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液压变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91608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液压变速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动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液压变速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液压变速器虽然做到了自动变速和无级变速,但在变速时,不能同 时调整输出扭矩的大小。而在车辆如汽车上使用时,通常在需要低速输出的同 时需提供大的扭矩(汽车起步或上坡时);在需要高速输出的同时需提供较小 的扭矩(汽车高速行驶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新型液压变速器,这种变速器在改变转 速的同时,可自动改变输出扭矩的大小,从而更适合在汽车上使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本新型液压变速器是在输入轴上接有液压泵, 液压马达与输出轴相接,液压泵的出油管路上接有分流控制组件,分流控制组 件的各出液口上分接液压马达,各液压马达接在同一输出轴上,各液压马达的 出油管路与液压泵的油箱连通。
采用这种结构,通过分流控制组件控制各出液口的开闭,出液口开启的越 多,则液压越低,液压马达的转速也就越低;与此同时,由于各液压马达均与 同一输出轴相接,因此开启的液压马达数量越多,输出轴的转动力矩也就越 大,正好符合汽车起步或上坡时的工作状况;反之,则输出较高的速度和较低 的扭矩,这种状态则正好符合汽车高速行驶时的工作状况。本实用新型设计的 关键在于将若干液压马达并联在一个输出轴上,从而实现在调节输出速度的同 时,自动调节输出扭矩,以供汽车使用。


图l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是在输入轴2上接有液压泵4,液压马达13与 输出轴12相接,液压泵4的出油管路上接有分流控制组件6,分流控制组件的各 出液口14上分接液压马达13,出液口14及液压马达13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 上。各液压马达均与同一输出轴12相接,液压马达13的出油管路与液压泵4的 油箱1连通。分流控制组件6的结构是在出液管路上设置若干出液口14,可移动 的流量调节活塞杆8用于封堵各出液口14。流量调节活塞杆制成齿条状,由齿 轮7啮合传动。随着流量调节活塞杆8的移动,各出液口依次打开或关闭。为了 实现自动调速,可以在输入轴2、输出轴12上分别接测速轮3、 11,各测速轮的
信号传入控制器,由控制器根据需要值及输出轴转速与需要值之间的差距控制 齿轮7的转动方向,从而带动齿条状流量调节活塞杆移动,改变出液口的启闭 数量,进而使输出轴自动达到预定的转速及扭矩。
为了实现输出轴的反转,最好在分流控制组件的各出液口14与液压马达13 的进液口之间接有正反转控制轴IO。由此可改变流入液压马达内液压油的流 向,从而改变输出轴的正反转向,进而可省略单独的倒挡。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输入轴2的带动下,油箱内的油液经液压泵4 吸入加压后自液压泵出液口5排出,带压的油液经管路输至分流控制组件6的入 液口9。在分流控制组件内,齿条状液量调节活塞杆8在齿轮7的带动下来回移 动,在移动过程中依次打开或关闭分流控制组件的各个出液口14,打开的出液 口数量越多,则平均进入各液压马达的液量就随之减少,使得输出轴的转速越 低,扭矩越大;反之亦然。自各液压马达13出液口排出的油液经管路排入液压 泵的油箱1内。如此循环,完成本实用新型的液压变速过程。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液压变速器,输入轴(2)接有液压泵(4),液压马达(13)与输出轴(12)相接,其特征在于液压泵(4)的出油管路上接有分流控制组件(6),分流控制组件(6)的各出液口(14)上分接液压马达(13),各液压马达接在同一输出轴(12)上,各液压马达的出油管路与液压泵(4)的油箱(1)连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液压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分流控制组件 的结构是在出液管路上设置若干出液口,可移动的流量调节活塞杆(8)用于 封堵各出液口 (14)。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液压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流量调节活寨 杆制成齿条状,由齿轮(7)啮合传动。
4、 根据权利要求l、 2或所述的新型液压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分流控 制组件(6)的各出液口 (14)与液压马达(13)进液口之间接有正反转控制 轴(10)。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液压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在输入轴(2) 和输出轴(12)上分别接测速轮(3、 11),各测速轮的输出信号传入控制 器,由控制器控制齿轮(7)的转动,以根据设定值调整流量调节活塞杆的移 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液压变速器。其结构是在输入轴上接有液压泵,液压马达与输出轴相接,液压泵的出油管路上接有分流控制组件,分流控制组件的各出液口上分接液压马达,各液压马达接在同一输出轴上,各液压马达的出油管路与液压泵的油箱连通。这种变速器在改变转速的同时,可自动改变输出扭矩的大小,从而更适合在汽车上使用。
文档编号F16H39/02GK201013869SQ20062012818
公开日2008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06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2006年11月20日
发明者樊树旗 申请人:樊树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