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泵头和柱塞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44619发布日期:2021-08-03 14:30阅读:77来源:国知局
一种泵头和柱塞泵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泵头和柱塞泵。



背景技术:

柱塞泵因其可输出高压力小流量的液体,已被应用于医用内窥镜下配合包括注射针或电切开刀在内的器械进行黏膜下隆起,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医生会根据需要随时启动、停止柱塞泵系统,以完成对黏膜隆起的控制。

目前采用的方案是:在出液口与电刀入口之间设置一个截止阀,启动泵时截止阀处于导通状态;1.系统停止时截止阀旋转一个角度实现对液体的截流此时存在截流的短暂过程中对压力泵系统内部密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更换泵或者系统复位等的过程中远端出液口仍有液体输出,严重影响医生的使用感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泵头和柱塞泵,其能够实现泵体进出液通道导通,实现液体在泵体内部循环。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泵头,包括泵体以及导流件;

泵体具备活塞腔、进液通道以及出液通道;进液通道及出液通道均与活塞腔连通;

导流件与泵体活动连接,导流件用于将进液通道与出液通道导通。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泵体具备导流通道;导流通道与进液通道及出液通道连通。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导流件可活动地设置于导流通道内。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泵体具备进液口以及出液口;进液口与进液通道连通,出液口与出液通道连通;进液口、导流通道和出液口依次连通,且导流件能够在进液口、导流通道和出液口形成的通道内滑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导流件位于进液口或者出液口时,能够使进液通道与出液通道处于导通模式;导流件位于导流通道时,能够使进液通道与出液通道处于阻断模式。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导流件为滑块。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滑块包括第一分部以及与第一分部连接的第二分部,第二分部开设有第一导流孔及与第一导流孔连通的第二导流孔;当第一分部位于进液口,进液通道与出液通道处于导通模式;当第一分部位于导流通道时,进液通道与出液通道处于阻断模式;当第一分部位于出液口,第一导流孔与出液通道连通时,进液通道与出液通道处于导通模式。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导流件包括可滑动地设置于进液通道内的第一滑动件;

第一滑动件开设有第一孔道、第二孔道及第三孔道;第一孔道与进液通道连通;第二孔道、第三孔道分别沿进液通道的轴线反向间隔设置,且均与第一孔道连通;

当第一滑动件的第三孔道对应导流通道连通时,进液通道与出液通道处于导通模式;当第一滑动件的第二孔道对应进液口连通时,进液通道与出液通道处于阻断模式。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沿进液通道的轴线方向,进液通道的内周面还开设有供第一滑动件滑动的第一滑道。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导流件还包括可滑动地设置于出液通道内的第二滑动件;

第二滑动件开设有第四孔道、第五孔道及第六孔道;第四孔道与出液通道连通;第五孔道、第六孔道分别沿出液通道的轴线反向间隔设置,且均与第四孔道连通;

当第二滑动件的第五孔道对应导流通道连通时,进液通道与出液通道处于导通模式;当第二滑动件的第六孔道对应出液口连通时,进液通道与出液通道处于阻断模式。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沿出液通道的轴线方向,出液通道的内周面还开设有供第二滑动件滑动的第二滑道。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泵体具备活动通道,活动通道与导流通道连通,导流件可滑动设置于活动通道。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导流件位于活动通道内时,进液通道与出液通道处于导通模式;导流件位于导流通道内时,进液通道与出液通道处于阻断模式。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导流件包括与泵体可活动地连接的换向阀;

换向阀具有使进液通道与出液通道处于导通模式的第一位置;以及使进液通道与出液通道处于阻断模式的第二位置。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导流通道与进液通道连通;当换向阀处于第一位置时,换向阀将出液通道与导流通道连通;当换向阀处于第二位置时,换向阀将导流通道与出液通道阻断;

或,导流通道与出液通道连通;当换向阀处于第一位置时,换向阀将进液通道与导流通道连通;当换向阀处于第二位置时,换向阀将导流通道与进液通道阻断。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换向阀包括相互导通的第一流道、第二流道及第三流道;

第一流道及第二流道均与进液通道导通;当换向阀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三流道与导流通道连通;当换向阀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三流道与进液口连通;

或第一流道及第二流道均与出液通道导通;当换向阀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三流道与导流通道连通;当换向阀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三流道与出液口连通。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换向阀包括贯穿换向阀的阀体的第四流道;

当换向阀处于第一位置时,第四流道与进液通道及出液通道连通;当换向阀处于第二位置时,第四流道与进液通道或出液通道中的至少一个阻断。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柱塞泵,柱塞泵包括活塞、活塞杆、驱动机构以及上述的泵头;

