绳子锁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81181阅读:4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绳子锁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绳子锁定装置。这种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壳体和至少一个滑动装置,该滑动装置可滑动地没置在壳体内。该壳体上至少一个壁部上有一个第一通孔,该滑动装置上有一个第二通孔,该第一和第二通孔构成一个绳子通道,该第一和第二通孔提供了一个第一和一个第二锁紧缘。这两个锁紧缘相互作用将绳子锁定在该绳子锁定装置中。
背景技术
在许多不同场合需要锁定绳子。最常用的已知锁定绳子的方法是用各种结子。然而,打结子会耗费时间并且还需要一定的技巧。
现在有许多不同的试图解决上述问题的绳子锁定装置。例如从GB2066891中已知一种绳子锁定装置,这个装置属于上面所限定的技术领域。然而,这个已知的装置使用一种弹性件使缘部之间相互锁定。公知的快易结绳方法,如揭示在US4839946,US4811466,US4817250,US4724584,US4453292和DE1947966这些文献中。所有这些现有的绳子锁定装置,它们的共同点是包括至少一个壳体,至少一个可在该壳体内运动的滑动装置,和一个弹性装置用于在一个方向上推动可运动部件。如现有技术所知,利用滑动件上的凸出部使用者可在弹性力反向作用的方向推动滑动装置,由此消除缘部之间的相互缠结而解开绳子。然而,使用这种方法还存在一些缺点。首先,弹性件可能会产生失灵,因为它可能会破裂开和/或传动一个不足够的力。其次,它会增加额外的花费。由于这些原因,人们试图寻找一种不需使用弹性件的绳子固定装置。
这种绳子固定装置的缺点还有就是绳子缘部相互之间仅靠弹力锁定。因此这种装置中的锁定力实际上同样与需要/位置不相关。换句话说,这种绳子锁定装置不能适应高强度的锁定力,即使它需要固定绳子,所以当施加的力沿绳子超过一定极限时这样的绳子锁定装置就会失效。
EP007084也同上述一样的技术领域,只是未示出壳体,这是一个已知的使用弹性件的绳子锁定装置,不过事实上是依赖需要即高强度产生一个锁紧力,即,在该绳子锁定装置中对绳子施力越强,锁紧力就越强。弹性装置仅用于校正两个滑动装置的位置,即与绳子相互作用在正确的位置上。然而,这种绳子锁定装置不仅复杂昂贵,并且不能提供一种通过绳子锁定装置,在两个方向上拉拽/调整绳子的简易方法。在该锁定装置中为了在锁定方向上移动绳子,首先从锁定位置上移开。相应地这种装置不仅复杂而且难以操作。
从SE7406824中已知一种绳子锁定装置,它也与上述属于同一个技术领域,它不需任何弹性件。这个装置还提供了一种锁紧力,对绳子施力越强,绳子锁定装置内的锁紧力就越强。这个绳子锁定力是由施加到绳子的力而产生的,推动滑动装置使在壳体内运动从而产生锁紧力。这个绳子锁定装置并不成功,因为它存在一些缺点。在它的最佳实施例中的绳子可通过滑动装置脱锁,它的杆臂不能方便地产生所需要的锁紧功能。根据它的改进型(其公开文件的图4),它有一个具有一定长度的杆臂,但是绳子不能自由地与杆臂相互作用,因为它与壳体发生磨擦,这样使得功能不可靠,并且还会对绳子有不必要的磨损。
相应地已知有许多种不同的绳子锁定装置,它们至少有一个下面所述的缺点。它们中的任何一个所提供的锁定力皆感不足,和/或包括一个不成功的倾斜部件(例如一个弹性装置),和/或制造复杂和/或操作复杂,和/或因制造许多部件而增加花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消除或至少减小上文所述的问题,按照本发明,通过一个如上面所述的绳子锁定装置得到。在这个装置中该通孔之一设置为具有基本长度L1的并可自由地相互作用的杆臂(Lever arm)LO,在该绳子4的第一外部分施加相关的力S1,以产生一个适宜锁紧该绳子4的相互作用。
