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排气调节阀的回转型压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8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使用排气调节阀的回转型压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低温致冷器或空气调节装置的致冷回路中使用的回转型压缩装置。
低温致冷装置包括一在该技术领域
中众所周知的回转压缩机,如,日本的专利公告第60-204986(1985)号。现参见图1,图中提供了一使用上述日本专利公告所揭示的回转压缩机的致冷回路。在图1的回路图中,回转压缩机1与冷凝器2连接,冷凝器2再与调节阀3连接。调节阀3通过毛细管4与蒸发器5连接,蒸发器5通过单向阀6与回转压缩机1连接。正如该技术领域
中所周知的,这些部件通过致冷回路以上面定义的串联关系连接。因此,致冷气体在低温致冷闭合回路内沿箭头所示方向环流,以完成热交换。
为改善上述的普通致冷回路,在上述专利公告中揭示了另一个回转致冷压缩机,如图2所示。参见图2,密闭箱7容纳一压缩元件8、电力驱动元件9、喷管10、和一调节阀3。与图1相似,此压缩机被安置在致冷回路中,用来实现热交换。
在如图1所示的致冷回路中,调节阀3通过下述方法进行控制,在压缩机1工作时,它打开;反之,在压缩机1停止后,它关闭。因此,致冷回路能被打开和关闭,结果,调节阀3能够阻止占据在冷凝器2和压缩机1的密闭箱7内的高压致冷剂在压缩机1停止后,穿过毛细管4流入呈低压和低温状的蒸发器5。由于排除了因致冷剂的流动造成的蒸发器5内的温度升高,所以压缩机1的工作周期可以维持得很低,从而提高了致冷回路的效率。单向阀6的作用如下所示,当致冷剂在压缩机工作过程中沿正常的方向流动时,此阀打开;反之,在压缩机1停止后,由于蒸发器5和压缩机1的密闭箱7之间的压力差,此阀关闭。因此,该单向阀6能阻止在高压和高温条件下的致冷剂流入蒸发器5。
图2示出了一回转致冷压缩机,其中,类似的阀门控制由所提供的单向阀6和调节阀3完成。
也就是说,在压缩机1的工作期间,从压缩装置输入消声器13的废气通过喷管10被排入密闭箱7。在这种情况下,如前所述,安装在喷管10末端的调节阀3由于喷管10中的废气和密闭箱7中的气体间的压力差而被打开和关闭。同时,此调节阀3可以打开或关闭在密闭箱7和排气管11之间的连通孔12,致使密闭箱7中的气体通过排气管11被输送至致冷回路。因为当压缩机1被中断后,上述压力差不再存在,所以调节阀3关闭,由此,在排气管11和密闭箱7间的连通孔12处于关闭状态。结果,阻止了密闭箱7中高压致冷剂流入蒸发器5。
另一方面,设置在吸气通道内的单向阀6有着实际上与图1所示相同的单向阀装置,并被安装在密闭箱7内。单向阀6的作用是阻止在密闭箱7内的高压致冷剂在压缩机1停止时通过吸气通道流入蒸发器5,此作用与图1所示的单向阀的作用相似。
但是,就上述结构来说,普通的回转压缩机存在几点缺陷。因为从压缩机排入消声器13的高压和高温气体一旦通过喷管10进入密阀箱7,将导致密闭箱7内废气的热辐射。这样的热辐射使得压缩机的整个温度显著地升高,由此造成压缩机工作的低效率。
本发明是在对存在于普通的回转压缩装置中的上述问题进行了考虑而提出的。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回转压缩装置,其中,当回转压缩装置停止后,由于致冷剂压力的均衡效应而引起的致冷机构或致冷回路的低效率可以被避免。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回转压缩装置,其中,通过抑止废气的热辐射还可以阻止工作效率的下降。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低价的回转压缩装置。
现在将对本发明的基本构思进行概述。
在回转型压缩装置中,一单向阀被安置在一吸气机构中,并且,一排气阀被安置在一排气机构中。另外,在排气管的进气口部分使用了一调节阀。此排气管的一端开口在消声器内,消声器在密闭箱内形成半气密空间。此调节阀是一滑阀且其控制由消声器的内压力和密闭箱内压力与弹簧压力的合力间的压力差完成。
本发明的前述目的和特征通过提供一回转型压缩装置而完成,其中,旋转柱塞型压缩元件和用来驱动压缩元件的电力驱动元件被安装在构成高压容器的密闭箱内,其特征在于,在压缩装置致冷气体的吸入通道内提供有一单向阀,在压缩装置的排气通道内提供有-安置在压缩元件的出口处的排气阀;
-用来形成覆盖所述排气阀的半气密空间的消声器;
-具有一端通向所述的消声器内部的排气管;和-安置在排气管的进气口处或中部的能在所述的消声器内打开和关闭的调节阀。
为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现参照下述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其中图1 是使用回转压缩机的普通的致冷回路的示意图;
图2 是普通的回转压缩机的局部剖视图;和图3 是根据本发明的一推荐实施例的回转压缩机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现参见图3,图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推荐实施例的回转压缩机的局部剖视图。
