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导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92825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空气导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导引装置,其用于室内空气技术中的通风设备的离心式通风机,优选用于具有矩形、圆形或正方形的截面的通道形状的外壳。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公知空气导引装置和空气转向装置有不同的实施方式。板是最简单的实施方案,使用板能够转换气流的流动方向。

例如在DE8908987U中公知一种空气转向装置。在该已知的装置中,空气从径向到轴向的转向仅发生在输送通道的外壳壁处。从叶片向外输送的空气在此出现在输送通道外壳的壁的径向上。这会导致大量的流动损失并且导致形成剧烈的噪声。此外,在与流出板和外壳壁之间的流出缝相对而立且靠近隔离板的区域中,能够发生剧烈的涡流,这不仅加剧了前述缺陷而且还特别不利地阻碍了通过改变风机叶轮的流入口和过气管接头之间的缝隙来调整体积流量的途径。

DE4129211A1由此致力于实现使被输送的介质柔和地转向且避免在与流出缝相对而立的区域中产生涡流。该目的通过以下方式得以实现:输送通道设置有至少和离心式通风机叶轮的吸入侧边缘区域有一定距离的、在气体的运输方向上扩展至输送通道截面的分流漏斗。

离心式通风机是普遍公知的并且包括借由驱动马达驱动的叶轮。一般来说,叶轮在其流出侧具有和叶轮叶片相邻的盖板。在离心式通风机中,通常是平行于离心式通风机的驱动轴地(因此是在轴向上)吸入空气并且通过叶轮的转动使空气发生90°转向并沿径向排出。被吸入的空气由此被径向向外地吹出,即被朝向通道形状的外壳的壁吹出。离心式通风机的压力侧(即流出侧)的空气因此再次流向主流动方向,必须使气流在壁处再次发生90°的转向。在此会出现旋涡和不期望的压力损失,压力损失降低了离心式通风机在该种应用中的总有效系数。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前述缺陷并且提供一种装置,该装置能够更好地排出离心式通风机中被输送的空气或气体,基于降低了的压力损失因此能够提高有效系数。因此目的在于使从离心式通风机吸入的气流尽可能无损地流出至通道形状的外壳。

通过以下特征组合达到本目的。

空气导引装置设计为用于室内空气技术中的通风设备,所述通风设备具有通道形状的外壳和布置在所述外壳内的截面上的空气输送设备,其中所述空气导引装置在流出侧包括至少一个具有相对彼此取向的空气导板的导板组,其中在所述导板组的所述空气导板和所述外壳的内部之间设计有风路通道,且用于获得扩散作用的所述空气导板是如下这样布置的,即:至少部分地加大用于从所述空气输送设备输送来的空气沿流动方向的有效流动截面和/或改变所述空气的迎角或沿流动方向的取向。

优选的是,在流出侧布置有两个或更多个由相对彼此取向的所述空气导板构成的所述导板组。

有利的是,两个或更多个所述导板组被依次阶梯式布置在流出侧。

有利的是,在吸入侧额外布置有由相对彼此取向的空气导板构成的导板组。

有利的是,在吸入侧的所述导板组设计为具有正方形或矩形截面的、呈大致漏斗形的导板组。

有利的是,在流出侧的一个或多个所述导板组设计为具有底面的、呈大致金字塔形或漏斗形的导板组,所述底面具有呈大致正方形或矩形的截面。

有利的是,在流出侧的导板组由四个成对布置的、倾斜两次的空气导板形成,所述空气导板至少形成三角板状,所述空气导板分别形成所述底面的片段,在所述片段处邻接有对此基本向轴向上弯折的、各具有两个侧边的矩形板段,其中所述导板相对于所述轴向转动地布置,因此所述导板的侧边相对于所述轴向以0°到20°的角度取向。

有利的是,在各直接相邻的所述空气导板中,所述空气导板的基本在所述轴向上弯折的矩形板段相对于所述底面的角度各不相同,彼此大致有3°到10°的偏差。

有利的是,在流出侧的所述导板组由在边缘处弯折的、具有四个板段的空气导板形成,各所述板段分别具有第一平面导板区段,所述第一平面导板区段以迎角与布置在截面上的基板相连,其中所述迎角位于20°到80°之间。

有利的是,与所述边缘邻接的弯折的各所述空气导板分别形成流出侧的平面导板区段,所述导板区段以不同于所述迎角的更大的迎角相对于所述截面取向,其中所述迎角在30°到90°之间且所述更大的迎角在90°到100°之间,此外,从所述边缘到所述底面之间的距离和离心式通风机的直径之间的比值位于0.05和0.5之间。

