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束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32618阅读:5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线束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线固定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夹住线束的线束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家用电器或电子产品设备中连接的导线较多,需要按一定的要求整理并固定在位。 特别对于内部有运动机构的情况下,线束的有序整理固定尤为重要。目前,较多是采用 线束扣来固定线束,其主要包括有一环形夹持部,以及与环形两端相连的带有开孔的固 定部。线束被集中固定在环形夹持部内,然后用螺钉穿过固定部上的开孔固定在基座上。 此结构需要至少一颗螺钉固定,给安装和拆卸带来不便。
有一种改进的线扣,如同专利号为ZL200720048677.8 (公告号为CN201008241Y)的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线扣》所公开的技术方案该线扣包括固定线束用的开口环状卡扣,
与之相连的连杆的一端设置有将卡扣固定在产品上的定位脚。其结构无需螺钉连接,安
装方便。但由于固定线束用的为开口环状卡扣,对于部分线径较细的导线,有脱出的隐 串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和 拆卸操作都十分省力、快捷、且夹持线束可靠的线束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线束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基 座和可活动连接在固定基座上的线束扣,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束扣包括位于后侧的线束容纳部和位于前侧上方的卡扣部和位于前侧下方 的弹性活动部,其中,所述的线束容纳部呈开口的环形,所述卡扣部包括所述线束容纳 部开口的上边沿向前水平延伸的水平部和位于水平部术端的呈楔形的推扣,所述的弹性 活动部由所述线束容纳部开口的下边沿向前呈拱形延伸所形成;
所述的固定基座表面具有向上拱起的卡座,该卡座下贯穿孔的纵向长度与所述线束 扣上水平部的长度相适应,且该卡座下贯穿孔的横向宽度与所述线束扣的卡扣部、弹性 活动部的宽度相适应,而使该线束扣的卡扣部、弹性活动部贯穿在该卡座之下并与该卡 座可活动退出的卡扣一起。为使线束扣的卡扣部、弹性活动部能更加顺利的贯穿过卡座下的贯穿?L,所述线束 扣上弹性活动部的末端底面上可以具有一斜面。
在未被挤压状态下,所述线束扣上水平部的高度可以比卡座下贯穿孔的高度或高或 低,低则线束扣的卡扣部、弹性活动部在卡座下的卡扣容易松脱。为使线束扣在固定基 座上的卡扣更为稳固、不易松动,所述线束扣前侧水平部的高度可以正好与所述固定基 座的卡座下贯穿孔的高度相一致,或者所述线束扣前侧水平部的高度可以略高于所述固 定基座的卡座下贯穿孔的高度。这样,线束扣的卡扣部、弹性活动部贯穿在卡座之下且 卡扣部末端的推扣正好卡在卡座一侧后,线束扣前侧水平部上表面可以与卡座顶部相 贴,其弹性活动部底面也正好与固定基座相贴,线束扣与卡座两者卡扣配合非常稳固。
为便于加工制造,所述固定基座上的卡座以与固定基座为一体件为佳,在固定基座 的原材料为塑料的情况下,该卡座可以是与固定基座一起一体注塑成型的一体件,而在 固定基座的原材料为金属的情况下,也可以是固定基座上直接冲压成型的一体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特殊设计的线束扣与固定基座上卡 座的配合,使两者可活动的卡扣一起,使用时,线束被集中容纳在线束扣的环形线束容 纳部之中,线束扣的弹性活动部因呈拱形而使线束扣的前侧具有一定的上下活动的余 地,这样,线束扣需要卡扣在固定基座上时,线束扣的卡扣部、弹性活动部可向下挤压 后而一起贯穿过卡座下的贯穿孔,直至线束扣上卡扣部端部的推扣位于卡座的一侧,卡 扣部端部的推扣因受到其下方弹性活动部的向上挤压,使得推扣可靠的卡在卡座的一 侧,而线束扣的水平部正好全部位于卡座之下,夹持有线束的线束容纳部位于卡座的另 一侧,且线束扣的弹性活动部又恢复成拱形,线束扣完成推入动作,此时,线束扣因其 推扣与卡座的卡扣配合而与固定基座卡扣一起,当线束扣装配到位后,其线束容纳部在 卡座的卡设作用下形成一封闭空间容纳线束,使得线束不会脱出。当线束扣需要解除与 固定基座的活动卡扣,使线束扣的卡扣部、弹性活动部退出固定基座上的卡座时,线束 扣的动作过程正好是其推入过程相反,也即,下压线束扣的卡扣部、弹性活动部,弹性 活动部压縮变形,使线束扣的推扣低于卡座顶部,线束扣的卡扣部、弹性活动部就可在 卡座下的贯穿孔内向后移动,从而使线束扣完全脱离卡座,其安装和拆卸操作都十分省 力、快捷,而且线束扣与固定基座成本较低,易于推广应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未卡扣一起);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剖视图(未完全卡扣到位);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剖视图(完全卡扣到位);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固定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3所示,该线束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基座1和可活动连接在固定基座1
