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核电站的厂用水泵的泵壳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40192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核电站的厂用水泵的泵壳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核电站的厂用水泵,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核电站的厂用水泵的泵壳结构。
背景技术
用于核电站的厂用水泵的工作介质是含沙海水。重要厂用水泵在核电站中的主要功能是将设备冷却水系统传输来的液体热量最终传输给海水,或者说抽取海水对设备冷却水进行冷却。它作为核岛的最终热阱,其重要性不言而喻。AP1000核电站中厂用水泵是输送未经处理的海水,海水中的含沙量比较高,其过流部件尤其是叶轮需要耐含砂介质的冲蚀。在可能的条件下,降低叶轮出口介质的流速是 解决含砂介质冲蚀的有效途径。现有结构的厂用水泵是采用单级叶轮,因此本申请人将厂用水泵改进为采用三级叶轮上下设置的形式。三级叶轮相对于单级叶轮而言可以减少叶轮的外径,能降低叶轮出口介质的速度,从而可以提高过流部件耐含砂介质冲蚀的能力,延长泵的使用寿命,因此必须配置与三级叶轮对应的泵壳。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核电站的厂用水泵的泵壳结构,它能与联接管的进口光滑过渡,从而减少了水力损失。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核电站的厂用水泵的泵壳结构,所述泵壳由自下而上依次串接的首级泵壳组、次级泵壳组及末级泵壳组构成,每个泵壳组均由联接壳及连接在联接壳上端的导流壳构成,所述首级联接壳的下端连接进口喇叭,所述末级导流壳的上端联接管;其中,所述首级联接壳、次级联接壳及末级联接壳的形状及尺寸均相同并呈上大下小的喇叭形状;所述首级导流壳、次级导流壳及末级导流壳均包括导流片外罩、导流片内罩及多片导流片,所述导流片外罩及导流片内罩构成导流通道,所述多片导流片呈散射状分布在导流通道中并且将导流片外罩及导流片内罩连接成一体,所述导流片内罩的内端设有支撑轴套,所述导流片外罩的进口与所述联接壳的出口光滑过渡;所述首级导流壳的导流片外罩及次级导流壳的导流片外罩的出口内径相同,所述末级导流壳的导流片外罩的出口内径大于下两级导流壳的导流片外罩的出口内径并与所述联接管的进口内径相同,以使所述末级导流壳的导流片外罩的出口与联接管的进口光滑过渡。上述的用于核电站的厂用水泵的泵壳结构,其中,所述首级导流壳的导流片外罩的出口内壁和所述次级导流壳的导流片外罩的出口内壁为上小下大的圆锥面,所述末级导流壳的导流片外罩的出口内壁为圆柱面。上述的用于核电站的厂用水泵的泵壳结构,其中,所述联接管的进口内壁为上大下小的圆锥面。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核电站的厂用水泵的泵壳结构的技术方案,采用自下而上依次串接的三组泵壳组构成,并且下两级泵壳组的尺寸相同,末级泵壳组的出口直径大于下两级泵壳组的出口直径并与联接管的进口直径相同,使末级泵壳组的出口能与联接管的进口光滑过渡,从而减少了水力损失。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核电站的厂用水泵的泵壳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更好地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理解,下面通过具体地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进行详细地说明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核电站的厂用水泵的泵壳结构,由自下而上依次串接的首级泵壳组、次级泵壳组及末级泵壳组构成,每个泵壳组由联接壳11、21、31及连接在联接壳11、21、31上端的导流壳12、22、32构成。首级联接壳11的下端连接进口喇叭3,末级导流壳32的上端连接联接管4。联接管4的进口内壁为上大下小的圆锥面。首级联接壳11、次级联接壳体21及末级联接壳31的形状及尺寸均相同并呈上大下小的喇叭形状。首级导流壳12、次级导流壳22及末级导流壳32均包括导流片外罩201、导流片内罩202及多片导流片203,其中,导流片外罩201及导流片内罩202构成导流通道,多片导流片203呈散射状分布在导流通道中并且两端分别固定在导流片外罩201及导流片内罩202上,以将导流片外罩201及导流片内罩202连接成一体。每级导流片内罩202的内端一体设有与泵轴配合的支撑轴套。每级导流片外罩201的进口分别与本级的联接壳的出口光滑过渡。首级导流壳12的导流片外罩201及次级导流壳22的导流片外罩201的出口内径相同,末级导流壳32的导流片外罩201’的出口内径大于下两级导流壳12、22的导流片外罩201的出口内径并与联接管4的进口直径相同,以使末级导流壳32的导流片外罩201’的上出口与联接管4的进口光滑过渡。首级导流壳12、次级导流壳22及末级导流壳32的导流片外罩的均由模具压铸成型的,并且出口内壁200为上小下大的圆锥面,为了使末级导流壳32的导流片外罩201’的出口与联接管4的进口光滑过渡,将末级导流壳32的导流片外罩201’的出口内壁200’加工为圆柱面。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核电站的厂用水泵的泵壳结构,能与联接管的进口光滑过渡,从而减少了水力损失。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核电站的厂用水泵的泵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壳由自下而上依次串接的首级泵壳组、次级泵壳组及末级泵壳组构成,每个泵壳组均由联接壳及连接在联接壳上端的导流壳构成,所述首级联接壳的下端连接进口喇叭,所述末级导流壳的上端联接管; 所述首级联接壳、次级联接壳及末级联接壳的形状及尺寸均相同并呈上大下小的喇叭形状; 所述首级导流壳、次级导流壳及末级导流壳均包括导流片外罩、导流片内罩及多片导流片,所述导流片外罩及导流片内罩构成导流通道,所述多片导流片呈散射状分布在导流通道中并且将导流片外罩及导流片内罩连接成一体,所述导流片内罩的内端设有支撑轴套,所述导流片外罩的进口与所述联接壳的出口光滑过渡; 所述首级导流壳的导流片外罩及次级导流壳的导流片外罩的出口内径相同,所述末级导流壳的导流片外罩的出口内径大于下两级导流壳的导流片外罩的出口内径并与所述联接管的进口内径相同,以使所述末级导流壳的导流片外罩的出口与联接管的进口光滑过渡。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核电站的厂用水泵的泵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首级导流壳的导流片外罩的出口内壁和所述次级导流壳的导流片外罩的出口内壁为上小下大的圆锥面,所述末级导流壳的导流片外罩的出口内壁为圆柱面。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核电站的厂用水泵的泵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管的进口内壁为上大下小的圆锥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核电站的厂用水泵的泵壳结构,由自下而上依次串接的首级泵壳组、次级泵壳组及末级泵壳组构成,每个泵壳组均由联接壳及导流壳构成,首级联接壳的下端连接进口喇叭,末级导流壳的上端连接联接管;所述首级导流壳、次级导流壳及末级导流壳均包括导流片外罩、导流片内罩及多片导流片,导流片外罩及导流片内罩构成导流通道,导流片设在导流通道中并且将导流片外罩及导流片内罩连接成一体;导流片外罩的进口与联接壳的出口光滑过渡;末级导流壳的导流片外罩的出口内径大于下两级导流壳的导流片外罩的出口内径并与联接管的进口内径相同,以使末级导流壳的导流片外罩的出口与联接管的进口光滑过渡。
文档编号F04D29/42GK202597257SQ201220118849
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7日
发明者陆金琪, 陈超 申请人:上海阿波罗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