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机主液压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19741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压力机主液压缸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传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压力机主液压缸。
背景技术
目前,压力机液压缸有杆腔和无杆腔容积大,工作所需流量大,为提供相同的输出力需要更大的外型体积,并依赖于大排量的液压泵和蓄能器以及大容积的油箱才能实现油缸的快进动作,因此设备使用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力机主液压缸,以在实现快进同时,缩小压力机主液压缸的体积以及降低设备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压力机主液压缸,包括设置有进油口的缸筒;与所述缸筒紧密配合并形成第一密封腔体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深入所述缸筒的
一端设置有盲孔;与所述盲孔紧密配合并形成第二密封腔体的柱塞,所述柱塞上设置有连通所述进油口与所述第二密封腔体的进油管道。优选的,在上述压力机主液压缸中,所述缸筒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上设置有贯通孔;前端盖,所述前端盖设置在所述主体的一端;后端盖,所述后端盖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另一端。优选的,在上述压力机主液压缸中,所述进油口设置在所述后端盖上。优选的,在上述压力机主液压缸中,所述后端盖上还设置有可与所述进油管道相连通的充液孔。优选的,在上述压力机主液压缸中,所述活塞杆深入所述缸筒的一端还设置有与所述缸筒间隙配合的活塞。优选的,在上述压力机主液压缸中,所述前端盖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活塞杆紧密配合的密封盖。优选的,在上述压力机主液压缸中,所述密封盖与所述活塞杆之间设置有防尘圈。优选的,在上述压力机主液压缸中,所述前端盖与所述活塞杆之间设置有油槽。优选的,在上述压力机主液压缸中,所述后端盖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主体上。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活塞杆与缸筒形成第一密封腔体,活塞杆设置盲孔,盲孔与柱塞相配合形成第二密封腔体,且该柱塞上设置有与进油口相连通的进油管,在液压泵的驱动下,液压油通过进油管道直接进入第二密封腔体,由于第二密封腔体的容积远小于第一密封腔体的容积,所以相同流量的液体进入第二密封腔体时活塞杆产生的运动速度大于进入第一密封腔体时产生的运动速度。又由于第二密封腔体的有效作用面积远小于第一密封腔体的作用面积,所以相同压力的液体在进入第二密封腔体和第一密封腔体时在活塞杆上产生的作用力不同,具体为第一密封腔体内的液体使活塞杆产生的作用力远大于第二密封腔体内产生的力。因此,能够在相同负载下实现快进运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液压泵排量小,压力机主液压缸的体积相对较小,降低设备的使用成本。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压力机主液压缸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压力机主液压缸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缸筒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活塞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压力机主液压缸,以在实现快进同时,缩小压力机主液压缸的体积以及降低设备成本。实施例一请参照图1所示,其中,1为缸筒;11为第一密封腔体;12为进油口 ;2为活塞杆; 21为第二密封腔体;3为柱塞;32为进油管道。该压力机主液压缸,包括缸筒1、活塞杆2和柱塞3,其中,缸筒1上设置有进油口 12 ;活塞杆2与缸筒1紧密配合并形成了第一密封腔体11,且活塞杆2深入缸筒1的一端设置有盲孔;盲孔与柱塞3紧密配合并形成第二密封腔体21,柱塞3上设置有连通进油口 12与第二密封腔体21的进油管道3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缸筒1可以为一体式设计,也可以为分体式设计,进油口 12主要是将液压油引入至第二密封腔体21,因此其具体设置位置,结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不作限制,只要能够实现向第二密封腔体21泵油的形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都在保护范围内。活塞杆2在缸筒1内滑动时要保证足够的气密性,活塞杆2深入缸筒1的一端可以设置油环和气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活塞杆2与缸筒1形成第一密封腔体11,活塞杆2设置盲孔, 盲孔与柱塞3相配合形成第二密封腔体21,且该柱塞3上设置有与进油口相连通的进油管,在液压泵的驱动下,液压油通过进油管道直接进入第二密封腔体21,由于第二密封腔体21 的容积远小于第一密封腔体11的容积,所以相同流量的液体进入第二密封腔体21时活塞杆2产生的运动速度大于进入第一密封腔体11时的运动速度。又由于第二密封腔体21的有效作用面积远小于第一密封腔体11的作用面积,所以相同压力的液体在进入第二密封腔体21和第一密封腔体11时在活塞杆2上产生的作用力不同,具体为第一密封腔体11内的液体使活塞杆2产生的作用力远大于第二密封腔体21内产生的力。因此,能够在相同负载下实现快进运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液压泵排量小,压力机主液压缸的体积相对较小,降低设备的使用成本。实施例二请参照图2所示,其中,1为缸筒;11为第一密封腔体;12为进油口 ; 13为后端盖; 14为主体;15为密封盖;16为前端盖;2为活塞杆;21为第二密封腔体;3为柱塞;31为活塞;32为进油管道。