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35473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真空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真空泵,尤其是指一种微型真空泵。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真空泵一般包括电机、壳体、凸轮、连杆、曲杆、支座、气囊、伞形单向阀、阀座及顶盖;电机安装在壳体中,凸轮安装在电机的转轴上,凸轮上设置偏心孔;连杆置于偏心孔中,且与曲杆连接;气囊的底部安装在曲杆上,气囊安装在支座上,支座架设在壳体上;阀座安装在支座上,阀座上设置进气孔与出气孔,进气孔与出气孔通过荆条隔开, 进气孔与出气孔的位置与气囊相对,进气孔及出气孔上安装伞形单向阀;顶盖安装在阀座上,顶盖上设置进气口与出气口,进气孔与进气口相通形成进气通道,出气孔与出气口相通形成出气通道。现有技术中,阀座出气孔上设置的是伞形单向阀,因此,其具有如下缺陷
一、伞形单向阀安装不方便,在安装伞形单向阀时,一般是伞形单向阀的伞把安装在出气孔中,这样,必须借助工具将伞把挤入该出气孔中,安装的效率低,尤其是当真空泵需设置两个以上的出气孔时,一个一个地安装伞形单向阀,其安装的效率更低;
二、出气孔安装伞形单向阀,伞形单向阀受温度热胀冷缩的影响,当温度低时,其体积缩小,无法与出气孔很好的密封,影响真空泵的真空度;
三、出气孔安装伞形单向阀,当多个出气孔安装多个伞形单向阀时,其占据过多空间, 而对于微型真空泵来说,其必然影响到产品的整体体积,更有甚至,微型真空泵由于体积过大而无法适配使用于相关设备。鉴于现有技术真空泵的缺陷,本发明人研发出一种克服上述缺陷的真空泵,本案
由此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片安装方便、真空度更好且体积更小的真空泵。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真空泵,包括电机、壳体、凸轮、连杆、曲杆、支座、气囊、伞形单向阀、压片、阀座及顶盖; 电机安装在壳体中,凸轮安装在电机的转轴上,凸轮上设置偏心孔;连杆置于偏心孔中,且与曲杆连接;气囊的底部安装在曲杆上,气囊安装在支座上,支座架设在壳体上;阀座安装在支座上,阀座上设置进气孔与出气孔,进气孔与出气孔通过荆条隔开,进气孔与出气孔的位置与气囊相对,进气孔上安装伞形单向阀,压片压在出气孔上;顶盖安装在阀座上,顶盖上设置进气口与出气口,进气孔与进气口相通形成进气通道,出气孔与出气口相通形成出气通道。进一步,出气孔设置为两个,出气孔之间设置凸条,压片中间挖槽,凸条穿过槽而使压片压在两出气孔上。进一步,在荆条与凸条上对应两出气孔位置处设置凹弧,在压片上设置与凹弧对应的凸弧,凸弧置于凹弧中使压片压在两出气孔上。进一步,气囊设置为对称的两个,曲杆上对应地设置两个插孔,气囊的底部插入插孔中而固定于曲杆上。进一步,曲杆上设置中心轴孔,在轴孔中依次放入弹簧及滚珠,连杆一端插入中心轴孔中,另一端插入凸轮的偏心孔中。进一步,在曲杆上对应中心轴孔位置设置球形凸柱,在支座上设置与球形凸柱配合的球形凹槽,球形凸柱置于球形凹槽中。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发明在出气孔上设置压片,压片压在出气孔上,代替传统的在出气孔上安装伞形单向阀;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具有以下优点
一、出气孔上设置压片,其安装方便,在生产装配过程中只需将压片压在出气孔上即可,可以节省大量的安装时间,从而提高安装效率;
二、出气孔上设置压片,压片将出气孔压住,即使受到热胀冷缩的影响,也不会影响压片与出气孔之间的密封,从而保证真空泵具有更好的真空度;
三、出气孔上设置压片,当真空泵需设置两个或多个出气孔时,只需对压片的形状稍作改变,使用一个压片就能就所有的出气孔压住,其占据的空间小,缩小微型真空泵的体积, 从而更好地适配使用于相关设备。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发明新的剖面图。标号说明