活塞可滑动地设置于活塞腔内,且活塞与活塞杆连接;驱动机构与活塞杆传动连接,并用于驱动活塞相对于活塞腔往复运动,以使得进液通道液体向活塞腔输送,以及使得活塞腔中加压后的液体向出液通道输送。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

该泵头包括泵体以及导流件;泵体具备活塞腔、进液通道以及出液通道;进液通道及出液通道均与活塞腔连通;导流件与泵体活动连接,导流件用于将进液通道与出液通道导通。在需要泵头停止出液时,该导流件能够将出液通道与进液通道导通,引导出液通道中的液体流向进液通道,使得液体在活塞腔、进液通道和出液通道中循环,从而实现泵头停止输出液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泵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泵头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导流件位于进液口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导流件位于导流通道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导流件位于出液口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滑块位于进液口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滑块位于导流通道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滑块位于出液口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滑动件将进液通道与出液通道导通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滑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滑动件将进液通道与出液通道阻断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滑动件将进液通道与出液通道导通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滑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滑动件将进液通道与出液通道阻断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导流件将进液通道与出液通道导通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导流件将进液通道与出液通道阻断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导流件将进液通道与出液通道导通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导流件将进液通道与出液通道阻断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导流件将进液通道与出液通道导通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导流件将进液通道与出液通道阻断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换向阀处于第一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换向阀处于第二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换向阀处于第一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换向阀处于第二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6为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换向阀处于第一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7为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换向阀处于第二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8为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换向阀处于第一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9为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换向阀处于第二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200-泵头;210-泵体;211-活塞腔;212-进液通道;213-出液通道;214-导流通道;215-进液口;216-出液口;220-导流件;221-滑块;222-第一分部;223-第二分部;224-第一导流孔;225-第二导流孔;226-第一滑动件;227-第一孔道;228-第二孔道;229-第三孔道;231-第一滑道;232-第二滑动件;233-第四孔道;234-第五孔道;235-第六孔道;236-第二滑道;217-活动通道;237-换向阀;238-第一流道;239-第二流道;241-第三流道;242-第四流道;111-活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照图1-图5,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泵头的结构,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导流通道的结构,图3-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导流件的结构;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柱塞泵,柱塞泵包括活塞、活塞杆111、驱动机构以及泵头200;

其中,泵头200包括泵体210以及导流件220;泵体210具备活塞腔211、进液通道212以及出液通道213;进液通道212及出液通道213均与活塞腔211连通;导流件220与泵体210活动连接,导流件220用于将进液通道212与出液通道213导通。

具体的,导流件220用于在停止出液(柱塞泵处于停止出液的状态)时将进液通道212与出液通道213导通(如图3所示);导流件220还用于在出液(柱塞泵处于出液的状态)时将出液通道213与进液通道212阻断(如图4所示)。

而活塞可滑动地设置于活塞腔211内,且活塞与活塞杆111连接;驱动机构与活塞杆111传动连接,并用于驱动活塞相对于活塞腔211往复运动。需要说明的是,活塞在活塞腔211中运动的过程中,将活塞腔211分隔为第一腔室及第二腔室,进液通道212及出液通道213均与第一腔室及第二腔室连通;且随着活塞的运动,第一腔室及第二腔室在进液状态及出液状态间转换;即,随着活塞的运动,当第一腔室与进液通道212导通并处于进液状态,第二腔室与出液通道213导通并处于排液状态时,进液通道212处于负压状态,出液通道213处于正压状态;同理,当第二腔室与进液通道212导通并处于进液状态,第一腔室与出液通道213导通并处于排液状态时,进液通道212处于负压状态,出液通道213处于正压状态;

故,随着活塞的运动,出液通道213中的压力高于进液通道212中的压力,进而在进液通道212与出液通道213导通时,由于进液通道212与出液通道213之间存在压力差,故出液通道213中的液体便会在压力的作用下向进液通道212流动。

请参照图1-图5,该柱塞泵的工作原理是:

该柱塞泵进液通道212及出液通道213均与活塞腔211连通,且活塞杆111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作用下相对于活塞腔211往复运动,从而在活塞运动的过程中,将进液通道212中的液体吸入活塞腔211中,同时将活塞腔211中的液体排入出液通道213中;

