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带后冷却系统的组合型双螺杆压缩机主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475359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自带后冷却系统的组合型双螺杆压缩机主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带后冷却系统的组合型双螺杆压缩机主机,属于双螺杆压缩机主机结构设计领域,本发明提供的自带后冷却系统的组合型双螺杆压缩机主机通过将双螺杆主机和油气分离箱集成在一个壳体内,并且合理设计壳体形状,合理布置精分油气分离器和油过滤器,采用较少的连通部件,并在壳体背面安置集成型油气冷却器,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双螺杆压缩机主机的各个部件各自分散布置安装导致整体较为庞大的问题,也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双螺杆压缩机主机热量较多导致双螺杆压缩机主机工作效率的较低问题,从而在提高双螺杆压缩机主机工作效率的基础上,减少管路用量,集成双螺杆压缩机主机的各个部件,进而符合国家倡导的节能化要求。
【专利说明】自带后冷却系统的组合型双螺杆压缩机主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双螺杆压缩机主机,尤其涉及一种自带后冷却系统的组合型双螺杆压缩机主机。

【背景技术】
[0002]螺杆式空气压缩机是一种工作容积作回转运动的容积式气体压缩机械。气体的压缩依靠容积的变化来实现,而容积的变化又是借助于压缩机的一对转子在机壳内作回转运动来达到。
[0003]螺杆式空压机有双螺杆和单螺杆两种,但是由于双螺杆空压机具有寿命长、噪音低、更加节能等优点,从而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0004]双螺杆空压机的主要工作部件为双螺杆压缩机主机,然而,现有技术中,对于双螺杆压缩机主机,其涉及的各个组件各自分散布置安装,从而使得整体较为庞大,且需要使用较多的管路,产生较多的热量,从而影响双螺杆压缩机主机的工作效率,且不符合国家倡导的节能要求。


【发明内容】

[0005]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带后冷却系统的组合型双螺杆压缩机主机,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双螺杆压缩机主机的各个部件各自分散布置安装导致整体较为庞大的问题,也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双螺杆压缩机主机热量较多导致双螺杆压缩机主机工作效率的较低问题,从而在提高双螺杆压缩机主机工作效率的基础上,减少管路用量,集成双螺杆压缩机主机的各个部件,符合国家倡导的节能化要求。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自带后冷却系统的组合型双螺杆压缩机主机,其中,包括:内置于壳体上方的用于压缩气体的双螺杆主机,内置于壳体下方的用于油气初级分离的油气分离箱,所述壳体的一侧前后并列固定有用于油气二级分离的精分油气分离器和用于过滤油的油过滤器,所述壳体的顶端通过进气控制阀固定有一用于过滤空气的空气过滤器,所述壳体的背面固定有一用于冷却油和气的集成型油气冷却器;
[0008]其中,所述精分油气分离器的气出口通过气管道连接于所述集成型油气冷却器的气进口,所述油过滤器的油出口通过油管道连接于所述集成型油气冷却器的油进口,所述集成型油气冷却器的油出口通过油管道连接于所述壳体的油进口。
[0009]上述的自带后冷却系统的组合型双螺杆压缩机主机,其中,所述双螺杆主机包括阳转子和阴转子,所述阳转子和所述阴转子的齿数比为4?6:5?8。
[0010]上述的自带后冷却系统的组合型双螺杆主机,其中,所述阳转子和所述阴转子的齿形是以销齿圆弧、圆弧和圆弧包络线、椭圆和椭圆包络线及对滚圆弧二次曲线为基本组成单元的双边不对称齿形。
[0011]上述的自带后冷却系统的组合型双螺杆压缩机主机,其中,所述精分油气分离器的底部安装有最小压力阀,以降低空气流速。
[0012]上述的自带后冷却系统的组合型双螺杆压缩机主机,其中,所述精分油气分离器通过底部的精分油气分离底座与所述壳体固定连通。
[0013]上述的自带后冷却系统的组合型双螺杆压缩机主机,其中,所述油过滤器通过底部的油过滤底座与所述壳体固定连通。
[0014]上述的自带后冷却系统的组合型双螺杆压缩机主机,其中,所述油过滤底座内安装有恒温阀。
[0015]上述的自带后冷却系统的组合型双螺杆压缩机主机,其中,所述集成型油气冷却器包括油气冷却主体、固定于所述油气冷却主体背面的导风罩和固定于所述导风罩背面的冷却风扇;
[0016]其中,所述油气冷却主体分为下方的油冷却主体和上方的气冷却主体。
[0017]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者有益效果:
