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主过滤式应急缓冲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47372发布日期:2021-03-12 13:24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主过滤式应急缓冲阀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阀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主过滤式应急缓冲阀。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客户对汽车各方面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使用率非常高的汽车车门。目前的车门大多采用气源动力驱动,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在车门附近的车身内外都安装了应急缓冲阀,该应急缓冲阀用于在紧急情况下切断车门的气源输入并将余气排出,从而可以手动打开乘客门。

应急阀主要是通过内部的节流小孔来实现缓冲作用,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820886279.1中公开的一种缓冲阀组,主要是在缓冲阀芯的轴线上且沿着从主流道进液口向出液口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相互连通的第一节流孔和第二节流孔,在缓冲阀芯上且靠近主流道的进液口的位置处沿径向设置有与第二节流孔连通的第一过流孔,并且主流道在靠近其进液口的一端的直径大于缓冲阀芯的外表面的直径,使得该缓冲阀组能够降低液压油的流量和压力进而起到缓冲的作用。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节流孔直径较小,而流体中难免会掺杂着杂质,使得节流孔经常被堵,严重影响应急阀的正常工作,为此人们在应急阀的进口安装过滤网或者过滤器,但是实际使用过程中,滤网的过滤效果较差,过滤器结构复杂,体积较大,安装相对麻烦,使得应急阀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优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自主过滤式应急缓冲阀,具备结构简单紧凑、安装方便以及过滤效果好的优点。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主过滤式应急缓冲阀,包括第一阀体、设置于所述第一阀体底部的空气过滤器以及盖设于所述第一阀体顶部的端盖,所述空气过滤器包括第二阀体、存水杯以及滤芯,所述第二阀体设置于所述第一阀体底部,所述存水杯设置于所述第二阀体上,所述第二阀体上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端固定有挡水板,所述滤芯设置于所述支撑柱外围且位于所述第二阀体和所述挡水板之间;

所述第一阀体和所述第二阀体之间形成有缓冲腔,所述第一阀体和所述端盖之间形成有主阀腔,所述第一阀体上开设有与所述主阀腔连通的出气口,所述第二阀体上开设有与所述存水杯连通的进气口,所述进气口的内侧端位于所述滤芯外围;

所述缓冲腔通过过滤通道与所述滤芯的内腔连通,所述主阀腔通过阀口与所述缓冲腔连通,所述主阀腔还通过节流孔与所述缓冲腔连通;

所述主阀腔内滑动设有主阀芯,所述主阀芯与所述阀口启闭配合,所述主阀芯上贯穿有与所述阀口连通的通孔,所述主阀芯上端的受压面积大于所述主阀芯下端的受压面积。

进一步的,所述存水杯底部设有放水器;便于将过滤出来的污水排出。

进一步的,所述滤芯外侧沿周向设有若干旋风叶片;对进入的空气起到导向以及离心作用,加速过滤效率,提升过滤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挡水板自上而下呈直径渐增的喇叭状;对过滤出来的水起导向作用,使其顺利汇集至存水杯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主阀芯与所述端盖之间抵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迫使所述主阀芯的下端抵向所述阀口;使阀口保持常闭。

进一步的,所述端盖上凸设有第一弹簧座,所述通孔内设有台阶,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抵设于所述第一弹簧座,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抵设于所述台阶上;便于第一弹簧的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主阀芯的下端套设有与所述阀口相适配的密封圈;使阀口保持密封。

进一步的,所述主阀腔和所述缓冲腔之间还通过排气孔连通,所述缓冲腔内设有启闭所述排气孔的排气阀芯,所述排气阀芯与所述第二阀体之间抵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迫使所述排气阀芯关闭所述排气孔;使排气孔保持常闭。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阀体上凸设有第二弹簧座,所述排气阀芯上设有安装柱,所述第二弹簧一端套接于所述安装柱上,第二弹簧的另一端抵设于所述第二弹簧座上;便于第二弹簧的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排气阀芯上设有与所述排气孔密封配合的密封垫;使排气孔保持密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其一,第一阀体的底部设置有空气过滤器,气体从进气口流人空气过滤器内,经过滤芯过滤后,再从过滤通道流入缓冲腔,使得进入的气体必须先经过过滤,实现自主过滤,无需在外接其他过滤器,使结构更加简单紧凑,体积可制造的更加小巧,使安装方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其二,在正常情况下,由于主阀芯上端的受压面积大于所述主阀芯下端的受压面积,使得阀口保持关闭状态,气体不会从阀口直接流向出气口,缓冲腔内的气体会缓慢从节流孔流向主阀腔,使得出气口气压逐渐升压,直至主阀芯的向下压力小于向上压力,使阀口开启,气体才从阀口快速流向出气口,对连接在出气口处的工作缸起到了缓冲效果;总体而言,本发明具备了结构简单紧凑、安装方便、可自主过滤以及过滤效果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第一阀体;1.1-出气口;1.2-阀口;1.3-节流孔;1.4-排气孔;2-空气过滤器;21-第二阀体;21.1-进气口;21.2-过滤通道;21.3-第二弹簧座;22-存水杯;23-滤芯;24-支撑柱;25-挡水板;26-放水器;27-旋风叶片;3-端盖;3.1-第一弹簧座;4-缓冲腔;5-主阀腔;6-主阀芯;6.1-通孔;7-第一弹簧;8-密封圈;9-排气阀芯;9.1-安装柱;10-第二弹簧;11-密封垫;12-y型圈;13-o型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比较直观、完整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现就结合本发明附图进行非限制性的特征说明如下:

