示)的软管相套接,使用时将冷却液引入软管中,并对定子40的线圈组42通入电流,且冷却液被引流至连接座20时,可通过转子30受定子40的驱动而旋转,并利用旋转体31的叶片312的导引,及转子30轴向配置在管体10内部,在不损耗冷却液的动能的情况下,可大幅增加冷却液压力及流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可行实施例,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于此,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含在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轴流式流体增压装置,包括管体(10),具有两个开口(11、12);两个连接座(20),分别连接在管体(10)的各开口(11、12),所述连接座(20)包括成形在其内部的轴座(23)、多个连接在所述轴座(23)与所述连接座(20)内壁的支臂(24),并在各支臂(24)之间形成有通槽(25);转子(30),设置在所述管体(10)内部并平行于所述管体(10)的轴向配置,所述转子(30)包括旋转体(31)及连接在所述旋转体(31)的磁性组件(32),并在所述旋转体(31)的两端分别延伸有凸轴(311),所述凸轴(311)对应嵌设在所述连接座(20)的轴座(23);以及定子(40),环绕设置在管体(10)外部并对应于所述转子(30)设置,通过励磁的交替作用以驱动所述转子(30)相对于所述定子(40)作旋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流式流体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0)为圆形直立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流式流体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0)的各开口(11、12)的内缘面设有内螺纹(13),所述连接座(20)具有延伸环(22),并在所述延伸环(22)的外周缘设有外螺纹(221),所述外螺纹(221)与所述管体(10)的所述内螺纹(13)相螺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流式流体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座(20)的所述延伸环(22)另一端凸伸有接头(21),并在所述接头(21)与所述延伸环(22)之间向外凸伸有凸缘(26),所述凸缘(26)与所述管体(10)的各开口(11、12)端面相贴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流式流体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体(31)为塑料或陶瓷材料的任一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流式流体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体(31)的外部成形有螺旋叶片(312)。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流式流体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组件(32)为永久磁铁。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流式流体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组件(32)由筒柱(321)及多个以隔开一定距离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筒柱(321)外周缘的磁极片(322)所构成。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流式流体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40)包括硅钢环(41)及连接在所述硅钢环(41)的线圈组(42)。
全文摘要
一种轴流式流体增压装置,包括管体、两个连接座、转子及定子,其中,管体具有两个开口,该开口分别供连接座连接,连接座包括成形在其内部的轴座、多个连接在轴座与连接座内壁的支臂,并在各支臂之间形成有通槽,转子设置在管体内部并平行于管体的轴向配置,且其包含旋转体及连接在旋转体的磁性组件,并在旋转体的两端分别延伸有凸轴,该凸轴对应嵌设在连接座的轴座,定子环绕设置在管体外部并对应于转子设置,并通过励磁的交替作用以驱动转子相对于定子作旋转。由此,本装置在不损耗流体的动能的情况下,可大幅增加流体压力及流量。
文档编号F04D13/06GK101089397SQ20061008671
公开日2007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16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16日
发明者李明烈 申请人:三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