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液分离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14715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液分离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气液分离结构,它包括圆筒状的本体、设在本体上的进气口、出气口和出油口,进气口设于本体的上部并与储油腔连通,进气口的一侧壁与本体的内壁相切,出气口设于本体的顶壁上并与外部大气连通,出油口设于本体的底部并与回油通道连通,所述出气口的上方还设有顶部为锥形的挡气罩,所述挡气罩的侧面开有出风孔。采用上述结构,当排气通道内的压缩空气经过气液分离结构时,压缩空气内的大部分油被分离出来,分离出的油通过回油通道回到储油腔,使油被回收利用,避免了油的浪费,而且由于压缩空气中大部分的油已经被分离出来,所以排到大气中的压缩空气中的含油量比较小,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专利说明】一种气液分离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气液分离结构,具体讲是一种用于液力缓速器的气液分离结构。

【背景技术】
[0002]液力缓速器是一种汽车辅助制动装置,主要应用于大型客车、城市公交车辆及重型卡车,液力缓速器包括换热器、转子、定子和壳体,壳体上具有储油腔和工作腔,转子和汽车传动系统固定在一起,汽车在行驶时,转子也会转动。液力缓速器工作时,压缩空气进入储油腔,将储油腔内的油压进液力缓速器定子和转子之间的工作腔,液力缓速器开始工作时,转子带动油液绕轴线旋转,同时,油液沿转子叶片方向运动,甩向定子,定子叶片对油液产生反作用力,油液流出定子再转回来冲击转子,这样就形成对转子的阻力矩,从而实现对车辆的减速作用。
[0003]液力缓速器的储油腔连接有排气通道和回油通道,排气通道导通到外部大气,用于在液力缓速器不工作时将压缩空气排出,回油通道用于对工作腔内漏出的油进行回收,回油通道的一端设有用于收集工作腔中漏出的油的收油孔,使油液通过回油通道返回储油腔。
[0004]但是在以上现有技术的液力缓速器中压缩空气通过排气通道排出时,压缩空气中往往会含有一定量的油,排出的压缩空气中含的油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而且也造成了油的浪费。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能对排出的压缩空气中的油进行分离并回收,减少排出的压缩空气的含油量的一种气液分离结构。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气液分离结构,它包括圆筒状的本体、设在本体上的进气口、出气口和出油口,进气口设于本体的上部并与储油腔连通,进气口的一侧壁与本体的内壁相切,出气口设于本体的顶壁上并与外部大气连通,出油口设于本体的底部并与回油通道连通,所述出气口的上方还设有顶部为锥形的挡气罩,所述挡气罩的侧面开有出风孔。
[0007]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
[0008]排气通道进入的压缩空气从进气口进入本体内后,沿着本体的内周壁旋转,在压缩空气与内周壁不断接触的过程中,使压缩空气中的油不断吸附在本体的内周壁上,而气体则通过出气口排出到外面,而且在出气口的上方设置挡气罩,又可以使气体打在挡气罩上进行再次气液分离,最后气体通过挡气罩侧面的出风孔排到大气外面。采用上述结构,当排气通道内的压缩空气经过气液分离结构时,压缩空气内的大部分油被分离出来,分离出的油通过回油通道回到储油腔,使油被回收利用,避免了油的浪费,而且由于压缩空气中大部分的油已经被分离出来,所以排到大气中的压缩空气中的含油量比较小,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0009]作为改进,所述的本体的下部为上大下小的喇叭口状;使得分离出的油比较容易流入出油口,对油的回收效果比较好。
[0010]作为改进,所述的进气口与出气口的横截面面积之比为1:1?1:2 ;若该比例过小,此时虽然压缩空气流速较快,但压缩空气流量较小,使得液力缓速器的排气速度较慢,若该比例过大,此时虽然压缩空气流量较大,但压缩空气流速较慢,使得本体的内周壁对油的吸附效果不好,将该比例设置在1:1?1:2之间,可以使得压缩空气的流速和流量都比较适宜,即可以保障液力缓速器的排气速度,也可以使得本体的内周壁对油的吸附效果较好。
[0011]作为改进,所述的进气口与出气口的横截面面积之比为1:1.2;该比例时,压缩空气的流速和流量达到最佳组合,使得液力缓速器的排气速度、本体的内周壁对油的吸附效果达到最佳组合,使得排气速度、气液分离效果都比较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图1中的A-A向视图;
[0014]其中,1、进气口 ;2、挡气罩;3、本体;4、出风孔;5、出油口 ;6、出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16]由图1、图2所示,本发明一种气液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圆筒状的本体3、设在本体3上的进气口 1、出气口 6和出油口 5,进气口 I设于本体3的上部并与储油腔连通,进气口 I的一侧壁与本体3的内壁相切,出气口 6设于本体3的顶壁上并与外部大气连通,出油口 5设于本体3的底部并与回油通道连通,所述出气口 6的上方还设有顶部为锥形的挡气罩2,所述挡气罩2的侧面开有出风孔4。
[0017]所述的本体3的下部为上大下小的喇叭口状。
[0018]所述的进气口 I与出气口 6的横截面面积之比为1:1?1:2。
[0019]所述的进气口 I与出气口 6的横截面面积之比为1:1.2。
[0020]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从储油腔排出的压缩空气进通过进气口进入本体的内腔,由于进气口的进气方向与本体的内周壁相切,使压缩空气进入油气分离腔后沿着本体的内周壁旋转,图2中箭头所示方向即为压缩空气的流动方向,压缩空气与本体的内周壁不断接触,此时压缩空气中的油不断吸附在本体的内周壁上,使得对压缩空气进行油气分离,油顺着本体的内周壁流下来后通过出油口进入回油通道,气液分离之后的气体则通过出气口排出到外面,而且在出气口的上方设置挡气罩,又可以使气体打在挡气罩上进行再次气液分离,最后气体通过挡气罩侧面的出风孔排到大气外面。
[0021]以上仅就本发明应用较佳的实例做出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发明的结构可以有其他变化,不局限于上述结构。总之,凡在本发明的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气液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圆筒状的本体(3)、设在本体(3)上的进气口(I)、出气口(6)和出油口(5),进气口⑴设于本体(3)的上部并与储油腔连通,进气口(I)的一侧壁与本体(3)的内壁相切,出气口(6)设于本体(3)的顶壁上并与外部大气连通,出油口(5)设于本体(3)的底部并与回油通道连通,所述出气口(6)的上方还设有顶部为锥形的挡气罩(2),所述挡气罩(2)的侧面开有出风孔(4)。
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液气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3)的下部为上大下小的喇叭口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液气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口(I)与出气口(6)的横截面面积之比为1:1?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气液气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口(I)与出气口(6)的横截面面积之比为1:1.2。
【文档编号】F15B21/04GK104279208SQ201410603882
【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30日
【发明者】付凤吉 申请人:付凤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