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塞式无油空压机排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53966阅读:6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活塞式无油空压机排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压缩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活塞式无油空压机排气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活塞式空压机采用阀片,用于完成空压机的进排气阀门作用,其中利用的是阀片本身的弹性或阀片弹簧实现气门打开和关闭。这对阀片的材质和保压性能提出很大要求,空压机工作时活塞往复运动,阀片不断拍击阀板产生噪音源,特别是小排量空压机噪音源很大一部分由此产生。

例如公布号为CN 101737296 A的中国发明专利,其公开了一种低噪声结构无油空气压缩机,包括有气缸、气缸盖和活塞,活塞上配装有滋润性材料制作的密封环或密封皮碗,在排气阀片与阀座之间设有阀板,为了降低其噪声。曲轴箱上紧固连接有曲轴箱盖板并形成曲轴箱进气消声室,在曲轴箱进气消声室与外界大气相通的进气口或在进气通道的出气口处设有进气单向阀,在排气阀片与阀座之间设置有减震垫,在阀座上连接有消声罩,将曲柄销做成花键状或类似花键状、在连杆身上开设隔热孔或隔热槽、在紧固螺钉与活塞或连杆的连接处设置有隔热垫优点是进气噪声低、轴承的工作温度及机械噪声低、在冷却风扇上布置有副平衡块,降低了压缩机的振动幅度,故能有效减少机体振动噪声。但是整体结构更加复杂,制造成本增加。

又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 104564613 B的中国发明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无油空压机,采用全新的散热结构、防尘结构、进气消音结构及排气结构为一体的无油空压机,散热风扇为独立风扇,罩壳与箱体配合后形成密封的进气腔和散热风道,气缸和缸盖内部设置有散热风道,本发明能有效降低排气温度,从而使得活塞、活塞环的温度也得到降低,提高活塞环的寿命,密闭的箱体内腔结构能有效降低空压机的噪音及对活动部件防尘,提高活动部件的寿命。但是进气阀片和排气阀片拍击阀板的噪声比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活塞式无油空压机排气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阀片拍击阀板会产生噪音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设计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活塞式无油空压机排气装置,包括活塞缸、连杆、曲轴以及位于外侧缸盖下方的阀板座,该阀板座的中间部位设有两耳板,所述耳板上开有第一安装孔,该安装孔通过螺栓固定杠杆;杠杆的两端注塑有排气胶垫,该排气胶垫选用耐高温的氟橡胶,与传统的阀片相比具有更好的密封性,并有效减低拍击阀板产生的噪音。

优选的是,所述阀板座为两半圆结构组成的板件。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阀板座的两端和中间部位的外侧均设有第二安装孔,从而通过螺栓将阀板座与外侧缸盖链家在一起。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两端均设有排气通气口,该排气通口的外侧布置有环形凹槽,该环形凹槽可以提高阀板座与排气胶垫的气密性,也可以避免空气中灰尘在密封面上的於积。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杠杆的中间部位设有铜套。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杠杆的两端为向上翘起结构,从而使排气胶垫与阀板座更好的贴合。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杠杆的两端均匀分布多个圆形通孔,此结构可以避免注塑在杠杆上的排气胶垫不会在空压机运行中周期性排气吸气导致排气胶垫的脱落。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铜套的中间部位开有连接孔,从而使螺栓穿过,将杠杆与阀板座固定连接。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活塞缸为左右两个活塞缸。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左右两个活塞缸同侧布置,可实现当左缸排气时右缸为吸气,当左缸吸气时右缸为排气,两缸间歇性工作。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活塞缸内设有吸气阀片和进气阀片。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进气阀片上开有进气通道。

附图说明

图1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活塞式无油空压机排气装置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活塞式无油空压机排气装置的图1所示优选实施例的放大图。

