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途户外风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48873发布日期:2018-06-08 21:24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多用途户外风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便携风扇。



背景技术:

随着充电电池广泛应用和续航力技术的日益提高,风扇作为一项传统产品也摆脱了有线电源的依赖,不再局限于室内使用,而进入了户外使用的广泛用途,为人们户外活动解决清凉消暑的问题,这已经是目前市场一些充电风扇实现的功能。但在户外人们的需求远不止这么简单,除了消暑问题外,预防蚊虫叮咬、整理妆容等也是很多用户的需求,在现有的便携户外风扇上却无法得到解决。此外,现有的便携风扇如何更好的解放用户双手,同时又不影响清凉消暑的功能使用,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户外风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多用途户外风扇,包括风扇主体,风扇主体包括控制主板、电池、扇叶以及扇罩,控制主板与电池、扇叶的驱动电机连接,扇叶安装于扇罩中,所述风扇主体上安装有喷壶,所述喷壶包括具有容纳作用壶身、具有喷射作用的喷头,所述喷头安装于所述壶身的壶口处。

如前所述的多用途户外风扇,所述风扇主体包括底座,所述扇罩与底座活动连接;底座上设有槽腔,喷壶安装于槽腔中,槽腔具有外露口以供喷壶进出。

如前所述的多用途户外风扇,所述槽腔中活动安装有一套环,所述套环套合于所述壶身外围,套环活动以带动所述喷壶进出所述槽腔。

如前所述的多用途户外风扇,所述壶身与套环为可拆解组装。

如前所述的多用途户外风扇,所述套环具有一开口使其呈非闭合状,套环的开口端上设有一往外凸出的拨片。

如前所述的多用途户外风扇,所述槽腔具有与外露口匹配的封盖。

如前所述的多用途户外风扇,所述底座的底面或顶面安装有镜子。

如前所述的多用途户外风扇,所述扇罩与底座两者的连接处通过转轴连接,扇罩沿转轴转动实现与底座顶面的开合。

如前所述的多用途户外风扇,所述扇罩的连接处位置设有多条横槽纹,所述底座上设有与横槽纹对应的推板,所述推板活动以实现与横槽纹的卡接从而限定扇罩开合角度。

如前所述的多用途户外风扇,所述转轴处设有与之贴合的弹性垫片,用以对其形成挤压作用力。

如前所述的多用途户外风扇,所述底座与扇罩的开合面上设有相互匹配的卡扣结构。

如前所述的多用途户外风扇,所述底座上设有两个第一绳孔,所述第一绳孔设在底座上具有连接处的半周边上,且两个第一绳孔相较于连接处对称。

如前所述的多用途户外风扇,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二绳孔,两个第二绳孔对称设置在底座周边的中间点位置,且两个第二绳孔相较于连接处对称。

实施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除了风扇的基础功能外,增加喷壶可以用于喷洒香水、防蚊液、水等,使风扇具备多个功用以满足用户更多户外需求。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风扇主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槽腔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喷壶示意图;

图中标识说明如下:

1、扇罩;2、扇叶;3、底座;30、卡位凸起;4、喷壶;40、壶身;41、喷头;42、套环;43、拨片;44、转轴;5、槽腔;50、轴孔;6、横槽纹;7、推板;101、第一挂绳;102、第二挂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的多用途户外风扇,包括风扇主体,风扇主体包括控制主板、电池、扇叶2以及扇罩1,控制主板与电池、扇叶2的驱动电机连接,扇叶2安装于扇罩1中,所述风扇主体上安装有喷壶4,所述喷壶4包括具有容纳作用壶身40、具有喷射作用的喷头41,所述喷头41安装于所述壶身40的壶口处。喷壶4是一种生活中常用来容纳香水、防蚊液、水等液体的容器,按压喷头41将壶中的液体喷出以满足用户的相应需求。现将喷壶4安装在便携风扇上,使风扇具有更多用途,尤其是对户外活动用户来说,多种需求由一件物品解决,可以减少随身携带的物件。