有利的是,流出侧的一个或多个所述导板组至少具有多个在径向上延伸的矩形和/或弯曲的空气导引翼。

有利的是,所述空气导引翼的迎角的角度位于0°到60°之间。

有利的是,所述空气导引翼连接或布置在流出侧的所述导板组的所述空气导板的外表面处或吸入侧的所述导板组的内表面处。

有利的是,所述空气输送设备是离心式通风机。

有利的是,所述空气导引装置布置在室内空气技术中的通风设备的通道形状的外壳中,其中所述空气输送设备设计为离心式通风机。

有利的是,所述空气导引装置布置在室内空气技术中的通风设备的通道形状的外壳中,其中吸入侧的所述导板组至少部分地围绕着所述离心式通风机布置,而流出侧的所述导板组布置在所述离心式通风机的流出侧。

有利的是,吸入侧的所述导板组的空气导板的轴向长度与所述离心式通风机的直径之间的比值位于0.3到0.7之间,并且其中吸入侧的所述导板组的空气导板的外侧边缘的边缘尺寸与所述离心式通风机的直径之间的比值位于1.5到2.0之间。

有利的是,流出侧的所述导板组的空气导板的轴向长度与所述离心式通风机的直径之间的比值位于0.05到0.8之间。

有利的是,流出侧的所述导板组的空气导板的外侧边缘的边缘尺寸与所述离心式通风机的直径之间的比值位于1.1到2之间。

有利的是,流出侧的所述导板组的底面和所述离心式通风机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离心式通风机的直径之间的比值位于0到0.8之间。

有利的是,至少所述导板组的导板是由带孔的穿孔板形成的。

有利的是,各形成于所述导板后部的中空空间铺有隔音材料,用于由此起到隔音作用和/或降噪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思想在于,在离心式通风机之后的排出侧通过由特殊布置或成型的导板构成的一个或多个导板组如下这样组织离心式通风机的径向气流,通过逆着涡旋方向插入导板以致消除现存的涡旋。此外,流动截面沿着导板组延伸,用于由此获得扩散作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由此设置有空气导引装置,设计空气导引装置用于室内空气技术中的通风设备,通风设备具有通道形状的外壳和布置在外壳内的截面上的离心式通风机,其中空气导引装置包括由多个彼此取向各异的导板构成的至少一个导板组,其中一个或多个导板组的导板和外壳的内部之间的风路通道是如下这样设计的,通过使导板逆着涡旋方向取向以致消除现存的涡旋。

在本实用新型的有利实施方式中设置为,此外在吸入侧设计有另外的导板组,该导板组呈具有正方形或矩形的截面的大致金字塔形和/或漏斗形,该导板组优选与通道形状的外壳的截面相对应,空气导引装置通常应该被放置在外壳中。

此外有利的是,吸入侧的导板组由四个呈大致平面的、梯形的导板成形或设计而成,各导板以迎角ɑ与基板相连,基板布置在外壳的截面上且设置有中央开孔并起到了喷嘴的作用。因此形成了金字塔形的导板组,其中侧壁优选以相对于截面呈45°到80°之间的迎角ɑ取向。

在本实用新型的同样有利的实施方式中可设置为,布置在流出侧(设置在离心式通风机之后的流出侧)的导板组设计为呈大致金字塔形或漏斗形的导板组,导板组具有在外壳的截面上走向的、截面呈大致正方形或矩形的底面。

关于流出侧的导板组的实施方案,导板可以选择下述不同的布置方式。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流出侧的导板组的第一有利实施方案中可设置为,形成有四个成对布置的、各倾斜两次的空气导板,空气导板这样倾斜或这样相对布置以获得前述金字塔形或漏斗形的导板组。

各单个导板对此形成三角形的板段,各板段形成了流出侧的导板组的底面的片段。在三角形板段处邻接有对此基本在离心式通风机的轴向弯折或卷边的、各具有两个侧边的矩形板段,其中优选相对于轴向以0°到20°之间的角度转动地布置导板。优选在各导板处、即优选在三角形板段处设计有作为弯折的翅片的其他板段。

此外可有利地设置为,每对导板的两个导板的各矩形板段与三角形板段之间的弯角各异,优选地存在大约3°到10°之间的角度差替代地,也可设置为相同的角度。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流出侧的导板组的其他有利实施方案中也可设置为,导板组由四个各自沿着边缘弯折的导板形成,各导板设计为具有第一平面梯形的导板区段,导板区段以特定的迎角与布置在截面上的基板相连。此外可有利地设置为,邻接在前述边缘处的弯折的空气导板各自形成流出侧的平面的导板区段,优选形成同样是梯形的导板区段,该导板区段以大于前述导板区段和截面之间的迎角的迎角取向。