由于本发明的绳子锁定装置结构可以由很少的部件构成,它的基本结构中只需一个壳体和一个滑动装置,而不需要任何弹性部件。当然也不拒绝使用弹性部件。杆臂以使它与绳之间可自由相互作用的方式设置在绳子锁定装置中,这样可施加安全可靠的锁紧力。结合使用一个具有基本长度的杆臂,这个方法适当地提供了所需要的锁紧力/相互作用,由此产生一个使用起来方便安全的绳子锁定装置。由于它结构简单,所以制造便宜。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该第一通孔6B中的该杆臂LO位于该壳体中,其中较好的是该通孔6B的深度L1大于该第二通孔6C的深度L2,更好的是L1是L2的1.2-50倍,最好的是L1至少是L2的2倍。通过在壳体中设置杆臂,因为锁定装置没有阻碍件设在壳体的外侧,使绳和杆臂之间易于自由地相互作用。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一个通孔6B的中心线C1构成该杆臂L0,这个杆臂相对于平面P1横向伸展,平面P1相当于壳体1的滑动面1C,滑动面C1与该锁紧部分2A的滑动表面2C相互作用,该平面P1的法线N1和该中心线C1构成一个角度α,角度为0-80°,较好的是10-60°,更好的是20-50°。根据最佳实施例,构成杆臂的一个通孔它具有一定的角度α,这导致在一个锁紧缘上构成一个锐角,这样就会进一步容易地锁紧一个可弯曲的绳子。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该锁紧部分2A可滑动地设置在该壳体1内,锁紧部分基本上只可在两个相反的方向上运动,即一个脱锁方向R和一个锁紧方向S,该方向基本上平行于一个平面,这个平面包含该法线N1和该中心线C1,并且该壳体包含一个第三通孔6D,第三通孔构成绳子4的该通道6的一部分,该第二通孔6D提供了一个第三锁紧缘13,第三锁紧缘13与一个第四锁紧缘10相互作用,并且同一通孔6C提供了该第四锁紧缘10,也提供了该第二锁紧缘9,其中最好是第二和第四锁紧缘9、10在第二通孔6中心线C2的相一同侧,并且该滑动装置2包括一个施力部件2B,该施力部件伸展于该壳体1的外侧,它直接或间接地与一个抓握部20相互联接,并且该施力部件2B基本上位于与该法线N1和该中心线C1构成的同一平面,并在相同于第一通孔6B的锁紧方向S的那个面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该两个滑动装置2′,2″相组合形成一个同体件7,两个壳体1′,1″滑动地设置在该同体件7上,并且该同体件7邻近每个端部有开口70,71,这每个开口用于穿过每一个绳端,并且,该可自由作用的杆臂L0位于该滑动装置2内,至少在第一外部绳部分4A被所施加的该力S1拉拽的方向,穿过该绳子4的第一外部分4A的该第一通孔6B的开口,位于相同或高于周围壳体1外表面的一个水平面上,并且,两个壳体1′、1″联合为一个同体件,两个滑动装置2′、2″可滑动地设置在该同体件内,并且该同体件相邻的中部至少设有一个开口,用于穿过一个或多个绳端。
通过对上述不同实施例的描述,将得知一种绳子锁定装置,这个装置特别适宜锁定鞋带。如此绳子锁定装置又便宜且又便于操作,又特别适宜儿童。
本发明的优越性将在下面得到更详细的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做详细描述,其中图1表示本发明绳子锁定装置的第一实施例;图2是实施例1的一个原理截面图,表示的是未使用状态;图3表示的是与图2相同的结构,但表示的是使用状态;图4表示的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图5表示的是图4所示实施例的未组装状态的截面图;图6表示的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处在使用状态;图7表示图6中实施例在非使用状态;图8表示的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图9表示的是与图8相同的结构,但视面相反;图10表示从上面看的图4所示装置的组装状态;图11表示的是一个可替换设置的本发明的抓握部分;图12表示的是另一个可替换设置的本发明的抓握部分;图13表示的是本发明锁定装置的第五实施例;图14表示的是图4所示实施例装置的改进型截面图;图15表示的是根据本发明装置的第六实施例;
