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李传送车的液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21717阅读:74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行李传送车的液压系统。



背景技术:

行李传送车是用于飞机装卸行李、包裹及邮件等货物的专用设备。该车由三类汽车底盘、左置驾驶室、传送机架装置、液压系统和电气系统组成,采用了液压助力转向,转向轻便灵活,与同类产品相比整车的动力性能良好。

现有的行李传送车的液压系统通常包括动臂缸液压系统和转向助力液压系统,由于这两种液压系统所需要达到的工作目的不同,其内部的液压油所达到的压力也不同,为了可以提高行李传送车液压系统的安全性,我们提出了一种行李传送车的液压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行李传送车的液压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行李传送车的液压系统,包括油箱、液压泵A、液压泵B、动力转向器、动臂缸、回转液压马达、冷却器A、冷却器B,所述液压泵A、液压泵B分别通过送油管连接在油箱上,所述液压泵A输出的液压油通过送油管依次经过限压阀A、单向阀、动力转向器,最后通过回油管A回到油箱,所述液压泵B输出的液压油通过送油管分别流向换向阀和回转液压马达,所述换向阀的输出端通过送油管连接动臂缸,所述动臂缸和回转液压马达的输出端通过回油管B连接油箱。

优选的,所述液压泵A与限压阀A之间的送油管上连接有回油管C,所述回油管C上设有安全阀A,对限压阀A起到保护作用,防止压力过大损坏限压阀A。

优选的,所述液压泵B的输出端连接有回油管D,所述回油管D上设有安全阀B,对动臂缸起到保护作用,防止压力过大损坏动臂缸。

优选的,所述回油管A的输入端设有限压阀C,所述回油管A上设有冷却器A,使液压转向助力系统中液压油经过减压、冷却后流回油箱。

优选的,所述回油管B的输入端设有限压阀B,所述回油管B上设有冷却器B,使动臂缸液压系统中的液压油经过减压、冷却后流回油箱。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行李传送车的液压系统,有益效果在于:该行李传送车的液压系统的动臂缸液压系统和转向助力液压系统为两个独立的液压系统,根据不同液压系统中液压油的压力选用不同规格的安全阀,能够提高液压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和设备的使用寿命,在回油管上设有限压阀、冷却器能够对流回油箱的液压油进行减压、冷却,便于循环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行李传送车的液压系统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1-油箱,2-液压泵A,3-液压泵B,4-动力转向器,5-限压阀A,6-限压阀B,7-限压阀C,8-单向阀,9-换向阀,10-动臂缸,11-回转液压马达,12-安全阀A,13-安全阀B,14-冷却器A,15-冷却器B,16-送油管,17-回油管A,18-回油管B,19-回油管C,20-回油管D。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一种行李传送车的液压系统,包括油箱1、液压泵A2、液压泵B3、动力转向器4、动臂缸10、回转液压马达11、冷却器A14、冷却器B15,所述液压泵A2、液压泵B3分别通过送油管16连接在油箱1上,所述液压泵A2输出的液压油通过送油管16依次经过限压阀A5、单向阀8、动力转向器4,最后通过回油管A17回到油箱1,所述液压泵B3输出的液压油通过送油管16分别流向换向阀9和回转液压马达11,所述换向阀9的输出端通过送油管16连接动臂缸10,所述动臂缸10和回转液压马达11的输出端通过回油管B18连接油箱1。

所述液压泵A2与限压阀A5之间的送油管16上连接有回油管C19,所述回油管C19上设有安全阀A12,对限压阀A5起到保护作用,防止压力过大损坏限压阀A5,所述液压泵B3的输出端连接有回油管D20,所述回油管D20上设有安全阀B13,对动臂缸10起到保护作用,防止压力过大损坏动臂缸10,所述回油管A17的输入端设有限压阀C7,所述回油管A17上设有冷却器A14,使液压转向助力系统中液压油经过减压、冷却后流回油箱,所述回油管B18的输入端设有限压阀B6,所述回油管B18上设有冷却器B15,使动臂缸液压系统中的液压油经过减压、冷却后流回油箱1。

工作原理:该行李传送车的液压系统的动臂缸液压系统和转向助力液压系统为两个独立的液压系统,根据不同液压系统中液压油的压力选用不同规格的安全阀,能够提高液压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和设备的使用寿命,在各个回油管上均设有限压阀、冷却器能够对流回油箱1的液压油进行减压、冷却,便于循环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