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强自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83813阅读:7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强自吸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强自吸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抽真空功能的装置的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0002]抽真空装置在很多领域都有应用,真空泵的种类也很多,各种真空泵都有自己 的适用范围,然而与离心泵配套的真空泵需要结构简单、体积小,且要能适应离心泵的 各种工作条件。实用新型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强自吸装置,用来与各种离心泵配套使用。[0004]本实用新型包括电机、壳体,在所述壳体内设置卧式圆柱形工作腔,在所述工 作腔内设置一曲轴,所述曲轴由三段轴杆组成,所述三段轴杆包括向上偏心的第一轴 杆、向下偏心的第二轴杆和连接第一轴杆、第二轴杆的第三轴杆,所述第二轴杆的后端 连接在所述电机上,所述第一轴杆的前端通过联轴器连接在壳体上;在所述工作腔内 设置两个揉动轮,所述两个揉动轮的直径小于工作腔的内径,所述两个揉动轮通过分别 轴承连接在所述第一轴杆和第二轴杆上,所述两个揉动轮的外圆表面分别与工作腔的内 圆表面相切,在所述两个揉动轮下端分别固定连接竖直导向杆,在所述工作腔的下端的 壳体上设置两个导向孔,所述两个导向杆的自由端分别上下可移动式布置在所述导向孔 内;在所述壳体内设置排气通道和吸气通道,所述吸气通道的出气口设置在所述一个 揉动轮下方的工作腔上,所述排气通道的进气口设置在所述另一个揉动轮下方的工作腔 上。[0005]本实用新型在工作腔内偏心安装揉动轮,揉动轮外圆表面与工作腔的内圆表面 相切,两者之间构成了一个月牙形的空间,转子转动时,揉动轮依靠离心力的作用紧贴 在工作腔的内表面,在转子的前半转时,揉动轮与工作腔所包围的空间逐渐增大,空气 被吸入工作腔内,而转子的后半转时,空间逐渐减少,这样空气被挤压出去,空气被不 断的吸入、排出,其所作用的系统内即行程真空;本装置结构简单,体积小,使用范围 广,能适应离心泵的各种工作条件。


[000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0007]图中,1、壳体,2、工作腔,3、揉动轮,4、导向杆,5、吸气通道,6、排气 通道,7、导向孔,8、曲轴,9、轴承,10、电机,11、第一轴杆,12、第二轴杆,13、第三轴杆,14、揉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08]如图1所示,本强自吸装置,包括电机10、壳体1,在壳体4内设置卧式圆柱形工作腔2,在工作腔2内设置一曲轴8,曲轴8由三段轴杆组成,三段轴杆包括向上偏 心的第一轴杆11、向下偏心的第二轴杆12和连接第一轴杆11、第二轴杆12的第三轴杆 13,第二轴杆12的后端连接在电机10上,第一轴杆11的前端通过联轴器连接在壳体1 上;在工作腔2内设置两个揉动轮3、14,两个揉动轮3、14的直径小于工作腔2的内 径,两个揉动3、14轮通过分别轴承9连接在第一轴杆11和第二轴杆12上,两个揉动轮 3、14的外圆表面分别与工作腔2的内圆表面相切,在两个揉动轮3、14下端分别固定连 接竖直导向杆4,在工作腔2的下端的壳体1上设置两个导向孔7,两个导向杆4的自由 端分别上下可移动式布置在导向孔内7;在壳体1内设置排气通道6和吸气通道5,吸气 通道5的出气口设置在一个揉动轮3下方的工作腔上,排气通道6的进气口设置在另一个 揉动轮14下方的工作腔上。
权利要求1. 一种强自吸装置,包括电机、壳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内设置卧式圆柱形工 作腔,在所述工作腔内设置一曲轴,所述曲轴由三段轴杆组成,所述三段轴杆包括向上 偏心的第一轴杆、向下偏心的第二轴杆和连接第一轴杆、第二轴杆的第三轴杆,所述第 二轴杆的后端连接在所述电机上,所述第一轴杆的前端通过联轴器连接在壳体上;在所 述工作腔内设置两个揉动轮,所述两个揉动轮的直径小于工作腔的内径,所述两个揉动 轮通过分别轴承连接在所述第一轴杆和第二轴杆上,所述两个揉动轮的外圆表面分别与 工作腔的内圆表面相切,在所述两个揉动轮下端分别固定连接竖直导向杆,在所述工作 腔的下端的壳体上设置两个导向孔,所述两个导向杆的自由端分别上下可移动式布置在 所述导向孔内;在所述壳体内设置排气通道和吸气通道,所述吸气通道的出气口设置在 所述一个揉动轮下方的工作腔上,所述排气通道的进气口设置在所述另一个揉动轮下方 的工作腔上。
专利摘要一种强自吸装置,涉及一种具有抽真空功能的装置的技术领域。包括电机、壳体,在工作腔内设置一曲轴,曲轴由三段轴杆组成,三段轴杆包括向上偏心的第一轴杆、向下偏心的第二轴杆和连接第一轴杆、第二轴杆的第三轴杆,在工作腔内设置两个揉动轮,两个揉动轮通过分别轴承连接在第一轴杆和第二轴杆上,两个揉动轮的外圆表面分别与工作腔的内圆表面相切,在两个揉动轮下端分别固定连接竖直导向杆,在工作腔的下端的壳体上设置两个导向孔,在壳体内设置排气通道和吸气通道,吸气通道的出气口设置在一个揉动轮下方的工作腔上,排气通道的进气口设置在另一个揉动轮下方的工作腔上。本装置结构简单,体积小,使用范围广,能适应离心泵的各种工作条件。
文档编号F04D9/04GK201802637SQ201020513570
公开日2011年4月20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31日
发明者童国明 申请人:童国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