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48822发布日期:2019-06-18 23:52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卧式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卧式压缩机。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卧式压缩机中,接线柱一般布置在压缩机壳体中心的水平朝向上,且从壳体插入压缩机内部,与压缩机内部的电机相连,对电机进行供电,这种结构使得压缩机在接入空调系统后方便接线。但这种结构容易导致压缩机不运行时内部的油液面接触到接线柱或太靠近接线柱,导致压缩机的绝缘电阻值急剧下降,存在电气安全的问题,不能满足压缩机的电气使用要求。现有技术的一种解决方案是降低压缩机内部的油液面,减少润滑油的用量或冷媒的灌入量,但在结构受限的情况下,这种情况必然会带来润滑不足和空调系统制冷制热量低,进而使得空调系统性能下降的问题,因此该现有方案不能很好的解决压缩机绝缘电阻值变小,存在电气安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压缩机在不运行时,接线柱位置较低使得绝缘电阻值变小、存在电气安全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压缩机在不运行时接线柱位置不会导致绝缘电阻值变小、能够满足电气安全要求的卧式压缩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卧式压缩机,包括:

壳体,形成适于容置卧式压缩机的泵体组件及电机的容置腔;

接线柱组件,设于所述壳体上,并位于高于所述容置腔高度中心的位置上。

所述接线柱组件包括:

接线柱外壳,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所述接线柱外壳的轴线与所述壳体的交点高于所述容置腔的轴线高度;

接线柱端子,设置在所述接线柱外壳上,且向所述容置腔内延伸。

所述接线柱外壳的轴线与过所述容置腔轴线的水平面呈β角,且β满足10°≤β≤170°。

还包括排气管,所述排气管设置在所述壳体的端盖上,且处于过所述端盖轴线的水平面以上的顶面上。

所述排气管包括位于所述壳体内部的排气内接管和位于所述壳体外部的排气外接管,所述排气内接管和所述排气外接管在所述端盖处相接并连通。

所述端盖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排气内接管的一端贯穿所述通孔且将所述排气外接管的一端包覆于其中。

所述排气内接管和所述排气外接管均为弯管,且所述排气内接管和所述排气外接管一起接合形成U形管的结构。

所述卧式压缩机为卧式涡旋压缩机。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卧式压缩机,包括:壳体,形成适于容置卧式压缩机的泵体组件及电机的容置腔;接线柱组件,设于所述壳体上,并位于高于所述容置腔高度中心的位置上。卧式压缩机在不运行时,其接线柱组件存在太靠近压缩机内部的油液面导致其绝缘电阻值急剧下降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卧式压缩机通过将其接线柱组件设置位于高于压缩机容置腔高度中心的位置上,可使得接线柱组件远离压缩机内部的油液面,解决了压缩机在不运行时其绝缘电阻值急剧下降的问题,进而保证了压缩机的电气安全,且通过抬高接线柱组件的设置位置,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通过降低压缩机内部的油液面,减少润滑油的用量或冷媒的灌入量,使得压缩机润滑不足或空调系统性能下降的问题,同时,通过抬高接线柱组件的设置位置,也使得空调系统中压缩机装配过程中接线比较方便,容易操作。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卧式压缩机,所述接线柱组件的接线柱外壳的轴线与过所述容置腔轴线的水平面呈β角,且β满足10°≤β≤170°。通过将接线柱外壳的轴线与过容置腔轴线是水平面呈β角,且β满足10°≤β≤170°,使得接线柱接线方便,且可以保证接线柱组件不会太靠近或接触压缩机内部的油液面,进一步保证了电气安全的要求。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卧式压缩机,还包括排气管,所述排气管设置在所述壳体的端盖上,且处于过所述端盖轴线的水平面以上的顶面上。通过将排气管设置在压缩机壳体的端盖上,且处于过端盖轴线的水平面以上的顶面上,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排气管设置在压缩机的端盖侧面上存在的压缩机端盖长度方向上延伸太长,使得冲压工艺较难实现,且端盖的长度越长成本较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排气管设置位置使得压缩机的端盖长度较短,进而节省了材料,降低了成本,且冲压工艺比较容易实现。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卧式压缩机,所述排气管包括位于所述壳体内部的排气内接管和位于所述壳体外部的排气外接管,所述排气内接管和所述排气外接管在所述端盖处相接并连通。通过将排气管设置为分段式的排气内接管和排气外接管,且排气内接管和排气外接管相连通,能够使得对压缩机内部进行排气的同时,还能使得加工方便且装配更加方便和简单。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卧式压缩机,所述排气内接管和所述排气外接管均为弯管,且所述排气内接管和所述排气外接管一起接合形成U形管的结构。通过将排气内接管和排气外接管设置为弯管的结构形式,防止了润滑油过多的被带出去,减少了吐油量,有效保证了压缩机内部的含油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卧式压缩机的左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卧式压缩机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卧式压缩机的剖面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2-接线柱组件;3-接线柱外壳;4-接线柱端子;5-排气管;6-端盖;7-排气内接管;8-排气外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卧式压缩机,包括壳体1和接线柱组件2。

