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形蜗杆、蜗轮以及蜗轮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10540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圆柱形蜗杆、蜗轮以及蜗轮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圆柱形蜗杆、一种蜗轮以及一种由圆柱形蜗杆和蜗轮组成的蜗轮副。
已知的有两种类型蜗轮副,例如一种蜗杆的外部形状为圆柱形的蜗轮副(单包迹蜗轮副(single-enveloping worm gears))以及一种蜗杆的外部形状为鼓形的蜗轮副(双包迹蜗轮副(double-enveloping worm gears)),圆柱形蜗杆在设计、构造和装配的容易程度上比鼓形蜗杆更优越,因此近来已经广泛使用了采用这种圆柱形蜗杆的圆柱形蜗轮副。
如放大的

图14所示,在以往的蜗杆2的轴向S1断面或齿垂直方向S2断面中看,以往蜗杆2的齿形外形形成为“梯形”形状,其倾斜表面6相对于齿节线(中心线)PL倾斜的角度为α。另一方面,蜗轮4是由用具有梯形齿形的蜗杆2作为蜗杆滚齿(基准齿形或基准齿条)切齿生成的。
但是,在轴向S1断面或垂直方向S2断面中,具有梯形齿形的蜗杆2和用蜗杆2作为滚齿(基准齿条)切齿生成的蜗轮4,如图15所示,由于蜗杆2和蜗轮4的啮合(在蜗轮的中心平面中)成为平面F1与凸面P1的接触,所以这会产生出各种问题。
图16在概念上说明了一种如在以往蜗杆2与蜗轮4啮合时所观察到的相对曲率。即,在由平面F1与凸面P1的接触所致的啮合的情况中,表面压应力变得太大,并且难以形成润滑油膜。这就引发各种问题,例如过早磨损、发热、工作效率降低或者噪音增大。
如图15所示,由于蜗轮4相对于蜗杆2的曲率在啮合的开始和结束时变得更小,所以这些问题在啮合开始和结束时尤其显著。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蜗杆、与之啮合的蜗轮以及由它们构成的蜗轮副,其中对在蜗杆轴向或齿垂直断面中、以前通常为“梯形”的齿形作出了改进,蜗杆和蜗轮之间的啮合成为凹面和与凸面的接触,以降低表面压应力并且使润滑油膜容易形成,从而实现耐久性佳、抑制了发热、提高了操作效率并且降低了噪音,并且本发明的另外目的还在于有效地防止在设计各部分中可能出现的蜗杆和蜗轮之间的干涉。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有圆柱形外形并且在轴向或齿垂直断面中具有梯形齿形的圆柱形蜗杆,其中在梯形的斜边的直线段中,至少位于齿节线的齿根侧的一部分被由沿着齿节线沿存在齿的方向滚转设置在该齿节线的齿根侧的基圆所获得的摆线而代替,从摆线的起点延伸到预定位置的部分被修正成直线,该直线相当于在预定位置处的该摆线的切线,并且齿节线的齿顶侧的部分与该直线在齿节线上的交点相连。
另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有圆柱形外形并且在轴向或齿垂直断面中具有梯形齿形的圆柱形蜗杆,其中在梯形的斜边的直线段中,位于齿节线的齿顶侧的一部分被由沿着齿节线沿存在齿的方向滚转设置在该齿节线的齿顶侧的第一基圆所获得的齿顶侧摆线代替,并且从齿顶侧摆线的起点延伸到第一预定位置的部分被修正成第一直线,该直线相当于在第一预定位置处的该齿顶侧摆线的切线;位于齿节线的齿根侧的一部分被由沿着齿节线在没有齿的方向滚转设在齿节线的齿根侧的第二基圆所获得的齿根侧摆线代替,并且从齿根侧摆线的起点延伸到第二预定位置的部分被修正成平行于所述第一直线的第二直线,该第二直线相当于在第二预定位置处的该齿根侧摆线的切线,并且位于齿根侧的部分和位于齿顶侧的部分沿着齿节线相对隔开,从而第一和第二直线相连。