此外可有利地设置为,第一和/或第二导板组至少具有多个优选为矩形的和/或弯曲的空气导引翼,空气导引翼在径向延伸。多个空气导引翼在此能够连接在或布置在流出侧的导板组的空气导板的外表面处或者第一导板组的内表面处。在第一种情况中,多个空气导引翼尽量向外延伸直至到达空气导引装置处于安装状态时的外壳的内壁。

在流出侧的情况中,多个空气导引翼尽量向内延伸,直到延伸至空气导引装置处于安装状态时的离心式通风机的外轮廓(从轴向观察)。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涉及一种如前所述的空气导引装置,在室内空气技术中的通风设备的通道形状的外壳中,空气导引装置至少部分地围绕着离心式通风机布置,其中如前所述的导板组布置在离心式通风机之后的流出侧。

此外有利的是,在特定的大小和方向中选择导板组的几何形状和取向,这些将在优选实施例的说明中进一步阐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能够更好地排出离心式通风机中被输送的空气或气体,基于降低了的压力损失因此能够提高有效系数。

附图说明

接下来将展示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有利扩展方案或根据图示和本实用新型的有利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其中:

图1示出了穿过通道形状的外壳的截面图,其中离心式通风机布置在外壳中的截面上;

图2a和图2b示出了空气导引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视图以及截面图,该空气导引装置位于具有离心式通风机的通道形状的外壳内;

图3示出了图2a和图2b中的空气导板的细节图;

图4示出了图2a和图2b中的空气导引装置的实施例的另一立体视图;

图5示出了图2a和图2b或图4中的空气导引装置的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6a和图6b示出了空气导引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视图以及截面图,该空气导引装置位于具有离心式通风机的通道形状的外壳内;

图7a和图7b示出了空气导引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视图以及截面图,该空气导引装置位于具有离心式通风机的通道形状的外壳内;

图8a和图8b示出了空气导引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视图以及截面图,该空气导引装置位于具有离心式通风机的通道形状的外壳内;

图9a和图9b示出了空气导引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视图以及截面图,该空气导引装置位于具有离心式通风机的通道形状的外壳内;

图10a和图10b示出了空气导引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视图以及截面图,该空气导引装置位于具有离心式通风机的通道形状的外壳内;

图11a和图11b示出了图10a和图10b中的空气导引装置的实施例的其他立体视图;

图12a和图12b示出了具有隔音功能的空气导引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视图以及空气导引装置的截面图,该空气导引装置位于具有离心式通风机的通道形状的外壳内。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根据图1~12b并借助于不同实施方案的说明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的是结构和/或功能上相同的构件。

图1示出了穿过室内空气技术中的通风设备的通道形状的外壳30的截面图,外壳30中布置有具有通风机叶片41的离心式通风机40,马达42能够驱使通风机叶片转动。借助所示箭头示意性地示出了气流的走向。离心式通风机在轴向上通过吸入口A吸入空气,接着空气在通风机叶片41的区域首先被运送至径向流动然后在流出侧被重新运送至轴向流动。

图6a和图6b示出了空气导引装置的实施例的立体视图以及空气导引装置1的截面图,该空气导引装置1位于具有离心式通风机40的通道形状的外壳30内。为了进一步说明空气导引装置1的几何形状、特别是参考离心式通风机40和外壳30进一步说明空气导引装置1的几何形状,首先要说明的是示例性的实施方式。

空气导引装置1是围绕着布置在截面E上的离心式通风机40布置的。空气导引装置1补充性地示出了由四个分别以90°角度的错位彼此取向的空气导板11构成的吸入侧的导板组10。空气导板也能够由相应示出的独立的板形成,以及在流出侧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导板组20由多个沿着边缘线K弯折的空气导板21构成。在导板组10的空气导板11、导板组20的空气导板21与外壳30的内部31之间设计有风路通道2,其中基于空气导板21的区段的不同的迎角β1、β2,加大了用于从离心式通风机40输送的空气在该区域沿着流动方向S的有效流动截面。

导板组10是具有正方形的截面的、呈大致漏斗形或金字塔形的导板组10。导板组由四个平面的、彼此相连的梯形的空气导板11形成,各空气导板11以相同的迎角ɑ与基板12相连,基板12布置在截面E上且设置有中央开孔并起到了喷嘴的作用。空气导板11的迎角ɑ优选在45°到80°之间。