图16表示的是图15所示装置的截面图;图17表示的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图18表示的是图17所示实施例的截面图;图19表示的是根据本发明装置的第八实施例;图20表示的是图19装置的未组装状态;和图21表示的是图19装置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表示了一个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它用在一个锻炼装置上,这个装置中使用了一个弹性绳(最好是一个橡胶管式的绳)。绳子锁定装置包括一个壳体1,在这个壳体中以滑动方式设有一个滑动装置2。壳体形成一个纵向伸展的矩形通道3。滑动装置2有一个内部件2A,这个内部件2A的结构适宜于构成该通道3,以方便该滑动装置2在该壳体1内滑动。壳体有一个上壁部1A和一个下壁部1B。它还有两个侧壁部1F、1G。侧壁部1F、1G的内表面和上下壁部1A、1B共同构成该通道3。上壁部1A的厚度T1(见图2)基本上大于下壁部1B的厚度T2,最好T1大于T2五倍。一个第一通孔6B通过上壁部1A。一个第二通孔6C设在滑动装置2的内部件2A上,一个第三通孔6D设在壳体1的下壁部1B上。三个通孔6B、6C、6D共同构成了一个通道6,绳子4可插入这个通道。滑动装置2的外部件2B凸出在壳体1的外侧,并设有一个缝隙2D,用于设置一个抓握部件20。进一步,滑动装置2上设有侧壁2F、2G。侧壁2F、2G具有直接向内的表面,这个表面与壳体上的相应表面1H相互作用,以防止抓握部件20上的带条滑出侧道,也就是说将它保持在正确的位置。
图2和图3表示的是图1中A-A向的截面图。由图中可见滑动装置的内部2A贴置在壳体1内,以实现平稳滑动。不同部件1、2最好由一些使它们之间的磨擦面,即1C、2C(见图3)具有低磨擦力的材料制造。任何塑性材料,如聚丙烯,PTFE,聚乙烯,等都可适用,因为使用这些材料可能降低生产费用。(也可以是其它材料,如金属例如钢、黄铜、铝皆可适用)图3表示了一个第一通孔6B,通孔6B与壳体的上滑动表面1C的平面P1的法线N1成一个α角,上滑动表面1C与滑动装置2的滑动表面2C相互作用。这个角度最好是大约20-40°。这样可在第一通孔6B的底边产生成一定锐角的拐角14。而且,由该通孔构成一个基本深度L1。由这两个特点产生的优越性将在下面描述。另外,第二通孔6C的深度L2基本上小于第一通孔的深度L1。(L1大约是L2的两倍),第三通孔6D的深度非常小。与第二通孔6C一样,第三通孔6D的深度L3和它周围部分的厚度T2相同,即L3=T2,T2是底壁1B的厚度。然而,第一通孔6B的深度L1基本上大于它周围部分的厚度T1,因为它有一个角度α(L1=T1×sinusα)。这个特点使杆臂L0具有基本长度,这使绳子锁定装置易于作用。
一个第一锁紧缘9位于第二通孔6C顶缘的左边。一个第二锁紧缘14位于该底部的右边,该底部为第一通孔6B的锐角拐角的底部。一个第三锁紧缘10位于第二通孔6C底部的左边。一个第四锁紧缘13位于第三通孔6D的右边。这些锁紧缘相互成对,即9和14将绳子4锁紧在第一位置11,而10和13将绳子4锁紧在第二位置12。
锁定装置的功能如下所述。在非工作状态下(见图2)穿过壳体和滑动装置2的通道6畅通无阻,绳子4可非常容易地穿入和通过通道6。如图1所示绳子锁紧装置与一个锻炼装置一同使用,其中的绳子4A包括一种已知的用于锻炼装置的橡胶管,一个锻炼者要想锻炼就要根据不同的锻炼项目和锻炼者的尺寸调节一个手柄20的位置,以改变手柄20间的距离。由本发明的锁定装置使用者非常容易地使锁定装置处于非锁定状态,如图2所示,也就是没有任何力S1施加在绳子4上。在这种状态下沿绳子4可容易地调整手柄的准确位置。因为壳体和滑动装置可非常容易地沿绳子滑动。使用者仅需抓住两个手柄(另一个未图示)施以力F2,只一次即可选好/确定所需手柄20的位置,并使绳子锁定装置牢固地保持在选定的位置。
在图3中可看到相互锁定是如何产生的。当人抓住手柄在左边方向(未图示)施加一个力F1,在右边方向施加另一个力F2时通过绳子4绳体上的力施加部分4A施加一个力F1,在这里会产生一个内力S1(S1=F1)。其结果是滑动装置2将在一个锁紧方向S方向移动,因此在装置1、2里的相互作用缘9、14和10、13将在绳子4上产生一个挤压作用。由于长杆臂L0会产生一个基本冲力,这就不得不使相互作用缘9、14和10、13之间的挤压力产生一个反作用。加之位于第一通孔6B底缘的锐角拐角14将产生一个更加深透的挤压作用,于是就更增加了本发明装置锁定的可靠性。