[0018]本发明提供的自带后冷却系统的组合型双螺杆压缩机主机,通过将双螺杆主机和油气分离箱集成在一个壳体内,并且合理设计壳体形状,合理布置精分油气分离器和油过滤器,采用较少的连通部件,并在壳体背面安置集成型油气冷却器,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双螺杆压缩机主机的各个部件各自分散布置安装导致整体较为庞大的问题,也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双螺杆压缩机主机热量较多导致双螺杆压缩机主机工作效率的较低问题,从而在提高双螺杆压缩机主机工作效率的基础上,减少管路用量,集成双螺杆压缩机主机的各个部件,进而符合国家倡导的节能化要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及其特征、夕卜形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明显。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照比例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发明的主旨。
[0020]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自带后冷却系统的组合型双螺杆压缩机主机的主视图;
[0021]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自带后冷却系统的组合型双螺杆压缩机主机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是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定。
[0023]实施例1:
[0024]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自带后冷却系统的组合型双螺杆压缩机主机的主视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自带后冷却系统的组合型双螺杆压缩机主机的侧视图;如图所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自带后冷却系统的组合型双螺杆压缩机主机包括:内置于壳体00上方的用于压缩气体的双螺杆主机101,内置于壳体00下方的用于油气初级分离的油气分离箱102,壳体00的一侧前后并列固定有用于油气二级分离的精分油气分离器103和用于过滤油的油过滤器104,壳体00的顶端通过进气控制阀001固定有一用于过滤空气的空气过滤器105,壳体OO的背面固定有一用于冷却油和气的集成型油气冷却器106 ;其中,精分油气分离器103的气出口通过气管道36连接于集成型油气冷却器106的气进口611,油过滤器104的油出口通过油管道46连接于集成型油气冷却器106的油进口(图中未标识),集成型油气冷却器106的油出口通过油管道连接于00壳体的油进口(在壳体00背面)。
[0025]在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自带后冷却系统的组合型双螺杆压缩机主机中,双螺杆主机101包括阳转子和阴转子,阳转子和阴转子的齿形是以销齿圆弧、圆弧和圆弧包络线、椭圆和椭圆包络线及对滚圆弧二次曲线为基本组成单元的双边不对称齿形,且阳转子和所述阴转子的齿数比为 4 ?6:5 ?8,如 4:5、4:6、4:7、4:8、5:5、5:6、5:7、5:8、6:5、6:6、6:7、6:8等,该线型和比例的转子能够提高双螺杆压缩主机效率4%?5%,从而提高了自带后冷却系统的组合型双螺杆压缩机主机的工作效率。
[0026]在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自带后冷却系统的组合型双螺杆压缩机主机中,精分油气分离器103通过底部的精分油气分离底座31与壳体00固定连通,油过滤器104通过底部的油过滤底座41与壳体00固定连通,同时,油过滤底座41内安装有恒温阀(图中未示),精分油气分离器103的底部安装有最小压力阀002,以降低空气流速,从而一方面起到缓冲的作用,当机器在加载瞬间,若将压缩空气直接排除,螺杆压缩机主机排除气体在分离前和分离后产生的较大压差将全部加在精分油气分离器上,容易造成对精分油气分离器的损害;另一方面,该最小压力阀002也起到保持油压的作用,螺杆压缩机主机油润滑是靠本身的压力差进行的,没有额外的油泵辅助设备,当机器在空载状态时,仍需一定压力维持油循环,所以进气阀门相对关闭,而最小压力阀则防止压力泄露,保证润滑油循环。
[0027]在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自带后冷却系统的组合型双螺杆压缩机主机中,集成型油气冷却器106包括油气冷却主体、固定于油气冷却主体背面的导风罩63和固定于导风罩63背面的冷却风扇64 ;其中,油气冷却主体分为下方的油冷却主体62和上方的气冷却主体61 ;通过该集成型油冷却器106,从而降低经过压缩后的油和气,并且通过集成型油气冷却器106的气出口 612排除气体。
[0028]在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自带后冷却系统的组合型双螺杆压缩机主机中,精分油气分离器底座31还通过一细小管道32连通于壳体00内部的双螺杆主机101,从而使得二级分离后的油循环到双螺杆主机101中,参与下一轮的压缩空气工作。
[0029]在使用本发明提供的自带后冷却系统的组合型双螺杆压缩机主机时,进气控制阀001打开,空气经过空气过滤器105过滤后进入双螺杆主机101,经过双螺杆主机101内部的转子进行压缩,得到油气混合气,油气混合气经过油气分离箱102进行初级分离,分离出90%的油和气,油经过油过滤器104过滤后,通过油管道46进入集成型油气冷却器106进行冷却,而后再循环输入到双螺杆主机101中,以方便下一次的使用,同时,分离出的气和未分离的10%左右的油气混合气通过精分油气分离器底座31,并在最小压力阀002的作用下,进入精分油气分离器103,在进行二级分离后,精分后的油通过细小管道32返循环到双螺杆主机101中,而初级分离和二级分离后的空气通过气管道36进入集成型油气冷却器106中进行气冷却,冷却后的空气通过集成型油气冷却器106的气出口 612排出。
