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结构的真空泵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20989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真空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结构的真空泵系统。



背景技术:

冶金工业的迅速发展对钢材机械性能、钢水纯净度和化学成分(包括微量元素)的精确控制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因而促进了真空精炼技术rh、vod等多功能精炼技术的迅速发展。真空系统作为精炼过程中的关键设备,决定了精炼水平的高低。

目前,rh、vod等真空精炼主要采用蒸汽喷射泵,以4级真空泵型式为例。通常真空泵系统的喷射级(3、4级泵)分为a列(s3a、s4a)和b列(s3b、s4b),a列是主泵,b列是辅泵,真空泵系统的工作模式参见表1《真空泵工作模式1》。由此可见,传统的真空泵工作方式只能是唯一的。由于真空处理的钢种不同,对真空抽气时间的要求不一样,使真空泵在设计计算时被迫放大真空泵的能力,就大不就小,造成一定的能力富裕和能耗指标的浪费。另外,一旦真空泵喷射级(s3、s4)某个泵故障或真空系统漏率过大,只能临时停产检修造成生产的巨大损失。

因此,为了解决现有系统问题,有必要对真空泵系统的配置进行改造。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真空泵系统,可以有效地减少生产中的故障率,具有结构简单、运行可靠的特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结构的真空泵系统,包括接被抽气体的b1泵1,b1泵1气体出口通过管道与b2泵2气体入口相连,其特征在于,b2泵2气体出口连接在c1冷凝器3气体入口上,c1冷凝器3气体出口的输出端分为两路连接在c2冷凝器10气体入口上,一路上设置有切断阀二5与s3-1泵8,另一路上设置有切断阀一4与s3-2泵9,c2冷凝器10气体出口的输出端分为两路连接在c3冷凝器13气体入口上,一路上设置有s4切断阀三6与s4a-1泵11,另一路上设置有切断阀四7与s4b-2泵12,c3冷凝器13气体出口的输出端与大气相连通。

所述的切断阀一4设置在c1冷凝器3与s3-2泵9之间,切断阀二5设置在c1冷凝器3与s3-1泵8之间,所述的s4切断阀三6设置在c2冷凝器10与s4a-1泵11之间,所述的切断阀四7设置在c2冷凝器10与s4b-2泵12之间。

所述的切断阀为球阀、蝶阀、闸阀中的任何一种。

真空泵系统的工作模式详见表2《真空泵工作模式选择》,具体如下:

模式1:所述的s3-1泵8为主泵,s3-2泵9为辅泵,s4a-1泵11为主泵,s4b-2泵12为辅泵。

模式2:所述的s3-1泵8为辅泵,s3-2泵9为主泵,s4a-1泵11为辅泵,s4b-2泵12为主泵。

模式3:所述的s3-1泵8为主泵,s3-2泵9为辅泵,s4a-1泵11为辅泵,s4b-2泵12为主泵。

模式4:所述的s3-1泵8为辅泵,s3-2泵9为主泵,s4a-1泵11为主泵,s4b-2泵12为辅泵。

模式5:所述的s3-1泵8为辅泵,s3-2泵9为主泵,s4a-1泵11为主泵,s4b-2泵12为主泵。

所述的真空泵系统为蒸汽喷射泵类型,真空泵系统可以应用于四级、五级真空泵型式中的任何一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真空泵系统结构简单、可靠,可以组合出不同抽气量的抽气方式,根据冶炼不同钢种对真空抽气时间要求的差异,可以灵活的做出选择;在事故状态下,能够及时做出调整,启动其它抽气方案,从而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减少生产中的故障率,满足了生产的冶炼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详细叙述。

如图1所示:包括b1泵1;b2泵2;c1冷凝器3;切断阀一4;切断阀二5;s4切断阀三6;切断阀四7;s3-1泵8;s3-2泵9;c2冷凝器10;s4-1泵11;s4-2泵12;c3冷凝器13;所述的切断阀一4安装在c1冷凝器3和s3-2泵9之间;所述的切断阀二5安装在c1冷凝器3和s3-1泵8之间;所述的s4切断阀三6安装在c2冷凝器10和s4a-1泵11之间;所述的切断阀四7安装在c2冷凝器10和s4b-2泵12之间。其中切断阀二5是在原真空泵系统组成方式中增加的阀门,也是本发明的关键所在。

真空泵系统的工作模式详见表2《真空泵工作模式选择》;真空泵的运行模式仍然按照表1《真空泵工作模式运行示意》执行。

实施例1,当处理钢种对抽气速度没有要求,仅需对钢液进行一般的轻处理,此时喷射级泵(s3、s4)的选择模式参照表2中的“模式1”。

实施例2,当处理超低碳钢等放气量较大钢种时,需要进行深脱碳,此时喷射级泵(s3、s4)的选择模式参照表2中的“模式2”。

实施例3,当喷射级泵(s3、s4)某个泵出现故障,或真空系统漏率过大时,此时喷射级泵(s3、s4)的选择模式参照表2中的“模式3”或“模式4”。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本发明要求在设计计算阶段需调配好喷射泵的抽气能力。在计算抽气能力和蒸汽消耗时,喷射泵s3-1泵8、s4-1泵11相比s3-2泵9、s4-2泵12略小,主要以匹配增压泵为主;而s3-2泵9、s4-2泵12主要以缩短抽气时间为主,因此抽气能力和汽耗会比较大。由此可得,真空泵系统选择“模式1”的工作模式会节约蒸汽消耗,相对运行成本较低;而“模式2”的选择侧重真空泵的工作效率,在处理放气量较大、处理时间较长的钢种时,虽然真空泵的单位汽耗较大,但缩短了总的处理时间,在保证冶金指标的前提下同样节约了蒸汽耗量,达到节约成本的效果。至于“模式3、模式4、模式5”仅针对特殊(事故)状况而设置,目的是保证生产节奏,避免不必要的事故和损失。总之,在c1冷凝器3出口与喷射泵s3-1泵8入口之间增加的切断阀二5,可以使真空泵系统的工作模式变化多样,更适应生产需求。而且具有减少蒸汽消耗的效果,达到节能降本的功能。

表1真空泵工作模式运行示意

表2真空泵工作模式选择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新型结构的真空泵系统,包括与被抽气体相连的B1泵,B1泵通过管道与B2泵相连,B2泵连接在C1冷凝器上,C1冷凝器的输出端分为两路连接在C2冷凝器上,一路上设置有切断阀二与S3‑1泵,另一路上设置有切断阀一与S3‑2泵,C2冷凝器的输出端分为两路连接在C3冷凝器上,一路上设置有切断阀三与S4a‑1泵,另一路上设置有切断阀四与S4b‑2泵,冷凝器的输出端与大气相连通,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可靠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程红兵;孟娜;康瑞泉;计玉珍;王旭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7.18
技术公布日:2017.10.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