由更强的人力拉拽手柄20(另一个手柄由相应力拉拽,或固定到一个壁或板面上)则会在相互作用缘9、14和10、13上产生更大的挤压力。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绳子锁定装置产生了极大的优越性,它部件少(仅需2个),但快捷且相互作用安全可靠又可按需要产生适当的锁定力,如用力越大锁定越牢。不需任何额外的操作,仅需停止对手柄施加力锁定力即可消除,之后又会快易地由锁定装置1、2在绳子4上调整到其它需要的位置。显然,比起锻炼装置这个装置还可适用于许多其它应用,如跳绳,装运绳索/索带等。当然,两个这样的锁定装置可用于这种锻炼装置的每一个侧边,不过一般没有这个必要,因为在一侧的手柄足以能容易和迅速地进行调节了。
图4和图5表示了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它的原理与附图1、2、3中所示的基本相同。但装置的结构外形不同,其中壳体有一个环形的外横截表面,在壳体1的底部分形成一个滑动装置2的通道3。这个通道3是一个半环形的横截面形状,并与滑动装置2一样。滑动面P1的位置使其基本上位于壳体1延伸的中心线C上。壳体上壁部1A的壁厚基本上与壳体1的半径R相应。滑动装置2的最大厚度T2等于半径R减去壳体1最低壁部分1B的厚度T2。由图5可见,第一和第二通孔6B、6C基本上垂直于装置的延伸位置。由于装置的结构外形的杆臂L0将基本上大于滑动装置2的深度D2。滑动装置2的第二通孔6C的右边有两个凹槽27、28。凹槽27、28形成对绳子锁定装置1内的绳子4更加和缓的挤压作用,这样如果采用一种弹性绳子就显得特别适宜。作为替换,缘14可以是圆的以获得和缓的内作用。最好上缘8也是圆形以接合弹性绳子。此外,表示了设有一个β角的第三通孔6D,由于此形成一个锐角缘,这个锐角缘构成一个与第二相互作用缘10更强的相互作用,第二相互作用缘10位于滑动装置2上。一个通孔2D形成在滑动装置2的一个伸出部2B上,以适于设置一个抓握部分。这个实施例的功能与上面所述实施例一样。
图6和图7表示了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壳体1和滑动装置2的内部件2A的设置原理,严格地与图2和图3中所示原理相同。但是,滑动装置2的外部件2B被设置成固定连接于某物体上,例如一个船体、最好是通过螺钉装置40连接。这个绳子锁定装置特别要求在绳子4的端部预设联接一个防冲件(未图示)。知道这是为了安全防止与邻船相碰,总是需要调节沿船边悬挂的防冲件的高度/位置。滑动装置2的外部件2B上设有一对可枢轴转动的销子25。可枢轴转动的销子25被用来设在固定装置30上的缝隙34内。固定装置包括一个长板32,在这个板上设有两个半环形的凸片31,在凸片上设有缝隙34。在板32的每一端设有一个用于螺钉40的孔33。做为一个替换型,通过一个枢轴臂25将滑动装置2联接于固定装置30,可用一个绳经通孔26联接滑动装置2(未图示)。图6和图7所示的绳子锁定装置的功能基本与上面所述的相同。取代人施力于绳子的一端4A,可替代为使用重力。相应地,这个锁住绳子4的绳子锁定装置,按如上面所描述的相同原理,只要由重力作用沿绳子4A向下拉壳体1,这样就使锁紧缘9、14和10、13相互作用而锁住绳子。解开锁定的绳子、调节高度只需拉另外一个绳子端4B(施加一个力F),由绳锁枢轴的向上及壳体1滑向滑动装置2,从而出现一个通畅的通道6,之后调节所需的高度就很容易了。如果需要向下调节,也必须在调节中推压/保持壳体1进入/正在解除位置。这样只要向上推壳体而不需要转动即可调节。一旦力F离开,重力又复回,绳子锁定装置1、2向下旋转力使得壳体1移入到互锁位置。显然,这种装置当然也可用于其它场合/作用,例如花园中花卉/灌木位置的调节,如在汽车修理间内将一个物体固定到墙上等。显然,它还可以其它方式使用,即通过一个设在屋顶或高墙上的引导滑轮由重力使其向上拉。
图8和图9表示的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它比图6和图7中所示实施例简单。不同的是,壳体1不设置第二通孔,不过在壳体底壁1B设有一个狭长缝19。滑动装置2的结构与图6和图7中的严格相同。图8和图9所示装置的功能原理上与图6和图7所示装置的相同。不同的仅是它仅有一对相互作用缘9、14。