[0030]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自带后冷却系统的组合型双螺杆压缩机主机,通过将双螺杆主机和油气分离箱集成在一个壳体内,并且合理设计壳体形状,合理布置精分油气分离器和油过滤器,采用较少的连通部件,并在壳体背面安置集成型油气冷却器,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双螺杆压缩机主机的各个部件各自分散布置安装导致整体较为庞大的问题,也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双螺杆压缩机主机热量较多导致双螺杆压缩机主机工作效率的较低问题,从而在提高双螺杆压缩机主机工作效率的基础上,减少管路用量,集成双螺杆压缩机主机的各个部件,进而符合国家倡导的节能化要求。
[0031]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结合现有技术以及上述实施例可以实现所述变化例,在此不予赘述。这样的变化例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在此不予赘述。
[0032]以上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其中未尽详细描述的设备和结构应该理解为用本领域中的普通方式予以实施;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作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带后冷却系统的组合型双螺杆压缩机主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置于壳体上方的用于压缩气体的双螺杆主机,内置于壳体下方的用于油气初级分离的油气分离箱,所述壳体的一侧前后并列固定有用于油气二级分离的精分油气分离器和用于过滤油的油过滤器,所述壳体的顶端通过进气控制阀固定有一用于过滤空气的空气过滤器,所述壳体的背面固定有一用于冷却油和气的集成型油气冷却器; 其中,所述精分油气分离器的气出口通过气管道连接于所述集成型油气冷却器的气进口,所述油过滤器的油出口通过油管道连接于所述集成型油气冷却器的油进口,所述集成型油气冷却器的油出口通过油管道连接于所述壳体的油进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带后冷却系统的组合型双螺杆压缩机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螺杆主机包括阳转子和阴转子,所述阳转子和所述阴转子的齿数比为4?6:5?8。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带后冷却系统的组合型双螺杆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阳转子和所述阴转子的齿形是以销齿圆弧、圆弧和圆弧包络线、椭圆和椭圆包络线及对滚圆弧二次曲线为基本组成单元的双边不对称齿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带后冷却系统的组合型双螺杆压缩机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精分油气分离器的底部安装有最小压力阀,以降低空气流速。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带后冷却系统的组合型双螺杆压缩机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精分油气分离器通过底部的精分油气分离底座与所述壳体固定连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带后冷却系统的组合型双螺杆压缩机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过滤器通过底部的油过滤底座与所述壳体固定连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带后冷却系统的组合型双螺杆压缩机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过滤底座内安装有恒温阀。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带后冷却系统的组合型双螺杆压缩机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型油气冷却器包括油气冷却主体、固定于所述油气冷却主体背面的导风罩和固定于所述导风罩背面的冷却风扇; 其中,所述油气冷却主体分为下方的油冷却主体和上方的气冷却主体。
【文档编号】F04C29/02GK104454547SQ201410815144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12月24日
【发明者】何建人, 王建明, 徐耀兵, 刘锐 申请人:无锡五洋赛德压缩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