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泵用集装式碳化硅机械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41393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卫生泵用集装式碳化硅机械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密封技术领域,具体讲是ー种卫生泵用集装式碳化硅机械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卫生泵都设置有机械密封装置,机械密封装置一般包括与泵体固定的压盖I’、套接在轴套2’上并与轴套2’同步转动的左端动环座3’、与左端动环座3’联动的密封左端动环4’、套接在轴套2’上并与密封左端动环4’压配合的密封左端静环5’、套接在轴套2’上并与轴套2’同步转动的右端动环座9’、与右端动环座9’联动的密封右端动环10’、套接在轴套2上并与密封右端动环10’压配合的密封右端静环11’,密封左端动环4’与密封左端静环5’相压配合的端面形成第一密封磨面6’,密封右端动环10’与密封右端静环11’相压 配合的端面形成第二密封磨面12’,左端动环座3’与右端动环座9’相抵,此结构中通过第一密封磨面6’与第二密封磨面12’来实现对泵内部与外界的机械密封。以上现有技术的机械密封装置存在以下缺点泵体介质的压カ较高并且不稳定,密封左端动环4’与左端动环座3’会受到泵体介质的压力向后移动,使得第一密封磨面6’失效,并且由于左端动环座3’与右端动环座9’相抵,右端动环座9’同时也会受到压力的作用使第二密封磨面12’压カ过大,长期压カ过大会对密封右端动环10’、密封右端静环11’、右端动环座9’造成损坏,这样会使密封不可靠,稳定性差,使得机械密封容易失效,因此需要经常更换机械密封装置的密封部件,増加了设备维护费用和人力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ー种不易使密封失效、过压,有效降低设备维护费用和人力成本的卫生泵用集装式碳化硅机械密封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卫生泵用集装式碳化硅机械密封装置,包括与泵体固定的压盖、套接在轴套上并与轴套同步转动的左端动环座、与左端动环座联动的密封左端动环、套接在轴套上并与密封左端动环压配合的密封左端静环、套接在轴套上并与轴套同步转动的右端动环座、与右端动环座联动的密封右端动环、套接在轴套上并与密封右端动环压配合的密封右端静环,密封左端动环与密封左端静环相压配合的端面形成第一密封磨面,密封右端动环与密封右端静环相压配合的端面形成第二密封磨面,左端动环座与右端动环座相抵,左端动环座上套有多个限位环,限位环使左端动环座周向限位在轴套上,左端动环座与轴套紧配并密封,密封左端动环与左端动环座固定连接,左端动环座随着轴套转动时,密封左端动环也同步转动,左端动环座受到限位环的カ的作用与密封左端静环紧压配合,密封左端静环连接有左端静环座,密封左端静环与左端静环座紧配并密封,左端静环座通过定位螺钉与压盖固定,右端动环座上套有多个限位环,限位环使右端动环座周向限位在轴套上,右端动环座与轴套紧配并密封,密封右端动环与右端动环座固定连接,右端动环座随着轴套转动时,密封右端动环也同步转动,右端动环座受到限位环的力的作用与密封右端静环紧压配合,左端动环座与右端动环座相抵,所述的左端动环座与右端动环座之间设有弹性挡圈。弹性挡圈套接在轴套上。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由于左端动环座与右端动环座之间设置了弹性挡圈,当左端动环座受到泵体介质压力时,轴用弹性挡圈起到一个缓冲作用,使左端动环座不易移位,也就不会造成第一密封磨面失效;并且由于轴用弹性挡圈的缓冲作用,使右端动环座不受左端动环座的影响,也就是说当左端动环座受到泵体介质压力时,右端动环座不会受泵体介质压力的影响,也就不会造成第二密封磨面过压,密封装置密封可靠性好,不需要经常更换密封装置,有效降低设备维护费用和人力成本。作为改进,所述的弹性挡圈为轴用弹性挡圈,轴用弹性挡圈安装方便,效果好。作为改进,所述的压盖上设有至少一个冷却液的进液孔与至少一个冷却液的出液孔,进液孔与出液孔均径向贯穿压盖的内外壁与密封装置的内部连通,进液孔与出液孔相 连通构成用以冷却第一密封磨面与第二密封磨面的冷却回路。由于在压盖上设有至少一个贯穿压盖内外壁的径向进液孔和设有至少一个贯穿压盖内外壁的径向出液孔,这样辅助系统的冷却液通过径向进液孔流入到密封装置内部,从而直接冷却密封磨面,有效的降低密封静环与密封动环因摩擦而产生的高温,冷却更加充分,使密封可靠,稳定性好,使得机械密封不易失效。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进液孔为一个,出液孔为一个,进液孔与出液孔的轴线位于压盖的同一横截面上,使密封装置整体结构紧凑。