在图10、11、12中表示了可为三个滑动部分2上不同设置的抓握装置20的实施例。图10中所示的这个装置可容易地通过通孔装置2D得到,在这个通孔装置中适宜抓握的装置可由例如绳装置将其连接。图11表示的抓握部分20,是一个手柄,它与滑动装置2的外部分2B为一体。图12表示的是两个邻近槽2D、2D′设置在滑动装置2的外部分2B内。如所周知的,槽可由带状装置连接于任何所需的装置,它们通过槽内的摩擦相互联锁。
图13表示了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这里有两个相互平行间隔的内部件2A,它们设置在一个滑动装置2上的一个外部件2B上。由与其相对应的方式,在壳体1上设有两个导槽3、3′,导槽与该内部件有相同横截面形状。这里基本上使用与上述相同的原理。这里也有一个第一通孔6B,其被设计为有一个角度,以便增加杆臂的长度。由于两个平行的滑动内部件2A、2A′,就会在这里增加相互作用缘的作用对(未图示)。相应地,这样的一个绳子锁定装置会更安全地锁定绳子,因此,最好用于联接表面磨擦系数低的绳子。
图14表示了一种不同于图4和图5中所示装置的内部件设计。外形相同。然而,通孔6B、6C和6D皆为垂直位置,即所有通孔角度α基本为零。由于部件体相互之间的构形,因为滑动面P1位于在/或低于壳体1的中心C,所以第一通孔6B上的杆L0依然基本上长于滑动装置2的深度L2。
图15表示了根据本发明绳子锁定装置的第六实施例,它特别适宜锁定鞋带或任何类似应用,例一个包襄的堆叠,一个包的闭合。一个第一壳体1′和一个第二壳体1″,它们设置在一个和另一个与之相同的滑动装置2上。在对称轴SL的每一侧的设计准确相同。在图1中可见两个相应分离的绳子锁定装置,其中每一个滑动装置2′、2″的外部件2B已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单体直同体件7。应注意到这种结合的同体件7可以任何角度(非直线)在对称轴SL处结合,这对某些应用可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因此,每一侧的滑动装置2上的施力部分2B位于组件中心。壳体上较厚的壁部1A位于最底边,壳体上较薄的壁部1B位于上边。通孔6B、6D作用相同。绳子上的力施加部分4A′、4A″从底部出来。绳子的另一端4B′、4B″从第二通孔6D′、6D″伸出并且指向上方。在滑动装置的端部7设有通孔2G′、2G″,绳子的非施力部分4B的端部4C′、4C″穿过通孔2G′、2G′。相应地,当绳子4正确地位于装置内时,装置的形状类似一个插座。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最适宜锁定鞋带。通过向上拉绳子的凸出部4B′、4B″,绳子将进入并通过通道6直到在每个最底部绳子部分产生拉伸。这个拉伸将在每个壳体1′、1″的杆臂上产生一个力。除了在锁定装置7、1中锁定端部4C′、4C″,还可替换为以一个适当的方法直接锁定在鞋上。
结果是如上面所述的锁定功能进入工作态,即处在锁绳状态的锁紧缘,将锁定绳子4(例如鞋带),这样就得到一个坚固的锁定。如果需要将装置解锁,只需将两个壳体1′、1″互相相对推压,由此两个通道6、6′将变为通畅。
由于在同体件滑动装置7的端部设计有孔2G′、2G″,绳子就会在上侧构成一个特定的圈,而没有任何干扰圈。最好一个较大的通道开口3A、3A″构成在每个壳体1′、1″的外端,以提供通畅的滑动而不阻碍绳端4C′、4C″。
图16表示图15所示装置的一个横截面视图。由图可见壳体1与图2所示连接的那种壳体几乎相同。所以不必再做详细描述。然而不同点是第三通孔6D设置为相对于法线N1有一个γ角,所说的法线是滑动面P1的法线,这样当拉拽绳端4B′、4B″时,第三通孔6D的外壁部分61、62磨擦阻力就会很小。因此主要互联锁功能配合对将是最下缘的9、14之间。每个滑动装置2的每个互联锁缘14,以类似于描述的图5中所示的方式,即利用凹槽27、28的安排,这样就会产生一个相互挤压作用,如果不使用凹槽就只有比强烈的/尖锐的挤压要缓和一些的挤压。
图17和18表示了本发明的第七个实施例。对比其它实施例的图示和描述,这里的杆臂L0不是设在壳体1内,而是设在滑动装置2内。但是,基本原理是,即创造一个有基本长度的杆臂L0,用它可使绳子4穿过通道6而不受周围壳体的任何阻碍作用。首先设置第一通孔6B,这个通孔6B与滑动面P1的法线成一个α角,其次将第一通孔的开口设置为基本上与平面P2和壳体1的上表面1U同一平面。为了控制滑动运动滑动装置2设置凸缘71、72,凸缘适合进入和插入壳体1中相应的槽。一个抓握部分20以一体的方式连接于壳体1。它的功能与上文描述的相似,不过它的滑动部分2的运动效果,使它的相互作用缘14施力绳子4,将绳子紧紧卡于壳体的相互作用缘9上。