上的线束扣2;
其中,所述线束扣2包括位于后侧的线束容纳部21和位于前侧上方的卡扣部22 和位于前侧下方的弹性活动部23,其中,所述的线束容纳部21呈开口的环形,所述卡 扣部22包括所述线束容纳部21开口的上边沿向前水平延伸的水平部22a和位于水平部 22a末端的呈楔形的推扣22b,所述的弹性活动部23由所述线束容纳部21开口的下边 沿向前呈拱形延伸所形成;
所述的固定基座1表面具有向上拱起的卡座11,该卡座11下贯穿孔12的纵向长 度与所述线束扣2上水平部22a的长度相适应,该卡座11下贯穿孔12的横向宽度与所 述线束扣2的卡扣部22、弹性活动部23的宽度相适应,并且,线束扣2前侧水平部22a 的高度正好与该卡座11下贯穿孔12的高度相一致,使该线束扣2的卡扣部22、弹性活 动部23贯穿在该卡座11之下并与该卡座11可活动退出的卡扣一起;
所述线束扣2上弹性活动部23的末端底面上具有一斜面23a;
而所述固定基座1采用塑料注塑成型,卡座11则是与固定基座1 一起一体注塑成 型的一体件。
使用时,线束3被集中容纳在线束扣2的环形线束容纳部21之中,线束扣2需要 卡扣在固定基座1上时,线束扣2的推扣22b对准固定基座1上卡座11的贯穿孔12, 线束扣2的卡扣部22、弹性活动部23可向下挤压后而一起贯穿过卡座11下的贯穿孔 12,参见图2,直至线束扣2上卡扣部22端部的推扣22b位于卡座11的一侧,而线束 扣2的水平部22a正好全部位于卡座11之下,夹持有线束3的线束容纳部21则被限位 在卡座11的另一侧,且线束扣2的弹性活动部23又恢复成拱形,线束扣2完成推入动 作,此时,线束扣2因其推扣22b与卡座11的卡扣配合而与固定基座1卡扣一起,参 见图3;当线束扣2需要解除与固定基座1的活动卡扣,只需下压线束扣2的卡扣部22、 弹性活动部23,使线束扣2的推扣22b低于卡座ll顶部,线束扣2的卡扣部22、弹性 活动部23就可在卡座11下的贯穿孔3内向后移动,从而使线束扣2完全脱离卡座11。
实施例二 ' .
如图4中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该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在于所 述固定基座1采用钣金,该固定基座1上的卡座11是固定基座1上直接冲压成型的一 体件。
权利要求1、一种线束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基座(1)和可活动连接在固定基座(1)上的线束扣(2),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扣(2)包括位于后侧的线束容纳部(21)和位于前侧上方的卡扣部(22)和位于前侧下方的弹性活动部(23),其中,所述的线束容纳部(21)呈开口的环形,所述卡扣部(22)包括所述线束容纳部(21)开口的上边沿向前水平延伸的水平部(22a)和位于水平部(22a)末端的呈楔形的推扣(22b),所述的弹性活动部(23)由所述线束容纳部(21)开口的下边沿向前呈拱形延伸所形成;所述的固定基座(1)表面具有向上拱起的卡座(11),该卡座(11)下贯穿孔(12)的纵向长度与所述线束扣(2)上水平部(22a)的长度相适应,且该卡座(11)下贯穿孔(12)的横向宽度与所述线束扣(2)的卡扣部(22)、弹性活动部(23)的宽度相适应,而使该线束扣(2)的卡扣部(22)、弹性活动部(23)贯穿在该卡座(11)之下并与该卡座(11)可活动退出的卡扣一起。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扣(2)上弹性活动 部(23)的末端底面上具有一斜面(23a)。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扣(2)前侧水平部 (22a)的高度正好与所述固定基座(l)的卡座(")下贯穿孔(l2)的高度相一致。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扣(2)前侧水平部 (22a)的高度略高于所述固定基座(l)的卡座(l)下贯穿孔(l2)的高度。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基座(l)上的卡座(ll)是与固定基座(l)一起一体注塑成型的一体件。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基 座(l)上的卡座(ll)是固定基座(l)上直接冲压成型的一体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束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基座(1)和可活动连接在固定基座(1)上的线束扣(2),线束扣(2)包括位于后侧的线束容纳部(21)和位于前侧上方的卡扣部(22)和位于前侧下方的弹性活动部(23),其中,卡扣部(22)包括水平部(22a)和呈楔形的推扣(22b),固定基座(1)表面具有向上拱起的卡座(11),使该线束扣(2)的卡扣部(22)、弹性活动部(23)贯穿在该卡座(11)之下并与该卡座(11)可活动退出的卡扣一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线束扣与卡座可活动的卡扣一起,其安装和拆卸操作都十分省力、快捷,而且线束扣与固定基座成本较低,易于推广应用。
文档编号F16L3/12GK201262281SQ20082016219
公开日2009年6月24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5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5日
发明者柳兆龙 申请人:宁波奥克斯空调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