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流体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731757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齿轮流体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齿轮流体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以往,作为齿轮流体装置,有一种齿轮栗,其具备彼此啮合的驱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侧板的滑动接触面与驱动齿轮的侧面和从动齿轮的侧面滑动接触(例如,参照日本特开平8-121352号公报(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317261号公报(专利文献2))。
[0003]在上述齿轮栗中,齿轮侧面与和该齿轮侧面相对的外壳之间的间隙窄更好,以便减少栗内部泄漏。为了达成该目的,目前采用压力平衡型的侧板及轴承箱,积极地缩窄间隙。
[0004]在上述齿轮栗中,齿轮侧面的工作流体泄漏少更好,但泄漏的工作流体的一部分向齿轮的轴承部流入,有助于轴承部的润滑和冷却。
[0005]图6、图7示出了以往的第一齿轮栗的从侧板405的滑动接触面侧观察的平面图,图8示出了上述齿轮栗的要部的剖视图。在图6至图8中,405a、405b是贯通孔,410是主体,430是罩,430a是返回通路,440是衬垫,451、452是退让槽,对同一构成部标注同一参照号码。另夕卜,图8中的侧板405的截面是从图7中的A-A线观察的截面。
[0006]此外,图9示出了以往的第二齿轮栗的从侧板505的滑动接触面侧观察的平面图,图10示出了上述齿轮栗的要部的剖视图。在图9、图10中,505a、505b是贯通孔,510是主体,530是罩,530a是返回通路,540是衬垫,551、552是退让槽,对同一构成部标注同一参照号码。另外,图10中的侧板505的截面是从图9中的B-B线观察的截面。
[0007]如上所述,为了使从高压侧泄漏的工作流体尽量多地流入到轴承部,优选的是,如图6所示的侧板405的低压侧的退让槽451与供旋转轴通过的贯通孔405a、405b不连通的滑动接触面的形状。如图8所示,在齿轮侧面泄漏的工作流体中的一部分被提供至轴承部413A(实线箭头表示),剩余的工作流体经侧板405与罩430的端面之间的间隙流向低压侧(虚线箭头表示)。
[0008]但是,图6所示的滑动接触面(斜线区域)的形状如图7所示,当工作流体中的异物进入到驱动齿轮401(图7所示)和从动齿轮402(图7所示)的各自的齿底径与各齿轮的旋转轴通过的贯通孔405a、405b的直径之间的区域S1、S2(图7所示的斜线区域)、并且驱动齿轮401的侧面和从动齿轮402的侧面与侧板405的滑动接触面之间的间隙中后很难从间隙中脱出,因此,驱动齿轮401、从动齿轮402与侧板405的滑动接触面中S1、S2的区域容易磨损。因此,上述以往的第一齿轮栗存在这样的缺点:齿轮侧面处的内部泄漏增大,栗性能容易降低。
[0009]为了防止该栗性能的降低,如图9所示的以往的第二齿轮栗那样利用连通部551a、551b使低压侧的退让槽551与贯通孔505a、505b连通即可。这是因为,利用上述退让槽551的连通部551a、551b使工作流体中的异物容易从齿轮侧面与侧板505之间的间隙中脱出,可防止滑动接触面的磨损。
[0010]但是,在上述以往的第二齿轮栗中,如图10所示,齿轮侧面处泄漏的工作流体中产生不通过轴承部513A而经由连通部551a、551b(图9所示)向低压侧返回的工作流体(以实线箭头表示)。结果是,存在如下的缺点:向轴承部513A流入的工作流体(以虚线箭头表示)的量减少,轴承部513A的润滑及冷却变差,容易发生轴承损伤。
[0011]如上所述,若要优先进行轴承部的润滑及冷却,则采用如图6至图8所示的侧板形状,但驱动齿轮、从动齿轮的侧面与侧板的滑动接触面容易磨损。
[0012]相对于此,为了防止驱动齿轮、从动齿轮的侧面与侧板的滑动接触面的磨损而采用如图9、图10所示的形态的侧板形状的情况下,容易发生轴承部的损伤。
[0013]这样,根据上述以往的第一、第二齿轮栗,无法同时实现轴承部的润滑和滑动接触面的磨损的防止。
[0014]现有技术文献
[0015]专利文献
[001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121352号公报
[0017]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6-317261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18]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19]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可通过简单的结构保持轴承部的润滑状态并有效地防止滑动接触面的磨损的齿轮流体装置。