图19和图20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绳子锁定装置的第八个实施例,它特别适宜锁定鞋带或任何类似应用。比较图15和16本装置的滑动装置2中设有活动杆臂L0。有一个象管状的壳体1,壳体上设有一个圆形的通道3,通道3沿壳体1的长度方向伸展。通道3为偏心设置,使壳体1的中心线CH与通道3的中心CP平行,但不与通道3的中心CP重合,一个开口/缝1E沿壳体1的一侧形成。通道3的中心线CP位于高度H上,这个高度H在上缘1F和通道3的底之间,并基本大于圆形通道3的半径R。由于设计一个具有与通道3同样半径R的滑动装置2,所以滑动装置可以保持在通道3内,也可在通道3内滑动。在壳体1的底部分内,在类似开口的缝1E的相对侧,在壳体1对称轴SL每一例上设有第二通孔6C′、6C″。在壳体的中心,在通孔6C′、6C″之间设置一个矩形的通道1G。有两个滑动装置2′、2″。左部的滑动装置2′的左边设有第一通孔B′。在滑动装置2′的这一半,滑动装置2′的横截面形状是圆形的。在它的右边横截面的形状是半圆形的,并有一个矩形的通孔2G′。右边的滑动装置2″也有一半是圆形横截面形状而另一半是半圆形。外部分为圆形横截面并在它上面设有一个第一通孔6B″。在半圆形部分有一个矩形通道2G″。两个滑动装置2′、2″可从壳体的每一边推入通道3。先将它们的半圆部分进入通道3,随之两半圆部分相互重叠形成通道2G′、2G″,与壳体上的通道1G连成一个连续完整的通道。绳子4由通道口穿入两个不同的通道6′、6″。绳子的端部4C′、4C″首先穿过每一个第一通孔6B′、6B″,然后穿过每一个第二通孔6C′、6C″,之后绳子构成圈形再穿入壳体的矩形通道1G,再之后穿过第一滑动装置2′的矩形通道2G′,最后穿过第二滑动装置的矩形通道2G″。在这之后,绳子锁定装置即如图19所示的那样。这个绳子锁定装置的操作方法与对图15和16中所述装置的描述类似,即,通过拉拽圈端4B′、4B″部分,即在伸过滑动装置2′、2″的绳子端部产生拉伸S1、S2,结果一个相互锁紧作用产生在第一和第二通孔的锁紧缘之间。解锁只需同时推压滑动装置2′、2″,于是通道6′、6″即畅通无阻。
本发明不仅限于上述实施例,可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变化。例如,显然根据本发明的绳子锁定装置可与任何种类的可弯曲的绳子一起使用,如皮带,钢丝,绸带,织物等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皆可用于产生绳子锁定作用。
权利要求
1.一种绳子锁定装置,它包括至少一个壳体(1)和至少一个滑动装置(2),该滑动装置(2)可滑动地设置在该壳体(1)内,该壳体(1)的至少一个壁部分(1A)有一个第一通孔(6B),该滑动装置(2)上有一个第二通孔(6C),该第一和第二通孔(6B、6C)为绳子(4)构成一个通道(6),该第一和第二通孔(6B、6C)设有一个第一和第二锁紧缘(9、14),在该绳子锁定装置中,锁紧缘相互作用以锁紧该绳子(4),其特征是一个通孔设置为提供基本长度(L1)的并可自由地相互作用的杆臂(L0),在该绳子(4)的第一外部分(4A)施加相关的力(S1),以产生一个适宜锁紧该绳子(4)的相互作用。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绳子锁定装置,其特征是该第一通孔(6B)的该杆臂(L0)设置在该壳体内,其中较好是该通孔(6B)的深度(L1)大于该第二通孔(6C)的深度(L2),更好的是(L1)是(L2)的1.2-50倍,最好的是(L1)至少是(L2)的两倍。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绳子锁定装置,其特征是构成该杆臂(L0)的通孔(6B)的中心线(C1),相对于平面(P1)向横向伸展,平面(P1)包含壳体(1)的滑动面(1C),滑动面(1C)与该锁紧部分(2A)的滑动表面(2C)相互作用,平面(P1)的法线(N1)和中心线(C1)构成一个角度α,该角度为0-80°,较好的是10-60°,更好的是20-50°。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绳子锁定装置,其特征是其中锁紧部分(2A)可滑动地设置在该壳体(1)内,以这种方式锁紧部分基本上只可在两个相反的方向上运动,即一个脱锁方向R和一个锁紧方向S,该方向基本上平行于一个平面,这个平面包含该法线(N1)和该中心线(C1)。