附图I是现有技术的卫生泵用集装式碳化硅机械密封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卫生泵用集装式碳化硅机械密封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现有技术图中所示,I’、压盖;2’、轴套;3’、左端动环座;4’、密封左端动环;5’、密封左端静环;6’、第一密封磨面;9’、右端动环座;10’、密封右端动环;11’、密封右端静环;12’、第二密封磨面;本实用新型图中所示,I、压盖;1. I、进液孔;1. 2、出液孔;2、轴套;3、左端动环座;4、密封左端动环;5、密封左端静环;6、第一密封磨面;7、左端静环座;9、右端动环座;10、密封右端动环;11、密封右端静环;12、第二密封磨面;13、右端静环垫;14、轴用弹性挡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卫生泵用集装式碳化硅机械密封装置作进一步说明。如图I本实用新型卫生泵用集装式碳化硅机械密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包括与泵体固定的压盖I、套接在轴套2上并与轴套2同步转动的左端动环座3、与左端动环座3联动的密封左端动环4、套接在轴套2上并与密封左端动环4压配合的密封左端静环5、套接在轴套2上并与轴套2同步转动的右端动环座9、与右端动环座9联动的密封右端动环10、套接在轴套2上并与密封右端动环10压配合的密封右端静环11,密封左端动环4与密封左端静环5相压配合的端面形成第一密封磨面6,密封右端动环10与密封右端静环11相压配合的端面形成第二密封磨面12,左端动环座3与右端动环座9相抵,所述的左端动环座3与右端动环座9之间设有弾性挡圈,左端动环座3上套有多个限位环,限位环使左端动环座3周向限位在轴套2上,左端动环座3与轴套2紧配并密封,密封左端动环4与左端动环座3固定连接,左端动环座3随着轴套2转动时,密封左端动环4也同步转动,左端动环座3受到限位环的カ的作用与密封左端静环5紧压配合,密封左端静环5连接有左端静环座7,密封左端静环5与左端静环座7紧配并密封,左端静环座7与压盖I固定,右端动环座9上套有多个限位环,限位环使右端动环座9周向限位在轴套2上,右端动环座9与轴套2紧配并密封,密封右端动环10与右端动环座9固定连接,右端动环座9随着轴套2转动时,密封右端动环10也同步转动,右端动环座9受到限位环的カ的作用与密封右端静环11紧压配合,左端动环座3与右端动环座9相抵,所述的左端动环座3与右端动环座9之间设有弾性挡圈,弾性挡圈套接在轴套2上。所述的弹性挡圈为轴用弹性挡圈14。所述的压盖I上设有至少ー个冷却液的进液孔I. I与至少ー个冷却液的出液孔I. 2,进液孔I. I与出液孔I. 2均径向贯穿压盖I的内外壁与密封装置的内部连通,进液孔I. I与出液孔I. 2相连通构成用以冷却第一密封磨面6与第二密封磨面12的冷却回路。 所述的进液孔I. I为ー个,出液孔I. 2为ー个,进液孔I. I与出液孔I. 2的轴线位于压盖I的同一横截面上。以上仅就本实用新型应用较佳的实例做出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可以有其他变化,不局限于上述结构。总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卫生泵用集装式碳化硅机械密封装置,包括与泵体固定的压盖(I)、套接在轴套(2)上并与轴套(2)同步转动的左端动环座(3)、与左端动环座(3)联动的密封左端动环(4)、套接在轴套(2)上并与密封左端动环(4)压配合的密封左端静环(5)、套接在轴套(2)上并与轴套(2)同步转动的右端动环座(9)、与右端动环座(9)联动的密封右端动环(10)、套接在轴套(2)上并与密封右端动环(10)压配合的密封右端静环(11 ),密封左端动环(4)与密封左端静环(5)相压配合的端面形成第一密封磨面(6),密封右端动环(10)与密封右端静环(11)相压配合的端面形成第二密封磨面(12),左端动环座(3 )与右端动环座(9 )相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端动环座(3)与右端动环座(9)之间设有弹性挡圈,弹性挡圈套接在轴套(2)上。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卫生泵用集装式碳化硅机械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挡圈为轴用弹性挡圈(14)。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卫生泵用集装式碳化硅机械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盖(I)上设有至少一个冷却液的进液孔(1.1)与至少一个冷却液的出液孔(I. 2),进液孔(I. I)与出液孔(I. 2)相连通构成用以冷却第一密封磨面(6)与第二密封磨面(12)的冷却回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卫生泵用集装式碳化硅机械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液孔(I. D为一个,出液孔(I. 2)为一个,进液孔(I. I)与出液孔(I. 2)的轴线位于压盖(I)的同一横截面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卫生泵用集装式碳化硅机械密封装置,包括与泵体固定的压盖(1)、套接在轴套(2)上并与轴套(2)同步转动的左端动环座(3)、套接在轴套(2)上并与轴套(2)同步转动的右端动环座(9),左端动环座(3)与右端动环座(9)相抵,所述的左端动环座(3)与右端动环座(9)之间设有弹性挡圈,弹性挡圈套接在轴套(2)上,所述的弹性挡圈为轴用弹性挡圈(14)。本实用新型不易使密封失效、过压,有效降低设备维护费用和人力成本。
文档编号F04D29/12GK202612198SQ20122020549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9日
发明者邬国平, 谢方民, 宋倩 申请人:宁波伏尔肯机械密封件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