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起落架作动筒锁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19919阅读:11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起落架作动筒锁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起落架作动筒锁紧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起落架电动作动筒锁紧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作动筒为液压传动形式,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电动作动筒得到应用,尤其在小型全电飞机起落架收放装置得到应用,飞机起飞和降落过程中对作动筒产生较大的冲击载荷,为了确保作动筒在负载作用下能够可靠支撑起落架支柱,必须在作动筒完全伸出后通过锁紧装置可靠锁紧,一般电作动筒锁紧主要通过对电机抱刹来实现,当作动筒伸出到末端位置时,电机断电,与电机同轴连接的抱刹通电,通过刹车片的摩擦力限制电机轴的转动以实现锁紧活塞杆的目的,这个锁紧方式在负载较小的情况下是可靠的,但在飞机起落架收放过程中的巨大冲击载荷,将会导致传统皮带轮断裂,锁紧失效,因此,无法满足飞机上高可靠性的要求,专利号为200720176406.0的实用新型专利给出了一种电动收放作动筒的锁紧装置,这种锁紧装置虽然能够解决可靠锁紧问题,但其锁紧装置的主要部件活塞的内腔形状十分复杂,给加工活塞带来了困难。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既加工难度小又能可靠锁紧的起落架作动筒锁紧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起落架作动筒锁紧装置,包括螺母套筒和套装在螺母套筒外表面的锁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母套筒是具有台阶外圆的筒体,螺母套筒套装在丝杠上,螺母套筒的大台阶端与丝杠螺母连接,大台阶外缘面开有两个轴向凹陷,凹陷内设置有键,键突出于凹陷的部分置于外筒内壁的槽中,键的宽度与外筒内壁的槽间隙配合,螺母套筒的小台阶端制有外螺纹,所述的锁闭机构包括前卡环、后卡环、 弹性元件、限位螺母、滑动套筒和钢珠,所述的滑动套筒的内壁中段具有一圈多层塔形突环,滑动套筒靠近两端分别开有多个径向分布的通孔,所述的滑动套筒套在螺母套筒的小台阶外缘上,螺母套筒的大、小台阶过渡端面与滑动套筒的塔形突环之间依次设置有前卡环和弹性元件,滑动套筒的塔形突环的另一侧依次设置有弹性元件、后卡环,所述的限位螺母螺纹连接在螺母套筒的小台阶端,限位螺母旋压在后卡环的一端,所述的滑动套筒的外壁设置有两个轴向凹陷,凹陷内设置有键,键突出于凹陷的部分置于外筒内壁的槽中,键的宽度与外筒内壁的槽间隙配合,所述的钢珠设置在滑动套筒的径向通孔中,所述的滑动套筒一端与活塞杆连接。作为优选方式,所述的弹性元件采用圆柱弹簧或蝶形弹簧,所述的螺母套筒的大台阶外缘面的两个轴向凹陷位于同一径线的两端,所述的滑动套筒的外壁的两个轴向凹陷位于同一径线的两端,所述的滑动套筒一端制有一段内螺纹,与活塞杆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起落架作动筒锁紧装置,锁紧状态时钢珠被前卡环或后卡环定位在作动筒外筒的锁槽内,保证活塞杆与外筒锁紧为一体,具备较高的抗冲击能力,锁紧可靠;另外由于增加了螺母套筒部件,将台阶结构设置在外圆面上,使锁紧装置的主要部件滑动套筒的内腔可以仅设置一个凸环,不用制造多段内螺纹和凸环,这样滑动套筒内腔加工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活塞更加简便,同时, 拆卸时只需拆下限位螺母就可将锁紧装置的锁闭机构从螺母套筒上一一取下,无需像现有技术那样设置扳手槽或使用特别拆卸工具来拆卸挡环、限位螺母和滑动套筒,因此本实用新型的锁紧装置维修拆卸也十分方便。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起落架作动筒锁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起落架作动筒锁紧装置的螺母套筒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起落架作动筒锁紧装置的滑动套筒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起落架作动筒锁紧装置的滑动套筒的剖视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起落架作动筒锁紧装置的前挡环或后挡环的立体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起落架作动筒锁紧装置的限位螺母的立体示意图。图中1.皮带轮、2.丝杠、3.键、4.丝杠螺母、5.螺母套筒、6.前卡环、7.外筒、8和 13.钢珠、9和11.弹簧、10.滑动套筒、12.后卡环、14.限位螺母、15.活塞杆。