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导电冷却支承结构潜没电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54203发布日期:2019-04-09 21:28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块化导电冷却支承结构潜没电泵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潜没电泵,具体涉及一种主要部件模块化安装,安装和拆卸便利,模块化提拉管部件数量可调,部件为逐节安装和拆卸,检修空间小的模块化导电冷却支承结构潜没电泵。



背景技术:

在深坑、井或罐类容器等低液位环境抽取和输送液体时,通常采用普通潜没式泵或液下泵。

普通潜没式泵一般用于常温清水工况,不固定安装,当输送腐蚀性液体时,电缆和电缆出线接口等非金属件长期和液体接触,使用寿命将大大缩短;且在大功率和高扬程要求或者其它需要固定安装工况时,普通潜没式泵的安装耦合及检修拆卸极不方便。液下泵的电机在水面以上,虽无电缆腐蚀的问题,但由于采用了细长的挠性轴,轴晃动剧烈,轴承不断受到单边磨损,因此液下泵损坏频率较高,泵检修周期短,且液下泵一般较少用于杆长超过10米的工况。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主要部件模块化安装,安装和拆卸便利,模块化提拉管部件数量可调,部件为逐节安装和拆卸,检修空间小的模块化导电冷却支承结构潜没电泵。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模块化导电冷却支承结构潜没电泵,所述模块化导电冷却支承结构潜没电泵包括:顶盖部件、模块化提拉管部件、电泵部件、套筒;电泵部件安装于液面以下,顶盖部件安装于液面以上;顶盖部件和电泵部件间采用模块化提拉管部件进行连接,模块化提拉管部件的数量大于或等于1;套筒安装在顶盖部件、模块化提拉管部件、电泵部件的外部。

泵组循环冷却油接口和电缆接线盒设置在顶盖部件内;泵组设有空心导管既可以起到导电的作用,也是冷却油通道,通过模块化导管插接的结构形式实现冷却油和电流的传导。本发明潜没电泵转轴刚性好、安装和拆卸方便、装拆空间小,可应用于需要固定安装的潜入液下抽送介质的工程中。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顶盖部件上安装有电缆接线盒和冷却油盒,所述冷却油盒设有隔离开来的第一冷却油通道和第二冷却油通道、第一冷却油接口和第二冷却油接口,顶盖部件的最下方设有第一法兰连接面,以及第一空心导电管制成的插接形式的第一插孔,第一空心导电管分别与电缆接线盒内的接线柱连接。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模块化提拉管部件包括提拉管壳、第二空心导电管、绝缘护套、护套支座,第二空心导电管的内腔形成第三冷却油通道,第二空心导电管的外壁与提拉管壳之间形成第四冷却油通道,所述模块化提拉管部件的两头分别设有第二法兰连接面和第三法兰连接面,以及第二空心导电管制成的插接形式的第一插头和第二插孔。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电泵部件包括电机、泵头,电机腔和泵腔隔离,电机为油浸式电机,有循环流动的冷却油冷却电机;电泵部件的最上方设有第四法兰连接面,以及第三空心导电管制成的插接形式的第二插头,第三空心导电管分别与电机的定子引线连接;第三空心导电管的内腔形成第五冷却油通道,第三空心导电管的外壁与电机壳之间形成第六冷却油通道。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套筒与模块化提拉管部件之间为泵送流体的输送通道,设有第一泵送接口和第二泵送接口,套筒设有两层支承,第一支承将套筒固定于建筑物上,第二支承用来悬挂和固定泵组。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的模块化导电冷却支承结构潜没电泵,避免了普通潜水泵固定安装困难且电缆易被介质腐蚀老化、液下泵长轴偏心晃动摩擦的问题。

电泵部件安装于液面以下,顶盖部件安装于液面以上,顶盖部件和电泵部件间采用数个模块化提拉管进行连接,模块化提拉管部件的数量按电泵的安装深度可调;泵组循环冷却油接口和电缆接线盒设置在顶盖部件内;泵组设有空心导管既可以起到导电的作用,也是冷却油通道,通过模块化导管插接的结构形式实现冷却油和电流的传导。