5.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绳子锁定装置,其特征是该壳体包含一个第三通孔(6D),第三通孔构成绳子(4)的通道(6)的一部分,该第二通孔(6D)提供了一个第三锁紧缘(13),第三锁紧缘(13)与一个第四锁紧缘(10)相互作用。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绳子锁定装置,其特征是同一通孔(6C)提供了该第四锁紧缘(10),也提供了该第二锁紧缘(9),其中最好是第二和第四锁紧缘(9、10)在第二通孔(6)中心线(C2)的相同侧。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绳子锁定装置,其特征是该滑动装置(2)包括一个施力部件(2B),它延伸到该壳体(1)的外侧,它直接地或间接地互联接抓握部分(20)。
8.按照权利要求3和7所述的一种绳子锁定装置,其特征是该施力部分(2B)的位置基本上与该法线(N1)和该中心线(C1)在同一平面内,在相对于第一通孔(6B)的锁紧方向S的那一侧。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绳子锁定装置,其特征是两个滑动装置(2′、2″)联合构成一个同体件(7),两个壳体(1′、1″)可滑动地设置在该同体件(7)上。
10.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绳子锁定装置,其特征是该同体件(7)邻近每个端部有开口(70、71),用于穿过每一个绳端。
11.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绳子锁定装置,其特征是该可自由相互作用的杆臂位于该滑动装置(2)内,至少在外部绳部分(4A)被所施加的力S1拉拽的方向,穿过该绳子(4)的第一外部分(4A)的该第一通孔(6B)的开口,位于相同或高于周围壳体(1)外表的一个水平面上。
12.按照权利要求1或11所述的一种绳子锁定装置,其特征是两个壳体(1′、1″)联合为一个同体件,两个滑动装置(2′、2″)可滑动地设置在该同体件内。
13.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绳子锁定装置,其特征是该同体件邻接的中部设有至少一个开口,用于支承一个或多个绳端。
1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绳子锁定装置,其特征是未使用弹性件来推动滑动装置(2)。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绳子锁定装置,它包括至少一个壳体(1)和至少一个滑动装置(2),该滑动装置可滑动地设置在该壳体(1)内,该壳体(1)的至少一个壁部分(1A)有一个第一通孔(6B),滑动装置(2)上有一个第二通孔(6C),第一和第二通孔(6B、6C)为绳子(4)构成一个通道(6),第一和第二通孔(6B、6C)有一个第一和第二锁紧缘(9、14),在绳子锁定装置中,锁紧缘相互作用锁紧绳子(4)。装置的特征是其中通孔之一设置为具有基本长度L1的并可自由地相互作用的杆臂(LO),在绳子(4)的第一外部分施加相关的力S1,以产生一个适宜锁紧绳子(4)的相互作用。
文档编号F16G11/10GK1342047SQ0080443
公开日2002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00年3月1日 优先权日1999年3月1日
发明者迈克尔·洛布勒 申请人:迈克尔·洛布勒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