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快速释放功能的油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21722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快速释放功能的油缸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一种带快速释放功能的油缸,属于油缸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市场上大部分油缸都是通过压力来驱动油缸伸缩,如果需要油缸快速的伸缩就需要增加流量,如果要油缸快速伸缸,慢速缩缸就需要电气来控制或者其他方法来实现,然而这些方法很麻烦,而且价格也会随之上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带快速释放功能的油缸,利用单向阀和卸荷装置的配合,实现常速缩缸快出伸缸的目的,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快速释放功能的油缸,包括缸体和活塞体,所述缸体的一端设有缸体油路,所述活塞体包括活塞头和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一端与活塞头连接,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穿过缸体的另一端并延伸至缸体外部,所述活塞头将缸体内部分割成有杆腔和无杆腔,所述活塞杆的中部开有通油管,所述通油管与外界油路相通,所述活塞杆的侧壁上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的方向是使液压油从通油管流入有杆腔内,所述活塞头的内部设置有卸荷装置,所述卸荷装置通过卸荷通道与有杆腔连通,液压油通过所述卸荷装置的打开实现从有杆腔流入无杆腔。

所述活塞头与活塞杆之间设置有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与活塞头和活塞杆之间形成阶梯状,所述单向阀位于限位凸台的侧壁上。

所述卸荷装置包括柱塞和外套,所述柱塞位于外套内并可在外套内往复运动,所述柱塞的一端为自由端,所述柱塞的另一端通过压簧与外套的端部连接,所述外套与缸体油路相通,所述外套上设有油孔,所述油孔通过柱塞的往复运动实现导通或密封。

所述外套的内壁上设置有卡台,所述卡台限制柱塞自由端的运动。

所述外套与压簧的连接处开有通孔,所述通孔使通油管与柱塞连接有压簧的一端相通。

所述活塞头的侧壁上设有耐磨环和油封。

所述活塞杆和缸体之间也设置有油封。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装置利用单向阀与卸荷装置相结合来实现油缸的常速缩缸和快速伸缸功能,单向阀使得液压油只能进入有杆腔而无法卸出,从而在泄压时油缸内仍然保留内压,当油路换向后,对无杆腔施压,通过对卸荷装置内的柱塞进行控制,使得有杆腔内的液压油流入无杆腔内,从而加速了活塞杆的伸出,提高了工作效率。

2、本装置结构简单,无需通过额外装置控制,且维修方便、价格低廉。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运动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为缸体、2为缸体油路、3为活塞头、4为活塞杆、5为有杆腔、6为无杆腔、7为通油管、8为单向阀、9为卸荷装置、10为卸荷通道、11为限位凸台、12为耐磨环、91为柱塞、92为外套、93为压簧、94为油孔、95为通孔、96为卡台。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快速释放功能的油缸,包括缸体1和活塞体,所述缸体1的一端设有缸体油路2,所述活塞体包括活塞头3和活塞杆4,所述活塞杆4的一端与活塞头3连接,所述活塞杆4的另一端穿过缸体1的另一端并延伸至缸体1外部,活塞杆4的自由端可以连接待驱动的设备或连接件;

所述活塞头3将缸体内部分割成有杆腔5和无杆腔6,所述活塞杆4的中部开有通油管7,所述通油管7与外界油路相通,所述活塞杆4的侧壁上设置有单向阀8,所述单向阀8的方向是使液压油从通油管7流入有杆腔5内,所述活塞头3的内部设置有卸荷装置9,所述卸荷装置9通过卸荷通道10与有杆腔5连通,液压油通过所述卸荷装置9的打开实现从有杆腔5流入无杆腔6。

所述活塞头3与活塞杆4之间设置有限位凸台11,所述限位凸台11与活塞头3和活塞杆4之间形成阶梯状,所述单向阀8位于限位凸台11的侧壁上,这样,在活塞杆4延伸至最大值时,限位凸台11可将单向阀8的出口控制在有杆腔5内,而不会延伸至外界或被缸体1的端部堵塞。

所述卸荷装置9包括柱塞91和外套92,所述柱塞91位于外套92内并可在外套92内往复运动,所述柱塞91的一端为自由端,所述柱塞91的另一端通过压簧93与外套92的端部连接,所述外套92与缸体油路2相通,所述外套92上设有油孔94,在常压状态或压簧93在正常状态时,柱塞91处于将油孔94密封的状态,所述油孔94通过柱塞91的往复运动实现导通或密封。

所述外套92的内壁上设置有卡台96,所述卡台96限制柱塞91自由端的运动,从而使柱塞91可以正好密封住油孔94。

所述外套92与压簧93的连接处开有通孔95,所述通孔95使通油管7与柱塞91连接有压簧93的一端相通。

所述活塞头3的侧壁上设有耐磨环12和油封。

所述活塞杆和缸体之间也设置有油封。

具体运动过程:

有杆腔5的供油是通过外界供油装置向通油管7内供油实现的,当液压油从通油管7内流入,液压油穿过单向阀8进入有杆腔,由于有杆腔5内的压力大于无杆腔6内的压力,所以推动活塞体向无杆腔6运动,直至达到无杆腔6的端部,此时完成缩缸的动作。另外的,由于有杆腔5通过通孔95与压簧93所在空间连通,液压油挤压柱塞91与压簧93连接的一端,进一步将柱塞91压于卡台上,提高柱塞91的密封效果。

然后启动换向阀,此时通油管7内降压,由于单向阀8的作用,压力一直存在于有杆腔5内,液压油从缸体油路2进入无杆腔6内,随着无杆腔6内的压力增大,压力将柱塞91向压簧93的一侧运动,随着柱塞91的移动,油孔94逐渐被打开,此时有杆腔5和无杆腔6通过卸荷通道10连通,由于活塞杆4的横截面积小于活塞头3的横截面积,因此有杆腔5内的液压油会迅速进入无杆腔6内,有杆腔5内部的压力迅速与从缸体油路2内的提供的油压结合在一起并推动活塞体运动,使活塞杆4快速伸出。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