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6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起落架作动筒锁紧装置,锁紧装置包括螺母套筒5和套装在螺母套筒5外表面的锁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母套筒5是具有台阶外圆的筒体,螺母套筒5套装在丝杠2上,螺母套筒5的大台阶端与丝杠螺母4连接,大台阶外缘面开有两个轴向凹陷,凹陷内设置有键3,键3突出于凹陷的部分置于外筒7内壁的槽中,键3的宽度与外筒7内壁的槽间隙配合,螺母套筒5的小台阶端制有外螺纹,所述的锁闭机构包括前卡环6、后卡环12、弹性元件9和11、限位螺母14、滑动套筒10、钢珠8和 13,所述的滑动套筒10的内壁中段具有一圈多层塔形突环,滑动套筒10靠近两端分别开有多个径向分布的通孔,所述的滑动套筒10套在螺母套筒5的小台阶外缘上,螺母套筒5的大、小台阶过渡端面与滑动套筒10的塔形突环之间依次设置有前卡环6和弹性元件9,滑动套筒10的塔形突环的另一侧依次设置有弹性元件11、后卡环12,所述的限位螺母14螺纹连接在螺母套筒5的小台阶端,限位螺母14旋压在后卡环12的一端,所述的滑动套筒10 的外壁设置有两个轴向凹陷,凹陷内设置有键3,键3突出于凹陷的部分置于外筒7内壁的槽中,键3的宽度与外筒7内壁的槽间隙配合,所述的钢珠8和13设置在滑动套筒10的径向通孔中,所述的螺母套筒5和滑动套筒10均设置键3防止在外筒7内转动。作为优选方式,所述的滑动套筒10 —端与活塞杆15连接。所述的弹性元件9和 11是圆柱弹簧或蝶形弹簧。所述的螺母套筒5的大台阶外缘面的两个轴向凹陷位于同一径线的两端。所述的滑动套筒10的外壁的两个轴向凹陷位于同一径线的两端。所述的滑动套筒10 —端制有一段内螺纹,与活塞杆15螺纹连接,如图3所示。锁紧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当电机启动时,电机的转动经减速装置和同步机构的皮带轮1传递给作动筒内的丝杆2,丝杆2带动与丝杆螺母4连接的螺母套筒5作直线运动,前卡环6在螺母套筒5挤压下向右运动并解除对钢珠8的约束,钢珠8滑出锁槽实现解锁;前卡环6继续运动一段很小的距离,与滑动套筒10内塔形凸环的左侧端面接触后推动滑动套筒10和活塞杆15 —起向前运动,活塞杆15运动到接近末端时,钢珠13滑入外筒7的环形锁槽中,后卡环12在弹簧复位力的作用下将钢珠13顶紧,并完全与锁槽贴合,后卡环12继续向前运动至螺母套筒5的限位螺母14处停止,并最终卡紧钢珠13,完成到位锁紧。
权利要求1.一种起落架作动筒锁紧装置,包括螺母套筒( 和套装在螺母套筒( 外表面的锁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母套筒( 是具有台阶外圆的筒体,螺母套筒( 套装在丝杠( 上,螺母套筒(5)的大台阶端与丝杠螺母(4)连接,大台阶外缘面开有两个轴向凹陷,凹陷内设置有键(3),键(3)突出于凹陷的部分置于外筒(7)内壁的槽中,键(3)的宽度与外筒(7)内壁的槽间隙配合,螺母套筒( 的小台阶端制有外螺纹,所述的锁闭机构包括前卡环(6)、后卡环(12)、弹性元件(9、11)、限位螺母(14)、滑动套筒(10)和钢珠(8,13), 所述的滑动套筒(10)的内壁中段具有一圈多层塔形突环,滑动套筒(10)靠近两端分别开有多个径向分布的通孔,所述的滑动套筒(10)套在螺母套筒(5)的小台阶外缘上,螺母套筒(5)的大、小台阶过渡端面与滑动套筒(10)的塔形突环之间依次设置有前卡环(6)和弹性元件(9),滑动套筒(10)的塔形突环的另一侧依次设置有弹性元件(11)、后卡环(12), 所述的限位螺母(14)螺纹连接在螺母套筒(5)的小台阶端,限位螺母(14)旋压在后卡环 (12)的一端,所述的滑动套筒(10)的外壁设置有两个轴向凹陷,凹陷内设置有键(3),键 (3)突出于凹陷的部分置于外筒(7)内壁的槽中,键(3)的宽度与外筒(7)内壁的槽间隙配合,所述的钢珠(8、1;3)设置在滑动套筒(10)的径向通孔中,所述的滑动套筒(10) —端与活塞杆(1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落架作动筒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元件 (9,11)是圆柱弹簧或蝶形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落架作动筒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母套筒 (5)的大台阶外缘面的两个轴向凹陷位于同一径线的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落架作动筒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动套筒 (10)的外壁的两个轴向凹陷位于同一径线的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落架作动筒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动套筒 (10) 一端制有一段内螺纹,与活塞杆(1 螺纹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起落架作动筒锁紧装置,包括螺母套筒(5)和套装在螺母套筒(5)外表面的锁闭机构,锁闭机构采用单弹簧复位的环形钢珠锁结构,利用螺母套筒(5)与滑动套筒(10)之间的微小行程,实现钢珠锁的上锁和解锁,从而达到可靠机械锁紧,具备较高的抗冲击能力;由于螺母套筒(5)加工的台阶结构设置在轴外圆面上,而锁紧装置的主要部件滑动套筒(10)的内腔形状简单,因此加工简便,同时,拆卸时只需拆下限位螺母(14)就可将锁紧装置的锁闭机构从螺母套筒(5)上一一取下,无需像现有技术那样设置扳手槽或使用特别拆卸工具来拆卸挡环、限位螺母(14)和滑动套筒(10),因此本实用新型的锁紧装置维修拆卸也十分方便。
文档编号F15B15/14GK202108808SQ201120082710
公开日2012年1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5日
发明者丁建红, 何敏, 曾仁树, 田威 申请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