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伺服阀测试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02567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一种伺服阀测试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伺服阀测试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热轧及冷轧轧机轧压下时,多使用电液伺服阀控制,具体是通过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系统产生的控制信号来控制伺服阀的开口,从而调节现场需要的位置、角度等。

在液压缸、伺服阀更换后,在进行测试和故障排查时,需要现场人员往复执行动作,检查处理时需要系统停电,测试时需要系统上电,现场人员需要使用对讲机远程联系其它人员来确认往复操作。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无法保障动作的及时性,不便于保障现场人员的安全,并且场人员劳动量较大、浪费了很多时间、增加了试车和故障排查的危险系数,降低了操作与检查的协调性。

综上,目前在对伺服阀进行测试时,至少存在无法保障现场人员的安全,劳动量较大、浪费时间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伺服阀测试控制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对伺服阀进行测试时,存在无法保障现场人员的安全,劳动量较大、浪费时间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在对伺服阀进行测试时,可以保障现场人员的安全,减少劳动量、节约时间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伺服阀测试控制装置,包括测试控制电路,其中,所述测试控制电路,包括:

交流变压器;

单相桥式整流桥,与所述交流变压器连接;

三端稳压管,与所述单相桥式整流桥连接;

比较放大电路,与所述三端稳压管连接;

二端稳压管,与所述比较放大电路连接。

优选地,所述三端稳压管,包括:

三端正稳压管,所述三端正稳压管的输入端与所述单相桥式整流桥的第一输出端连接;

三端负稳压管,所述三端负稳压管的输入端与所述单相桥式整流桥的第二输出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比较放大电路,包括:

比较正放大电路,所述比较正放大电路的集电极与所述三端正稳压管的输出端连接,

比较负放大电路,所述比较负放大电路的集电极与所述三端负稳压管的输出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二端稳压管,包括:

二端正稳压管,所述二端正稳压管的负极与所述比较正放大电路的发射极连接,所述二端正稳压管的正极接地;

二端负稳压管,所述二端负稳压管的负极与所述比较负放大电路的发射极连接,所述二端负稳压管的正极接地。

优选地,所述伺服阀测试控制装置,还包括:

外壳;

其中,所述交流变压器、所述单相桥式整流桥、所述三端稳压管、所述比较放大电路、以及所述二端稳压管设置在所述外壳内。

优选地,所述伺服阀测试控制装置,还包括:

操作面板,嵌入在所述外壳上。

优选地,在所述操作面板上设置有输出端子,所述输出端子与所述测试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优选地,在所述操作面板上设置有输出按钮,其中,在所述输出按钮被按下时,所述输出端子有电压输出。

优选地,在所述操作面板上设置有电压输出指示灯,其中,在所述输出端子有电压输出时,所述电压输出指示灯亮起。

优选地,在所述操作面板上设置有电压调节旋钮,所述电压调节旋钮用于调节所述输出端子输出的电压的大小。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伺服阀测试控制装置,包括测试控制电路,其中,所述测试控制电路,包括:交流变压器;单相桥式整流桥,与所述交流变压器连接;三端稳压管,与所述单相桥式整流桥连接;比较放大电路,与所述三端稳压管连接;二端稳压管,与所述比较放大电路连接。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对伺服阀进行测试时,存在无法保障现场人员的安全。增加了劳动量、浪费了时间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在对伺服阀进行测试时,可以保障现场人员的安全,减少劳动量、节约时间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伺服阀测试控制装置的结构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测试控制电路的结构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操作面板的结构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伺服阀测试控制装置在对伺服阀进行测试时的场景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伺服阀测试控制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对伺服阀进行测试时,存在无法保障现场人员的安全,劳动量较大、浪费时间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在对伺服阀进行测试时,可以保障现场人员的安全,减少劳动量、节约时间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一种伺服阀测试控制装置,包括测试控制电路,其中,所述测试控制电路,包括:交流变压器;单相桥式整流桥,与所述交流变压器连接;三端稳压管,与所述单相桥式整流桥连接;比较放大电路,与所述三端稳压管连接;二端稳压管,与所述比较放大电路连接。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伺服阀测试控制装置100,包括一测试控制电路110,其中,测试控制电路110,包括:

交流变压器111;

单相桥式整流桥112,与交流变压器111连接;

三端稳压管113,与单相桥式整流桥112连接;

比较放大电路114,与所述三端稳113压管连接;

二端稳压管115,与比较放大电路114连接。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测试控制电路110用于将220V(伏特)的交流电转换为可以用于对伺服阀进行测试的±2V的直流电(即:-2~0V之间的直流电,或,0~+2V之间的直流电)。

更详细地,如图2所示,交流变压器111具有两个输入端(即:输入端11和输入端12),这两个输入端也是整个测试控制电路110的输入端,用于接入220V的交流电。交流变压器111具体为环形变压器,其型号为EEIO-C120VA-220V/24V,可以将220V交流电转换为24V的交流电。其中,交流变压器111还具有两个输出端(即:输出端13和输出端14),通过这两个输出端即可输出24V的交流电。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单相桥式整流桥112具有两个输入端(即:输入端21和输入端22),其中,输入端21与交流变压器111的输出端13连接,输入端22与交流变压器111的输出端14连接。单相桥式整流桥112的具体型号为KBU810,可以将交流变压器111输出的24V的交流电整流成±40V的直流电。其中,单相桥式整流桥112还具有两个输出端(即:输出端23和输出端24),输出端23用于输出+40V的直流电,输出端24用于输出-40V的直流电。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在测试控制电路110中还设置有电容C1和电容C2,连接方式如图2所示,其中,电容C1和电容C2相同,电容值均为1000uF。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单相桥式整流桥112输出的±40V直流电经过三端稳压管113、比较放大电路114、二端稳压管115处理后,可以在测试控制电路110的输出端(即:输出端71和输出端72)输出±2V直流电,该±2V直流电即可用于伺服阀的测试。

进一步,三端稳压管113,包括:

三端正稳压管1131,三端正稳压管1131的输入端31与单相桥式整流桥112的第一输出端23连接,三端正稳压管1131的接地端33接地;

三端负稳压管1132,三端负稳压管1132的输入端41与单相桥式整流桥112的第二输出端24连接,三端负稳压管1132的接地端43接地。

进一步,比较放大电路114,包括:

比较正放大电路1141,比较正放大电路1141的集电极51与三端正稳压管1131的输出端32连接,

比较负放大电路1142,比较负放大电路1142的集电极61与三端负稳压管1132的输出端42连接。

其中,在测试控制电路110中还设置有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7、电容C8,连接方式如2所示。其中,电容C3和电容C4相同,电容值为0.33uF;电容C5和电容C6相同,电容值为0.1uF;电容C7和电容C8相同,电容值为220uF。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在测试控制电路110中设置有两个三端稳压管(即:三端正稳压管1131和三端负稳压管1132)和两个三端稳压管(即:比较正放大电路1141和比较负放大电路1142)。其中,三端正稳压管1131和三端负稳压管1132相同,具体型号为L7805CV;比较正放大电路1141和比较负放大电路1142相同。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三端正稳压管1131和比较正放大电路1141和构成一组降压电路,三端负稳压管1132和比较负放大电路1142构成另一组降压电路,这两组降压电路可以将单相桥式整流桥112输出的±40V的直流电转换为±15V的直流电。

进一步,二端稳压管115,包括:

二端正稳压管1151,二端正稳压管1151的负极与比较正放大电路1141的发射极52连接,二端正稳压管1151的正极接地;

二端负稳压管1152,二端负稳压管1152的负极与比较负放大电路1142的发射极62连接,二端负稳压管1152的正极接地。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二端正稳压管1151和二端负稳压管1152相同,都为贴片整流二极管,具体型号为1N4615。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二端正稳压管1151和二端负稳压管1152用于将前面获得的±15V的直流电转换为±2V直流电,并通过测试控制电路110的输出端(即:输出端71和输出端72)输出该±2V直流电。

进一步,伺服阀测试控制装置100,还包括:

外壳(未标出);

其中,测试控制电路110设置在该外壳内,外壳起到保护作用,用于保护试控制电路110。

进一步,伺服阀测试控制装置100,还包括:操作面板120,嵌入在外壳上。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3所示,在操作面板120上设置有:电源按钮121、稳压指示灯122、电压输出指示灯123、输出按钮124、电压表125、电压调节旋钮126、电流表127、输出端子128。