[0020]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21]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齿轮流体装置的特征在于,该齿轮流体装置具备:
[0022]彼此啮合的驱动齿轮和从动齿轮;
[0023]滑动接触部件,该滑动接触部件具有:滑动接触面,其与上述驱动齿轮的侧面和上述从动齿轮的侧面滑动接触;旋转轴用孔,其供上述驱动齿轮和上述从动齿轮的各旋转轴插入;和退让槽,其使封入区域与低压侧和高压侧分别连通,所述封入区域形成于上述驱动齿轮与上述从动齿轮的啮合部分;以及
[0024]槽部或凹部,该槽部或凹部以上述旋转轴用孔与上述退让槽不连通的方式,设置在上述滑动接触部件的滑动接触面上比上述驱动齿轮和上述从动齿轮的齿底径靠径向内侧、并且比上述旋转轴用孔靠径向外侧的位置。
[0025]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将槽部或凹部以旋转轴用孔与退让槽不连通的方式设置在滑动接触部件(侧板、轴承箱、或者外壳等)的滑动接触面上比驱动齿轮的齿底径靠径向内侧、并且比插入有驱动齿轮的旋转轴的旋转轴用孔靠径向外侧的位置,由此低压侧与旋转轴用孔不会连通,因此,驱动齿轮的侧面处泄漏的工作流体不会通过槽部或凹部返回到低压侧。由此,在驱动齿轮的侧面处泄漏而被提供至驱动齿轮的旋转轴用的轴承部的工作流体的量不会减少,可将足够润滑轴承部的工作流体提供至轴承部。此外,在驱动齿轮的齿底径与驱动齿轮的旋转轴用孔的内径之间的区域中,进入到驱动齿轮的侧面与滑动接触部件的滑动接触面之间的间隙中的异物脱落到槽部或凹部中,因此还可防止滑动接触部件的滑动接触面的磨损。
[0026]同样,通过将槽部或凹部以旋转轴用孔与退让槽不连通的方式设置在上述滑动接触部件的滑动接触面上比从动齿轮的齿底径靠径向内侧、并且比插入有从动齿轮的旋转轴的旋转轴用孔靠径向外侧的位置,由此低压侧与旋转轴用孔不会连通,因此,从动齿轮的侧面处泄漏的工作流体不会通过槽部或凹部返回到低压侧。由此,在从动齿轮的侧面处泄漏而被提供至从动齿轮的旋转轴用的轴承部的工作流体的量不会减少,可将足够润滑轴承部的工作流体提供至轴承部。此外,在从动齿轮的齿底径与从动齿轮的旋转轴用孔的内径之间的区域中,进入到从动齿轮的侧面与滑动接触部件的滑动接触面之间的间隙中的异物脱落到槽部或凹部中,因此还可防止滑动接触部件的滑动接触面的磨损。
[0027]因此,根据本发明,可通过简单的结构保持轴承部的润滑状态并有效地防止滑动接触面的磨损。
[0028]此外,在一个实施方式的齿轮流体装置中,上述滑动接触部件是以夹着上述驱动齿轮的两侧面和上述从动齿轮的两侧面的方式配置的侧板或轴承箱、或者收纳有上述驱动齿轮和上述从动齿轮的外壳。
[0029]此外,在一个实施方式的齿轮流体装置中,上述滑动接触部件的上述槽部或上述凹部设置在低压侧。
[0030]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由于将滑动接触部件(侧板、轴承箱、或者外壳等)的槽部或凹部设置在低压侧,因此,即使不将利用驱动齿轮、从动齿轮的侧面与滑动接触部件对高压侧的工作流体进行密封的面积减少也可以。即,由于驱动齿轮、从动齿轮侧面的内部泄漏不会增加,因此不会对栗性能有不好影响。
[0031]此外,在一个实施方式的齿轮流体装置中,上述滑动接触部件的上述槽部或上述凹部被设置成与上述退让槽相连。
[0032]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由于将滑动接触部件(侧板、轴承箱、或者外壳等)的槽部(或者凹部)设置成与退让槽相连,因此,进入到驱动齿轮、从动齿轮的侧面与滑动接触部件的滑动接触面之间的间隙中并脱落到槽部(或者凹部)中的异物与工作流体一同流出到退让槽中,因此可有效地进行异物的去除。
[0033]此外,在一个实施方式的齿轮流体装置中,上述滑动接触部件的上述槽部或上述凹部的至少一个被设置成与上述退让槽相连,上述滑动接触部件的上述槽部或上述凹部的至少另一个被设置成与上述旋转轴用孔相连。
[0034]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由于将滑动接触部件(侧板、轴承箱、或者外壳等)的槽部(或者凹部)的至少一个设置成与退让槽相连,并且将滑动接触部件的槽部(或者凹部)的至少另一个设置成与旋转轴用孔相连,因此,进入到驱动齿轮、从动齿轮的侧面与滑动接触部件的滑动接触面之间的间隙中的异物脱落到槽部(或者凹部)中而与工作流体一同流出到退让槽和旋转轴用孔二者中,因此可进一步有效地进行异物的去除。
[0035]此外,在一个实施方式的齿轮流体装置中,与上述滑动接触部件的上述退让槽相连的上述槽部或上述凹部的至少一个的径向内侧的端部处于比与上述滑动接触部件的上述旋转轴用孔相连的上述槽部或上述凹部的至少一个的径向外侧的端部靠径向内侧的位置。
[0036]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由于与滑动接触部件(侧板、轴承箱、或者外壳等)的退让槽相连的槽部(或者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