而导流件220与泵体210连接,导流件220用于将进液通道212与出液通道213导通或阻断。由此,该导流件220能够在需要停止出液时,将出液通道213与进液通道212导通,从而引导出液通道213中的液体向进液通道212流动,进而能够使得液体在进液通道212、活塞腔211以及出液通道213中循环,从而避免出液口216出液。

需要说明的是,首先,这样的工作方式,在泵头200停流之后,由于此时出液通道213与进液通道212导通,故出液通道213中的液体在压力的作用下便会向进液通道212流动,从而能够避免出液通道213内始终存在较高的压力,进而能够避免泵头200因压力过大而出现泄漏的情况,从而能够降低对泵头200的结构密封性的要求,从而能够降低制造的成本;其次,由于在更换泵或者系统复位时,驱动机构需要恢复至初始位置,此时由于出液通道213与进液通道212导通,故在驱动装置在复位过程中,驱动装置复位过程中活塞腔211中输出的液体会在进入出液通道213后向进液通道212流动,从而能够避免换泵或系统在复位的过程中出液口216输出液体。

请参照图1-图9,图6-图9示出了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导流件的结构,泵体210具备导流通道214;导流通道214与进液通道212及出液通道213连通。

具体的,泵体210具备进液口215以及出液口216;进液口215与进液通道212连通,出液口216与出液通道213连通;进液口215、导流通道214和出液口216依次连通,且导流件220能够在进液口215、导流通道214和出液口216形成的通道内滑动。

由于导流件220可活动地设置在导流通道214内,故为调整该泵体210的导流状态,可以通过调整导流件220在导流通道214内的位置,从而使得进液口215与进液通道212间的导通路径被导流件220阻断、出液通道213与出液口216间的导通路径被导流件220阻断或进液通道212与出液通道213间的导通路径被导流件220阻断;而由于该柱塞泵具备出液状态以及截流状态,为在泵头200停流之后,避免出液通道213内始终存在较高的压力,采用的是将进液通道212与出液通道213导通的方式。

导流件220位于进液口215或者出液口216时,能够使进液通道212与出液通道213处于导通模式;导流件220位于导流通道214时,能够使进液通道212与出液通道213处于阻断模式。即,可以通过调整导流件220在导流通道214内的位置,调整进液通道212与出液通道213的导通状态;

具体的,在导流件220位于进液口215时(如图3及图6所示),进液通道212与进液口215间的导通路径被导流件220阻断,此时,由于导流通道214与进液通道212、出液通道213、进液口215以及出液口216连通,而在导流通道214中运动的导流件220将进液通道212与进液口215间的导流通道214部分阻断,故,此时导流通道214与进液通道212、出液通道213以及出液口216连通,由此,出液通道213中的液体能够经导流通道214进入至进液通道212中,从而能够使得液体在出液通道213、进液通道212以及活塞腔211中循环,从而避免出液通道213内始终存在较高的压力。需要说明的是,在此状态下,由于柱塞泵在工作的过程中,进液通道212中处于负压的状态,故虽然出液口216及进液通道212均与出液通道213导通,但由于进液通道212中压力较低,故活塞腔211向出液通道213输送的液体在流入出液通道213后,会在压力的作用下流入进液通道212中,从而能够避免出液口216存在出液的情况。

在导流件220位于出液口216时(如图5及图8所示),出液通道213与出液口216间的导通路径被导流件220阻断,此时,由于导流通道214与进液通道212、出液通道213、进液口215以及出液口216连通,而在导流通道214中运动的导流件220将出液通道213与出液口216间的导流通道214部分阻断,故此时导流通道214与进液通道212、出液通道213以及进液口215连通,由此,由于导流件220将出液通道213与进液通道212导通,故出液通道213中的液体能够经导流通道214进入至进液通道212中,从而能够使得液体在出液通道213、进液通道212以及活塞腔211中循环,从而避免出液通道213内始终存在较高的压力。

需要说明的是,由上述内容可知,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导流件220可活动地设置于导流通道214内,而为驱动导流件220在导流通道214内滑动,故泵头200还可以包括驱动部,驱动部可运用电机连接齿轮齿条机构、电机连接连杆机构、电磁阀连接活塞杆111机构、气缸连接活塞杆111机构或液压缸连接活塞杆111机构等机构来实现导流件220位置的变换,最终达到流体导向控制的目的。

由此,从上述内容可知,该导流件220能够在出液口216出液时,将出液通道213与出液口216导通,从而引导出液通道213中的液体向出液口216流动;而在停止出液时,可以将出液通道213与进液通道212导通,从而引导出液通道213中的液体向进液通道212流动,进而能够使得液体在进液通道212、活塞腔211以及出液通道213中循环,从而避免出液口216出液。