流出侧的导板组20由沿着边缘K弯折(倾斜)的空气导板21形成,空气导板21设计有四个板段。导板组20是具有正方形的截面的、呈大致漏斗形的导板组。空气导板21的四个片段中的每一个都具有第一平面导板区段21a,导板区段21a以迎角β1与布置在截面E上的基板22相连。空气导板21的四个片段中的每一个此外都具有在流出侧(与第一导板区段21a相连)的平面导板区段21b,导板区段21b以相对于截面E的、不同于迎角β1的、优选更大的迎角β2取向。迎角β1优选在30°到90°之间,而迎角β2优选在90°到100°之间。

空气导板21的边缘K到底面22之间的距离Xa和离心式通风机的直径La之间的比值Xa/La位于0.05和0.5之间。在本实用新型的该实施方式中通过流出侧的导板组20的倾斜的形状得以扩展流动截面。这样就会使流速降低从而使静压升高。从边缘K到后缘测得的导板区段21b的轴向长度以Xb表示。比值Xb/La优选位于0.15到0.8之间。Yb/La的优选值位于1.1到2.0之间。

图2a~5中示出了空气导引装置1的替代实施例的视图,空气导引装置1位于具有离心式通风机40的通道形状的外壳30内。在此两个导板组10、20都呈大致漏斗形或金字塔形。第一导板组10的设计同图6a和图6b中的前述实施例。

第二导板组20由四个成对布置的、倾斜两次的空气导板21形成。图3示出了单个空气导板21的形状。各单个导板21对此形成了三角形的板段21d,各板段21d形成流出侧的导板组20的底面22的片段。在三角形板段21d处邻接有对此基本在离心式通风机40的轴向上弯折或卷边的、各具有两个侧边21k的矩形板段21e,其中导板优选相对于轴向转动0°到20°之间的角度地布置(见图5)。优选在各导板21处、即优选在三角形板段21d处设计有作为弯折的翅片的其他板段21f。

如图2b中的截面图所示,每对导板的两个导板的各矩形板段21e相对于三角形板段21d的弯角β1各异,即存在大约±3°到±10°之间的角度差。一个板围绕邻边转动,另一个板围绕斜边转动,角度差由此可得。

外部导引形状的外部边缘尺寸Yb和离心式通风机的直径La的比值Yb/La的典型数值在1.5到2.0之间。角度β1的典型角度优选在20°到80°之间。在流出侧的导板组20的底面22和离心式通风机40之间的距离Xc和离心式通风机的直径La之间的比值优选位于以下数值区域:0<Xc/La≤0.8。

图7a和图7b示出了空气导引装置1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视图以及截面图,该空气导引装置1位于具有离心式通风机40的通道形状的外壳30内。

作为对图6a和图6b中的实施方式的补充,本实施方式在空气导板21处具有多个矩形的、弯曲的空气导引翼23,空气导引翼在径向延伸至外壳30的内侧31。导引翼23的相对于轴向的迎角ε可以选择在0°到60°之间的角度,这一点和图8a和图8b中的实施方式相同。

在这种实施方式中,导引翼23尽可能无损地将现存的空气涡旋转至轴向,这样就提高了通风机的有效系数。典型的轮廓形状(例如NACA轮廓)或简单的板轮廓都能够用作轮廓形状。弦长SL和离心式通风机的直径La之间的比值SL/La优选位于0.05到0.4之间。导引翼23和离心式通风机40之间的轴向距离Xi和离心式通风机的直径La之间的比值优选位于0到0.8之间。

图8a和图8b和图9a和图9b中示出了空气导引装置1的另一实施例。空气导引翼23在图8a和图8b中的取向和图7a和图7b中的实施方式相似但是是固定在外壳30处的。导引翼23的设计方案和取向参见图6a和图6b和图7a和图7b中的实施方式,其中空气导引翼的位于内部的端面之间的距离Yb与离心式通风机的直径La相对应,即Yb=La。

在图9a和图9b中可以说第一导板组10和第二导板组20彼此相连。在此尺寸选择如下:比值Xd/La位于0.3和0.7之间,比值Xe/La位于0.1和1.0之间,比值Ya/La位于1.5和2.0之间以及角度ɑ位于45°和80°之间,其中在流出侧的导板组20的导板21大致平行于外壳30的壁延伸。

图10a和图10b和图11a和图11b示出了空气导引装置1的另一实施例的视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导板组20由多次倾斜的板组成。板如下这样倾斜,即出现附加的导引叶片21s,其能够使涡旋最小化并且尽可能无损地将气流转至轴向。

图12a和图12b中示出了和图6a和图6b相似的实施方式,但是导板组10、20是由带孔14、24的穿孔板形成的。位于后部的中空空间铺有隔音材料,其能够提高降噪能力。这种隔音措施同样也适用于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