壳体1凸轮2偏心孔21曲杆3插孔31轴孔32弹簧34滚珠33球形凸柱35支座4气囊5阀座6进气孔61出气孔62荆条63凸条64凹弧65伞形单向阀7压片8槽81凸弧82顶盖9进气口 91出气口 92连杆10电机20。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的说明。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揭示的真空泵,包括壳体1、凸轮2、曲杆3、支座4、气囊5、阀座6、伞形单向阀7、压片8、顶盖9、连杆10及电机20。电机20安装在壳体1中,凸轮2安装在电机20的转轴上,凸轮2上设置偏心孔 21。连杆10置于偏心孔21中,且与曲杆3连接。曲杆3上可以设置中心轴孔32,在轴孔32中依次放入弹簧34及滚珠33,连杆10 —端插入中心轴孔32中,另一端插入凸轮2 的偏心孔21中。在凸轮2转动时,曲杆3能很好地跟着转动,同时还可以减小曲杆3与凸轮2之间的摩擦。为防止抽真空时将曲杆3上吸而窜动,减小噪音,可以在曲杆3上端对应中心轴孔 32位置设置球形凸柱35,在支座4上设置与球形凸柱35配合的球形凹槽41,球形凸柱35 置于球形凹槽41中。气囊5的底部安装在曲杆3上,气囊5安装在支座4上,支座4架设在壳体1上。 为提高本发明吸气排气功率,气囊5可以设置为对称的两个,曲杆3上对应地设置两个插孔 31,气囊5的底部插入插孔31中而固定于曲杆3上。气囊5的设置数目,可以根据对本发明的功率要求而进行选择。阀座6安装在支座4上,阀座6上设置进气孔61与出气孔62,进气孔61与出气孔62通过荆条63隔开,进气孔61与出气孔62的位置与气囊5相对,进气孔61上安装伞形单向阀7,压片8压在出气孔62上。作为优选,出气孔62可以设置为两个,出气孔62之间设置凸条64,压片8中间挖槽81,凸条64穿过槽81而使压片8压在两出气孔62上。同时在荆条63与凸条64上对应两出气孔62位置处设置凹弧65,在压片8上设置与凹弧65对应的凸弧82,凸弧82置于凹弧65中使压片8压在两出气孔62上。这样方便压片8的安装,同时还提高排气的通畅。 出气孔62也可以设置为三个,或者更多,此时,只需对应改变压片8的形状使其将所有的出气孔62压住即可。顶盖9安装在阀座6上,顶盖9上设置进气口 91与出气口 92,进气孔61与进气口 91相通形成进气通道,出气孔62与出气口 92相通形成出气通道。本发明可以适用于方形真空泵,也可以适用于圆形真空泵。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并非对本案设计的限制,凡依本案的设计关键所做的等同变化,均落入本案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真空泵,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壳体、凸轮、连杆、曲杆、支座、气囊、伞形单向阀、压片、阀座及顶盖;电机安装在壳体中,凸轮安装在电机的转轴上,凸轮上设置偏心孔;连杆置于偏心孔中,且与曲杆连接;气囊的底部安装在曲杆上,气囊安装在支座上,支座架设在壳体上;阀座安装在支座上,阀座上设置进气孔与出气孔,进气孔与出气孔通过荆条隔开, 进气孔与出气孔的位置与气囊相对,进气孔上安装伞形单向阀,压片压在出气孔上;顶盖安装在阀座上,顶盖上设置进气口与出气口,进气孔与进气口相通形成进气通道,出气孔与出气口相通形成出气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泵,其特征在于出气孔设置为两个,出气孔之间设置凸条,压片中间挖槽,凸条穿过槽而使压片压在两出气孔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泵,其特征在于在荆条与凸条上对应两出气孔位置处设置凹弧,在压片上设置与凹弧对应的凸弧,凸弧置于凹弧中使压片压在两出气孔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气囊设置为对称的两个,曲杆上对应地设置两个插孔,气囊的底部插入插孔中而固定于曲杆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曲杆上设置中心轴孔,在轴孔中依次放入弹簧及滚珠,连杆一端插入中心轴孔中,另一端插入凸轮的偏心孔中。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泵,其特征在于在曲杆上对应中心轴孔位置设置球形凸柱,在支座上设置与球形凸柱配合的球形凹槽,球形凸柱置于球形凹槽中。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真空泵,包括电机、壳体、凸轮、连杆、曲杆、支座、气囊、伞形单向阀、压片、阀座及顶盖;电机安装在壳体中,凸轮安装在电机的转轴上,凸轮上设置偏心孔;连杆置于偏心孔中,且与曲杆连接;气囊的底部安装在曲杆上,气囊安装在支座上,支座架设在壳体上;阀座安装在支座上,阀座上设置进气孔与出气孔,进气孔与出气孔通过荆条隔开,进气孔与出气孔的位置与气囊相对,进气孔上安装伞形单向阀,压片压在出气孔上;顶盖安装在阀座上,顶盖上设置进气口与出气口,进气孔与进气口相通形成进气通道,出气孔与出气口相通形成出气通道。本发明压片安装方便、真空度更好且体积更小。
文档编号F04B45/067GK102536736SQ20121001040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3日
发明者颜宏 申请人:厦门坤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