如上所述,不管它是应用在齿节线的齿顶侧部分或是应用在其齿根侧部分,本发明都可以得到相应的优点。当然本发明可以应用于两侧。
为了继续改进本发明,在日本专利申请号(特愿平11-122857目前尚未公开和披露)中本申请人先前提出了一种具有圆柱形外形并且在轴向或齿垂直断面中呈梯形齿形的圆柱形蜗杆,其中在梯形斜边的直线段中,齿顶侧或齿根侧部分被摆线替代。
在这种结构中,蜗杆和蜗轮之间的啮合基本上由凹面和凸面之间的接触所限定,具体地说是“类似于圆圈和使该圆圈滚动得最自然的摆线接触那样的接触,”,这使得有可能在接触面上对于两侧上的齿形而言保证尽可能大的相对曲率。因此降低了表面压应力并且有利于形成润滑油膜,从而实现了更高的耐久性、抑制了发热、改善了操作效率并且降低了噪音。
但是,如下所述,根据设计参数这个结构已经被证实有可能引起一些问题。
为了解决已经为人所知的这些问题,通过对上述未公开的结构作出进一步的改进来实现本发明,因此通过采用上述的摆线,从而可以实现更高的耐久性、抑制了发热、改善了操作效率并且降低了噪音,另外可以成功地防止随着蜗杆和蜗轮之间啮合而出现的干涉,并且几乎不会削弱上述效果。
要注意的是,在本发明应用在由齿节线分开的齿顶侧(顶侧)和齿根侧的情况中,通过使它们的基圆的半径相互不同,例如即使当出现装配误差或加工误差或动态位移的时候,也能使蜗杆和蜗轮之间啮合更平滑。
在这里所述的结构也可应用在所谓的变位蜗杆上。
要注意的是,为了避免上述“干涉”的问题,在本发明中,“摆线”和“直线”以相切关系相连,这是考虑啮合的平滑性和连续性作出的。因此,在摆线特征方面,在“预定位置”处的直线(切线)的倾角α和摆线的基圆绕着起点转动的角度Th之间的相互关系保持为Th=2·α(α的两倍)。
换句话说,尽管本发明(先是按未公开的现有技术)将齿节线(基准线)为界将其附近齿形由压力角为“零(0)”的摆线所限定,但还要修正成使其压力角为α的齿形。
根据由本发明人所进行的附加实验确认,将该压力角α即前述的“直线”与轴向平行表面形成的夹角设定为5-40度可获得最佳的效果。
其原因如下,如果压力角α太小,则不可能令人满意地对随着啮合出现的干涉进行抑制,相反,如果压力角α太大的话,虽然能够更有效地解决与干涉相关的问题,但是限定齿形的直线部分相对于摆线部分变得太大,这就损害通过使用摆线得到的本发明的优点。更优选的是应该将压力角α设定为14-30度,最优选设定为大约20度。
要注意的是,在将本发明应用在齿顶侧和齿根侧两者上并且设在齿顶侧的基圆和设在齿根侧的基圆相互半径不同的情况中,在两个侧面上的直线必须相连。因此,沿着齿节线或基准线,齿顶侧和齿根侧部分每一个从起点开始的位移量(下述的dx1和dx2)是不相同的。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把本发明认作为“具有圆柱形外形并且在轴向或齿垂直断面中具有梯形齿形的圆柱形蜗杆,其中在梯形斜边的直线段中,从齿节线(变位齿轮时为基准线)和齿形之间的交点延伸到位于齿顶(齿根)侧上的预定位置的部分保持完整,并且从该预定位置延伸到齿顶(齿根)侧上的部分被由沿着齿节线沿存在齿的方向滚转设置在该齿节线的齿顶(齿根)侧上的基圆所获得的摆线代替,该摆线具有将在预定位置处斜边的直线段作为切线的部分。”。
这里应该指出的是,在该情况中,摆线的起点与齿节线和齿形之间的交点不一致,而是从交点开始移动到齿节线上面的存在齿的侧面处。
而且,在将本发明应用在齿顶和齿根侧两者上的情况中,还可以将本发明认作为“具有圆柱形外形并且在轴向或齿垂直断面中具有梯形齿形的圆柱形蜗杆,其中在梯形斜边的直线段中,位于齿节线(变位齿轮时为基准线)的齿顶侧的部分被由沿着齿节线沿存在齿的方向滚转设置在该齿节线的齿顶侧的第一基圆所获得的摆线而代替,并且位于齿节线的齿根侧的部分被由沿着齿节线在没有齿的方向滚转设置在该齿节线的齿根侧的第二基圆所获得的摆线代替,分别形成在齿顶和齿根侧的摆线相互沿着齿节线隔开预定距离,并且位于齿节线周围的摆线被修正成利用它们的公切线连接在一起而成的直线。”。