其中,电源按钮121用于控制交流变压器111前端的220V交流电的导通与断开,在电源按钮121被按下时,则将220V交流电接入测试控制电路110中,在电源按钮121没被按下时,则将220V交流断开。

其中,输出端子128用于输出测试控制电路110最后输出的±2V直流电(即:-2~0V之间的直流电,或,0~+2V之间的直流电)。

其中,输出按钮124用于控制输出端子128的输出,在输出按钮124被按下时,输出端子128有电压输出,在输出按钮124没有被按下时,输出端子128没有电压输出。

其中,电压输出指示灯123用于指示输出端子128有没有电压输出,在输出端子128有电压输出时,电压输出指示灯123亮起,在输出端子128没有电压输出时,电压输出指示灯123熄灭。

其中,稳压指示灯122用于指示输出端子128输出的电压是否稳定,若稳定,则稳压指示灯122亮起,若不稳定,则稳压指示灯122熄灭。

其中,电压调节旋钮126,用于调节输出端子128输出的电压的大小,其中,电压调节旋钮126包括一个粗调旋钮(用于电压的粗调)和一个精调旋钮(用于电压的精调)。

其中,电压表125用于指示输出端子128输出的电压值大小。

其中,电流表127用于指示输出端子128输出的电流值大小。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如图4所示,PLC控制器600用于输出控制信号,接口板500起到接线和信号中转的作用,将控制信号传递给AMPI(Amplifier,放大器)控制板400,AMPI控制板400用于对控制信号进行放大,放大后的信号即可输出给伺服阀200,从而对伺服阀200进行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增设了端子箱300,端子箱300连接在伺服阀200与AMPI控制板400之间,且端子箱300还与伺服阀测试控制装置100连接。端子箱300中设置有互锁开关310和端子320,互锁开关310的A与B两个开关互锁(即:开关A和开关B不能同时合闸)。在互锁开关310的开关A断开时,伺服阀200与PLC控制器600断开,在互锁开关310的开关A合闸时,伺服阀200与PLC控制器600连接;在将互锁开关310的开关B合闸时,伺服阀200与本伺服阀测试控制装置100线路接通(端子D与端子C并联,通过端子C与伺服阀200接通),在将互锁开关310的开关B断开时,伺服阀200与本伺服阀测试控制装置100线路断开。

如图4所示,在使用伺服阀测试控制装置100对伺服阀200进行测试时,将伺服阀测试控制装置100的输出端子128连接在端子箱300上,其中,输出端子128分别接伺服阀200的电源正极、电源负极和大地或机壳。并将互锁开关310的开关B合闸,使得伺服阀200与伺服阀测试控制装置100线路接通。

在正式测试时,首先,按下电源按钮121,使得服阀测试控制装置100接入220V的交流电中;然后,按下输出按钮124,看到电压输出指示灯123亮起后,代表输出端子128有电压输出,继续调节电压调节旋钮126,并观察电压表125和电流表127,获得一个理想的输出;同时,可以通过观察稳压指示灯122来判断输出的电压是否稳定,目的是在输出端子128稳定输出一控制信号(该控制信号为±2V直流电,即,-2~0V之间的直流电或0~+2V之间的直流电),该控制信号用于模拟PLC控制器输出的控制信号,从而对服阀200进行测试,主要是测试服阀200的行程以及运行速度。

通过使用伺服阀测试控制装置100,可以实现电流型伺服液压缸和电流型伺服阀的现场快速动作测试,减少劳动量,节省时间,同时,还可以降低试车和故障排查的危险系数,增加操作与检查的协调性。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伺服阀的快速测试控制装置,包括:交流变压器;单相桥式整流桥,与所述交流变压器连接;三级稳压管,与所述单相桥式整流桥连接;比较放大电路,与所述三级稳压管连接;二端稳压管,与所述比较放大电路连接。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对伺服阀进行测试时,存在无法保障现场人员的安全,劳动量较大、浪费时间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在对伺服阀进行测试时,保障现场人员的安全,减少劳动量、节约时间的技术效果。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