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的拾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58872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压缩机的拾油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压縮机,具体涉及一种在曲轴中间的油孔下端设置 一个三通形状的拾油器,将原来在竖直方向取油改变为在侧向取油,以 便减少润滑油漩涡影响的压縮机的拾油器。
背景技术
如图l、 2所示,现有技术的压縮机,包括在壳体l的内部上侧安 装有电机20,在电机20的下侧相隔一定距离安装有压縮机组件30。壳 体l由中空的圆筒形筒体ll、上盖12和下盖13等组成。电机20压入 固定在筒体ll的内圆周面上,它由定子21、转子22和压入固定在转 子22的中心并传递旋转力的旋转曲轴23等组成。在旋转曲轴23中间 的油孔中设置有螺旋片24,在油孔的下端设置有拾油器25。
压縮机组件30包括气缸31、上部轴承32和下部轴承33,在气缸 31的压縮空间C内部形成旋转曲轴23的偏心部23a,在偏心部23a的 外侧、设置有靠偏心部23a能够自转及公转的滚动活塞35, 一侧端与滚 动活塞35的外圆周面线接触,并将气缸31的内圆周面和滚动活塞35 的外圆周面形成的压縮空间C区划为吸入区和压縮区的叶轮(未图示) 等结构。气缸31中还连通吸入区内的吸入管的吸入口 (未图示),以 及用于排出压缩区内压縮介质的排出口 (未图示)。
此外,上部轴承32中设有排出口 (未图示),在下部轴承33的 下侧连结固定有消音器34,用于降低从排出口排出的压縮介质气体由 压力差而产生的噪音。为使通过消音器34的介质气体排出到密封壳体 l外部,在上盖12上设有排出管50,在密封壳体1的下部设有吸入管 40。
但是,在现有技术的压缩机中,拾油器25的结构是圆筒式,为竖 直方向取油,由于润滑油具有一定的粘度,曲轴旋转时带动曲轴附近 的润滑油旋转形成漩涡,润滑油液面下降影响泵体内部供油量,进而 影响压縮机的润滑特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在 曲轴中间的油孔下端设置一个三通形状的拾油器,将原来在竖直方向取
油改变为在侧向取油,以便减少润滑油漩涡对压縮机供油影响的ii縮机的拾油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压縮机的拾油器,所述的压縮机包括壳 体,壳体由筒体、上盖和下盖等组成,在壳体内安装有电机和压縮机组 件,电机由定子、转子和曲轴等组成,压縮机组件由气缸、上部轴承和 下部轴承等组成,在上盖上设置有排气管,在曲轴中间的油孔中设置有 螺旋片,在油孔的下端设置有拾油器。
所述的拾油器结构为三通形状,其上接口与曲轴中间的油孔连接, 两侧短管的顶端封闭,在两侧短管的侧面各开设一个取油孔。 拾油器的材质为耐润滑油腐蚀的塑料, 一次注塑成型。
本发明由于将原来在竖直方向取油改变为在侧向取油,受润滑油 漩涡的影响小,能够保证润滑油的供给量,提高压縮机的润滑性能。


图l是现有技术的压缩机的纵向剖面图2是现有技术的压縮机的拾油器的放大立体图3是本发明的压縮机的纵向剖面图4是本发明的压縮机的拾油器的放大立体图。
1壳体11筒体
1213下盖
20电机21定子
22转子23曲轴
23a偏心部24螺旋片
25拾油器26拾油器
27取油孔30压縮机组件
31气缸32上轴承
33下轴承34消音器
35活塞40吸入*
50排出管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和实施j列对本发明的压縮机的拾油器进行详细说

如图3 4所示,本发明的压縮机拾油器,压縮机包括壳体l,在 壳体1的内部上侧安装有电机20,在电机20的下侧相隔一定距离安装 有压縮机组件30。壳体l由中空的圆筒形筒体ll、上盖12和下盖13等组成。电机20压入固定在筒体11的内圆周面上,它由定子21、转 子22和压入固定在转子22的中心并传递旋转力的旋转曲轴23等组成。
压縮机组件30包括气缸3K上部轴承32和下部轴承33,在气缸 31的压縮空间C内部形成旋转曲轴23的偏心部23a,在偏心部23a的 外侧、设置有靠偏心部23a能够自转及公转的滚动活塞35, 一侧端与滚 动活塞35的外圆周面线接触,并将气缸31的内圆周面和滚动活塞35 的外圆周面形成的压缩空间C区划为吸入区和压縮区的叶轮(未图示) 等结构。气缸31中还连通吸入区内的吸入管的吸入口 (未图示),以 及用于排出压縮区内压縮介质的排出口 (未图示)。
此外,上部轴承32中设有排出口 (未图示),其上侧连结固定有 消音器34,用于降低从排出口排出的压縮介质气体由压力差而产生的 噪音。为使通过消音器34的介质气体排出到壳体1外部,在上盖12 上设有排出管50,在壳体l的下部设有吸入管40。
在旋转曲轴23中间的油孔中设置有螺旋片24,在油孔的下端设置 有拾油器26,拾油器26的结构为三通形状,其上接口与曲轴23中间 的油孔连接,两侧短管的顶端封闭,在两侧短管的侧面各开设一个取油 孔27。润滑油从侧面的取油孔27进入旋转曲轴23中间的油孔中,沿 螺旋片24进入油孔内部,从而对压縮机进行润滑。
拾油器26的材质为耐润滑油腐蚀的塑料, 一次注塑成型。
图中空心箭头表示润滑油取油的流动方向。
本发明由于将原来在竖直方向取油改变为在侧向取油,受润滑油 漩涡的影响小,能够保证润滑油的供给量,提高压縮机的润滑性能。
权利要求
1、一种压缩机的拾油器,所述的压缩机包括壳体(1),壳体(1)由筒体(11)、上盖(12)和下盖(13)组成,在壳体(1)内安装有电机(20)和压缩机组件(30),电机(20)由定子(21)、转子(22)和曲轴(23)组成,压缩机组件(30)由气缸(31)、上部轴承(32)和下部轴承(33)组成,在上盖(12)上设置有排气管(50),在曲轴(23)中间的油孔中设置有螺旋片(24),在油孔的下端设置有拾油器(2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拾油器(26)的结构为三通形状,其上接口与曲轴(23)中间的油孔连接,两侧短管的顶端封闭,在两侧短管的侧面各开设一个取油孔(27)。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的拾油器,其特征在于拾油器 (26)的材质为耐润滑油腐蚀的塑料, 一次注塑成型。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缩机的拾油器,压缩机包括壳体,壳体由筒体、上盖和下盖组成。在壳体内安装有电机和压缩机组件,电机由定子、转子和曲轴组成,压缩机组件由气缸、上部轴承和下部轴承组成。在旋转曲轴中间的油孔中设置有螺旋片,在油孔的下端设置有拾油器。拾油器结构为三通形状,其上接口与曲轴中间的油孔连接,两侧短管的顶端封闭,在两侧短管的侧面各开设一个取油孔。本发明由于将原来在竖直方向取油改变为在侧向取油,受润滑油漩涡的影响小,能够保证润滑油的供给量,提高压缩机的运转性能。
文档编号F04C29/00GK101560980SQ20081005278
公开日2009年10月21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17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17日
发明者于健勋 申请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