在这种情况中,公切线的倾角等于所施加的压力角。要注意的是,任意上述结构主要是可以怎样不同地解释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另人信服地实施本发明,因此,它们可以被认作是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顺便说一下,与这种具有由那些摆线和与之相连续的直线(切线)所限定齿形的蜗杆成对的蜗轮是通过用蜗杆自身作为蜗杆滚齿、即有基准齿形的基准齿条进行切齿获得的。
在由如此结构的蜗杆和蜗轮构成的蜗轮传动装置中,至少在形成摆线的部分处,啮合可以由“凹面和凸面之间的接触”来限定,更具体地说是“类似于圆圈和使得圆圈能够最理想地滚动的摆线的接触那样的接触”。
因此,增加了在接触面上的相对曲率。这有助于降低表面压应力并且使得容易形成润滑油膜,从而实现更高的耐久性、抑制了发热、改进了操作效率并且降低了噪音。
此外,在齿节线(或基准线)的附近中的部分还由满足上述要求的直线替代。因此,如后面所述,啮合的后面部分受到干涉的情况再没有出现。
本发明应用在齿顶和齿根侧的两者上的时候可提供最理想的效果。但是,如上所述,即使本发明只是应用在一侧上,也可以获得显著的优点。当本发明应用在齿根侧上时,更具体地说,与齿形简单地形成为梯形的情况相比可以获得更高的负载能力。
要注意的是,本发明可以应用在轴向和齿垂直断面双方上,还有在该情况中,可获得类似的效果。
首先,为了帮助理解本发明,将对作为本发明基础的日本专利申请号(特愿平)11-122857(未公开的现有技术)中所披露的技术内容进行描述。
图4为在日本专利申请号11-122857中所披露的技术的视图,说明了圆柱形蜗杆12的在轴向S1断面(参见图13)中所看到的部分齿形。
该齿形是如下实现的。在前述图14所示的梯形齿形中,梯形斜边6的直线段被由在齿节线PL上滚转基圆R1和R2获得的摆线SY1和SY2来替代。
此时,基圆R1存在于齿节线PL的齿顶侧上(顶侧图面的上面部分)。当基圆R1在齿节线PL上朝存在齿的方向滚转时,基圆R1上的A1点描绘的运动轨迹成为例如基圆R1从起点O1只转动角度Th1时到由点A2所指的位置。因此,公知的结果是形成了摆线SY1。
在该实施例中,在以往梯形齿的斜边6的直线段中,从齿节线PL起的齿顶侧(顶侧)的部分由通过在基圆R1上的点A1所画出的摆线SY1代替。同样,在以往梯形齿的斜边6的直线段中,从齿节线PL起的齿根侧的部分由通过位于齿节线PL的齿根侧(图面的下面部分)上的基圆R2沿着齿节线PL在没有齿的方向中滚动时、该基圆R2上的点B1所画出的运动轨迹(摆线)SY2代替。在该图面中,点B2为基圆R2从起点O2(=O1)只滚动角度Th2(=Th1)时点B1所要移动到的位置。
在该实施例中,基圆R1(R2)的半径设定为N·m(其中m表示模量,而N表示正常数)。因此,第一实施方案的齿形相对于齿节线PL上的起点O3(=O1=O2)是点对称的。
在设计阶段中,可以根据模量m本身的数值和减速比将常数N设定成任意给定的数值。定形地讲,模量m的数值越大,常数N就越大。
图7显示出一个实施例,其中基圆的半径在齿顶侧上与齿根侧上是不同的。
在该情况中,齿根侧上的基圆R4的半径N2·m被设定成比齿顶侧上的基圆R3的半径N1·m要大(N1·m<N2·m)。也就是说,N1<N2。
图8以放大的方式说明了由装配误差e导致的问题,该装配误差是在装配图4中所示的蜗杆12和蜗轮14时出现的。
在以齿节线PL为界的齿顶和齿根侧的基圆R1和R2的半径设定成同一值的情况中,如果装配误差(包括加工误差或运转上的动态位移的概念在内)e1变得超过所希望的限制的话,则齿根侧(由箭头D1所指)上的蜗杆12和蜗轮14之间会出现干涉。