进一步地,请继续参照图1-图9,在设置导流件220时,导流件220可以为可滑动地设置于导流通道214内的滑块221,且在驱动部的作用下相对于进液口215、出液口216及导流通道214滑动,由此,可以通过驱动部驱动滑块221在进液口215、出液口216及导流通道214中滑动,从而改变滑块221的位置,以调整进液通道212与出液通道213的导通状态;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当滑块221可滑动地容置于导流通道214时,滑块221包括第一分部222以及与第一分部222连接的第二分部223,第二分部223开设有第一导流孔224及与第一导流孔224连通的第二导流孔225;其中,第一分部222用于阻断进液口215、出液口216或导流通道214,第二导流孔225与导流通道214连通;而滑块221在外力的作用下具备第一分部222阻断进液口215、出液口216或导流通道214的位置;

具体的,当第一分部222位于进液口215(如图6所示),进液口215与进液通道212阻断,进液通道212与出液通道213处于导通模式;

当第一分部222位于出液口216时(如图8所示),出液口216与出液通道213阻断,出液通道213与第一导流孔224连通,第二导流孔225与第一导流孔224连通,第二导流孔225与导流通道214连通,导流通道214与进液通道212连通,故,进液通道212与出液通道213处于导通模式;

当第一分部222位于导流通道214时(如图9所示),进液口215与第二导流孔225连通,第二导流孔225与第一导流孔224连通,第一导流孔224与进液通道212连通,故进液通道212与出液通道213处于阻断模式,且进液口215与进液通道212连通。

请参照图10-图15,图10-图12示出了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滑动件的结构,图13-图15示出了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滑动件的结构,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在设置滑块221时,滑块221还可以滑动地容置于进液通道212或出液通道213内,且滑块221在驱动部的作用下相对于进液通道212或出液通道213滑动,由此,可以通过驱动部驱动滑块221在出液通道213中滑动,从而改变滑块221的位置。

具体的,请参照图10-图12,在设置导流件220时,导流件220可以包括可滑动地设置于进液通道212内的第一滑动件226;第一滑动件226开设有第一孔道227、第二孔道228及第三孔道229;第一孔道227与进液通道212连通;第二孔道228、第三孔道229分别沿进液通道212的轴线反向间隔设置,且均与第一孔道227连通;当第一滑动件226的第三孔道229对应导流通道214连通时,进液通道212与出液通道213处于导通模式;当第一滑动件226的第二孔道228对应进液口215连通时,进液通道212与出液通道213处于阻断模式。并且第一孔道227的轴线与进液通道212的轴线重合,第二孔道228的轴线及第三孔道229的轴线均与第一孔道227的轴线垂直;

由于第一孔道227沿进液通道212的轴线方向贯穿第一滑动件226,第一孔道227与进液通道212连通且轴线重合,故第一滑动件226在驱动部的作用下相对于进液通道212滑动时,能够与进液通道212保持导通的状态;而由于导流通道214及进液口215分别位于进液通道212的两侧,故第二孔道228及第三孔道229分别位于第一孔道227的两侧,且第三孔道229用于与导流通道214连通,第二孔道228用于与进液口215连通。

具体的,当第一滑动件226的第三孔道229对应导流通道214连通时,由于第三孔道229与第一孔道227连通,且导流通道214与出液通道213连通,第一孔道227与进液通道212连通,故进液通道212与出液通道213处于导通模式。

而当第一滑动件226的第二孔道228对应进液口215连通时,进液通道212与出液通道213处于阻断模式,从而使得进液口215与进液通道212连通,出液通道213与进液通道212阻断。

为对第一滑动件226在进液通道212中的滑动范围进行导向和限制,故沿进液通道212的轴线方向,进液通道212的内周面还开设有供第一滑动件226滑动的第一滑道231。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13-图15,在设置导流件220时,导流件220还包括可滑动地设置于出液通道213内的第二滑动件232;第二滑动件232开设有第四孔道233、第五孔道234及第六孔道235;第四孔道233与出液通道213连通;第五孔道234、第六孔道235分别沿出液通道213的轴线反向间隔设置,且均与第四孔道233连通;当第二滑动件232的第五孔道234对应导流通道214连通时,进液通道212与出液通道213处于导通模式;当第二滑动件232的第六孔道235对应出液口216连通时,进液通道212与出液通道213处于阻断模式。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滑动件232的工作原理与第一滑动件226的工作原理相同,故在此不再赘述。