一些实施例中,风扇主体包括底座3,在底座3上设有槽腔5,喷壶4安装于槽腔5中,槽腔5具有外露口以供喷壶4进出。底座3结构一般用于安装控制主板、电池等部件,会具有较大的空间结构来容纳,同时底座3也是起到支撑放置风扇主体的作用,其本身需要一定重量来保持稳定性,因此将喷壶4安装在底座3中更加协调合理。

槽腔5中活动安装有一套环42,套环42套合于所述壶身40外围,套环42活动以带动所述喷壶4进出所述槽腔5。如附图3-4所示实施例,套环42通过转轴44转动安装在槽腔5中的轴孔50中,套环42转动从而带动喷壶4收藏于槽腔5或者是从槽腔5外露而出供用户使用,套环42能确保喷壶4与风扇本体连接成一体结构,不会掉落。而壶身40与套环42优选采用可拆卸的方式组装,这样便于将喷壶4取出进行更换、维护以及添加所需液体等操作。例如在套环42上设置一个开口使其呈非闭合状,在套环42的开口端上设置一往外凸出的拨片43,通过施力在拨片43位置可以将套环42开口掰开,喷壶4易取出。同时,在槽腔5的外露口可以配置一个封盖,对内部喷壶4形成保护,也能保证底座3结构的整体协调性。

优选的,扇罩1与底座3活动连接,扇罩1与底座3两者的连接处通过转轴连接,扇罩1沿转轴转动实现与底座3顶面的开合,通过对扇罩1开合角度的选择可以调整风向。在扇罩1的连接处位置设有多条横槽纹6,在底座3上设有与横槽纹6对应的推板7,推板7活动以实现与横槽纹6的卡接从而限定扇罩1开合角度。当用户活动扇罩1到合适的打开角度后,然后操作推板7,是推板7卡入相应的横槽纹6中,如此限定住扇罩1,避免其随意的活动影响风向。通过横槽纹6和推板7来所实现的扇罩1定位角度,一般是在60度到150度之间(扇罩1与底座3之间的角度),为优选风向角度范围。此外,还可通过在转轴处安装一块与之紧贴的弹性垫片来实现限位功能,由于弹性垫片的对转轴的挤压,使得转轴处摩擦力非常大,只有当用户施加作用力时使弹性垫片挤压变形才能转动,一旦外力撤销,弹性垫片复位对转轴限位避免其随意转动。

扇罩1与底座3的开合由设置两者开合面(扇罩1的底面与底座3的顶面)上的卡扣结构来限定,如在底座3上设置一个卡位凸起30,在扇罩1上设置于卡位凸起30相应的卡槽,卡槽可以是特定的设置,也可以利用扇罩1本身就具备网格的这一特点,直接利用现有构成实现,卡扣结构能避免扇罩1的随意开合,也能引导两者精准闭合。

一些实施例中,底座3上设有两个第一绳孔,第一绳孔设在底座3上具有连接处的半周边上,且两个第一绳孔相较于连接处对称。将第一挂绳100穿在第一绳孔中再佩戴好第一挂绳100,重心位于第一绳孔处,能确保连接处处于上方,操作扇罩1时其出风风向刚好朝向人的颈部、脸部。优选的,在底座3上设有第二绳孔,两个第二绳孔对称设置在底座3周边的中间点位置,且两个第二绳孔相较于连接处对称,第二绳孔中所穿设的第二挂绳102便于佩戴在腰间使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底座3上设置镜子,如安装底座3的底面或是顶面。户外活动时,用户常需有整理仪容,在风扇上加装镜子后就能满足用户的这一需求。扇罩1通过转轴开合的角度达到150度以上(与底座3之间),用户通过底座3底面的镜子进行补妆、化妆时,能同时享受到扇罩1的出风。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组合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