壳体1,形成适于容置卧式压缩机的泵体组件及电机的容置腔;

接线柱组件2,设于壳体1上,并位于高于容置腔高度中心的位置上。

卧式压缩机在不运行时,其接线柱组件2存在太靠近压缩机内部的油液面导致其绝缘电阻值急剧下降的问题,本实施例的卧式压缩机通过将其接线柱组件2设置位于高于压缩机容置腔高度中心的位置上,可使得接线柱组件2远离压缩机内部的油液面,解决了压缩机在不运行时其绝缘电阻值急剧下降的问题,进而保证了压缩机的电气安全,且通过抬高接线柱组件2的设置位置,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通过降低压缩机内部的油液面,减少润滑油的用量或冷媒的灌入量,使得压缩机润滑不足或空调系统性能下降的问题,同时,通过抬高接线柱组件2的设置位置,也使得空调系统中压缩机装配过程中接线比较方便,容易操作。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接线柱组件2包括:接线柱外壳3和接线柱端子4。接线柱外壳3,设置在壳体1上,且接线柱外壳3的轴线与壳体1的交点高于容置腔的轴线高度,以保证压缩机不运行时不会出现绝缘电阻值急剧下降的问题,保证电气安全;接线柱端子4,设置在接线柱外壳3上,且向容置腔内延伸,以向压缩机容置腔内部的电机供电,保证其安全运行。

本实施例中的接线柱组件2的接线柱外壳3的轴线与过容置腔轴线的水平面呈β角,且β满足10°≤β≤170°。通过将接线柱外壳3的轴线与过容置腔轴线是水平面呈β角,且β满足10°≤β≤170°,使得接线柱接线方便,且可以保证接线柱组件2不会太靠近或接触压缩机内部的油液面,进一步保证了电气安全的要求。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卧式压缩机,还包括排气管5,排气管5设置在壳体1的端盖6上,且处于过端盖6轴线的水平面以上的顶面上。通过将排气管5设置在压缩机壳体1的端盖6上,且处于过端盖6轴线的水平面以上的顶面上,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排气管5设置在压缩机的端盖6侧面上存在的压缩机端盖6长度方向上延伸太长,使得冲压工艺较难实现,且端盖6的长度越长成本较高的问题,本实施例的排气管5设置位置使得压缩机的端盖6长度较短,进而节省了材料,降低了成本,且冲压工艺比较容易实现。

排气管5的设置方式有很多种,在本实施例中,排气管5包括位于壳体1内部的排气内接管7和位于壳体1外部的排气外接管8,且排气内接管7和排气外接管8在端盖6处相接并连通。通过将排气管5设置为分段式的排气内接管7和排气外接管8,且排气内接管7和排气外接管8相连通,能够使得对压缩机内部进行排气的同时,还能使得加工方便且装配更加方便和简单。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排气管5的内接管和外接管也可以设置为一体成型的结构。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端盖6上设置有通孔,排气内接管7的一端贯穿通孔且将排气外接管8的一端包覆于其中。通过设置排气贯通孔的形式,以及排气内接管7的一端贯穿通孔且将排气外接管8的一端包覆于其中,能够有效地实现排气内接管7和排气外接管8之间的有效且高效的连接装配,使得装配过程更为简单和方便。

本实施例中的排气内接管7和排气外接管8均为弯管,且排气内接管7和排气外接管8一起接合形成U形管的结构。通过将排气内接管7和排气外接管8设置为弯管的结构形式,防止了润滑油过多的被带出去,减少了吐油量,有效保证了压缩机内部的含油量。

本实施例中的卧式压缩机为卧式涡旋压缩机。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卧式压缩机为卧式转子压缩机,或者其他任意存在接线柱组件2与压缩机容置腔内部油液面太靠近或接触使得绝缘电阻值较低、不能满足电气安全问题的卧式压缩机。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