为对第二滑动件232在出液通道213中的滑动范围进行导向和限制,故沿出液通道213的轴线方向,出液通道213的内周面还开设有供第二滑动件232滑动的第二滑道236。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16-图21,图16-图21示出了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导流件220的结构;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泵体210还可以具备活动通道217,活动通道217与导流通道214连通;导流件220可滑动地设置于活动通道217;导流件220位于活动通道217内时(如图16、图19及图20所示),进液通道212与出液通道213处于导通模式;导流件220位于导流通道214内时(如图17、图18及图21所示),进液通道212与出液通道213处于阻断模式。由此,当进液通道212与出液通道213导通时,导流件220位于活动通道217;当进液通道212与出液通道213阻断时,导流件220的至少部分位于导流通道214。

由此,可以通过驱动导流件220在活动通道217中滑动,从而改变导流件220的位置,进而使得导流通道214被导流件220导通或阻断;需要说明的是,在开设活动通道217时,活动通道217的延伸方向可以与进液通道212的延伸方向垂直,也可以与导流通道214的延伸方向垂直,或沿其他方向延伸。

请参照图22-图29,图22-图29示出了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换向阀的结构;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在设置导流件220时,导流件220可以包括与泵体210可活动地连接的换向阀237;换向阀237具有使进液通道212与出液通道213处于导通模式的第一位置(如图22、图25、图26及图28所示);以及使进液通道212与出液通道213处于阻断模式的第二位置(如图23、图24、图27及图29所示)。

具体的,当换向阀237处于第一位置时,换向阀237将出液通道213与进液通道212导通;当换向阀237处于第二位置时,换向阀237将出液通道213与进液通道212阻断。

请参照图22-图25,在设置换向阀237时,换向阀237可以包括相互导通的第一流道238、第二流道239及第三流道241;第一流道238及第二流道239均与进液通道212导通;当换向阀237处于第一位置时(如图22及图25所示),第三流道241与导流通道214连通;当换向阀237处于第二位置时(如图23及图24),第三流道241与进液口215连通;或第一流道238及第二流道239均与出液通道213导通;当换向阀237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三流道241与导流通道214连通;当换向阀237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三流道241与出液口216连通。

请参照图26-图29,与上述设置相互导通的第一流道238、第二流道239及第三流道241的方式不同的是,在设置换向阀237时,换向阀237还可以包括贯穿换向阀237的阀体的第四流道242;当换向阀237处于第一位置时(如图26及图28所示),第四流道242分别与进液通道212及出液通道213连通;当换向阀237处于第二位置时(如图27及图29所示),第四流道242与进液通道212或出液通道213中的至少一个阻断。

综上,在设置换向阀237时,换向阀237可以与进液通道212保持常通的状态,从而通过转动换向阀237,以对换向阀237与进液口215和出液通道213间的导通状态进行调整,具体的,当换向阀237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一流道238及第二流道239均与出液通道213导通,第三流道241与出液通道213连通;而当换向阀237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一流道238及第二流道239均与出液通道213导通,第三流道241与进液口215连通;其外,在设置换向阀237时,也可以使得换向阀237与出液通道213保持常通的状态,从而通过转动换向阀237,以对换向阀237与出液口216和进液通道212间的导通状态进行调整,具体的,当换向阀237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一流道238及第二流道239均与出液通道213导通,第三流道241与进液通道212连通;而当换向阀237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一流道238及第二流道239均与出液通道213导通,第三流道241与出液口216连通。

为使得换向阀237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转换,故换向阀237可以与泵体210可转动地连接,且第一流道238、第二流道239及第二流道239的轴线处于同一平面内,由此,通过使得换向阀237相对于泵体210的转动,从而使得换向阀237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转换。需要说明的是,在转动时,需要根据第一流道238、第二流道239及第二流道239间的夹角或第四流道242两端的夹角确定换向阀237由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时,需要转动的角度;如,在第一流道238、第二流道239及第二流道239的轴线相互垂直,且第一流道238与第二流道239的轴线重合时,换向阀237由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时需要转动180°。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26-图29,导流通道214与进液通道212连通;当换向阀237处于第一位置时(如图22、图25、图26及图28所示),换向阀237将出液通道213与导流通道214连通;当换向阀237处于第二位置时(如图23、图24、图27及图29所示),换向阀237将导流通道214与出液通道213阻断;

或,导流通道214与出液通道213连通;当换向阀237处于第一位置时,换向阀237将进液通道212与导流通道214连通;当换向阀237处于第二位置时,换向阀237将导流通道214与进液通道212阻断。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