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盘车用泵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15863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油缸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托盘车用泵体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手动液压搬运车,由于执行欧洲莱茵标准,要求在全行程起升状态下,11~12次由最低位置起升到最高位置,(手动液压搬运车总起升行程在110mm到120mm之间,每泵压一次千斤顶起升约10mm)。因此常规设计将泵柱塞设计成直径18mm,这样保证每泵压一次千斤顶起升约10mm。在欧美和日本一些发达国家,由于机械化程度较高,用手动液压搬运车拉的货物较轻,这样的结构在使用过程中感觉效率太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之不足,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通过液压油缸载重变化,控制液压油缸起升行程,有效提高使用效率和工作效率的托盘车用泵体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托盘车用泵体装置,包括泵壳、泵体和泵柱塞,所述的泵柱塞伸入并连接在泵体上部,所述的泵体则固定在泵壳内部,所述的泵柱塞为两个固定的圆柱体结构叠加而成,上圆柱体直径小于下圆柱体直径,所述上圆柱体内下部具有通孔,所述通孔贯穿下圆柱体,所述的上圆柱体内设有套设在通孔上端的上弹簧,所述通孔对应上圆柱体与下圆柱体连接处设有上钢球,所述的下圆柱体一侧下表面设有下钢球,所述下钢球底面连接有下弹簧,所述下弹簧下端与泵柱塞下底面连接。

进一步的,泵壳与泵体间螺纹连接,泵体底部与泵壳内底面间压接有紫铜垫圈,所述螺纹下端、泵壳与泵体之间密封连接有O型圈。

进一步的,泵柱塞的两个圆柱体为一体成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托盘车用泵体装置,结构设计合理,通过液压油缸载重变化,控制液压油缸起升行程,有效提高使用效率和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泵壳 2.泵体 3.泵柱塞 3-1.上圆柱体 3-2.下圆柱体 4.通孔 5.上弹簧 6.上钢球 7.下钢球 8.下弹簧 9.紫铜垫圈 10.O型圈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的一种托盘车用泵体装置,包括泵壳1、泵体2和泵柱塞3,所述的泵柱塞3伸入并连接在泵体2上部,所述的泵体2则固定在泵壳1内部,所述的泵柱塞3为两个固定的圆柱体结构叠加而成,泵柱塞3的两个圆柱体为一体成型结构。上圆柱体3-1直径小于下圆柱体3-2直径,上圆柱体3-1内下部设有通孔4,所述,通孔4贯穿下圆柱体3-2。所述的上圆柱体3-1内设有套设在通孔4上端的上弹簧5,所述通孔4对应上圆柱体3-1与下圆柱体3-2连接处设有上钢球6,所述的下圆柱体3-2一侧下表面设有下钢球7,所述下钢球7底面连接有下弹簧8,所述下弹簧8下端与泵柱塞3下底面连接。

进一步的,为了更好地提高泵壳1与泵体2间螺纹连接,泵体2底部与泵壳1内底面间压接有紫铜垫圈9,所述螺纹下端、泵壳1与泵体2之间密封连接有O型圈10。

优选的,上圆柱体直径为18MM,下圆柱体直径为28MM。在工作时,可更具液压油缸系统压力,泵柱塞密封截面积也发生变化,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当液压油缸系统压力低于一定标准时,由于上弹簧5压力,上钢球6封闭,泵柱塞3的直径28MM的截面其密封作用,在这种状态下,全行程起升液压油缸千斤顶每次起升20MM左右。

当液压油缸系统压力高于一定标准时,由于上弹簧5压力不够,上钢球打开,不能起到密封作用。液压系统内部压力加大,下钢球7打开,泵柱塞3直径28MM截面不能起到密封作用,而由直径18MM截面起密封作用。在这种状态下,全行程起升液压油缸千斤顶每次起升10MM左右。

如此设计的托盘车用泵体装置,通过液压油缸在载重变化状态下内部压力同步变化的原理,利用泵柱塞密封截面积的变化,可有效提高托盘车的使用效率和工作效率。在具有一定载荷的情况下,可将传统全行程起升液压油缸次数有11至12次减少到5.5至6次,工作效率提高约1倍。

上述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