图3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活塞式无油空压机排气装置的图1所示优选实施例中阀板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活塞式无油空压机排气装置的图1所示优选实施例中杠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活塞式无油空压机排气装置的图1所示优选实施例中排气胶垫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的说明本质上仅仅是示例性的而并不是为了限制本公开、应用或用途。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活塞式无油空压机排气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活塞式无油空压机排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活塞式无油空压机排气装置,包括活塞缸9、连杆10、曲轴11以及位于外侧缸盖5下方的阀板座6,该阀板座的中间部位设有两耳板,所述耳板上开有第一安装孔12,该安装孔通过螺栓1固定杠杆3;杠杆3的两端注塑有排气胶垫4(如图5所示),该排气胶垫选用耐高温的氟橡胶,与传统的阀片相比具有更好的密封性,并有效减低拍击阀板产生的噪音。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活塞缸9为左右两个活塞缸。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左右两个活塞缸同侧布置,可实现当左缸排气时右缸为吸气,当左缸吸气时右缸为排气,两缸间歇性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活塞缸9内设有吸气阀片7和进气阀片8。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气阀片8上开有进气通道。

如图2所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活塞式无油空压机排气装置的图1所示优选实施例的放大图。

本实用新型的活塞式无油空压机排气装置的工作过程为:当双曲柄曲轴11旋转时,通过连杆10的传动,活塞便做上下往复运动,此时由气缸内壁、气缸盖、和活塞顶面所构成的工作容积则会发生周期性变化;采用同侧布置活塞缸9,可实现当左缸排气时右缸为吸气,当左缸吸气时右缸为排气,两缸间歇性工作;当左缸活塞从下止点向上运动时,吸气阀片7开始关闭,即阀片受其本身的弹力向下运动至与阀板座6密合位置。活塞继续向上运动,气体在气缸内被压缩,压力升高直至推动排气杠杆3左端的排气胶垫4向上运动,缸内压力即将保持排出压力大小不变直到活塞行至上止点排出全部气体,与此同时由于杠杆3作用右缸排气胶垫4向下运动至与阀板座6密合位置,同时进行右缸活塞从上止点向下运动,空压机处于吸气过程,活塞缸内产生负压,布置在活塞上方的进气阀片8受力向下翘起,吸入气体直至活塞到达下止点。上述过程循环进行。

其中排气胶垫4开启最大位置高度由杠杆3长度和安放阀板座6的高度来限制,曲轴11旋转一周,活塞往复一次,气缸内左右两缸相继实现进气、压缩、排气的过程,即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如图3所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活塞式无油空压机排气装置的图1所示优选实施例中阀板座的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阀板座6为两半圆结构组成的板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阀板座6的两端和中间部位的外侧均设有第二安装孔14,从而通过螺栓将阀板座6与外侧缸盖5链家在一起。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孔12的两端均设有排气通气口15,该排气通口的外侧布置有环形凹槽13,该环形凹槽可以提高阀板座6与排气胶垫4的气密性,也可以避免空气中灰尘在密封面上的於积。

接下来参阅图4所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活塞式无油空压机排气装置的图1所示优选实施例中杠杆的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杠杆3的中间部位设有铜套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杠杆3的两端为向上翘起结构16,从而使排气胶垫4与阀板座6更好的贴合。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杠杆3的两端均匀分布多个圆形通孔18,此结构可以避免注塑在杠杆3上的排气胶垫4不会在空压机运行中周期性排气吸气导致排气胶垫4的脱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铜套2的中间部位开有连接孔17,从而使螺栓1穿过,将杠杆3与阀板座6固定连接。

如图5所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活塞式无油空压机排气装置的图1所示优选实施例中排气胶垫的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排气胶垫4由两圆形板件组成,两圆板之间由圆柱点支撑。

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难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活塞式无油空压机排气装置包括本说明书中各部分的任意组合。限于篇幅且为了使说明书简明,在此没有将这些组合一一详细介绍,但看过本说明书后,由本说明书构成的各部分的任意组合构成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已经不言自明。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