在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齿根侧的基圆R4的半径N2·m被设定成比齿顶侧的基圆R3的半径N1·m还大。因此,如图9中所示,即使装配误差e2超过所希望的限制,也能在相当大的范围内防止在齿根侧(由箭头D2所指)上的蜗杆22和蜗轮24发生干涉。
但是,在本发明的蜗杆的实际生产过程期间,由本发明人进行的附加实验和研究,揭露了以下事实,即,使在图4或7中所示的完全设计的结构中,单独由摆线组成的齿形在齿节线附近的压力角实际上为0,因此,根据设计参数如图10或图11所示,尤其是区域S1(S2)、即蜗杆12和蜗轮14之间啮合的后面部分可能会受到干涉。
图10为沿着图13的直线X-X剖开的蜗轮14的剖视图。蜗杆(未示出)开始从图左侧的箭头W1侧与蜗轮14啮合而到箭头W2侧便与之脱开,从而沿着垂直于图10的纸面的方向稍微移动蜗轮14。图10以放大(夸张)的方式说明了在此时尤其在啮合的后面部分中出现的干涉。图11显示出用未公开现有技术(其围绕着齿节线的压力角为0)的基准齿条切齿生成的、相当于图10的箭头X1所指的断面位置处的蜗轮齿形。
图1显示出本发明的齿形的一个实施方案,该方案已经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图2为放大视图,显示出齿形的齿顶侧部分。
在该实施方案中,本发明适用于齿顶侧和齿根侧任一方上。具体地说,在图14中所示的梯形斜边的直线段6中,位于齿节线PL的齿顶侧的部分由通过沿着齿节线沿存在齿的方向滚转设在齿节线PL的齿顶侧上的基圆R1(半径为r1)而获得的摆线SY1代替。而且,从摆线SY1起点O1延伸到预定位置Q1的部分被修正成第一直线L1,该直线相当于在预定位置Q1处该摆线SY1的切线。要注意的是,预定位置Q1在图2中由坐标(Xn+dx,Yn)表示。
同样,将设定于齿节线PL的齿根侧的基圆R2(半径为r2,等于r1)由通过沿着齿节线PL在没有齿方向滚转而获得的摆线SY2代替。而且从其起点O2延伸到预定位置Q2的部分摆线SY2被修正成平行于第一直线L1的第二直线L2,该第二直线L2相当于在预定位置Q2处的该摆线SY2的切线。此外,齿顶侧和齿根侧部分沿着齿节线PL彼此以dx1(dx2)(总共2dx1)的间距隔开,从而齿顶侧齿形和齿根侧齿形在齿节线PL和直线L1之间的交点O3处相连,也就是说第一直线和第二直线L1和L2相连。
要注意的是,直线L1和L2分别相当于在预定位置Q1和Q2处的切线。因此,在摆线特征方面,在相对于起点O1、O2的转动的角度Th1(=Th2)和直线L1、L2与轴向平行表面Y形成的角度α1(=α2)之间,保持以下关系Th1=Th2=2·α1=2·α2。不用说,角度α1(α2)正是位置(Q1-Q2-Q3)处的压力角。
对于结构的具体设计来说,通过以下关系式来得到将齿顶侧部分与齿根侧部分连接所要求的离开距离dx1(=dx2)(r1-r1·cosTh1)·tanα1-Xn1 (1)Xn1=r1·Th1-r1·sinTh1 (2)r1·Th1=(Th1/2π)·2πr1(3)通过将螺纹切削用的锥形工具或齿形磨削用的砂轮预先形成为所要求形状,根据公知的加工方法来获得摆线SY1和SY2。
要注意的是,将蜗杆12的齿顶侧(顶侧)部分12A切断成与齿节线PL平行,并且使齿根侧部分12B经过足够的圆化处理。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基本上构成其齿形的蜗杆部分由摆线和预定的直线限定。因此,对不影响啮合的齿顶侧(顶侧)部分或齿根侧部分在形状上或加工处理上没有特别地限制。
通过以上述方式设定和制作蜗杆时,将该蜗杆作为滚齿即基准齿形(参照图3所示的基准齿条12A),利用以往所使用的齿轮切齿方法就可生产出蜗轮。
接着,将对本发明的效果进行描述。
