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回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59423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止回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止回阀。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适用于在真空泵中使用且以减少操作 噪声为特征的止回阀。
背景技术
已用替代的推进技术替换常规的内燃发动机的混合动力及电动车辆,必须使用用 于制动增压系统(brake-boosted system)的替代的真空压力源。最常用的方法是通 过单机电动真空泵提供真空压力。然而,众所周知真空泵会产生令人讨厌的噪声。
通常类型的真空泵包括具有活塞在其中往复运动的腔体的泵壳。在吸入导管和腔 体的入口之间提供吸入止回阀。在腔体的出口和排出导管之间提供排出止回间。吸入 止回阀和排出止回阀中的每个通常包括阀体,多个具有相等尺寸或直径的排出通道开 口延伸通过阀体。柔性阀盘邻近于闽体定位。
在吸入止回阀的操作中,当活塞在腔体中在一个方向上移动时,来自吸入导管的 空气流过排出通道开口并分别对着吸入止回阀的阀盘使阀盘离开阀体,从而促进空气 流进腔体中。这在吸入导管中产生负压。在此时,当阀盘接合排出止回阀的闽体时, 排出止回阀保持关闭。当随后活塞在腔体中在相反方向上移动时,当阀盘接合吸入止 回阀的阀体时,吸入止回阀关闭。空气从腔体流过开启的排出止回阀,从排出导管排 出。由于吸入止回阀和排出止回阀中的每个的阀体中的排出通道开口的直径一致,当 每个止回阀关闭时,阀盘接合阀体时会产生敲击噪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止回闽。止回阀的示意实施例包括阀体、多个延伸通过阀体的 宽度不一致的排出通道开口、及基本上邻近于阀体设置的柔性闽盘。
本发明总体上还涉及真空泵。真空泵的示意实施例包括具有吸入导管、排出导管、 及在吸入导管和排出导管之间的腔体的泵壳;往复运动地安装在腔体中的活塞;接合 活塞的马达;在吸入导管和腔体之间设置的吸入止回阀;及在腔体和排出导管之间设 置的排出止回阀。吸入止回阀和排出止回阔中的每个包括阀体、多个延伸通过阀体的 宽度不一致的排出通道开口 、及基本上邻近于阀体设置的柔性阀盘。
本发明总体上还涉及在具有吸入导管、排出导管、吸入导管和排出导管之间的腔 体、及往复运动地安装在腔体中的活塞的真空泵中减少噪声的方法。该方法的示意实 施例包括在吸入导管和腔体之间提供吸入止回阀,在腔体和排出导管之间提供排出止
回阀。吸入止回阀和排出止回闽中的每个包括阀体、多个延伸通过阀体的宽度不一致 的排出通道开口、及基本上邻近于闽体设置的柔性阀盘。 参考所属附图通过示例描述本发明。


图l是在真空泵中提供根据本发明的吸入止回阀和排出止回闽的真空泵的截面
图2是止回阀的示意实施例的透视局部示意图; 图3是止回阀的示意实施例的阀体元件的顶视图4是在图l所示的真空泵中提供的腔体中的入口端和出口端上分别提供的吸入 止回阀和排出止回阀的截面图,更具体地示出吸入止回阀的开启和排出止回阀的关闭 以促进空气流进腔体;及图5是在图l所示的真空泵中提供的腔体中的入口端和出口端上分别提供的吸入 止回阀和排出止回阀的截面图,更具体地示出吸入止回阀的关闭和排出止回阀的开启 以促进空气从腔体中流出。
具体实施例方式
首先参考附图的图l,示出适用于止回阀1的示意实施例的实施方案的真空泵20。 真空泵20是通常用来产生用于混合动力及电动车辆中的制动增压系统的真空压力的 类型的真空泵。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止回阀1可以适用于其他类型的真空泵, 以及在其中期望空气或其他的流体的单向流动的其他类型的设备。
真空泵20可以具有常规的设计且通常包括具有腔体24的泵壳21。活塞26可往 复运动地安装在腔体24中。吸入导管22和排出导管36设置为与腔体24气压连通。 在吸入导管22和排出导管36之间的泵壳21中提供吸入止回阀la。在排出导管36 和腔体24之间的泵壳21中提供排出止回阀lb。吸入止回阀la和排出止回闽lb的 设计将在下文中描述。在吸入导管22和吸入止回阀la之间代表性地提供至少一个过 滤器23。
连接杆28接合活塞26。在泵壳21中提供电动马达32,且其具有通过偏心轮34 接合连接杆28的驱动轴33。因此,通过电动马达32的操作,驱动轴33旋转偏心轮 34,使连接杆28往复运动。连接杆28进而使腔体24中的活塞26往复运动。
接下来参考附图的图2至图5,止回阀1的示意实施例包括例如可以是塑料、橡 胶或金属的阀体2。阀体2可以是基本上圆柱形或圆形,且包括阀体边缘2a。如图3 所示,阀体2包括具有阀体中心2b的基本上扁平或平坦的阀盘接合表面3。在阀体 边缘2a和阀体中心2b之间,多个尺寸或直径不一致的排出通道开口 4延伸通过阀体 2。还如图3所示,排出通道开口 4包括第一组排出通道开口 4a和第二组排出通道开
口 4b。第二组排出通道开口 4b中的每个在直径或宽度上小于第一组排出通道开口 4a 中的每个。排出通道开口 4还包括第三组排出通道开口 4c,第三组排出通道开口4c 中的每个的直径或宽度介于第一组排出通道开口 4a中的每个和第二组排出通道开口 4b中的每个的直径或宽度之间。