应该注意,图1和图2中的相同标号作为代表相同的元件而在图3中使用。
图3所述的回转压缩机1使用了密闭箱7,密闭箱7容纳有压缩元件8,电力驱动元件9,配置在压缩装置的一部分上的排气阀14,和由薄钢板制成、用来覆盖排气阀14的消声器13。
排气阀14凭借消声器13的内压力和圆柱体内的压力之间的压力差而被打开或关闭。
当阀14被打开时,废气被排出圆柱体进入消声器。当阀被关闭时,抑止了消声器内的气体流回圆柱体。
排气管11的一端在密闭箱7的外部直接与致冷回路相连,其另一端通过压缩元件8的止推轴承16的一部分与此薄钢板消声器13相通。然后,控制阀30毗邻孔口17安置。此控制阀30由实质上为矩形固体的滑阀体15构成;从止推轴承16的圆柱体侧表面16-a上凹进的空间16-b用来装入阀体15和一用来推动阀体15的弹簧18。上述空间16-b包括一与消声器13的内部连通的孔17;在止推轴承16的表面16-a的相对表面处与排气管11连通的另一孔19;和一通向弹簧18的弹簧座16-c的表面并与密闭箱7连通的凹槽20。
当回转压缩机1启动时,被压缩元件8压缩的高压和高温气体首先导致排气阀14如箭头40所示打开并被排入消声器13的内部。
此后,尽管少量的废气可能穿过固定在压缩元件8上的薄钢板消声器13的密封部分漏入密闭箱7的内部,为使该部分的气体能泄漏入密闭箱7内而设置的消声器13所形成的空间是半气密空间。但大多数废气被排入连通孔17,并到达与弹簧18相对的阀体15的一端。
在此条件下,阀体15向着在空隙16-b内的弹簧18移动,当阀体15被消声器13的内压力推动时,该内压力比密闭箱7内的压力和弹簧18的弹力的合力大,曾经关闭的连通孔19相对于空间16-b打开,因此,排气管11与消声器13的内部连通,以使消声器13内的气体通过排气管11排入致冷回路。
当回转压缩机停止且高压气体的输送被抑止时,在密闭箱7内的压力和弹簧8的弹力的合力克服了消声器13的内压力并导致阀体15移离弹簧18,由此关闭上面提及的连通孔19。因此,在压缩机停止时,本发明所述的调节阀30可以抑止致冷气流进入回路。这样,减慢了回路内的压力和温度趋于均衡的增长速率。
很显然,既然安装在进气口处的单向阀6可以阻止气体和油穿过吸入通道回流,那么,侵入蒸发器5的热就可以被明显地遏止。
此外,从压缩元件8排出的气体大多通过消声器13直接进入排气管11。
因此,压缩机1的整个温度能被维持得足够低且此低温不仅可以改善气体吸入与压缩的效率,马达的驱动效率,而且还可以改善其寿命和可靠性。
在前面的实施例中,阀体15由弹簧力推动。另一方面,如果阀15的滑动方向选择为垂直方向的话,此弹簧18可以被省略。在这种情况下,当压缩机1停止时,密闭箱7内的压力和阀体15的重量的合力克服消声器13的内压力并导致阀体15向下移动,由此关闭连通孔19。
由于致冷气体未被排入密闭箱7,当压缩机工作时,其整个温度可以被维持得足够低。
更进一步,当单向阀和调节阀被安装在压缩机内时,致冷回路可以很容易构成且花费不多,这样可以要求诸如提高可靠性、性能等的种种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回转型压缩装置,其中,旋转柱塞类压缩元件和用于驱动压缩元件的电力驱动元件被安装在构成高压容器的密闭箱内,其特征在于在压缩装置的致冷气体吸入通道内提供有一单向阀,在压缩装置的排气通道内提供有-安置在压缩元件出口处的排气阀;-用来形成覆盖所述排气阀的半气密空间的消声器;-具有一端通向所述的消声器内部的排气管;和-安置在排气管的进气口部分,能够在所述的消声器内打开和关闭的调节阀。
2.一回转型压缩装置,其中旋转柱塞类压缩元件和用来驱动压缩元件的电力驱动元件被安装在构成高压容器的密闭箱内,其特征在于在压缩装置的气体吸入通道内提供有一单向阀,在压缩装置的排气通道内提供有-毗邻压缩元件的出口安置的排气阀;-用来形成围绕所述排气阀的半气密空间的消声器;-具有一端通向所述的消声器的内部的排气管;和-安置在排气管的中部,能够在所述的消声器内打开或关闭的调节阀。
3.如前述权利要求
1和2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回转型压缩装置,其中,所述的调节阀的阀控制由推动所述的调节阀的阀体的所述的消声器的内压力和向阀体施加的外力及向该处施加的弹簧力的合力间的压力差完成。
4.如前述权利要求
1和2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回转型压缩装置,其中,所述的调节阀被安置在所述的压缩元件的配合部分内,所述的调节阀包括-在所述的配合部分内,且具有一与所述的消声器相通的孔的阀体接收空间;和-可滑动地容纳在所述的阀体接收空间内的滑阀体,当压缩元件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的滑阀体可以打开所述的排气管的一端,以致所述的消声器内的所述的致冷气体穿越所述的孔被排入所述的阀体接收空间;当压缩元件处于非工作状态时,并可关闭所述的排气管的一端。
专利摘要
在一回转型压缩装置中,一单向阀被安置在致冷气体的吸入机构内;一排气阀被安置在致冷气体的排出机构内;另外,在排气管的进气口部位使用了一调节阀。此排气管的一端开口在消声器内部,消声器在密闭箱内构成半气密空间。此调节阀由接收特定压力的滑阀体驱动。
文档编号F04C29/04GK87105288SQ87105288
公开日1988年2月17日 申请日期1987年7月30日
发明者浅见和友, 山田秀彦, 清水延启 申请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