如图1所示,一种自主过滤式应急缓冲阀,包括第一阀体1、设置于第一阀体1底部的空气过滤器2以及盖设于第一阀体1顶部的端盖3,空气过滤器2包括第二阀体21、存水杯22以及滤芯23,第二阀体21设置于第一阀体1底部,存水杯22设置于第二阀体21上,第二阀体21上设有支撑柱24,支撑柱24的底端固定有挡水板25,滤芯23设置于支撑柱24外围且位于第二阀体21和挡水板25之间;

第一阀体1和第二阀体21之间形成有缓冲腔4,第一阀体1和端盖3之间形成有主阀腔5,第一阀体1上开设有与主阀腔5连通的出气口1.1,第二阀体21上开设有与存水杯22连通的进气口21.1,进气口21.1的内侧端位于滤芯23外围;

缓冲腔4通过过滤通道21.2与滤芯23的内腔连通,主阀腔5通过阀口1.2与缓冲腔4连通,主阀腔5还通过节流孔1.3与缓冲腔4连通;

主阀腔5内滑动设有主阀芯6,主阀芯6与阀口1.2启闭配合,主阀芯6上贯穿有与阀口1.2连通的通孔6.1,主阀芯6上端的受压面积大于主阀芯6下端的受压面积。

优选的,可以在进气口21.1和出气口1.1内设置滤网,提升过滤效果。

存水杯22底部设有放水器26,滤芯23外侧沿周向设有若干旋风叶片27,挡水板25自上而下呈直径渐增的喇叭状;优选的,滤芯23呈中空管形。

具体的,放水器26采用手拉阀,便于手动排出存水杯22内过滤出的污水;支撑柱24采用螺钉,支撑柱24从挡水板25中心穿过并与第二阀体21底部螺纹连接,支撑柱24和挡水板25之间压设有垫片。

主阀芯6与端盖3之间抵设有第一弹簧7,第一弹簧7迫使主阀芯6的下端抵向阀口1.2;端盖3上凸设有第一弹簧座3.1,通孔6.1内设有台阶,第一弹簧7的一端抵设于第一弹簧座3.1,第一弹簧7的另一端抵设于台阶上。

主阀芯6的下端套设有与阀口1.2相适配的密封圈8;优选的,密封圈8与阀口1.2配合的面为锥面,保证密封性,主阀芯6和主阀腔5的侧壁之间设有y型圈12,保证主阀芯6上、下两端受压稳定,避免串气;主阀芯6的顶端与端盖3套接配合,且在主阀芯6顶端上套接有o型圈13。

主阀腔5和缓冲腔4之间还通过排气孔1.4连通,缓冲腔4内设有启闭排气孔1.4的排气阀芯9,排气阀芯9与第二阀体21之间抵设有第二弹簧10,第二弹簧10迫使排气阀芯9关闭排气孔1.4。

第二阀体21上凸设有第二弹簧座21.3,排气阀芯9上设有安装柱9.1,第二弹簧10一端套接于安装柱9.1上,第二弹簧10的另一端抵设于第二弹簧座21.3上。

排气阀芯9上设有与排气孔1.4密封配合的密封垫11。

本发明的具体工作原理:正常情况下,在第一弹簧7和第二弹簧10的弹力下,使得阀口1.2和排气孔1.4处于关闭状态;当气体从进气口21.1通入,进入存水杯22,在气压的作用下旋风叶片27相对转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空气中混有的大颗粒固体杂质、液态水滴和油滴等被甩到存水杯22的内侧壁上,在重力作用下沿壁面沉降汇集到底部,气体通过滤芯23进一步过滤的固态粒子,洁净的空气便从过滤通道21.2流向缓冲腔4内;

缓冲腔4内的一部分气体会经过节流孔1.3缓慢的流入主阀腔5,最后经出气口1.1流向连接的工作缸,另一部分气体依次经过阀口1.2和通孔6.1,流向主阀芯6的上端,在气压作用力下,且由于主阀芯6上端的受压面积大于主阀芯6下端的受压面积,此时主阀芯6的向下压力大于向上压力,使阀口1.2更加密封,在节流孔1.3的作用下,出气口1.1处的气压逐渐升高,直至主阀芯6的向下压力小于向上压力,并克服第一弹簧7的弹力,使阀口1.2开启,气体才从阀口1.2快速流入主阀腔5,最后从出气口1.1流向工作缸,对连接在出气口1.1处的工作缸起到了缓冲效果;

当进气口21.1停止供气,此时主阀芯6向下压力再次大于向上压力,使阀口1.2关闭,而出气口1.1有气压,且大于缓冲腔4内的气压,使得排气阀芯9克服第二弹簧10的弹力,将排气孔1.4开启,出气口1.1处的气体依次经排气孔1.4、缓冲腔4以及过滤通道21.2,最后从进气口21.1排出,从而实现泄压排气。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