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柱塞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15866阅读:6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柱塞总成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柱塞泵,特别涉及一种柱塞总成。



背景技术:

柱塞泵中柱塞的功能为在往复运动的作用下周期性改变密封腔容积的大小,从而实现输送介质的功能。如图1,在传统柱塞泵的柱塞总成的结构主要包括柱塞01、后导向套02、填料03、前导向套04 及密封函体05。

柱塞01和后导向套02、填料03、前导向套04内壁构成的摩擦副在运动过程中发热膨胀,如散热不及时,会加剧磨损、损害摩擦副、降低摩擦件寿命、损耗功率等,严重的还会使摩擦副烧伤而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柱塞总成,有效降低了柱塞与摩擦副的磨损和发热。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柱塞总成,包括密封函体、开设在密封函体内且相互连通的介质腔和柱塞腔、位于柱塞腔内的柱塞,所述柱塞腔自内而外依次固定有前导向套、填料、后导向套,所述柱塞密封滑动插入前导向套、填料和后导向套,所述柱塞靠近介质腔一端开设一圆柱槽,在圆柱槽的内壁上固定有弹性片组,所述弹性片组包括沿圆柱槽轴向固定的多个弹性片,多个弹性片自圆柱槽槽底向外长度递减设置,所述柱塞上开设有交换通道,交换通道一端与圆柱槽连通,另一端与柱塞腔连通。

在排出行程时,柱塞向介质腔运动,密封腔容积减小,介质压力升高,排出介质。随着排出过程结束,进入吸入行程,此时柱塞远离介质腔运动,密封腔容积增大,介质压力下降,吸入介质。介质通过圆柱槽进入交换通道,而交换通道与柱塞腔连通,因此介质能在柱塞运动过程中对前导向套、填料和后导向套的内壁进行冷却润滑。在吸入行程时,介质进入冲击弹性片,弹性片受压发生弯曲变形,排出行程时弹性片振动复位,由于弹性片的运动有效提升圆柱槽与介质腔的介质交换能力,从而提高柱塞的散热性能,同时弹性片的长度递减可以减少之间的相互干扰。

每个所述弹性片均包括一向介质腔弯曲的弯曲部。

弯曲部的设置使得承接面较大,有利于承接更大量的介质,使得弹性片的形变量更大;同时弯曲部形成一导向面,使得交换通道内的介质容易沿着导向面出来。

进一步的,所述弯曲部的弧度为π/2。

弯曲部的弧度过长会导致弯曲部一侧的介质容易留在弯曲部形成的弯钩内,过短会导致受压面积小,因此选择弯曲部的弧度为π/2。

进一步的,所述交换通道沿圆柱槽轴向设置多个,相邻两个交换通道通过混合通道连通。

如此便于交换通道内的介质发生相互交换。

进一步的,所述圆柱槽内螺纹连接一加强套,所述弹性片组固定在加强套的内壁上,所述交换通道穿过加强套与圆柱槽连通。

加强套的设置增强了柱塞的整体结构,使得圆柱槽的侧壁在长期受压下不易发生形变。

进一步的,所述圆柱槽靠近介质腔一端固定一滤网。

介质内可能存在一定杂质,杂质进入交换通道会影响柱塞的运动,通过对介质的过滤减少对柱塞运动的影响。

进一步的,所述柱塞远离密封函体的一端开设一半球形槽,所述半球形槽内固定一与之相配的弹性套。

柱塞一般通过凸轮轴带动,半球形槽有利于增加与凸轮轴的接触面积,运行更稳定,弹性套的设置可以减少凸轮轴与柱塞的相对冲击。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开设圆柱槽,降低了柱塞总成的重量,运行时可降低柱塞对填料的偏磨,同时增加了散热面积,利于散热。2)通过弹性片的振动加速圆柱槽与介质腔的介质交换,从而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3)通过滤网的设置提升柱塞的工作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密封函体;11、介质腔;12、柱塞腔;2、柱塞;21、圆柱槽;22、加强套;23、弹性片;231、弯曲部;24、交换通道;25、混合通道;26、半球形槽;27、弹性套;3、前导向套;4、填料;5、后导向套;6、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一种柱塞总成,如图2,包括密封函体1、开设在密封函体1内且相互连通的介质腔11和柱塞腔12、位于柱塞腔12内的柱塞2,柱塞腔12自内而外依次固定有前导向套3、填料4、后导向套5,柱塞2密封滑动插入前导向套3、填料4和后导向套5。

如图2,柱塞2靠近介质腔11一端开设一圆柱槽21,圆柱槽21内螺纹连接一加强套22,在加强套22的内壁沿其周向固定有至少两组弹性片组。弹性片组包括沿加强套22轴向间隔固定的多个弹性片23,多个弹性片23自圆柱槽21槽底向外长度递减设置。如图3,每个弹性片23自与加强套22内壁连接一端水平延伸并在末端向介质腔11弯曲形成一弯曲部231,该弯曲部231的弧度为π/2。

如图3,柱塞2上开设有交换通道24,该交换通道24一端与柱塞腔12连通,另一端与穿过加强套22与圆柱槽21连通。交换通道24沿圆柱槽21轴向设置多个,相邻两个交换通道24通过混合通道25连通。

如图2,柱塞2远离密封函体1的一端开设一半球形槽26,半球形槽26内粘接一与之相配的呈半球形的弹性套27。

如图2,为提升柱塞2的工作环境,在圆柱槽21靠近介质腔11一端固定一滤网6。

在排出行程时,柱塞2向介质腔11运动,密封腔容积减小,介质压力升高,排出介质。随着排出过程结束,进入吸入行程,此时柱塞2远离介质腔11运动,密封腔容积增大,介质压力下降,吸入介质。在吸入行程时,介质进入冲击弹性片23,弹性片23受压发生弯曲变形,排出行程时弹性片23振动复位,由于弹性片23的运动有效提升圆柱槽21与介质腔11的介质交换能力。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