图5(相当于以往结构的图15)显示出齿形由摆线限定时蜗杆12在蜗轮的中心平面上与蜗轮14啮合的状态,如图5所示,蜗杆12和蜗轮14之间的啮合被表示为凹面F2和凸面P2之间的接触以及在凹面F3和凸面P3之间的接触。于是,在图6(相当于图16)中在概念上说明了蜗轮14相对于蜗杆12的曲率。
从图6中可以看出,该实施方案中蜗轮14相对于蜗杆12的相对曲率半径与以往结构的图10中所示的以往半径相比做得明显较大。这使得零件12和14上的表面压应力比以往表面压应力小得多。
另外,蜗杆12的实质上相当于齿形的部分由摆线SY1和SY2限定。这使得蜗杆12能够以相当好的配合性与蜗轮14啮合,从而实现令人满意的平滑滑动。
结果,容易形成润滑油膜(因为由凹面和凸面之间的接触所限定的啮合的缘故)。因此,耐磨性得到了显著改善,并且降低了能量损失。这有助于抑制发热,因此提高了操作效率。而且,振动和噪音也令人满意地受到了抑制。
此外,在该实施方案中,齿节线PL周围的齿形由与相距2·dx的两条摆线SY1和SY2的共同切线相应的直线L1和L2所限定。这在整个啮合过程中(从开始啮合到结束)防止出现干涉。为了基准目的,在图12中显示出以20度的压力角切齿成的蜗轮的齿形。如从该图中可以看出,与图11中所示的情况相比,没有出现任何干涉。
要注意的是,在上述实施方案中,虽然本发明被认作为如在其轴向断面中所看到的结构,它还可以认作为如在其垂直断面中看到的结构。在后面情况中,可以获得如在前面所实现的基本上相同的效果。
而且,虽然上述实施方案中对不变位的蜗杆和蜗轮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变位蜗杆。
在该情况中,例如,基准线被设定为与齿节线平行,并且可以考虑将该“基准线”取代上述“齿节线”。
当然,同样在该情况中,只有位于基准线的齿顶或齿根侧的部分可以由摆线和预定直线的组合构成,并且也可以改变在齿顶和齿根侧上的基圆半径。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在蜗杆和蜗轮之间可实现比在以往结构中更光滑的啮合;可以实现降低表面压应力、改善耐磨性、抑制发热、提高操作效率并且降低噪音等各种效果,例如;并且可与设计参数的数值无关地有效地防止蜗杆和蜗轮之间发生干涉。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圆柱形外形并且在轴向或齿垂直断面中具有梯形齿形的圆柱形蜗杆,其特征在于,在梯形的斜边的直线段中,至少位于齿节线的齿顶侧的一部分由通过沿着齿节线沿存在齿的方向滚转设置在齿节线的齿顶侧的基圆所获得的摆线代替,从摆线起点延伸到预定位置的部分被修正成直线,该直线相当于在该预定位置处的该摆线的切线,齿节线的齿根侧与该直线在齿节线上的交点相连。
2.一种具有圆柱形外形并且在轴向或齿垂直断面中具有梯形齿形的圆柱形蜗杆,其特征在于,在梯形的斜边的直线段中,至少位于齿节线的齿根侧的一部分由通过沿着齿节线在不存在齿的方向滚转设置在该齿节线的齿根侧的基圆所获得的摆线代替,从摆线起点延伸到预定位置的部分被修正成直线,该直线相当于在该预定位置处的该摆线的切线,齿节线的齿顶侧与该直线在齿节线上的交点相连。
3.一种具有圆柱形外形并且在轴向或齿垂直断面中具有梯形齿形的圆柱形蜗杆,其特征在于,在梯形的斜边的直线段中,位于齿节线的齿顶侧的一部分由通过沿着齿节线沿存在齿的方向滚转设置在该齿节线的齿顶侧的第一基圆所获得的齿顶侧摆线代替,并且从齿顶侧摆线的起点延伸到第一预定位置的部分被修正成第一直线,该直线相当于在第一预定位置处的该齿顶侧摆线的切线;位于齿节线的齿根侧的一部分被由沿着齿节线在没有齿的方向滚转设置在齿节线的齿根侧的第二基圆所获得的齿根侧摆线代替,并且从齿根侧摆线的起点延伸到第二预定位置的部分被修正成平行于所述第一直线的第二直线,该第二直线相当于在第二预定位置处的该齿根侧摆线的切线,并且位于齿根侧的部分和位于齿顶侧的部分沿着齿节线相对隔开,从而第一和第二直线相连。