主要部件模块化安装,安装和拆卸便利,模块化提拉管部件数量可调,部件为逐节安装和拆卸,检修空间小。

附图说明

图1为发明的结构示意图的上半部分。

图2为发明的结构示意图的下半部分。

图3为发明的结构示意图的上半部分的部分放大图。

图4为发明的结构示意图的下半部分的部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图1为发明的结构示意图的上半部分,图2为发明的结构示意图的下半部分,图3为发明的结构示意图的上半部分的部分放大图,图4为发明的结构示意图的下半部分的部分放大图,如图1-4所示,本发明提供的模块化导电冷却支承结构潜没电泵,包括:顶盖部件100、模块化提拉管部件200、电泵部件300、套筒400;电泵部件300安装于液面以下,顶盖部件100安装于液面以上;顶盖部件100和电泵部件300间采用模块化提拉管部件200进行连接,模块化提拉管部件200的数量大于或等于1;套筒400安装在顶盖部件100、模块化提拉管部件200、电泵部件300的外部。

顶盖部件100上安装有电缆接线盒和冷却油盒,冷却油盒设有隔离开来的第一冷却油通道110和第二冷却油通道111、第一冷却油接口112和第二冷却油接口113,顶盖部件的最下方设有第一法兰连接面130,以及第一空心导电管101制成的插接形式的第一插孔120,第一空心导电管101分别与电缆接线盒内的接线柱121连接。

模块化提拉管部件200包括提拉管壳、第二空心导电管201、绝缘护套、护套支座,第二空心导电管201的内腔形成第三冷却油通道210,第二空心导电管201的外壁与提拉管壳之间形成第四冷却油通道211,模块化提拉管部件200的两头分别设有第二法兰连接面230和第三法兰连接面231,以及第二空心导电管201制成的插接形式的第一插头221和第二插孔220。

顶盖部件100与最上一级的模块化提拉管部件200之间采用第一插孔120与第一插头221插接的方式将第一空心导电管101和第二空心导电管201连接,同时通过第一法兰连接面130与第二法兰连接面230配合连接支承;最下一级的模块化提拉管部件200与电泵部件300之间采用第二插孔220与第二插头320插接的方式将第二空心导电管201和第三空心导电管301连接,同时通过第三法兰连接面231与第四法兰连接面330配合连接支承。

电泵部件300包括电机、泵头,电机腔和泵腔隔离,电机为油浸式电机,有循环流动的冷却油冷却电机;电泵部件300的最上方设有第四法兰连接面330,以及第三空心导电管301制成的插接形式的第二插头320,第三空心导电管301分别与电机的定子引线连接;第三空心导电管301的内腔形成第五冷却油通道310,第三空心导电管301的外壁与电机壳之间形成第六冷却油通道311。

套筒400与模块化提拉管部件200之间为泵送流体的输送通道411,设有第一泵送接口410和第二泵送接口412,套筒200设有两层支承,第一支承401将套筒固定于建筑物上,第二支承402用来悬挂和固定泵组。

下面是本发明的具体工作过程:

接通电源前,先通入冷却油,冷却油通过第一冷却油接口112进入第一冷却油通道110,然后通过第三冷却油通道210进入第五冷却油通道310,与电机进行热交换后,通过第六冷却油通道311进入第四冷却油通道211,然后通过第二冷却油通道111经第二冷却油接口113流出。

接通电源后,电流经过接线柱121、第一空心导电管101、第二空心导电管201、第三空心导电管301后连接电机定子线圈,启动电机,泵开始工作。

泵送介质从第一泵送接口410吸入,经过输送通道411,从第二泵送接口412排出。

在本发明给出的附图中,模块化提拉管部件200为一级。

法兰连接面辅以0型圈进行密封。电机腔和泵腔采用机械密封隔离开。

本发明提供的模块化导电、冷却、支承一体结构的浸油式潜没电泵,避免了普通潜水泵固定安装困难且电缆易被介质腐蚀老化、液下泵长轴偏心晃动摩擦的问题,电泵转轴刚性好;主要部件模块化安装,安装和拆卸便利,模块化提拉管部件数量可调,部件为逐节安装和拆卸,检修空间小。可应用于需要固定安装的潜入液下抽送介质的工程中。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