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出杆油缸的限位套结构及双出杆油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79069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限位套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双出杆油缸的限位套结构。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双出杆油缸。



背景技术:

双出杆油缸上的限位套是油缸上限制油缸活塞运动部件,限位套一般是固定到缸筒上;目前大部分限位套都是焊接到缸筒上的,但是缸筒变形量大,不利于提高油缸质量,而且无法重复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重复利用的双出杆油缸的限位套结构。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还提供一种双出杆油缸。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出杆油缸的限位套结构,包括缸筒和限位套,限位套套装在缸筒内壁上,缸筒上开有第一过油口,限位套侧壁对应缸筒的第一过油口位置开有第二过油口;

缸筒侧壁开有若干定位螺纹孔,所述定位螺纹孔内配合有定位螺钉,限位套外壁对应定位螺钉位置开有至少一个限位凹槽,所述定位螺钉贯穿缸筒侧壁伸入限位套的限位凹槽内。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本双出杆油缸的限位套结构具有结构简单、工艺性强、安装简单、性能可靠、成本低,可拆卸等优点,相比现有的限位套结构,不需要焊接,不会产生因为焊接而导致的缸筒变形。

为了更清楚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以下将本双出杆油缸的限位套结构简称为本限位套结构。

本限位套结构的定位螺钉为内六角锥端定位螺钉;采用这样的结构后,可以保证定位螺钉在安装后不会在缸筒外壁形成凸起,防止油缸与外部设备发生干涉。

本限位套结构的限位套外壁沿其周向方向开有一个限位凹槽,若干定位螺钉贯穿缸筒侧壁伸入所述限位凹槽内;采用这样的结构后,装配时限位套与缸筒之间即便存在周向的装配误差,三个定位螺钉也可以伸入此周向的限位凹槽内,降低安装难度。

本限位套结构的限位凹槽经过限位套的第二过油口;采用这样的结构后,装配时第二过油口与缸筒的第一过油口上发生周向位置错位时,通过限位凹槽充当供油液过渡的通道,连接第一过油口和第二过油口,油液可以顺利通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双出杆油缸,包括上述的双出杆油缸的限位套结构。

本双出杆油缸成本低廉、加工简单、安装方便、结构可靠,节省加工成本,焊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双出杆油缸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沿M-M向剖视图。

图3是图2沿N-N向剖视图。

图4是本限位套结构实施例缸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沿O-O向剖视图。

图6是本限位套结构实施例限位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6所示

本双出杆油缸与现有的双出杆油缸的区别仅在于限位套2结构上,本双出杆油缸也包括缸筒1、活塞、活塞杆4、导向套、限位套2、密封件等,以下通过介绍本限位套结构的结构特点体现本双出杆油缸的特点。

本限位套结构包括缸筒1、限位套2和定位螺钉3。

缸筒1上开有贯穿其自身外壁的第一过油口12,缸筒1侧壁开有三个定位螺纹孔11,三个定位螺纹孔11和第一过油口12在缸筒1的侧壁上均匀圆周分布。

限位套2侧壁对应缸筒1的第一过油口12位置开有第二过油口22,限位套2外壁沿其周向方向开有一个限位凹槽21,限位凹槽21经过限位套2的第二过油口22。

限位套2套装在缸筒1内,三根定位螺钉3分别与缸筒1侧壁的三个定位螺纹孔11配合,定位螺钉3为M6的内六角锥端定位螺钉3,三根定位螺钉3分别贯穿缸筒1侧壁伸入限位套2的限位凹槽21内。

本限位套结构主要是通过内六角锥端定位螺钉3固定,将定位螺钉3旋进缸筒1内,并保证定位螺钉3的锥端旋进限位套2的限位凹槽21中,并且在旋合之前将定位螺钉3上涂螺纹密封胶,保证定位螺纹孔11处不泄露,从而使得限位套2固定到缸筒1上,并且具有一定的强度。

本双出杆油缸使用时,油缸油管A进油时,油液通过缸筒1上的第一过油口12和限位套2的第二过油口22进入油缸内部,推动两端活塞向外运动。当油管B进油时,油液进入两端活塞杆4的小腔,同时推动活塞向内运动,直到运动到限位套2位置。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