该压力机主液压缸,包括缸筒1、活塞杆2、活塞31和柱塞3,其中,缸筒1上设置有进油口 12 ;活塞杆2与缸筒1紧密配合并形成了第一密封腔体11,且活塞杆2深入缸筒1 的一端设置有盲孔;此外,为了保证活塞杆2在缸筒1中运动时的气密性,活塞杆2深入缸筒1的一端还设置有活塞31,盲孔与柱塞3上的活塞31紧密配合并形成第二密封腔体21, 柱塞3上设置有连通进油口 12与第二密封腔体21的进油管道3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缸筒1可以为一体式设计,也可以为分体式设计,进油口 12主要是将液压油引入至第二密封腔体21,因此其具体设置位置,结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不作限制,只要能够实现向第二密封腔体21泵油的形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都在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缸筒为分体式设计,具体地,如图3所示,该缸筒1包括主体14、前端盖16和后端盖13,其中,主体14上设置有贯通孔,前端盖16和后端盖13分别设置在主体14的一端。主体14、后端盖13和活塞杆2围成了第一密封腔体11。为了减小油路长度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进油口 12设置在后端盖13上。此外,为了保证该压力机主液压缸的安全性,在后端盖13上还设置有可与进油管道31相连通的充液孔。使用时充液孔上安装有阀,当活塞杆2伸出时通过充液孔向第二密封腔体21中进行充液,活塞杆2 缩回时,再进行排液,避免出现真空。为了保证前端盖16与活塞杆2的气密性以及更换方便,前端盖16上还设置有密封盖15,该密封盖15与前端盖16采用分体式设计,通过螺栓安装在前端盖16上,因此在需要更换密封部件时可以将密封盖15直接拆卸下来然后进行更换。为了保证密封盖15与活塞杆2接触部位的密封性,密封盖15与活塞杆2之间设置有防尘圈,前端盖16与活塞杆2 之间设置有油槽。密封盖15上设置有容纳防尘圈环形凹槽,为了更换方便前端盖16、后端盖13以及密封盖15均通过螺杆或螺栓进行安装。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活塞杆2如图4所示,活塞杆2中部开有盲孔,盲孔内安装有柱塞3,盲孔与柱塞3围成了第二密封腔体21,柱塞3中部设置有进油管道31,该进油管道31与进油口 12相连通,因此当液压泵通过进油口 12直接将液压油泵入第二密封腔体 21,第二密封腔体21的体积随着泵入液压油多少进行变化,并推动活塞杆2向靠近前端盖 16的方向快速移动。[0041]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压力机主液压缸,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置有进油口的缸筒;与所述缸筒紧密配合并形成第一密封腔体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深入所述缸筒的一端设置有盲孔;与所述盲孔紧密配合并形成第二密封腔体的柱塞,所述柱塞上设置有连通所述进油口与所述第二密封腔体的进油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机主液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缸筒包括 主体,所述主体上设置有贯通孔;前端盖,所述前端盖设置在所述主体的一端; 后端盖,所述后端盖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另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机主液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口设置在所述后端"^n K 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力机主液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盖上还设置有可与所述进油管道相连通的充液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机主液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深入所述缸筒的一端还设置有与所述缸筒间隙配合的活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力机主液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盖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活塞杆紧密配合的密封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力机主液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与所述活塞杆之间设置有防尘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力机主液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盖与所述活塞杆之间设置有油槽。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力机主液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盖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主体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压力机主液压缸,活塞杆与缸筒形成第一密封腔体,活塞杆设置盲孔,盲孔与柱塞相配合形成第二密封腔体,且该柱塞上设置有与进油口相连通的进油管,在液压泵的驱动下,液压油通过进油管道直接进入第二密封腔体,由于第二密封腔体的容积远小于第一密封腔体的容积,所以相同流量的液体进入第二密封腔体时活塞杆产生的运动速度大于进入第一密封腔体时产生的运动速度。因此,能够在相同负载下实现快进运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液压泵排量小,压力机主液压缸的体积相对较小,降低设备的使用成本。
文档编号F15B15/16GK201953739SQ201120028000
公开日2011年8月3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27日
发明者徐万峰, 温伟博 申请人:徕斯机器人(上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