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自循环润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62416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轴承自循环润滑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自润滑装置,特别是滚动轴承的自润滑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滚动轴承的润滑大多采用润滑脂或机油润滑,机油润滑的效果较好,轴承的使用寿命长,但需采用机油泵强加压冷却,故障较多,容易泄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润滑效果好的滚动轴承的自滑滑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为含有油箱、连接油管、壳体和甩油盘,壳体内壁与滚动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可与壳体相对转动的甩油盘轴向由两个滚动轴承的内圈固定,壳体上有对称设置内外相通的回油孔,回油孔与回油管一端相通连,回油管另一端与油箱相通连。
含有2只油箱,2只油箱的底部分别与连接油管相通连,2个回油管分别与2只油箱相通连。
甩油盘上设有齿槽。
采用本实用新型后,由于滚动轴承的外圈及部分滚子一直浸在机油中,当滚动轴承转动时,滚子依次从机油中经过,因而润滑效果好,甩油盘上设有的齿槽是为了增加润滑油与甩油盘的接触面,进一步改善甩油盘的飞溅润滑效果,另外,油箱、回油管和连接油管都能起到散热的作用,所以润滑油的循环使用,一方面保证了对滚动轴承的充分润滑,另一方面又可对润滑油自身进行有效的冷却。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中1--甩油盘;2--回油孔;3--回油孔;4--壳体;5--油箱;6--回油管;7--回油管;8--油箱;9--连接油管;10--齿槽;11--滚动轴承;12--滚动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描述参阅图1含有壳体4,甩油盘1,壳体4内壁与滚动轴承11、12的外圈固定连接,可与壳体4相对转动的甩油盘1轴向由滚动轴承11、12的内圈固定,壳体4上有对称设置内外相通的回油孔2、3。
参阅图2含有油箱5、8,连接油管9,图1中所示回油孔2与图2中所示回油管6一端相通连,回油管6另一端与油箱5相通连,图1中所示回油孔3与图2中所示回油管7一端相通连,回油管7另一端与油箱8相通连,油箱5、8的底部分别与连接油管9相通连。
使用时,将滚动轴承11、12的内圈固定在主轴上,甩油盘1被滚动轴承11、12的内圈轴向固定,壳体4固定在机架上,当甩油盘1随主轴旋转时,甩油盘1甩油起到飞溅润滑滚动轴承的作用,同时将壳体4内腔的润滑油挤入壳体4的回油孔2,经回油管6进入油箱5,润滑油经油箱5下部的连接油管9进入油箱8,再由回油管7进入壳体4内腔,形成循环供油冷却。当甩油盘1随主轴朝相反方向旋转时,甩油盘1将壳体4内腔的润滑油挤入壳体4的回油孔3,经壳体4的回油孔3进入回油管7,再进入油箱8,润滑油经油箱8下部的连接油管9进入油箱5,再由回油管6进入壳体4内腔,形成循环供油冷却。
权利要求1.轴承自循环润滑装置,含有壳体,壳体内壁与滚动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其特征是还含有油箱、连接油管、甩油盘,可与壳体相对转动的甩油盘轴向由两个滚动轴承的内圈固定,壳体上有对称设置内外相通的回油孔,回油孔与回油管一端相通连,回油管另一端与油箱相通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自循环润滑装置,其特征是含有2只油箱,2只油箱的底部分别与连接油管相通连,2个回油管分别与2只油箱相通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自循环润滑装置,其特征是甩油盘上设有齿槽。
专利摘要轴承自循环润滑装置,含有油箱、连接油管、壳体和甩油盘,壳体内壁与滚动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可与壳体相对转动的甩油盘轴向由两个滚动轴承的内圈固定,壳体上有对称设置内外相通的回油孔,回油孔与回油管一端相通连,回油管另一端与油箱相通连。由于滚动轴承的外圈及部分滚子一直浸在机油中,当滚动轴承转动时,滚子依次从机油中经过,因而润滑效果好,另外,油箱、回油管和连接油管都能起到散热的作用,所以润滑油的循环使用,一方面保证了对滚动轴承的充分润滑,另一方面又可对润滑油自身进行有效的冷却。
文档编号F16N7/00GK2713212SQ20042002713
公开日2005年7月27日 申请日期2004年5月18日 优先权日2004年5月18日
发明者郑小平 申请人:郑小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