止回阀1包括邻近于阀体2设置的阀盘10。如图4和图5所示,阀盘10的中心 部分可以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的任何合适的连接技术连接到阀体2的阀体中心 2b。阀盘IO例如是用柔性或弹性材料如橡胶制成。如图4和图5所示,阀盘10包括 邻近朝向阀体2的阀盘接合表面3的闽体接合表面ll和阀体接合表面11的反面的暴 露的表面12。
接下来参考附图的图l、图4、图5,在止回阀1的典型的应用中,在吸入导管 22和腔体24之间的真空泵20的泵壳21中提供吸入止回阀la,而在腔体24和排出 导管36之间提供排出止回闽lb。如图4和图5所示,吸入止回阀la和排出止回闽 lb中的每个的阀盘10朝向腔体24,而吸入止回阀la和排出止回阀lb中的每个的阀 体2背向腔体24。
活塞26(如图1所示,通过电动马达32、驱动轴33及连接杆28的搡作)在图 4中的箭头标示的方向上在腔体中滑动,空气16从吸入导管22 (图1)中抽取,通 过吸入止回阔la的阀体2中的排出通道开口 4,并进入到腔体24中。在腔体24中 的活塞26的吸入一侧上产生的负压使阀盘10离开阀体2的阀盘接合表面3,接通排 出通道开口 4并允许空气16流过排出通道开口 4进入到腔体24中。这在真空泵20 的吸入导管22中产生负压。同时,在腔体24中的活塞26的排出一侧上产生的正压 对着排出止回阀lb的阀体2上的阀盘接合表面3紧压闽盘10,关闭排出止回阀lb 并防止空气16从腔体24流出及通过排出导管36。
当活塞26在图5中的箭头标示的方向上在腔体24中滑动时,在活塞26的吸入 一侧产生的正压对着吸入止回阀la的阀体2上的阀盘接合表面3推动阀盘10。这关 闭吸入止回阀la,并防止空气16从腔体中回流到吸入导管22(图1)中。因此,关闭 的吸入止回阀la保持先前在图4中描述的在活塞26的运动期间引入到吸入导管22 中的负空气压力。同时,在活塞26的排出一侧上产生的负压使闽盘10离开排出止回 阀lb的阀体2上的阀盘接合表面3。因此,空气从腔体24流过排出止回阀lb的阀 体2中的排出通道开口 4,并从泵壳21通过排出导管36 (图1)排出。当活塞26再 次在如图4中所示的方向上移动时,在吸入导管22中产生负压时循环继续。
基于图4中所示的在活塞26的移动开始时关闭排出止回阀lb,以及图5中所示 的在活塞26的移动开始时关闭吸入止回阀la,阀盘10的阀体接合表面11撞击相应 的止回阀1的阀体2的阀盘接合表面3。然而,由于阀体2中的排出通道开口 4的直 径或宽度不一致,该声音被削弱或减少,因为在阀盘IO和闳体2之间的接触不一致。 这种不一致的接触导致在真空泵20的操作中噪声减少。
虽然本文描述了示意性的实施例,但应意识到和理解在本发明中可以对实施例进 行各种修改,所附的权利要求旨在包括所有落在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之内的这种修改。
权利要求
1.一种止回阀,包括阀体;多个延伸通过所述阀体的宽度不一致的排出通道开口;及基本上邻近于所述阀体设置的柔性阀盘。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闽体是基本上圆柱形的。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排出通道开口包括第一 组排出通道开口和第二组排出通道开口,其中所述第一组排出通道开口中的每个具有 第一宽度,所述第二组排出通道开口中的每个具有第二宽度,且所述第二宽度小于所 述第一宽度。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排出通道开口还包括第 三组排出通道开口 ,所述第三组排出通道开口中的每个具有介于所述第一宽度和所述 第二宽度之间的第三宽度。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具有阀体中心、阀体边 缘、且所述多个排出通道开口在所述阀体中心和所述闽体边缘之间延伸通过所述阀 体。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盘在所述闽体中心连接到 所述阀体。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包括基本上平坦的阀盘 接合表面,所述阀盘在所述止回阀的关闭位置中接合所述阀盘接合表面,在所述止回 阀的开启位置中离开所述阀盘接合表面。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止回阀。止回阀的示意实施例包括阀体、多个延伸通过阀体的宽度不一致的排出通道开口、及基本上邻近于阀体设置的柔性阀盘。本发明提供的止回阀可以减少真空泵中的操作噪音。
文档编号F04B53/10GK101372960SQ200810131078
公开日2009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22日
发明者彼得·F·沃雷尔 申请人: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