4.一种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圆柱形蜗杆,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基圆分别设定在被齿节线所分开的齿顶侧和齿根侧上,其半径互不相同。
5.一种具有圆柱形外形并且在轴向或齿垂直断面中具有梯形齿形的圆柱形蜗杆,其特征在于,基准线与齿节线平行设置,在梯形的斜边的直线段中,至少位于基准线的齿顶侧的一部分由通过沿着基准线沿存在齿的方向滚转设置在该基准线的齿顶侧的基圆而获得的摆线代替,从摆线的起点延伸到预定位置的部分被修正成直线,该直线相当于在预定位置处的该摆线的切线,基准线的齿根侧的部分与该直线在基准线上的交点相连。
6.一种具有圆柱形外形并且在轴向或齿垂直断面中看具有梯形齿形的圆柱形蜗杆,其特征在于,基准线与齿节线平行设置,在梯形的斜边的直线段中,至少位于基准线的齿根侧的一部分由通过沿着基准线不存在齿的方向滚转设置在基准线的齿根侧的基圆而获得的摆线代替,从摆线的起点延伸到预定位置的部分被修正成直线,该直线相当于在预定位置处的该摆线的切线,基准线的齿顶侧与该直线在基准线上的交点相连。
7.一种具有圆柱形外形并且在轴向或齿垂直断面中具有梯形齿形的圆柱形蜗杆,其特征在于,基准线与齿节线平行设置,在梯形的斜边的直线段中,位于基准线的齿顶侧的部分由通过沿着基准线沿存在齿的方向滚转设置在基准线的齿顶侧的第一基圆所获得的齿顶侧摆线代替,并且从齿顶侧摆线的起点延伸到第一预定位置的部分被修正成第一直线,该直线相当于在第一预定位置处的该齿顶侧摆线的切线;位于基准线的齿根侧的一部分由通过沿着基准线在没有齿的方向滚转设置在该基准线的齿根侧的第二基圆而获得的齿根侧摆线代替,并且从所述齿根侧摆线的第二预定位置延伸到位于基准线上的点的部分被修正成平行于所述第一直线的第二直线,该第二直线相当于在第二预定位置处的该齿根侧摆线的切线,并且位于齿根侧上的部分和位于齿顶侧上的部分沿着基准线相对隔开,从而第一和第二直线相连。
8.一种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圆柱形蜗杆,其特征在于,分别设定在被基准线所分开的齿顶侧和齿根侧的基圆,其半径互不相同。
9.一种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圆柱形蜗杆,其特征在于,由包含第一和第二直线的任一条上述直线与轴向平行表面形成的夹角被设定为5-40度。
10.一种用上述权利要求1-9任一项的圆柱形蜗杆作为蜗杆滚齿切齿而获得的蜗轮。
11.一种用上述权利要求1-9任一项的圆柱形蜗杆和权利要求10所述的蜗轮构成的蜗轮副。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圆柱形蜗杆、蜗轮和蜗轮副,在蜗杆和蜗轮啮合时,降低了表面压应力,改善了耐磨性,抑制了发热、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降低了噪音,以及避免了蜗杆和蜗轮之间产生干涉。蜗杆12的轴向断面(或齿垂直方向断面)的齿形不是以往的梯形齿形,而是使该蜗杆梯形齿形斜边的直线段6由沿着齿节线PL由基圆R1和R2滚转获得的摆线SY1和SY21来替代,这两个摆线配置(间隔)预定距离,并且齿节线附近的部分由这些间隔开的摆线之间的共同切线代替。蜗轮是通过用蜗杆12作为滚齿齿切形成的。
文档编号F16H1/04GK1363785SQ0114288
公开日2002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01年11月7日 优先权日2000年11月7日
发明者横井隆雄 申请人: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